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海》释义
法治:按照法律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战国)……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论述了法治胜于人治,认为“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也倡导法治,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任何组织和个人享有法律之外的。现代社会的法治则更强调法律与所在社会的互动,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类与自然地和谐。
法制:有三种涵义。最广义的泛指国家的法律与制度,法律包括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制度包括依法建立起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各种制度,其中也包括法律制度。较狭义的指统治阶级按照民主原则把管理国家事务制度化、法律化,包括法律制度与法律秩序。最狭义的仅指法律制度。在我国通常以较狭义的用法为主,认为法制包括制定法律(立法)、执行法律(执法)与遵守法律(守法)三个方面,并认为法律制度与法律秩序关系极为密切,法律秩序是在严格遵守法律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社会秩序,须以实行法律制度为前提,而法律秩序的建立则是实行法律制度的重要体现。在不同性质的国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与具体内容。
能:能够;善于;胜任。
其余关键字均未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