安全检查制度
一、成立安全检查领导小组,团长是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
二、班主任老师每天负责检查班级的安全情况(家具、玩具、电器用品、电源插座、剪刀等尖、硬物体的使用情况;幼儿餐饮、盥洗、睡眠等环节中的安全保护;环境安全隐患等)。
三、保健教师负责药物、房屋设施、户外场地和大型体育器械的安全检查。
四、保育员负责检查班级的卫生、午睡室的安全卫生。 五、交和户外活动返回时,一定要清点人数。 六、食堂成员每天来园、离园必须做好食堂安全卫生检查,以确保食堂无任何隐患存在。
七、幼儿园安全领导小组每月进行一次全园性的安全检查,并进行不定期抽查。
八、每月召开安全工作会议一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并督促立刻解决。
九、健全幼儿园安全检查台帐。
应急预案制度
一、成立“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统一幼儿园安全工作进行领导、指导和监督,对突发事件进行应急处理。
二、分别制订防火、防食物中毒、防传染性疾病暴发流行、防人为破坏事件、防地震、防户外活动意外事故等应急预案,并组织教师、幼儿进行应急演练。
三、在组织一日活动时,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应有所预见,并根据应急预案,制定针对活动的具体方案,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并在活动前做到“定人、定位、定责”。
四、值班的保教人员、组织活动的带班教师、门卫等一旦发现事件或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苗头,应立即向幼儿园领导汇报。
五、应急状态期间,领导小组成员必须保证通信网络畅通,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突发事件涉及的有关人员,对上级部门和有关机构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监督检查及采取的措施,应当予以配合。
六、突发事件发生后,在进行现场处理和事件调查的同时,应当立即将突发事件所致的伤亡人员送往就近医院,对无法判断伤情的伤病员,应及时报警求救求援。
七、突发事件发生后,幼儿园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应立即保护现场、采取疏散、隔离等措施,加强幼儿或员工管理,稳定人员心态和情绪。
八、突发事件发生后,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根据需要,可以采取临时停课、离园(放学)、疏散等措施,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事件情况以及采取的应急措施。
九、突发事件对外发布情况,必须经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同意,在确定性质的基础上以集体形式发布,不得主观臆断、夸大其词;或者须经上级有关部门鉴定核实后做决定。任何人员都不得瞒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十、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事件性质,应及时与涉及事件的幼儿家长、员工家属联系,在适当条件下,告知事件原因、处理结果,或者联系家长进行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