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视点编辑 董 航FOCUS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与研究文/王京伟摘 要:本文围绕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与研究这一课题,就如何根据、财政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和《关于实施2014年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的通知》文件精神,按照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标准,对照北京市仪器仪表高级技工学校管理质量、师资队伍、培训能力、校企合作等方面的情况,结合对培训市场的技能人才需求进行调研分析,提出依托学校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装配与维护、机械设备装配与自动控制特色专业中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分析仪器仪表装配工和压缩机工三个工种的高技能人才队伍现状及企业中长期规划中的高技能人才培养需求,开展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的思路。关键词:高技能人才 培训基地 校企合作体系建设 能力提升一、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背景1.新首都城市定位为仪器仪表行业发展迎来契机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北京的城市战略地位确定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对外交流中心、高科技创新中心”。在京津冀产业结构战略调整中,首都北京功能定位为走高端、高效、低排放的发展道路,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清洁燃料作为首都各企业转型升级、高端发展的重点,这充分差的学生,促进学生合作。在日常管理中,教师还要应对学生的各种情况。例如,有的学生一到考试就想请假,学校就制定了相关规定:考试时,原则上不得缺勤;国家规定的婚丧假、本人因病住院等原因可酌情考虑;因个人原因缺勤不能参加考试,视为自动放弃本次考试。这种评价方式将课堂评价结果具体化、日常化,促使学生不仅自律,而且积极参与课堂的每项活动,从而真正实现高效课堂的目的。体现了北京市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迫切性。2.仪器仪表与燃气行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仪器仪表行业是高新技术、新能源行业,是创新的源泉;天然气作为绿色、低碳的清洁燃料,在首都能源结构调整和建设能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特点是“三高三低”——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低能耗、低材耗、如,有时采用小组之间“打擂台”的形式,还可以采用分层次的考试形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为每个小组的成员编号,例如,1号成绩最好、4号成绩最差。某项学习任务难度大,就尽量抽考1号学生;某项学习任务简单一些,就抽考4号学生。当然,考前不让学生知道。这样每位学生都有展现自己的机会,让考试成为学生展现风采的一个平台。考试采用何种形式,是随机抽考?小组竞赛?还是全员参与?考试前才见分晓,而且尽量趣味化,学生不仅不畏惧考试了,而且还盼着考试,从而促进学生努力学习。要进行科学评价,学校和教师就一定要转变教育理念。学校要把评价过程看成是一种教育活动,利用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结果,还要更加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过程。正确的评价绝不是简单地给出“好”或“不错”的评语,还需要精心设计:何时评价?如何评价?怎样措辞?只有时刻关注学生,评价才能恰到好处。评价改革的最大受益者是教育的参与者。它使教师能正确地评价学生,有利于教师教育观、人才观的转变。它把学生放置在一个宽松、和谐、积极的环境中进行评价,让学生在微笑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在鼓励中汲取成功的动力,在快乐的评价中得到全面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到被关注的快乐。(作者单位:平度市高级技工学校)OCCUPATION五、评价形式动态化专业理论知识如何考核?技能知识如何考核?怎样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考试变为主动接受考试?最初,在组织理论知识考核和技能考核时,给学生一次免费补考的机会。相当一部分学生觉得有免费补考的机会,就不认真对待考试了,等着免费补考。所以,教师研究探索了新的考评方式。模仿超市抽奖的形式,在一个盒子里放了四个有编号的乒乓球,抽到最大数字的学生代表本小组参加考试,成绩代表小组内每个成员的成绩。同时,为了公平公正,考试成绩排在后10名的学生单独考试,不参与小组抽签。所有学生都不想为小组抹黑,表现出了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积极练习,最后考核效果非常理想。良好的开端激励着教师探索新的评价形式。例2017 03
23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FOCUS编辑 董 航职教视点构建能力评价体系,共建实训基地,优势资源共享,达到双赢目的。5.绩效过程管理在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全面实施绩效管理,认真落实项目建设方案,做好项目跟踪、绩效评价,保证绩效目标有效完成。低污染。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城市清洁能源的推广,仪器仪表行业与燃气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和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匮乏,熟悉、精通各学科交叉的综合型人才匮乏,企业之间技能人才队伍发展不均衡,工种与工种间的技术人才发展不平衡。二、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依据依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的文件精神,以《关于实施2014年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的通知》文件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以提高高技能人才的能力为核心,搭建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分析仪器仪表装配工、燃气压缩机工三个工种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提高高技能人才培训质量;建设北京市一流的仪器仪表实训基地与燃气LNG/CNG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提升高技能人才培训能力,为行业、企业培训急需、紧缺的高技能人才,为促进行业企业经济、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四、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组织保障1.项目组织机构完善,职能分工明确为了保障“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 根据《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实施2014年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的通知》(函[2014]54号)等文件精神,成立了由上级主管领导和专家组成的“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 项目建设指导委员会,提供指导意见和咨询服务。学校内部本着“分级管理、责任到人、专家把关”的原则,设立“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 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和项目建设专项工作小组,保证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逐一落实。 2.项目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学校在申报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时,就制定了《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和《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经费实施细则》等管理文件。项目建设的管理原则是“分层管理、责任到人、过程监控、阶段评估、定期考核”。学校自身管理制度健全,引入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在“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过程中,不断规范完善,所有工作全部按照学校管理体系中的培训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内控管理(风险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制度运行,保障了“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工作规范、有序推进。三、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思路借助于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健全管理制度,推进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提升高技能人才培训能力,为高技能人才实操训练、职业技能竞赛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服务。1.融合发展需要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要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需要,立足仪器仪表行业调整的需要,面向北京控股集团所属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与高技能人才培训方案、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标准、培训装备、评价体系等科学融合,以发展为关注点,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出发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2.凝练特色专业以“打造特色专业,提供优质服务;突出职业技五、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实施能,满足顾客要求;推进质量管理,实现持续改进”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重点建设电子仪器为办学质量方针,以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装配与维仪表装配工、分析仪器仪表装调工、压缩机工三个修专业的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分析仪器仪表装配急需、紧缺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专业,以完善高技能工及机械设备装配与自动控制中的压缩机工三个职人才体系建设提升高技能人才培训能力、校企合作业工种建设为依托,找准专业培养方向和定位,培提升培训能力和提炼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工作经验三养一体化师资队伍。方面为主要建设内容,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基3.打造真实实训环境础上,研究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课程设置、教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要营造真实的企业环境,搭建实训教学调度控制系统;建设分析(工作页)开发、校企共建培训中心,共同参与高技能人才的研修与培训,探索能满足企业培训需要的仪器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燃气LNG/CNG站高技能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的方法和途径。人才培训基地,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将学1.完善高技能人才体系建设,提升高技能人才培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紧密结合,体现在培训环境之中。训能力4.校企共享双赢(1)企业调研。笔者学校深入企业调研,走访了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共同确定培训模式、专业建设内容,共同研发培训课程,共同开展师资培训,76家企业,选取北京衡器厂有限公司、北京远东仪24
OCCUPATION2017 03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职教视点表有限公司、北京瑞利普仪表科技有限公司等19家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企业,召开企业实践专家访谈会、培训方案评审会,形成培训专业调研报告。(2)课程开发建设。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各专业与企业共同开发培训课程,制定培训课程标准。按照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规程,开展企业调研、专家走访,制定培训方案、制定课程标准、制定工作页,与企业紧密联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员职业能力提升为核心,体现专业学习和工作时间紧密结合的“工学一体、学做合一”的特征,建立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课程体系。(3)校企共同开发高技能人才一体化培训方案。按照《国家技能人才培养编制指南》《一体化课程规范开发技术规程》文件要求,通过对代表性企业的调研、企业实践专家访谈进行职业与工作任务分析、确定各层级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提取典型工作任务等工作流程,在企业实践专家的共同参与下制定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分析仪器仪表装调工、压缩机工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培训方案,编制一体化培训课程标准,设计一体化培训项目教学工作页。(4)教材开发建设。建立了用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培训教材开发机制,针对建设专业开发了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专业培训教材,共同完成培训课程的资源建设。结合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组织专业教师撰写校本培训教材。建立习题库、试题库及相应的管理制度,保证了培训质量和效果。 (5)师资队伍建设。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形成了“专业带头人—一体化课程负责人—骨干教师—年轻教师”四个层级教师组成的师资队伍。通过支持教师学历进修、提升教师专业理论水平、企业实践、职业技能资格考核等途径,提升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通过外出培训、外聘专家讲座、教学研究、职称评审等途径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6)效果评价。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围绕行业企业用人标准,制定符合企业需求的评价标准,学员评价、企业评价相结合,建立以能力为核心,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高技能人才评价模式,坚持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以培训质量为核心,建立多元考核评价模式。2.校企合作提升培训能力在基地建设过程中重视校企合作,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大师工作室,在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坚持“三共同、三对接”的原则,即共同开发培养方案、共同开展培训、共同完成能力评价,专业与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始终把企业参与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培训课程开发过程依托于企业,并与合作企业共建校企培训中心和技术服务中心。编辑 董 航FOCUS对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课程设置、教材开发、师资建设、培训装备和能力评价等方面的建设,校企合作共同构建了较为完备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 2.高技能人才培训情况项目建设工作中,通过技师研修、岗位内部竞赛、岗前培训、职业资格鉴定等多种培训形式,两年建设期共培训高技能人才6612人,完成了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建设目标。培训质量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学员培训满意率超过90%,用人单位满意率超过95%。3.技能竞赛组织在以“提高职业素养、成就技能人生”为主题的系列技能竞赛活动中,学生获得团体第一名3个、团体第二名3个、团体三等奖4个,学生个人55人次分获一、二、三等奖。4.服务社会及区域经济建设的情况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根据企业、社会的发展需求,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技术先进、资源共享”的原则,开展多元办学,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落实北京市市关于大力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工作的要求,积极拓展社会培训,充分发挥专业辐射功能,服务于社会。 七、基地建设项目建设经验总结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工作,促进了技工学校培训工作快速发展。1.学校培训工作得到快速发展技工学校今后的发展路径,是在高端引领下坚持学制教育和社会培训并举。通过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完善了学校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促进了学校培训工作快速发展。2.深刻理解校企合作的重要性校企对接、高端引领,为企业急需、短缺工种提供培训,实现校企双赢。目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形势下,北京大量的生产制造型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笔者学校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为企业转型、员工岗位技能水平提升提供培训,拓展了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与企业合作的空间。3.提升了高技能人才培训能力在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对行业、企业的调研,使笔者学校对于企业的培训需求认识更为深刻,高技能人才培训方案、培训课程的编制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提高了企业对学校培训的满意度。参考文献:[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吴晓天.公共实训基地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作者单位:北京市仪器仪表高级技工学校)OCCUPATION六、基地建设的项目产出情况1.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建设情况在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过程中,通过2017 03
25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