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博物馆文化衍生品开发的认识与思考
作者:侯懿航
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20年第07期
【摘要】在文化产业日益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博物馆的发展却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文化产业市场的繁荣,高校博物馆的文化产业也逐渐向市场靠拢,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向社会各界提供丰富的文化衍生产品,同时在文化衍生品的开发销售或发布过程中实现文化发展和经济创造的双丰收。本文立足于高校博物馆文化衍生品的科学内涵,阐述了高校博物馆文化衍生品的文化艺术性、商业价值性和纪念性的科学内涵,分析了当前高校博物馆文化衍生品发展的困境,并结合现实情况为促进高校衍生品的蓬勃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校博物馆;文化衍生品;开发 【中图分类号】G260 【文献标识码】A
从当前高校博物馆文化市场发展特点来看,高校博物馆文化衍生品作为高校博物馆参与文化市场的一种形式,目前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高校博物馆文化衍生品是高校博物馆的文化载体,同时也是宣传高校文化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和情感价值。高校博物馆文化衍生品的开发不仅有助于高校文化的普及和发展,也有助于高校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能够积极融入丰富的社会文化活动之中,不断打造和提高高校博物馆和高校的品牌形象,增加社会知名度,为校内校外的文化产品使用者搭建一个与高校博物馆之间的沟通桥梁。 一、高校博物馆文化衍生品的科学内涵 (一)高校博物馆文化衍生品具有文化艺术性
高校文化衍生品是指依托高校文化产品所衍生的信息、审美等,通过物化手段来表达高校文化内涵,形成高校博物馆的特色文化产品,具体就表现为各类文化衍生物品。高校博物馆文化衍生品在开发和制作过程中,会以高校历史特征和文化渊源作为灵感源泉,结合院系特色和学生需求作为开发方式,因此,文化衍生物凝聚了高校博物馆文化精神,可以通过文化衍生品来传递高校博物馆的情感,因而,开发高校博物馆衍生品是高校博物馆价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抒发与表达高校文化艺术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在文化衍生品的产业链中发挥了博物馆的职能。如高校发布经过精心设计的具有纪念意义和历史意义的书籍或者文物,通过免费赠与或出售的方式,传达高校文化价值,提高高校博物馆的影响力。 (二)高校博物馆文化衍生品具有商业价值性
随着文化产业的日益蓬勃发展,高校博物馆文化衍生品也积极加入文创经济之中,成为高校博物馆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高校博物馆在发展过程中,也要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增强自己的影响力,通过文化衍生品可以有效塑造高校博物馆的对外形象,打造高效的形象品牌,引起在校学生、校友以及教职工等社会群体的广泛关注,在提高高校博物馆影响力的同时也增强了高校对于社会的影响。高校博物馆文化衍生品致力于展示高校文化特色,帮助外界认识和了解高校以及高校博物馆,将优质的高校博物馆文化衍生品打入市场,可以有效促进博物馆经济的发展,成为高校博物馆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将盈利资金融入高校建设,从而实现高校博物馆持续性发展[1]。
(三)高校博物馆文化衍生品具有纪念性
高校博物馆与具有社会性的博物馆不同,社会性的博物馆主要针对外部市场,开发文化衍生品的目的首先是满足游客的需要,其次是实现博物馆的创收。而高校博物馆不仅要面对外部市场,同时也要面对在校学生和教职工,其服务对象的二元性,决定了高校博物馆文化衍生品的特殊意义。每一所高校的建立、成长和发展,都有着不同的历史特征和曲折故事,每一位在高校生活的师生对高校都有着不一样的感情,这种情愫与对社会性博物馆的情感不同。高校师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各类活动等多种途径和多种实践活动对高校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某种程度上高校师生本身就属于高校的文化衍生品,因而高校博物馆文化衍生品的纪念性和纪念意义十分重大。 二、高校博物馆文化衍生品开发困境 (一)高校博物館固守博物馆传统职能
高校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的职能相似、性质相同,普遍性认为博物馆的职能只局限于珍藏、展示和研究或教育功能的,高校博物馆的第一要务就是进行文化方面的守正创新,将高校博物馆与文化衍生品相结合,不属于高校博物馆的文化职能,甚至认为文化衍生品是高校博物馆的异化表现。这是诸多高校博物馆面临的现实问题,当前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各行各业的文化衍生品层出不穷,文化衍生品与高校博物馆的文化职能并不相矛盾,相反,文化衍生品能够深化高校博物馆的职能,实现宣传方式与时俱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博物馆也应通过自己的形式融入市场,为高校可持续性发展带来文化上和经济上的动力。此外,随着文化产业的崛起,文化创意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区域或组织的重要标尺[2]。 (二)高校博物馆无法形成形象品牌
在文化产业崛起的背景下,高校博物馆逐步融入文化产业之中,但高校博物馆与社会性博物馆相比,高校博物馆面对的是校内群体和校外群体,两者任务的复杂性和双重性导致高校博物馆在树立品牌形象的过程中难以形成自己的独特性。高校博物馆文化衍生品要在激烈的文化市场和经济市场中树立地位,必须首先以高校博物馆文化形象为依托,以形象品牌拓宽和打响
高校博物馆文化衍生品的发展之路。当前,诸多高校博物馆盲目融入文化产业市场中,其所开发的产品虽然琳琅满目,但由于无法集中表达文化衍生品的特殊意义和时代价值,造成高校博物馆文化衍生品普通化和一般化,无法有效提高高校博物馆的平台形象。 (三)高校博物馆文化衍生品开发缺乏创新
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驱动力,无论是对于高校还是高校博物馆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高校博物馆文化衍生品开发工作模式单一、手段匮乏,造成文化衍生品很少得到市场的关注。其缺乏创新表现在文化衍生品的表现手段落后,文化衍生品没有体现艺术价值和时代价值相融合,导致高校文化衍生品在形式和内容上的成就。此外,高校文化衍生品很难实现情感定位与产品的表现方式相结合,造成高校文化衍生品不具有文化氛围和文化气息,文化衍生品难以搭建文化沟通的桥梁,消费者无法通过文化衍生品产生对高校博物馆和高校文化的共鸣[3]。
三、高校博物馆文化衍生品的开发路径
(一)高校博物馆文化衍生品开发坚持以博物馆文化职能为指导
高校博物馆是建立在高校的文化沃土之上,高校博物馆的职能在于记录和保存高校重大历史事件和事物,服务于高校及社会各界对文化的需求。高校博物馆文化衍生品的开发是基于高校博物馆,而高校的文化氛围则是文化衍生品的直接养分,为展现高校文化特点和独特性,应将高校文化与文化衍生品巧妙融合,赋予文化衍生品高校发展内涵,从而形成高校文化的载体,构建高校群体与高校博物馆的对话平台。同时,高校博物馆文化衍生品只有以博物馆文化职能为指导,发挥高校博物馆的功能,与高校博物馆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文化纽带,才能开发出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衍生品[4]。
(二)高校博物馆文化衍生品开发坚持与时代发展特征相结合
不同的高校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每个历史阶段都对高校发展刻上了不同的烙印。因而,高校文化衍生品的开发不应固守传统,应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从形式和内容上挖掘出新时代高校博物馆文化衍生品的时代特征。不同时代的文化群体具有差异性的文化需求,过去传统的高校博物馆文化衍生品已经无法满足当下需要,结合时代发展开发文化衍生品既是时代呼唤,同时也是市场对新产品提出的要求,只有坚持以高校优秀文化为引领,以大众审美和大众需要作为高校文化衍生品的开发方向和目标,才能获得更多的文化市场和经济市场。 (三)高校博物馆文化衍生品开发应体现设计美感
高校博物馆文化衍生品的开发除了作为文化传承的桥梁,也应体现其独特的设计美感。设计美感的展现需要结合高校的文化特征,将文化内容和文化形式进行有效融合,实现高校文化
衍生品的不断创新。首先从内容上看,高校博物馆文化衍生品的设计美感体现与其感情定位,只有将文化衍生品赋予感情,产品本身才能获得独一无二的纪念价值,从而激发消费者的拥有欲望;其次,从形式上看,高校博物馆文化衍生品的設计美感应有现代化的设计美感,应坚持和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摒弃过度包装,坚持适度包装的原则,从而由内而外形成高校博物馆文化衍生品的独特魅力[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高校博物馆的职能也逐渐朝着纵深发展。高校博物馆不仅拥有教化人心的重要职能,同时也能够结合时代所需创造和开发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产品,文化衍生品为文化消费者和文化之间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同时高校博物馆文化产业链的形成和日渐成熟,这为高校博物馆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了物质和文化上的保障,对博物馆具有长期性和历史性的重要意义。因而,高校博物馆文化衍生品的开发,要不断结合高校文化发展实际和时代所需,挖掘有利于高校博物馆丰富文化产品的策略和途径,不断为校内校外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产品。 参考文献:
[1]曲兴卫.博物馆文化衍生品的市场开发价值探讨——以兵马俑为例[J].参花:下,2019(1):140.
[2]王金宁.地市级博物馆文创产品研发的现状思考[J].文化月刊,2018(7):86-88. [3]沈诗逸.虚拟现实技术与文化的融合——对数字博物馆的思考[J].青年文学家,2018(26).
[4]胡帅.浅析原创动画与动漫衍生产品开发的思考[J].明日风尚,2018(18).
[5]肖兰.新时代下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策略研究[J].艺术品鉴,2019(6Z):101-103. 作者简介:侯懿航(1988-),女,汉族,甘肃,博士,研究方向:美术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