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云投稿:中外期刊出版管理比较

云投稿:中外期刊出版管理比较

来源:九壹网
云投稿:yuntougao.com  张编辑QQ:1105665661

374编 辑 学 报ACTAEDITOLOGICA2010-08

 22(4)

中外期刊出版管理比较

涂 晓 华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100024,北京

摘 要 为提高中国期刊业的竞争力,从中外期刊业出版管理的角度,考察了中外期刊特别是科技期刊的办刊管理、出版立法、开放存取模式、经济机制、行业组织管理。认为我国对期刊业的管理方式应转向主要以经济、法律手段进行的间接管理,行业组织的行业管理职能应得到强化,同时期刊发展应顺应世界学术出版潮流,加强开放存取建设。

关键词 期刊比较;出版立法;办刊管理;开放存取;经济ComparisonofpublicationmanagementoftheperiodicalindustrybetweenChinaandothercountries∥TUXiaohuaAbstract FortheChineseperiodicalindustrytoenhanceitscompetence,fromaperspectiveofpublishingmanagementoftheperiodicalindustry,thisarticlecomparesthemanagementofperiodicals-especiallySTMperiodicals,thelegislationofthepress,openaccesspublication,theeconomicregulationandcontrolmechanismsoftheperiodicalindustry,andtheorganizationalmanagementintheperiodicalindustrybetweenChinaandothercountries.Inthefuture,themanagerialmethodsoftheperiodicalsinChinashouldbere-orientedtowardeconomicandlegalones.Themanagementfunctionoftheindustrialorganizationsshouldbestrengthenedaswell.Meanwhile,thedevelopmentoftheChineseperiodicalsshouldfollowtheworldtrendsinscholarlypublishing,strengtheningopenaccessjournalpublishing..

Keywords comparisonofperiodicals;legislationofpress;managementofperiodicals;openaccess;economicregulationandcontrol

Authorsaddress TelevisionandJournalismSchool,CommunicationUniversityofChina,100024,Beijing,China

一般都出版多种期刊,形成自己的期刊群,规模效应显

著。例如:美国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的期刊集群出版,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响力;英国物理学会出版社则出版了包括著名的《JournalofPhysics》(A-E)系列在内的37种国际性物理学期刊和其他杂志。

截至2005年,我国科技期刊已经达到4957种

[6]

[5]

,成为科技期刊大国,但不是科技期刊强国。中

国“入世”后,期刊业已置身全球化之中,但我国的期刊产业与世界期刊强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其中最根本的差距在于产业实力、内容制作、经营管理、影响力层面。本文将集中探讨中外期刊的出版管理比较。

1 办刊管理

  全世界期刊业分为社会主义出版体系和资本主义出版体系2大体系。在社会主义国家,几乎所有出版期刊的机构都是国有机构,在资本主义国家,绝大多数出版期刊的机构都是私营企业。我国自1951年颁布《期刊登记暂行办法》后,对新办期刊(包括科技期刊)一直实行审批制,审批制是计划经济的产物。2001年,颁布《出版管理条例》,确定出版仍坚持审批制。2005年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期刊出版管理规定》明确指出,期刊出版要由新闻出版总署审批。

我国期刊管理有如下基本特点:1)创办期刊实行许可证制度,须经中宣部审核、新闻出版总署批准;2)对内容、导向都有明确的指导;3)不许民营。《出版管理条例》中对期刊主管、主办、出版单位、专业编辑人员都提出了要求,总体来说中国对期刊的监管是非常严格的,期刊的改名、变更刊期和主管单位等都要

[7]

经过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即使符合条件,一个新刊也很难获得“准生证”,其中有国家对期刊总量控制的原因,也有对期刊结构、布局的总体规划。我国的刊号资源紧缺,造就了一部分期刊靠坐拥刊号、转让刊号使用权获取非法利益。世界范围内科技期刊按学科、专业进一步细分的趋势非常明显,爱思唯尔每年出版18种新刊

[4]

期刊已成为记载和推动社会文化变迁的重要载体,期刊消费是文化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达国家,期刊是一种影响人们生活乃至思想观念的主流媒体,它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甚至超过电视和报纸。根据国际期刊联盟(FIPP)统计,期刊大国主要集中在欧美和东亚。在美国有约500家期刊集团,已连续出版5万6000多种期刊,仅1998年出版期刊1万2262种。日本几乎所有大出版社都以期刊为主要创收来源,如讲谈社有50种期刊,最盛时期其期刊占全日本期刊发行量的80%

[2][1]

。在科技期刊出版集团中,,但我国不少应办的科技期刊却得不到批

英国布莱克韦尔(Blackwell)科学出版公司的科技期刊达到600多种,德国施普林格(Springer)出版公司有700种

[3]

准。科技期刊尤其是科技学术期刊,基本不涉及或很

少涉及政治敏感问题,因此,有一些学者提出审批制已不适应我国科技期刊业的发展与市场需求,在科技期刊审批中完全可以取消新闻出版总署的审批工作,采

。荷兰爱思唯尔出版2300多种科技期刊,约占全

[4]

球科技、医学期刊的10%。除了集团化,国外的学会 第4期涂晓华:中外期刊出版管理比较

[8]

375

用登记制,以利于科技期刊的繁荣与发展。和数据库的成本越来越高,因此,它们开始尝试OA出版,以满足节约成本的要求。

OA出版机构一般都是出版社、大学研究机构、学

会、协会,而商业期刊集团参与较少。目前全世界的2万4000万多种科技期刊中,有3700多种参与了OA

[10]

美英等国出版业具有宽松的办刊环境,登记制是普遍采用的管理制度。期刊创办时申报登记,无须行政审

批,但须遵守税务及工商管理的规定,照章纳税。在美国,创办新刊只需要申请一个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即可,该号只是为了方便识别,申请可免费在网上进行。美国每年会倒闭几百家杂志,但同时也会创办600

[1]

多种新刊。从环境看,发达国家期刊业的繁荣与其宽松的办刊管理有关。登记制放松了准入环节,其优势是可据市场需求及时推出新刊,但它对法律体系的健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若有违法行为,事后可依法处罚。

。OA模式做得较好的有美国、英国、巴西、加拿

大、西班牙和德国。2006年以来,多国研究基金机构制定了实施强制性OA的,进一步推进了“受公共资金资助的研究应该开放存取”的工作。日本比较著名的OA期刊主要是科学技术振兴机构运营的J-STAGE和国立情报学研究所运营的NII-ELS,前者截止到2007年3月共有377种学术电子期刊,后者主要是大学刊行的纪要类学术期刊,共有1500种

[11]

2 出版立法

  西方国家对出版的管理主要是法制管理,制定了

一系列的法律规定,对市场竞争和垄断、市场秩序和销售渠道进行和管理。影响出版业的法律主要涉及到以下几种:1)、民法等基本法;2)出版法、版权法等专业法;3)有关出版物生产、发行、销售方面的具体法规等。西方国家用以出版的法律比较细化,范围很广,几乎囊括了出版活动的所有方面。例如:在规范竞争方面有美国的《公平交易法》,日本的《反垄断法》,英国的《图书贸易法》,德国的《竞争法》;而美国的《克莱顿法》和《联邦贸易委员会法》等反对通过经济手段对进行控制。西方国家近10年来出台的涉及期刊出版业的法律较多,如美国自1998年以来陆续颁布了《数字千年版权法》《下一代因特网研究法》《2000年信息和准备情况披露法》等

[9]

OA期刊有完全免费、作者付费读者免费、一段时间后免费公开、电子版免费公开、某个特定机构付费支持等方式。我国的科技期刊大多数仍是在国家财政支持和主办单位的支持下运作的,因此,OA模式应该更容易实行和推广。我国的OA刚刚起步,虽然有一些进展,但成功的项目还不多。建议尽快制订OA,以促进中国科技期刊OA的建设和使用。

4 经济机制

  发达国家对期刊最主要的调节力量是的经济手段,包括税收、信贷、邮资费率、财政拨款、建立基金制度等多方面的,我国针对期刊的经济力度则显得明显不足。

西方对出版的鼓励体现在税收上,减免税收是各国扶植出版业的主要。最突出的是发达国家对图书、期刊、报纸所征收的税率远低于一般商品。英国、韩国、巴西完全免税,美国出版税率是4%~6%(非营利出版机构免税),法国5.5%,荷兰6%,德国7%。我国出版业虽属于国家保护的行业,其税率却还是高

[8]

达13%。日本对出版物实施特殊的邮资费率,出版社向读者邮送图书、期刊,可享受低邮费,这在1947年颁布的《邮》和《邮政规则》中有规定。美国对出版物的邮

[9]

递非常优惠,出版物邮寄比其他邮品优惠30%。此外,大多数西方国家都是作出开放出版市场承诺的世贸组织成员,根据协议相关成员国对出版物征收零关税,出口时甚至给予补贴,美国、英国对刊物免征进口税。为鼓励学术出版和科技期刊发展,英国对非营利性的大学出版社给予免税优惠,还有版权开发费的税贴,以及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成果出版物的版权采用分期赋税制度等。

我国仅有少数几个税种对期刊业优惠,而且也有限。国家财政部和税务总局颁布了有关文件,对科技期刊出版制定了先征后返的优惠,但基本。

目前我国针对出版业的规章、还带有一定的滞后性。《出版管理条例》及有关法规对出版单位的资格认定、出版单位自办发行的权限、外资介入分销业务等问题作了规定。而期刊的日常管理主要依靠2005年新闻出版总署制定的《期刊出版管理规定》,其落后于期刊业改革发展现状,因此,管理上常采取适时制定的方法。随着期刊业改革的深化和竞争的日趋激烈,我国有必要制订更完善、更具体的专门法,加大对期刊出版业保护立法的力度。

3 开放存取管理模式

  近年来科技期刊出版的开放存取(OA)成为热门话题,也将是未来数年学术信息交流毋庸置疑的热点。世界经济合作组织、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欧盟等近年都分别签订了支持OA的宣言书、书或共享计划。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业出版集团日益垄断全世界的学术期刊出版市场,学会、协会、大学图书馆购买主要由出版商垄断的学术期刊376

编 辑 学 报

[8]

第22卷

上没有得到落实。我国的管理部门应该将期刊出是配合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的工作要求,把握导向,召开业务研讨交流会,组织评奖活动等,它更多地是发挥管理部门和期刊行业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其行业组织的管理职能还未能充分发挥。

国际上著名的科技期刊的创办者都是协会、学会或者出版社,协会出版模式是目前美国科技期刊最为普遍的出版模式。如美国化学学会,占有全球科技出版市场

[9]

3.6%的份额。《科学》是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会刊,协会只提供经费,不直接管理期刊,而是通过一个科学家组成的理事会来管理。理事会决定期刊报道的重点领域,由编辑部组织实施。理事会制度有利于科技期刊获得技术支撑和经济资助,是科技期刊成功的管理。国外学会期刊的性较高,一般学会不直接管理期刊的日常工作,也不在财政上直接支持期刊。

我国的协会、学会则需要承担制订期刊选题计划、审核重要稿件的发表、为期刊提供资金支持等责任。我国在期刊管理上应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等非组织的作用,这对于提高科技创新、科技强国中科技期刊业的竞争力十分重要。

版机构按照性质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2大类,对科技期刊应实行更为优惠的税收。

发达国家学术期刊的办刊经费主要有2个来源:一是的财政支持;二是各种基金会的资助。美英提供直接和间接资助的基金会都不下100个,法国和日本的科技期刊论文绝大部分都有不同的课题资助,日本还有科学研究费补助金等。法国还提供保证金保证文化产业能从银行获得贷款,并获得优先贷款、放宽贷款期、低利率等优惠。在信贷方面,我国缺少倾斜对期刊业予以整体支持。借鉴已有经验,我国也应赋予科技期刊非营利出版的属性,并实施相应的财政拨款、资金资助、贷款支持及减税或免税。我国经济手段还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今后应重视出版业经济机制的建设与完善。

5 行业组织管理

  在西方国家出版领域有各种各样的行业组织,是行业利益代言的机构,在一个国家、地区乃至世界经济中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权威作用。行业协会的管理是西方出版业管理的一个显著特点,这种管理是严格的、重要的。法国、日本的期刊由机构和行业协会共同管理,德国主要是通过行业组织如德国书业协会、全德期刊协会(VDZ)等进行管理。德国期刊协会有自己的办公大楼,有专业的工作人员,协会下设若干专业行会,各对其所管理的范围实行服务和监督。德国科技期刊一般都加入了德国专业期刊出版协会,其组织比较严密,举办的学术交流活动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在有些国家,出版的行业自律规则被授予了准法律地位,如英国的“报业投诉委员会”“广播电视道德标准委员会”是议会通过立法程序设立的。美国与期刊有关的协会有美国出版商协会、美国大学出版社协会、美国期刊出版商协会、美国期刊图书协会、北美期刊批发商协会等。美国期刊出版商协会创立于1919年,代表期刊出版商以及它们出版的期刊的利

[9]

益,在华盛顿设有专门的办公室。英国学术职业出版商协会是非营利学术和职业期刊的行业协会,成立于1972年,在研讨会和培训方面颇具特色

[5]

[12]

6 参考文献

[1] 王桂兰,李威.中外期刊比较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5(1):45

[2] 吴赟.中外期刊经营管理之比较[J].中国出版,2004

(1):51-52

[3] 吴寿林,胡小萍.创新出版管理促进我国科技期刊的

繁荣和发展[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18(5):746-747[4] 石朝云,游苏宁,杨文志,等.出路在何方:中国科协赴荷兰

科技期刊考察团有感[J].编辑学报,2009,21(4):371-373[5] 刘远颖,刘培一.英国科技期刊运行机制和发展环境

[J].图书情报工作,2006(3):66-68

[6] 朱晓东,宋培元,曾建勋.新中国科技期刊60年发展回顾

与展望[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5):765[7]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管理条例[S]∥新闻出版

(版权)法规及规范性文件汇编.北京: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版权局),2007:4-5

[8] 刘培一,张音,王晓彬,等.中外学会期刊出版比较[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19(1):9-10

[9] 刘培一,赵新.美国科技期刊运行机制和发展环境[J].

图书情报工作,2006(3):54-57

[10]明经平,李运辉.英国科技期刊开放存取模式的经验与启

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1):188

[11]三根慎二.オープンアクセスジャーナルの現状[J].大

学图书馆研究,2007,80:60

[12]李祥洲.国外出版业宏观管理体系探析[J].出版科学,

2004(5):42

(2010-05-10收稿;2010-06-03修回)

。西方期刊

协会的使命包括对新闻自由的维护和媒体自律的强化,

代表出版商向交涉推动经营环境的改善,调解出版商之间的矛盾,解决出版商与经销商的争端等。在推动调查研究、开拓国际市场、推广国际业务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组织版权交易、授权谈判、经营等研讨会,为期刊出版者服务,保护他们的权益。

中国期刊协会成立于1992年,它的日常工作主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