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点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第I卷 选择题(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甲山峰的海拔可能为 A. 387米 C. 419米 2. 图示信息显示 A. 张村可远眺李村 C. 丙地可发育瀑布 【答案】1. C 2. B 【解析】
B. 乙地河流自西南流向东北 D. 丁地与乙地相比坡度较缓 B. 400米 D. 425 米
- 1 -
【1题详解】
据图中等高线分布及数值可以判断出,等高距是20米,甲山峰附近的闭合等高线是400米,甲山峰的海拔范围是:400 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库里科的自然植被为 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 温带落叶阔叶林 D. 亚寒带针叶林 4. 库里科年降水量明显多于圣地亚哥,其主要原因是库里科 A. 地处山地迎风坡 C. 与海洋距离较近 【答案】3. C    4. B 【解析】 【3题详解】 库里科位于南半球西岸35°,是地中海气候,其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题详解】 库里科、圣地亚哥均位于南半球西岸30°S~40°S之间,是地中海气候,降水主要受西 - 2 - B. 受盛行西风带控制时间长 D.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长 风带影响,盛行西风将西部海洋水汽带到,受地形抬升影响,形成降水;30°S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因此越往南受西风带的影响越长,降水越多,库里科位于南方,受西风带的影响长,降水多,因此库里科年降水量明显多于圣地亚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日照时数是指太阳在一地实际照射的时数。下图示意我国某科学考察站2012年各月日照时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该科学考察站为 A. 中山站(69°22′S,76°22′E) B. 黄河站(78°55′N,11°56′E) C. 长城站(62°13′S,58°58′W) D. 中-冰站(65°43′N,17°22′W) 6. 与12月份相比,1月份该科学考察站日照时数长的原因可能是 A. 昼长时数长 C. 大风日数多 【答案】5. C    6. B 【解析】 【5题详解】 该科学考察站1、2月份日照时数最多,1、2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南极附近出现极昼,日照时数多,因此此科考站位于南半球,B、D错误;该科学考察站5、6、7月份仍然有日照,没有出现极夜,说明该地纬度低于66°34′,C正确,A错误。故选C。 【6题详解】 12月22日南极附近出现极昼,长城站昼长达到最大值,1月份昼长比12月份昼长短,A错误;南极地区降水12月份比1月份多,因此1月份该科学考察站日照时数长,B正确;大风日数 - 3 - B. 阴雨天气少 D. 太阳高度小 对日照时数影响不大,C错误;12月22日是冬至,南极点附近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之后1月份正午太阳高度会减小,昼长随之变短,日照时数会变小,D错误。故选B。 2019年5月初,合肥市(31°49’N,117°13'E)经历了一次气温骤升骤降过程,市民戏称“春如四季”。下图示意2019年5月2—6日合肥市天气状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5月4-6日,合肥市经历A. 暖锋过境 C. 台风过境 天气过程是因为 B. 冷锋过境 8. 合肥市“春如四季”的原因是春季 ①我国南北温差大   ②我国南北气压梯度大 ③大气运动速度慢   ④冬季风和夏季风转换 A. ①②③ 【答案】7. B    8. B 【解析】 【7题详解】 B. ①②④ 5月4-6日,合肥市气温下降,由晴天变为多云,昼夜温差变小。暖锋过境气温上升,A错误;冷锋过境气温下降,B正确;台风过境会带来狂风暴雨,C错误;副高控制会出现晴天,昼夜温差变大,D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时冷时热、时晴时雨是合肥春季气候的特色。合肥处于我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带,春秋季节南北气流在这里相互交汇,冷暖空气时常“打架”,使得天气变化无常。合肥市“春如四季”的原因是春季我国南北温差大、南北气压梯度大风力大、冬季风和夏季风转换频繁,①②④正确;大气运动速度快,升温快、降温快,③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的D. 副高控制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4 - “马尼拉大帆船”是指16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活跃在太平洋上,航行于菲律宾马尼拉港和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的西班牙货运帆船。下图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航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航线所经海域的大洋环流 ①以副热带为中心 ②以副极地为中心 ③顺时针流动 ④逆时针流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10. 甲处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A. 减慢马尼拉大帆船航速 B. 形成世界著名的渔场 C. 使沿岸的大气降温减湿 D. 缩小海洋污染的范围 【答案】9. C    10. C 【解析】 【9题详解】 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航线北支、南支围绕23.5°N组成环流,因此是以副热带为中心的环流,①正确,②错误;北半球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是顺时针航行,③正确,④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0题详解】 甲处洋流是北美洲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寒流,从甲地到阿卡普尔科港是顺流航行,A错误;此处有上升流,但不明显,没形成世界著名的渔场,B错误;寒流使沿岸的大气降温减湿,C正 - 5 - 确;洋流会扩大海洋污染的范围,D错误。故选C。 开都河位于天山南坡,是维吾尔自治区的大河之一。下图示意开都河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开都河主要补给水源是 A. 地下水 C. 雨水 B. 季节性积雪融水 12. 推测图中沼泽形成的地理条件有 A. 地势平坦 C. 下渗强烈 【答案】11. D    12. A 【解析】 【11题详解】 该河流位于,深居内陆,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大气降水稀少,C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河流发源于天山,其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冰川融水,D正确;地下水、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水量小,A、B错误。故选D。 【12题详解】 沼泽一般形成于地势低平区,流速慢,地表径流不畅;纬度高(海拔高),蒸发弱;年降水量大;地下有冻土或粘土,下渗少。图中沼泽地势平坦,A正确;海拔高,蒸发弱,B错误;下渗少,C错误;流经山区,人类活动少,植被较茂密,河流含沙量小,D错误。故选A。 【点睛】沼泽的形成: 沼泽的形成可以用“上天无路,下地无门,来的多,去得少”来概括,“上天无路”指纬度 - 6 - 的D. 冰川融水 B. 蒸发旺盛 D. 河流含沙量大 高,气温低,蒸发小;“下地无门”指土壤粘重或冻土的存在,难以下渗;“来的多”指降水多或江河来水量大;“去得少”指地势低平(洼),排水不畅。 人口净迁移率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迁入人口教与迁出人口数的差额与总人口数的百分比,下图示意安徽省2009—2018年常住人口净迁移率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安徽省常住人口从净迁出转变为净迁入的年份是 A. 2011年 C. 2015年 B. 2013年 D. 2018年 14. 2011年以来,安徽省常住人口净迁移率变化反映了该省 A. 外出务工人口数量增加 C. 常住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答案】13. B    14. B 【解析】 【13题详解】 人口净迁移率=人口迁出率-人口迁入率。人口净迁出是指人口迁出大于人口迁入,人口净迁移率小于0;净迁入是指人口迁出小于人口迁入,人口净迁移率大于0。安徽省常住人口从净迁出转变为净迁入的年份是2013年,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4题详解】 2011年以来,安徽省常住人口净迁移率由小于0逐渐变为大于0 ,说明该省由原来的净迁出变为净迁入,外出务工人口数量减少,A错误;投资环境的改善,就业机会多,吸引人口迁入,B正确;2012年人口净迁移率小于0,说明常住人口数量是减少的,C错误;此图看不出老年人口数变化,D错误。故选B。 - 7 - B. 投资环境的改善 D. 老年人口数减少 阿克苏地区苹果栽培历史悠久,生长条件优越,2011年,阿克苏苹果被认定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2014年年初,阿克苏苹果开始大批量进入浙江省各地水果市场,深受当地民众欢迎。下图示意阿克苏和烟台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与烟台相比,阿克苏种植苹果的优势气候条件为 A.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C. 年降水量少、气候干旱 B. 气温的年较差大 D. 优质的灌溉水源 16. 2014年,阿克苏苹果开始大批量销往浙江省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苹果价格较低 C. 苹果知名度高 【答案】15. A    16. D 【解析】 【15题详解】 农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主要有光照、热量和降水等方面。阿克苏地区与烟台相比,距离海洋较远,为温带性气候,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A正确;气温的年较差对苹果种植影响不大,B错误;年降水量少、气候干旱是劣势,C错误;优质的灌溉水源不是气候条件,D错误。故选A。 【16题详解】 农产品销售范围的扩大得益于冷藏保鲜技术的进步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D正确;价格、品质、知名度不是主要因素,A、B、C错误。故选D。 【点睛】阿克苏地区与烟台相比,纬度较烟台高,冬季寒冷,病虫害少;阿克苏苹果采摘期 B. 苹果的品质优良 D. 交通物流的发展 - 8 - 晚于烟台等地,生长期得到充分延长 2018年9月23日广深港高速铁路段正式通车运营。广深港高速铁路全程141千米,车程47分钟,其中桥梁和隧道长度共计91.97千米。下图示意广深港高速铁路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 B. 地形崎岖 D. 城市众多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 9 - 17. 广深港高速铁路桥梁和隧道里程长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 森林茂密 C. 河网密布 18. 广深港高速铁路全线通车后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①加强珠三角城市间的产业协作     ②促进与内地的文化交流 ③加快地区人口向内地迁移     ④促进沿线城市服务范围扩大 A. ①②③ 【答案】17. C    18. D 【解析】 【17题详解】 广深港高速铁路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城市集中,森林较少,A错误;珠江三角洲地势平坦,B错误;据图可以看出,该地区河网密布,因此广深港高速铁路桥梁和隧道里程长,C正确;城市众多不是自然因素,D错误。故选C。 【18题详解】 广深港高速铁路全线通车后带来的积极影响有:加强珠三角城市间的产业协作、促进与 B. ②③④ 内地的文化交流、促进沿线城市服务范围扩大,①②④正确;加快内地人口向地区迁移,③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 下图示意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段某区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图示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A. 太平洋 C. 北冰洋 20. 该区域最显著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 土地沙漠化 C. 生物多样性减少 21. 近年来,咸海水位下降明显,其主要原因是 A. 围湖造田、过度放牧 C. 全球变暖、冰川萎缩 【答案】19. D    20. A    21. D 【解析】 【19题详解】 图示区域位于45°N,主要受西风带影响,西风将大西洋上的水汽带到此处,D正确,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水汽难以到达,A、B、C错误。故选D。 【20题详解】 该区域深居内部,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当地人类活动对地表植被破坏严重,导致土地沙漠化,A正确;水土流失很少发生,B错误;生物多样性减少不是主要问题,C错误;本地不是石质荒漠化,D错误。故选A。 - 10 - B. 印度洋 D. 大西洋 B. 水土流失 D. 石质荒漠化 B. 降水少、蒸发旺盛 D. 过度引用河水灌溉 【21题详解】 咸海是咸水湖,湖边盐碱地较多,不适合围湖造田,A错误;该地区历年来降水少、蒸发旺盛,近年来不会变化太大,B错误;全球变暖变化,温度不会太大,C错误;周边农业区过度引用河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减少,D正确。故选D。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塔拉滩曾是沙化严重的“不毛之地”。如今,塔拉滩建设了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太阳能生态发电园,光秃秃的沙石地面布满了大面积的太阳能光伏板,植被也重新回到这片沙化的土地,这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2. 塔拉滩建设太阳能生态发电园的优势条件有 ①土地资源丰富 ②生态环境优美     ③太阳辐射强     ④国家支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3. 塔拉滩生态发电园内植被得以恢复的主要原因是光伏板下 A. 热量增加 C. 风力增强 【答案】22. C    23. D 【解析】 【22题详解】 光秃秃的沙石地面布满了大面积太阳能光伏板说明该地区有丰富的土地资源,①正确;生态环境优美对太阳能光伏板建设有限不大,②错误;青海省海拔高,太阳辐射强,③正确;有国家支持,④正确。①③④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3题详解】 沙丘广布地区植被生长的关键要素是水分条件。减弱风力不会直接导致植被生长,C错误;太阳能电池板因遮挡阳光会降低土壤温度,电池板下的光照条件相对较差,A、B错误;塔拉滩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多晴天,太阳辐射强,地表蒸发强,太阳能电池板能遮挡阳光,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湿度,促进草类生长,D正确。故选D。 【点睛】光伏产业是利用太阳能发电的产业,多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这些地区深居内陆, - 11 - B. 光照增加 D. 土壤增湿 降水少,水资源缺乏,往往具有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恢复荒漠地区的植被需要解决水源问题。太阳能电池板能遮挡阳光,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湿度,促进草类生长。故光伏产业引入后,沙丘移动减缓。但杂草会遮挡面板减弱发电量,因此区域引入牧羊业,该产业对于植被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快时尚”源于上世纪中叶的欧洲,是时尚服饰企业对服装秀场设计的模仿,制成紧贴最新时装潮流的产品,以低廉的价格流入卖场,主攻主流消费者的一种销售模式近年来,“快时尚”销售模式在我国纷纷涌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影响“快时尚”服装企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 市场 C. 劳动力 B. 原料 D. 技术 25. “快时尚”销售模式开始进人中国,最可能选择 A. 上海市 C. 西安市 【答案】24. A    25. A 【解析】 【24题详解】 “快时尚”制成紧贴最新时装潮流的产品,产品应该是尽快的进入市场,“以低廉的价格流入卖场,主攻主流消费者的一种销售模式”说明了市场对“快时尚”服装企业重要影响,A正确;原料、劳动力、技术不是主导因素,B、C、D错误。故选A。 【25题详解】 “快时尚”主攻主流消费者、产品紧贴最新时装潮流,因此应该首先选择在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开展,四个选项中上海是经济最发达的地方,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莲藕是一种生长在相对穣定静水中的水生植物,喜温,不耐阴,近年来,有“千湖之省” 之称的湖北省莲藕种植面轵和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一,但一些莲藕因种植年限较长,出现种性退化,藕的口感和品质下降,每到收获季节,当地藕大量上市,售价不高,且采挖后不易保 - 12 - B. 重庆市 D. 乌鲁木齐市 存。下图示意湖北省莲藕主要产区位置及周边地理事物分布。 (1)分析湖北省莲耦主产区种植莲耦的优势自然条件。 (2)请你为湖北省莲藕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 【答案】(1)湖北为“千湖之省”,莲藕主产区水域面积广;地处亚热带,热量充足;地处冲积 平原(或江汉平原),地势平坦,淤泥肥厚;三面环山,冬季无大风;夏季受副高控制时 间长,光照强,风力小。(任答三点) (2)加强农业技术投入,培育良种莲藕;发展莲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发展生态旅游业增加经济收入;保护区域生态环境。(任答两点)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区域农业生产特点及发展。分析湖北省盛产莲藕的有利自然条件,要抓住莲藕的生活习性,结合当地自然环境进行分析。 【详解】(1)根据材料,湖北称为“千湖之省”,水域面积广,有种植莲藕的水域条件。根据材料,莲藕喜温,不耐阴,不宜缺水,忌大风,以富含有机质的壤土和粘壤土为最适。湖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气候条件适宜。地江中游沉积平原,淤泥肥厚。7-8月为伏旱天气,光照强,风力小,有利于莲藕生长。 (2)莲藕产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应从扩大市场、增加附加值及开发新品等方面进行;加大宣传,创立品牌,以扩大销售市场;延长产业链,实行深加工,以增加产品附加值,增加经济收益;多元化开发莲藕新产品,增加经济效益。 【点睛】莲藕原产于印度,喜温,不耐阴,不宜缺水,忌大风,以富含有机质的壤土和粘壤土为最适。莲藕微甜而脆,可生食也可做菜,而且药用价值相当高,它的根根叶叶,花须果实,无不为宝,都可滋补入药。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 13 - 2017年4月1日,、决定设立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雄安新区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北京发展新的两翼。下图示意北京城市副中心位置和雄安新区位置及范围。 (1)说明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原因。 (2)与北京城市副中心相比,分析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的有利地理条件。 【答案】(1)人口众多;雾霾天气频现;交通日益拥堵;房价持续高涨;资源环境压力大;社会治安管理难度大等问题(任答三点) (2)距北京市城区较远,避免与北京市城区连为一体(摊大饼式发展);劳动力价格相对低;靠近白洋淀,生态环境优良;资源(土地和水资源)丰富,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任答三点)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北京市城市化问题的缓解措施及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的有利地理条件等知识点。 【详解】(1)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实际考查过快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交通拥堵、住房 。- 14 - 紧张、就业压力大、环境污染等问题。北京是特大城市,交通拥堵。城市规模大,大气污染日趋严重。城市用地紧张,地价高。在雄安地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有利于缓解北京的城市化问题。 (2)选择在雄安建新区,主要从距离、交通、环境、土地等方面考虑。距北京市城区较远,避免与北京市城区连为一体;临近北京,有利于北京非首都功能的转入,利于京津冀的协同发展。有公路、铁路与京津等地相连,交通便利。有较大面积湿地,生态环境好。多农业用地,新区建设用地充足。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有扶持。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陕西安河为汉江支流,发源于秦岭南麓。该河中有一处河心洲,河心洲的北面有块巨大的岩石,当地人称之为“犀牛背”,犀牛背对洪水有分流作用,使四分之三的洪水流入西边河道。河心洲对岸的老城村经常遭遇洪水。下图示意河心洲与老城村位置及图中甲乙两地之间的地形剖面。 (1)简述图中河心洲的形成过程。 (2)老城村遭遇洪水的季节是        ,并分析该地洪水产生的主要原因。 【答案】(1)长安河在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河水携带大量泥沙与碎石;水流流经犀牛背时,受其阻挡,犀牛背南侧水流速度减缓;河水携带的物质大量堆积,形成河心洲。 (2)夏季  长安河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犀牛背上游来水量大;受犀牛背分流影响,大部分洪水流向老城村一侧;老城村位于长安河的凹岸,洪水期水位明显增高,老城村经常遭遇洪水。(任答两点)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河流堆积地貌、洪灾的原因及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1)据图分析,犀牛背位于河心洲北侧,河流先流经犀牛背,再到河心洲。犀牛背明显对河水起到阻挡作用,且犀牛背下游河道变宽,因此犀牛背南侧河流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形成河心洲。 (2)长安河为汉江支流,发源于秦岭南麓,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雨季长。受犀牛背分流影响,四分之三的洪水流流向老城村一侧;据右图可知洪水期水位老城村一侧明显偏高,因此老城村夏季多遭遇洪水。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 15 - 溇港圩田系统(溇、港指小河,圩即堤)是古代太湖人民变涂泥为沃土的一项独特创造,“拕土为溇,垒土成圩”“旱则溉之,水则泄焉”。历史上太湖流域溇港众多。下图示意太湖流域某溇港圩田系统。 (1)简述古代太湖人民改良滩涂淤泥的具体做法。  (2)分析圩田上的村舍多临溇港而建的原因。 【答案】(1)开挖滩涂淤泥为小河,形成溇港;挖出的淤泥垒土成堤,圩堤地势较高利于土壤排水。 (2)太湖周边地势低平,溇港密布,沿溇港居住,利于行船,方便居民出行;临溇港而居,取水方便。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农业自然条件的改造及南方聚落的分布特点、原因等知识点。 【详解】(1)用竹子和木头做成两道透水的挡墙,中间的软流质泥土被挖到挡墙外面,泥土中的水,透过竹木围篱的缝隙渗入河道,形成了河流。利用这种技术,在太湖的滩涂上开挖溇港,水和土分离,新的陆地开始出现。与此同时,一条条连接溇港的横塘陆续开挖。陆地被分割成棋盘一样的形状。挖出的泥土堆在土地四周,形成犹如城墙般的堤坝,人们把它唤作“圩”。 具体做法是开挖滩涂淤泥为小河,形成溇港;挖出的淤泥垒土成堤,圩堤地势较高利于土壤排水。 (2)分析此题要从南方河网密集、邻水居住便于水运、取水的方面回答。太湖周边地势低平,溇港密布,沿溇港居住,利于行船,方便居民出行,便于充分利用优越的水运;临溇港而居,取水方便。 - 16 - 【点睛】溇港圩田系统不断成熟完善,先民在与洪涝、干旱的较量中,逐渐将太湖沿岸的滩涂改造成了“三十六溇,七十二港”,使太湖周边成为生态良好、宜居乐活之地,各溇港村民与自然和谐相处,享受着富裕、安康、文明的生活。 - 17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