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国资委监管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管理_吴向军

浅谈国资委监管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管理_吴向军

来源:九壹网
第22期2012年11月企业研究Businessresearch总第412期浅谈国资委监管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管理

吴向军

(贵州省六盘水市国资委贵州六盘水553000)

要:工资总额预算管理是指企业按照国家收入分配规定和出资人的要求,围绕企业发展战略目标,根据企

业经济效益、人工成本承受能力、劳动力市场价位和和人力资源管理要求等因素,对企业职工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做出预算安排并进行规范管理和有效控制的活动。本文阐述了国资委监管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管理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工资总额;预算;管理

工资总额预算管理是指企业按照国家收入分配规定和出

人资人的要求,围绕企业发展战略目标,根据企业经济效益、

工成本承受能力、劳动力市场价位和和人力资源管理要求等因素,对企业职工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做出预算安排并进行规范管理和有效控制的活动。实践证明,国资委对监管企业实行“年初核定预算、全年监督使用、年终组织清算”的预算管理工资总额,是对监管企业收入分配管理的重大制度创新,有利于监管企业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有利于监管企业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收入的正常增长机制,有利于缩小企业存在的不合理收入分配差距,有利于实现监管企业工资分配的效益导向和市场化原则的深度结合。实质上,工资总额预算管理是一项涉及收入分配问题的综合性工作,是以市场导向和合理的定额定员、完善的管理制度为基础,涉及全过程和全员的系统性管理,具有全面的控制力和约束力,是促进企业和谐科学发展内在动因,同时,也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从监管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工资总额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早在1985年,发文实行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

“工效挂钩”),此后,工效挂钩以处理国家、企业和制度(以下简称

职工利益关系的重要杠杆身份,成为国家对国有企业工资分配的重要手段。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实行多年的、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工效挂钩办法失去了继续执行的主观需要,也难以适应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要求。

实行工资总额预算管理,是贯彻落实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建立合理工资总额决定机制和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必然要求。事实上,工资总额预算管理主要由工资

工资效益联动机制和工资增长线制度总额预算管理机制、

工资总额预算管理机制主要通过建立工资总额预三部分构成。

算管理机制,将工资管理关口前置,进一步推动工资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工资效益联动机制主要通过建立工资效益联动机制,增强企业自我意识,进一步督促企业建立健全激励有效、约束严明的收入分配机制;工资增长线制度主要通过建立工资增长线制度,为企业自主确定工资水平提供依据,引导企业在提高效益的基础上适度增加工资,建立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可以预见,人力资源的充分发挥事关公司战略目标和年度目标的实现,而建立健全监管企业薪酬分配管理体系,能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能确保公司战略目标和年度目标的实现。

二、从公司激励约束机制的角度准确理解工资总额预算管理的必要性按照“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出资人依法,社会有

的收入分配管理新要求,国资委对监管企业工资总额效监督”

预算管理实施的是“双控制”:一是监管企业的工资总额,即控制绝对额,保证工资总额增长与经济效益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二是人均工资的控制,即相对指标控制,如不能超过营业收入或利润的一定比例,也可用人均成本、人均收入、人均利润等来做一个总额的规定。

工资总额预算管理的关键在于通过什么机制和方式控制总额规模和人均水平。国资委改革沿用多年的工效挂钩办法,按照国资委出资人职能定位,通过构建以建立健全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的工资总额预算管理体系,促进企业科学发展,实现对监管企业收入分

员工配的规范,调整不合理的利益格局,平衡出资人与企业、

和经营者的利益关系,建立合理和谐的企业内部收入分配关系,保证收入分配的规范、公正和公平,建立事前引导、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收入分配管理新体系和适应市场经济以及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工资总额决定新机制。

三、从工资执行层面充分把握实施工资总额预算管理的可操性就目前而言,国有企业工资薪酬管理比较混乱,由于没有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薪酬管理机制,收入分配存在的一些突出的不合理现象,如收入结构分布不合理、职工收入与经营者收入差距

收入分配秩序不透明、随意性很强。过大、

基于此,实行工资总额预算管理的可操层面上,一是在思路上,要着力解决工资挂钩方式的弊端,对工资总额的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适应,与效益增长相匹配,引导企业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岗位绩效薪酬体系,其实,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能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二是在方法上,采取分类的方式确定其工资总量和工资水平,抵制过快的收入

着重强调“工资总增长,缩小过大的收入差距。三是在重点上,

额”和“工资水平”双重,在坚持效率优先前提下,兼顾公平。四

经营效益是在运行机制上,突出协商机制,既要考虑企业经营目标、

情况,还要考虑企业人工成本承受能力及劳动力的市场价位因素。

收入分配是一项敏感度高、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工作,关系到每一个职工的切身利益,推行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必须坚持公平公正,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作为工资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构建增长适度、差距合理、关系和谐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合法、合理、合情的薪酬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从而全面促进企业科学发展。

作者简介:吴向军(1969-),男,总会计师,会计师,高级统计师,研究方向:国有企业财务管理。

·19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