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池》教案

《小池》教案

来源:九壹网
一年级下册《小池》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小池》,能够准确掌握杨万里的背景以及诗歌创作特点。 2、能够通过联想和想象来感悟诗歌意象,体味诗歌的古典美意境。 3、指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出初夏荷塘的美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爱好美好事物的情趣。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小池》,理解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2、通过学习《小池》培养学生的发现美得能力,留意生活中的美,热爱生活,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小池》是人教版六年制第二册里的一首古诗。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这么情趣盎然的画面,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这份热爱之心,以及古诗用词的精妙(尤其是“惜、爱、露、立”),都是比较难体会的。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引导学生更好的体会古诗的意境,诗人的情愿?就成了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趣,导入课题

1、看图引入。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副图画。小朋友们赶快瞪大你的小眼睛。课件出示图片“池塘”图片。师:你们看到什么

了?

2、揭题“小池”

(1)读题,注意读好“池”是翘舌音

(2)随机识字。师:大家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池”字? 3、课题拓展。师:你们喜欢这个小池吗?为什么? 4、引导再次读题。师:那咱们就用喜欢的语气来读读课题。 (二)欣赏图画,引学古诗(1、2两行)

1、师:请小朋友猜一猜,这小池的水可能是从哪里来的?学生猜想完毕后,课件展示“细小的泉水从泉眼里流出来”师:小朋友猜想的都有可能,但是老师告诉你,这个池塘的水是从这个泉眼里(课件指着泉眼)流出来的。练读“泉眼”。

2、请仔细观察观察,泉眼的水是怎样流的? (1)同桌讨论 (2)个别汇报

教师作适当的引导。师:细细听听,有声音吗?(引出无声)师:好好看看,泉水流出的样子?(引出惜细流) 3、教学生字“惜” (1)指名读

(2)师:谁能给他找找好朋友

(3)师:看看图,读读诗,是谁舍不得谁呀? 4、引导朗读第一行

师:你能用上舍不得的语气读读吗?自由练读个别读齐读

过渡。师:读得那么好,你瞧,太阳公公都放射出了柔和的阳光表扬你们了。(课件展示柔和的阳光) 5、出示“晴柔”引导读准“柔”字 6、课件展示“树阴”

(1)师: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学习生字“阴”

(2)师:树阴在哪儿呢?对呀,它都映到水面上了!学习生字“照”(注意翘舌音),你在哪里见到过这个字? 7、出示第二行古诗 (1)个别读 (2)学习生字“爱” ①个别读

②师:你能用它来说一句话吗?

③师:在这里,是谁喜欢晴天里柔和的阳光? (3)那你就带上高兴的心情,喜欢的语气读读吧! (三)出示古诗,绘图体会(3、4两行) 1、出示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自由读读这两句古诗(读正确) (2)指句读

(3)电脑老师范读,师:请小朋友们在头脑中想象画图 (4)指名反馈

2、组织学生看诗画图(可以完成,也可找几个小伙伴合作完成)

3、组织评画,在评议中随机教学生字“露”“立” “露”:(1)师:谁有好方法记住它? (2)师:你能给它找朋友吗?

(3)借图体会意思“长出来了、冒出来了”

“立”:(1)师:小晴蜓飞过来了,立在了荷叶上,你能给立换个词吗?

(2)指名表演。师:谁会做做“立”的动作?

(3)引导书写。师:仔细看,怎样才能把它写漂亮?范写描红自由练习

(四)情感诵读,内化意境 1、引导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赏读 (1)自由练读(读出个性) (2)个别读(集体评议) (3)教师范读(牵引示范) (4)再次个别朗读(尝试品读) (5)同桌互读(扩大朗读训练面) (6)全班齐读(情感共鸣) 2、组织背诵

(五)总结延伸,升华情感

1、师:池塘了除了有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树,嫩嫩的荷叶,可爱的小蜻蜓,还会有什么? 2、换位体验,说话训练

师:如果你就是只可爱的小晴蜓,你就是条活泼的小鱼儿,你就是这嫩嫩的荷叶……看到这美丽的景色,会说些什么?

3、师:多可爱的小池!多美的小池呀!难怪大诗人杨万里看到后会情不自禁地写下这首古诗 引读杨万里的《小池》

4、师:让我们用最美的声音来感谢一下杨叔叔齐读古诗。 七、板书设计

小池(杨万里) 泉眼 惜 树阴 爱 小荷 露 蜻蜓 立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小学各学段要重视学生的朗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读书。在充分挖掘想象力的情况下,让学生根据简单而生动的画面,配上音乐,多种形式地朗读,这样,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更透彻。在教学中借助影视资源,紧紧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惜”“早”“立”等学生难以体会的字、词展开阅读活动,引导学生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反复朗读,悟出作者的情。在朗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互相评价,使朗读层层深入,在评价中适时借助影视资源理解诗句,体会情感,升华情感。在想象中朗读,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品味语言文字,启发想象,在

学生想象出现困难时,借助影视资源,让学生感悟课文情感,达到情感的升华,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在思想感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