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居住区绿地中的植物配置分析
作者:侯江平 郭金明
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4年第9期
侯江平 郭金明
(邢台市园林局,河北邢台054000)
摘 要:首先阐述了居住区配置的植物种类,分析了华北居住区生态园林中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园林植中植物配置的原则。
关键词:华北居住区;生态园林;植物配置原则
本文系邢台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2014ZC102)城市园林地域文化景观调查研究及应用的研究成果。
1绿地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
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是一种性强的气候类型,不同季节之间的温度和降水量存在很大差别,通常呈现出春季和冬季风大、降水小,夏季高温且降水多的特点。依据华北地区温带季风性气候特点,居住区的生态园林设计应该以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结合的配置方式,不应该以开阔的草坪为主要配置方式。但是,通过对华北地区居住地生态园林植物配置的调查来看,生态园林植物配置存在植物单调、观赏性差、乡土植物少和植物不符合华北地区气候特点这4个问题。而且绿化模式也只是以乔木层加草本层的双层设计结构,和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结合的植物配置方式不符。
2 植物配置的目的
2.1 满足健康需求
华北居住区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例如,华北地区的乔木类植物群有松柏林、银杏林;芳香的花草类植物群落有松、竹、梅三友林、栀子花丛、月季花丛等。松柏林、银杏林等乔木林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保健作用,而栀子花、月季灌丛等方向植物群落可以消除人体疲劳、缓解身心。
2.2 满足美的享受
华北居住区生态园林将植物的叶子、花朵、枝条、树皮等元素,通过有规律的搭配和组合,在不同的季节和气候环境下创造出不同的景观,从而使居住区生态园林具有很强的观赏作用,满足人们对美的享受。例如,在一个华北居住区生态园林种植绿色的早园竹和梧桐、紫色的红枫和黄栌、白玉兰和刺槐、金色的银杏和黄刺槐,使居住区的环境色彩更加丰富,或者再通过艺术的手法将各种色彩以一定规律进行搭配,让色彩产生更加唯美的意境。
3 植物配置的原则
3.1 符合居住地气候环境的特点
由于华北地区经济的发展给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因此,在设计居住区生态园林时也要考虑到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特点。由于北方各种煤炭使用量大,且靠近黄土高原地区,因而华北
地区的空气呈现出二氧化硫污染严重、粉尘含量多的特点,植物容易受到空气中化学物质的伤害。因而华北居住区生态园林在配置植物过程中也应将空气因素考虑在内,并选择具有抗二氧化硫和滞尘效果好的植物,以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因此,华北地区可配置银杏、紫叶李、合欢、紫薇、栾树等乔木植物,地被植物可选择中华结缕草、扶芳藤等具有附尘土、净化空气、减弱噪音、消除污染,并具有一定观赏和经济价值的植物。
3.2 以健康为本
虽然植物配置要满足居住区居民对美的享受,但是,在配置植物时并不能一味追求对美的享受,需要权衡健康和美感两者之间的关系,实现两者的均衡。华北居住区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还遵循了生态学原则,既在考虑美的享受同时,还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植物配置原则,才能为居民配置和自然环境接近的温馨家园。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配置植物,都必须遵循对人体无害,保证人体健康的原则。因而生态园林配置的植物因以果实少、无毒无刺、无飞絮和无刺激性的植物为主,否则对某些患有特殊疾病或有特殊禁忌的居民会产生一定的危害。
3.3符合居住区实际情况的原则
符合居住区实际情况的原则主要指根据居住区的面积、地理位置以及功能等因素决定植物配置。例如,配置小区道路两旁的植物,虽然道路两旁多为栽植行道树,但是选择的植物类型不能影响居民行走,还要利于树木的生存。因此,行道树应选择耐修剪,对土壤肥力要求低、发芽早、落叶晚、树冠大、分支点高的植物,才能满足土壤和不影响居民行走的要求。道路两旁的植物可选择国槐、栾树、法桐等乔木。再如配置植物同时要协调景观通透和居民生活所需的日照和通风,最佳的配置方式应该为自然式,即合理搭配乔木、灌木和草坪地被植物三者之间的关系。
4结语
居住区生态园林规划有相同之处,居住区生态园林规划必须符合生态园林规划的一般原则。但是,居住区生态园林规划和其它园林规划不同,居住区生态园林规划必须考虑到人的日常生活,配置的植物和配置方式不能对人体有害,也不能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华北居住区生态园林规划的植物配置一定要坚持生态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也要考虑居住区这一独特因素,才能设计出真正适合居住的健康、美丽家园。
参考文献
1刘冰珍.山西运城市生态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植物配置[J].中国园艺文摘,2013(11)
2赵博.西安市住宅区园林景观中植物配置调研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14)
(责任编辑 舒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