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医基础理论-体质

中医基础理论-体质

来源:九壹网


第十二单元 体质

细目一 体质的概念和构成

1.体质的概念

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

2.体质的构成

体质由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三个方面的差异性构成。

(1)形态结构的差异性:包括外部形态结构和内部形态结构。外部形态结构是体质的外在表现,内部形态结构是体质的内在基础。

(2)生理机能的差异性。

(3)心理状态的差异性。

3.体质的特点

(1)先天遗传性:决定体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2)差异多样性:是体质学说研究的核心问题。

(3)形神一体性:“形神合一”是中医学体质概念的基本特征之一。

第1页

(4)群类趋同性:同一种族或聚居在同一地域的人,因为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惯相同,遗传背景和生存环境具有同一性和一致性,从而使人群的体质具有相同或类似的特点,形成了地域人群的不同体质特征,使特定人群的体质呈现类似的特征。

(5)相对稳定性:个体禀承于父母的遗传信息,使其在生命过程中遵循某种既定的内在规律,呈现出与亲代类似的特征,这些特征一旦形成,不会轻易改变,在生命过程某个阶段的体质状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6)动态可变性:先天禀赋决定着个体体质的相对稳定性和个体体质的特异性,后天各种环境因素、营养状况、饮食习惯、精神因素、年龄变化、疾病损害、针药治疗等,又使得体质具有可变性。

(7)连续可测性。

(8)后天可调性。

细目二 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1.体质与脏腑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1)体质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脏腑经络的盛衰偏倾决定体质的差异。个体体质的差异必然以脏腑为中心,反映出构成身体诸要素的某些或全部的素质特征。

(2)体质与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精气血津液是决定体质特征的重要物质基础,其中精的多少优劣是体质差异的根本。

第2页

2.影响体质的因素

(1)先天禀赋

(2)年龄因素

(3)性别差异

(4)饮食因素

(5)劳逸所伤

(6)情志因素

(7)地理因素

(8)疾病针药及其他因素

细目三 体质学说的应用

1.体质与发病

人体的体质是正气盛衰偏倾的反映。因此体质强弱决定着发病与否及发病情况,中医学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正交争是疾病发生的基本原理。

正气虚是发病的内在根据,邪气是疾病形成的外在条件。

疾病发生与否,主要取决于正气的盛衰,而体质正是正气盛衰偏倾的反映。

第3页

2.体质与病因病机

(1)说明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体质反映了机体自身生理范围内阴阳寒热的盛衰偏倾,这种偏倾性决定了个体的功能状态,因而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亲和性、耐受性不同,也就是选择性不同,正所谓“同气相求”。因此,体质因素决定着个体对某些病邪的易感性、耐受性。

(2)阐释病变的从化和传变:从化,即病情随体质而变化。

由于体质的特殊性,不同的体质类型有其潜在的、相对稳定的倾向性,可称之为“质势”。

人体遭受致病因素的作用时,即在体内产生相应的病理变化,而且不同的致病因素具有不同的病变特点,这种病理演变趋势称之为“病势”。

病势依附于质势,从体质而发生的转化,称之为“质化”,亦即从化。

3.体质与诊治

(1)指导辨证:体质是辨证的基础,体质决定疾病的证的类型。

(2)指导治疗:

①区别体质特征而治:体质有阴阳、寒热、强弱之分。

②根据体质特征注意针药宜忌

体质偏阳者——宜甘寒、酸寒、咸寒、清润——忌辛热温散

体质偏阴者——宜温补益火——忌苦寒泻火

第4页

体质气虚者——宜补气培元——忌耗散克伐

痰湿质者——宜健脾芳香化湿——忌阴柔滋补

湿热质者——宜清热利湿——忌滋补厚味

瘀血质者——宜疏利气血——忌固涩收敛

体质强者——耐受性强——剂量宜大

体质弱者——耐受性差——剂量宜小

肥胖体质者——多气血迟涩,对针刺反应迟钝——进针宜深,刺激量宜大,多用温针艾灸

瘦长体型者——气血滑利,对针刺反应敏感——进针宜浅,刺激量相应较小,少用温灸

③兼顾体质特征重视善后调理

4.体质与养生

善于养生者,就要修身养性,形神共养,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增进身心健康。调摄时就要根据各自不同的体质特征,选择相应的措施和方法。

细目四 体质的分类

人体正常体质大致可分为阴阳平和质、偏阳质和偏阴质三种类型。

(一)阴阳平和质

第5页

阴阳平和质是机能较为协调的体质类型。体质特征为:身体强壮,胖瘦适度;面色与肤色虽有五色之偏,但都明润含蓄;食量适中,二便通调;舌红润,脉象缓匀;目光有神,性格开朗、随和;夜眠安和,精力充沛,反应灵活,思维敏捷,工作潜力大;自身调节和对外适应能力强。

具有这种体质特征的人,不易感受外邪,较少生病。即使患病,多为表证、实证,且易于治愈,康复亦快,有时则不药而愈。如果后天调养得宜,无暴力外伤、慢性疾患及不良生活习惯,其体质不易改变,易获长寿。

(二)偏阳质

偏阳质是指具有亢奋、偏热、多动等特点的体质类型。体质特征为:形体适中或偏瘦,但较结实;面色多略偏红或微苍黑,或呈油性皮肤;食量较大,消化吸收功能健旺,大便易干燥,小便易黄赤;平时畏热喜冷,或体温略偏高,动则易出汗,喜饮水;唇、舌偏红,苔薄易黄,脉多滑数;性格外向,喜动好强,易急躁,自制力较差;精力旺盛,动作敏捷,反应灵敏,性欲较强。

具有这种体质特征的人,对风、暑、热等阳邪的易感性较强,受邪发病后多表现为热证、实证,并易化燥伤阴;皮肤易生疖疮;内伤杂病多见火旺、阳亢或兼阴虚之证;容易发生眩晕、头痛、心悸、失眠及出血等病证。

(三)偏阴质

偏阴质是指具有抑制、偏寒、多静等特点的体质类型。体质特征为:形体适中或偏胖,但较弱,容易疲劳;面色偏白而欠华;食量较小,消化吸收功能一般;平时畏寒喜热,或体温偏低;唇舌偏白偏淡,脉多迟缓;性格内向,喜静少动,或胆小易惊;精力偏弱,动作迟缓,反应较慢,性欲偏弱。

具有这种体质特征的人,对寒、湿等阴邪的易感性较强,受邪发病后多表现为寒证、虚证;表证易传里或直中内脏;冬天易生冻疮;内伤杂病多见阴盛、阳虚之证;容易发生湿滞、水肿、痰饮、血瘀等

第6页

病证。

第7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