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论坛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李瑞明甘肃省定西市漳县城关中学 摘要: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是: “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写法有自己的心 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 “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 关键词:阅读;教学;培养 阅读教学直接关系到各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学 生必须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逐渐领会、理解课文及 其他阅读材料的意义,进而去学习写作技能及加深对其他 课程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初中语文教 学的当务之急。那么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 读能力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 体会: 一、放手让学生去自学,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 氛围 在阅读中,有的教师总不敢放手让学生去自学,其实 大可不必,自学能力的形成需要有一个过程。我们在课堂 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学,压缩讲解时间,尽可能把时间交 给学生自主学习,这样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分析、理解,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 自己的创造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学语文主 要是靠学生自己去读书,自己去领悟。”学生是在阅读教 学中感受和领悟的主体。我们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独 立思考、阅读,让他们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 学生通过自己的感悟,在学习小组中相互交流,这样对相 关内容的理解有沟通、强化的关键性作用。学生在阅读后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将疑难问题交给学习小组交流讨论, 四、重视阅读方法的渗透和培养,提高学生的阅 共同解决,相互探讨。教师再深入各组做出必要提示和点 读能力 拨,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让学生有独 阅读能力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运用科学的阅 读方法可以是学生在阅读能力的提高上少走弯路,语文教 立的感悟,加深理解,使自学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师可以文本的文体、文题、层次、中心、写法及现实社会 二、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作为语文 意义诸多角度去培养学生阅读文章的能力。要读懂一篇文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适时地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感 章要先审文题。文章题目在读懂文章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它往往是文章中心的集中表现,或者是一条线索等等。知 受到学习的快乐并在快乐的过程中体会更深层次的含义。 我曾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尝试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三分钟 道文题在文章中的作用,才能顺藤摸瓜,读懂文章。如《济  表达”训练,这种训练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 南的冬天》题目就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个特定环境的冬天,时又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并从心理上克服学生 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一看题目便明白文章的中心,一 阅读时的紧张情绪。也可以采用“导语激趣”,如我在教 目了然。理清文章的层次可帮助我们掌握文章的脉络。阅 学《松鼠》一课时,我出示图片一一松鼠,询问:你们认 读一篇文章,先明白文章叙述、描写或说明对象,再看围 绕这一对象分几个方面来写,即文章层次。如《看云识天 识它们吗?看到它们,你想到些什么呢?学生联想翩翩, 思维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纷纷举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而 气》一文,作者主要围绕“云和天气”的关系来说,云和 后,我话锋一转:读读课文吧,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想法要 天气的关系不同就出现了晴天和雨天的两种情况,“天上 告诉大家。同学们被我一激,又纷纷投入到了新课的阅读 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带着这个问题再去阅 之中。有时我也采用故事导入法:在学习新课之前,先讲 读,学生就容易把握作者思路,沿着思路读下去,既能加 是偏颇的。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 握的能力,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并在阅读过程中得到 双重收获:一方面学生通过对文本的解读走进作者所构设 的精神世界,发现那一个个独特的形象,从而感悟其中的 生命情志;另一方面,通过阅读文本,能为学生提供一片 寻找自我、发展自我的天地。如朱自清的《春》一文,主 要描写了春天的优美景色,作者散文以诗的笔调,抓住春 的特点,用火热的情感、清丽的色彩,通过有层次的、生 动的描绘,画出了生机盎然的春的形象,歌唱春的创造力, 赞美春天的无限希望,传递出作者内心蕴涵的蓬勃向上、 奋发创新的真挚情感。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采用以读代 讲的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从读中去理解、感受。我先 让学生在读课文时找出描写春天的词语、句子,然后再思 考这些词语、句子描绘了春天怎样的特点。学生带着这两 个问题读完课文后,很快就从课文中找出了“嫩嫩的、绿 绿的”写出春草的质地和色彩,突出了春草新鲜的特点。 “满是的”用口语显示春草的生机勃勃的特点。这样,学 生就能较快、较准确地理解掌握春天的风光,同时也有一 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为春天优美的风光所陶醉,给人以优 美的艺术享受。 述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有趣或新奇的小故事,导入新课会产 快阅读速度,又能提高阅读质量。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转变观念,重视阅读方 生一唱三叹的效果。 三、加强对文本的阅读。走进作者所构设的精神 法的渗透和培养。语文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 指导者,要着力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想方设法 世界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要求学生对教材文本的整 调动学生的兴趣,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 体阅读的领悟。只有准确地把握整体,才能对其中的每一 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一步一步的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 段、每一句、每一个词的深入的理解;相反如果脱离教材 行有目的的阅读训练,并注意适时适当的调整方法,一定  文本整体,只对部分的内容进行理解肯定是肤浅的,甚至 会使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有显著的提高。北方文学杂志欢迎投稿:http://www.bfwx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