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关于印发2002年河南省黄河防汛工作意见及
河南省黄河防洪预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豫政[2002]21号 【发布部门】河南省 【发布日期】2002.06.19 【实施日期】2002.06.1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河南省关于印发2002年河南省黄河防汛工作意见及河南省黄河防洪预案的通知
(豫政[2002]21号)
沿黄各市、县,省各部门:
现将《2002年河南省黄河防汛工作意见》及《河南省黄河防洪预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黄河安危,事关大局。各地一定要强化防汛意识,落实防汛责任制,切实做好各项防汛准备工作,确保黄河度汛安全。 河南省 二00二年六月十九日
2002年是我国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中极为重要的一年,做好今年的黄河防汛工作,确保 1 / 9
防洪安全,对于维护社会繁荣稳定,顺利实施国家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
二、防汛任务和各级洪水处理方案
今年我省黄河的防汛任务仍然是:确保花园口站22000立方米每秒洪水大堤不决口,遇超标准洪水,做到有准备,有对策,尽最大努力,采取一切措施缩小灾害。沁河的防汛任务为确保小董站4000立方米每秒洪水大堤不决口,遇超标准洪水,确保丹河口以下左堤安全。沁河的防汛方案分别由焦作市、济源市制订并组织落实。黄河温孟滩防护堤工程防守方案由焦作市负责制订并组织落实。北金堤滞洪区的滞洪运用方案根据黄河防总制订的总体安排意见,分别由濮阳、安阳、新乡市进一步细化并组织落实。中原油田的防汛抗洪方案,在濮阳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领导下,由中原石油勘探局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并组织实施。小浪底工程的度汛方案由小浪底建管局制定并组织实施。 今年防汛工作要继续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立足于来大水、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扎扎实实做好各项防汛准备工作。根据黄河今年的实际情况,对可能发生的各级洪水提出如下处理方案:
(一)花园口站4000-6000立方米每秒流量洪水。此级洪水属中常洪水,低滩区将漫水,一部分堤段要偎水.河势变化大,主流易发生摆动,可能出现横河、斜河,河道工程吃紧,出险机遇多,部分堤段也可能出现渗水等险情。各地要密切注视河势变化,加强水位河势观测,预测河势发展趋势,对不利河势要及时采取相应对策,重点加强河道工程的防守。对偎水堤段和靠河工程要认真组织巡查,发现险情及时抢护。封丘、长垣、濮阳、范县、台前、兰考等县滩区,要结合具体情况,做好滩区群众的迁安救护工作。
(二)花园口站6000-10000立方米每秒流量洪水。此级洪水东坝头以下低滩区和部分高滩区将漫水,原阳、开封县等高滩也可能上水,需外迁安置10-50万人,滩区迁安救 2 / 9
护工作十分紧张。堤防偎水长度约480公里左右,堤前水深一般1-4米,堤防险点隐患
和薄弱堤段存在的问题会暴露出来。特别是原阳、封丘、长垣、濮阳、兰考等易发生顺堤行洪、滚河河段要重点加强防守。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可视水情、险情及其发展趋势,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期。各级领导要上岗到位,按防汛责任分工,分赴责任区段,组织群众重点守护大堤、涵闸,昼夜巡堤查水,全力指挥抗洪抢险和滩区群众迁安救扩工作,各防守做好参加抗洪抢险的准备。
(三)花园口站:10000-15000立方米每秒流量洪水。当出现此级洪水时,我省黄河滩区基本上全部受淹,临黄大堤将有560公里偎水,偎堤水深2-5米,原阳、封丘、长恒、兰考等河段可能发生滚河、顺堤行洪,坚守临黄大堤为主要任务,需外迁50-70万人,封丘倒灌区也将发生倒灌,迁安救护任务十分繁重。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可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期。沿黄各级要把黄河防洪保安全作为中心任务,主要领导坐镇指挥,采取得力措施,坚守大堤,并做好迁安救护工作。
(四)花园口站15000-22000立方米每秒洪水。此级洪水接近防御标准,仍充分利用河道排洪。届时临黄大堤将全部偎水,偎堤最大水深8米,所有滩区都将漫滩,平均漫滩水深达4米,滩区需要迁移群众70-90万人,封丘倒灌区也将有参多多万人需要外迁,黄河防洪斗争进入十分严峻的时期。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期。对该级供水,全省党政军民要紧急动员,要把抗洪抢险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奋力抗洪抢险救灾。险要堤段做紧急防渗处理,所有涵闸、路口等要进行紧急围堵、填堵,并加强险点、险段的防守,全力以赴确保大堤安全。要千方百计组织滩区、倒灌区群众安全迁移。
(五)花园口站22000立方米每秒以上超标准洪水。当黄河发生超过防御标准的特大洪水时,所有黄河堤防偎水较深,在高水位压力下,堤防工程将经受严峻考验,抗洪斗争进入非常时期,防洪局势万分紧急。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期。党政军 3 / 9
民、各行各业要总动员,全力投入抗洪抢险斗争,固守黄河大堤,特别是南岸郑州至东
坝头和北岸沁河口至原阳230公里堤段要全力固守,力争洪水安全下泄。如决定使用北金堤滞洪区,濮阳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和驻军要遵照上级命令,及时破除渠村分洪闸闸前控制堤,开启闸门,做到安全准确分洪,并做好张庄闸的运用实施工作。同时要认真做好滞洪区群众的迁移安置工作,尽最大努力缩小灾害。北金堤要加强防守,确保堤防安全。
一、河南黄河基本情况 (一)河道情况
黄河由陕西潼关进入我省,流经三门峡、洛阳、济源、焦作、郑州、新乡、开封、濮阳8市,至濮阳市台前县张庄流入山东。河道长711km,其中孟津县白鹤以上267km为山区河道,白鹤以下444km平原河道属设防河段。两岸堤距一般10km左右,最宽垣县20km,最窄处台前县不足2km,呈上宽下窄的喇叭形。从河道纵剖面来看是上陡下缓,京广桥以上河道纵比降为2.5‰,京广桥至青庄为1.8‰,青在以下仅1.1‰。这样的河道形态,决定了排洪能力上大下小。 (二)防洪工程情况
黄河下游防洪主要是采取“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措施。上拦工程主要有小浪底水库、三门峡水库;下排工程主要有黄河两岸大堤、险工和河道整治工程;两岸分滞是指黄河下游两岸开辟的滞洪区、分洪区,我省黄河主要有北金堤滞洪区等。 1.堤防工程
我省境内临黄大堤565km,设计防洪标准为22000立方/s。北围堤10km,贯孟堤21.1km,此外还有温孟滩防护堤47km,太行堤44km,北金堤40km。
堤防工程已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整修加高,目前临黄堤顶宽9-12m,堤顶一般高出花园口站22000立方/s洪水相应水位2.5-3m,部分堤段培修了前后戗或进行淤临淤背 4 / 9
加固。
2.河道工程
我省黄河共有险工36处,坝垛护岸1513道。已布置控导工程92处,2063道坝岸。两岸大堤上还建有引黄涵闸32座,虹吸7处,这些均是防洪的重点。 3.分滞洪工程
北金堤滞洪区。位于黄河下游宽河段转入窄河段的左岸豫鲁两省边界地区,是下游防御超标准洪水的重要工程,滞洪区面积2316km,有效库容20亿立方。涉及我垣、滑县、濮阳、范县、台前5县和中原油田,2125个自然村,人口167.8万人,耕地227.6万富。其运用原则是:当花园口站发生22000立方/s以上超标准洪水,若运用三门峡、小浪底、故县、陆浑及东平湖水库蓄洪仍不能缓解堤防危急时,报请批准运用北金堤滞洪区分滞洪水,以保证下游防洪安全。 (三)黄河滩区基本情况
我省黄河两堤之间滩区面积共有2234km2,涉及沿黄6市19个县(市、区),滩区内有1125个自然村,耕地200余万亩、居住人口 100余万。 二、我省河道排洪能力 (一)排洪能力分析
我省黄河花园口站1982年洪峰流量15300立方/s,当年平槽流量为5000-7000立方/s,1982年以后我省黄河淤积约20亿t,这些泥沙基本上淤在主河糟内,严重影响行洪。现在的平槽流量只有3000立方/s左右,洪水漫滩机遇大大增加,详见主要水文站警戒水位与相应流量(表一)。
表一 主要水文站警戒水位与相应流量表(附表略)
(二)由于平滩流量减小,滩地行洪机遇相对增加,同流量条件下全断面平均流速减小,洪水持续时间长,既加快了对河床的淤积,又加大了洪水对堤防的压力。 5 / 9
(三)受近些年河道淤积和流速减缓双重影响,洪水水位表现较高,详见河南黄河河道
排洪能力计算成果(表二)。
表二 河南黄河河道排洪能力计算成果表(附表略) (四)洪峰传播时间
据对历次洪水传播时间分析,三门峡至孙口河段洪峰流量传播时间平均为60小时。各控制站预估传播时间见表三。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洪水传播时间变化较大,每次洪峰的传播时间预测需根据洪水的具体情况而定。
表三 三门峡以下各控制站洪水传播时间预估表(附表略)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省黄河地处黄河下游河段之首,地理位置特殊,河道形态复杂,具有不同于其他河流和黄河其他河段的显著特点:泥沙淤积严重,河床高悬地面;河势游荡多变,主流摆动频繁;洪水突发性强,预见期短,防守无周旋余地;历史上决口频繁,灾难深重。建国以来,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治理黄河,大大提高了工程的防洪能力,但由于黄河洪水泥沙尚未得到根本控制,防洪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洪水威胁依然存在,防洪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小浪底水库是黄河下游防洪的关键性工程,但小浪底水库不能控制其以下27000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其间入黄的伊洛河、沁河是黄河下游洪水的重要来源区之一,区域内坡度陡、汇流快,历史上都曾发生超过10000立方/s的洪水,对我省黄河的防洪安全威胁很大。小浪底水库建成后,黄河下游1000年一遇的洪水为22600立方/s,100年一遇的洪水为15700立方/s,10000立方/s的洪峰流量仅为10年一遇,这些量级的洪水均对下游堤防工程构成严重威胁,黄河防洪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二)地上悬河和游荡性河道的性质没有改变,防洪仍然面对巨大压力。我省河道是黄河下游泥沙淤积的主要河段,目前,河床一般高出背河地面4-6m,最大达11m。尤其是 6 / 9
自1982年以来,黄河没有发生较大洪水,泥沙集中淤积在主河槽内,槽高滩低堤根洼,
呈现“二级悬河”,中小洪水漫滩几率大大增加,小水亦能造成大灾。另外,我省黄河河势游荡多变,主流摆动频繁,若遇洪水,原阳、封丘、长垣、濮阳、中牟、兰考等河段都有发生顺堤行洪的可能,极易出现横河、斜河、滚河,造成中常洪水大堤出险,甚至冲决堤防。
(三)堤防工程强度差,隐患多,河道工程不配套。我省黄河堤防是在历代堤防、民埝的基础上多次加修形成的,土质多是沙性土,堤基又座落在黄河冲积层上,堤身和堤基存在着许多隐患和薄弱环节。同时,堤身残缺、水沟狼窝、獾狐洞穴等不断出现,这些都是造成渗漏、管涌以致堤防溃决的隐患。目前,河道工程还不配套,按规划还有1000多道坝没有修建和改建,河势流路得不到有效控制,且现有险工、控导工程根石浅、坡度陡,经常出现小流量大险情。
(四)滩区、滞洪区迁安难度大。我省黄河滩区居住人口达100多万,保障滩区群众的生命安全是我省黄河防洪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已建避洪设施仅能解决部分群众的进洪问题,若遇大洪水,大部分滩区群众需外迁。北金堤滞洪区现有人口168万,中原油田大部分在其中,若分洪运用,将有87万人需要外迁安置,迁安任务艰巨。
(五)小浪底水库运用初期对我省黄河防洪的影响不容忽视。小浪底水库运用初期蓄水拦沙,下泄清水,改变了下游河道的水沙条件,河南河道首当其冲。整个黄河下游,河南河段受小浪底水库相对清水下泄的影响最为剧烈。
(六)非工程防洪措施还存在薄弱环节。一是黄河多年没有来大水,加上90年代以来黄河频繁断流,以及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人们滋生麻痹思想,防洪意识淡薄;二是防汛责任制和监督机制还有不完善地方,各级地方领导交流多,对抗洪抢险的经验不足,认识不到位;三是防汛队伍中真正懂抢险技术的人少,缺乏抗大洪、抢大险经验;四是通信、指挥调度系统还有待实践检验,这些都可能对抗洪抢险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7 / 9
四、黄河下游的防洪标准、防汛任务及调度原则
(一)防汛任务及工程防洪标准
今年我省黄河的防汛任务是:确保花园口站22000立方/s洪水大堤不决口,遇超标准洪水做到有准备,有对策,尽最大努力,采取一切措施缩小灾害。
控导工程设计标准为:当年当地流量5000立方/s。工程防守须根据洪水演进情况和抢护条件,经省防指黄河防汛办公室批准后撤防。 (二)洪水处理原则
根据黄河防总确定的洪水调度原则,各级洪水的处理方案如下: 花园口站发生10000立方/s以下洪水,利用河道下泄洪水。
花园口站发生10000-15000立方/s和15000-22000立方/s这两级供水,仍充分利用河道排洪。
花园口站发生22000立方/s以上超标准洪水时,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运用北金堤滞洪区。运用北金堤滞洪区须报请批准。 五、防汛组织指挥和防洪责任划分
黄河防汛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和分级、分部门负责制。我省黄河防汛工作由负总责,分管副具体负责。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是省的防汛指挥机关。省防指黄河防汛办公室是省、省防指的办事机构,负责全省黄河防汛日常工作。沿黄各市、县(市、区)负责本辖区的黄河防汛工作。 (一)行政首长职责
各级行政首长对本地区的防汛抗洪工作负总责,建立防汛指挥机构,统一指挥本地区的防汛抗洪工作。
1.贯彻防汛法规和,执行上级防汛指令,全面部署本辖区的防汛工作。 2.组织开展防汛宣传发动,培训防汛队伍,筹集社会物料,清除河道行洪障碍,协调 8 / 9
防洪工程除险加固和水毁工程恢复,保证汛前本辖区内工防和人防措施落实到位。
3.进行防汛检查,组建防汛督察组织,建立督察制度,督促本地区防汛抗洪工作开展。
4.研究制定防洪预案。洪水期间,按照防洪预案及时组织巡堤查险、抢险、迁安救护等工作,调动所辖地区人力、物力有效地投入抗洪抢险斗争。
5.洪灾发生后,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做好灾区群众的生活安排、卫生防疫、恢复生产及灾后重建工作。
(二)各级黄河河务部门职责
各级黄河河务部门是黄河河道主管部门,负责本级防汛抗旱指挥部黄河防汛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1.按照治黄的总体规划,负责我省黄河防洪工程规划的实施,防洪工程的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及河道、堤防等各类防洪工程的运
9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