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程标准 1.新增技术与工程学
让学生体会到“动手”的成功和乐趣,养成通过“动手做”解决问题的习惯,明确了STEM中的\"T\"和\"E\"的重要性,即技术与工程。
2.新增对社会与环境的责任
不仅仅是科学技术在现实上的应用,还在新增了科学技术对伦理、环境、生活影响的思考。让学生关注周围技术世界的发展,体验科学技术对个人生活、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新增技术与工程学
让学生体会到“动手”的成功和乐趣,养成通过“动手做”解决问题的习惯,明确了STEM中的\"T\"和\"E\"的重要性,即技术与工程。
2.新增对社会与环境的责任
不仅仅是科学技术在现实上的应用,还在新增了科学技术对
伦理、环境、生活影响的思考。让学生关注周围技术世界的发展,体验科学技术对个人生活、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划分了三个学段。划分1-2年级、3-4年级、5-6年级三个学段。阶段知识更细化。增加1-2年级的科学课。
2.学习评价方式更多元。从之前的行为表现评价、纸笔测试评价、综合评价等转变为课堂教学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以及终结性评价。其中终结性评价就包括纸笔测试评价、表现性评价、真实性评价以及档案袋。
(1)把握学段要求,不超越课程标准的规定。例如对对比实验的感受、理解和设计,不同学段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低段学生只需要感受对比实验的要求,体会到公平的思想;中段学生可以在实验中体会对比实验的方法,有感性的认识,能初步运用公平思想,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简单的对比实验;高段学生可以初步接触变量,识别实验中的变量,设计单变量实验,并在实验中学会单变量实验的方法,掌握对比实验的精髓。
(2)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教学中,要在科学知识与生活中的应用上做文章,不去加深科学概念的教学,一般也不提倡去提前学习初中水平的科学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