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期中试题及答案(最新)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各项中都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蜜蜂采蜜和猴子骑车 C.母鸡抱窝和青蛙冬眠
B.蚂蚁做巢和牛耕田 D.蜘蛛织网和马拉车
2、下列动物的结构,不能进行气体交换的是( ) A.蜥蜴的肺
B.蝗虫的气门
C.青蛙的皮肤
D.鱼的鳃
3、下图是植物细胞的相关概念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A是一层紧贴在细胞壁内侧非常薄的膜 B.a可以表示“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B中的“能量转换器”一定包括线粒体 D.细胞进行时,C先由一个分成两个
4、下列动物行为从获得途径上看,不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老马识途
B.飞鸽传书
C.孔雀开屏
D.惊弓之鸟
5、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 A.胰液
B.胃液
C.胆汁
D.肠液
6、红树林枝繁叶茂、根系发达,能扎根于海滩淤泥,有效的防止波浪对海岸和海堤的侵蚀。红树林的根系发达属于( ) A.生物对环境的依赖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D.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7、大雨过后,山间小路上常常见到一些蚯蚓,这是蚯蚓( )
1 / 9
A.为了便于“饮水” C.为了便于取食
B.为了便于呼吸 D.喜欢生活在潮湿地面
8、在“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中,发现玉米和大豆种子大小、形状、颜色各不一样,但基本结构相同,它们都具有( ) A.种皮和胚 C.胚和胚乳
B.种皮和胚乳 D.种皮和两片子叶
9、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是( ) A.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生物基因的多样性 D.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10、如图是植物体的某些器官或结构示意图,据图进行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甲图中结构①②③④共同组成种子的胚 B.乙图中的a和b是由甲图中的①发育成 C.丙图中的结构B和C可以使根不断长长 D.丁图中的③将来可发育成乙图中的结构b
11、蛔虫是常见的肠道寄生虫。下列哪项特征与它的寄生生活无关( ) A.体表有角质层 B.有口有肛门 C.生殖器官发达 D.消化管结构简单 12、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时,不应选择的动物是( ) A.成年狗
B.小鸡
C.小鸭
D.小鹅
13、昆虫的两种变态发育方式的全过程可以分别用如图的部分内容表示,已知D为卵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2 / 9
A.蜻蜓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可以表示为A→B→C
B.若用此图表示蜜蜂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则B为蛹期,C为幼虫期 C.若用此图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则C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D.若用此图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为了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C时期 14、下列动物中都属于鱼类的一组是
A.甲鱼和鳄鱼 B.海豚和海马 C.娃娃鱼和章鱼 D.鲨鱼和比目鱼 15、人的上臂以肩关节为枢纽,可做旋转、环转等各种动作。关节在运动中起着( ) A.动力作用
B.杠杆作用
C.支点作用
D.调节作用
16、马蜂受到袭击时,蜂群会共同向侵犯者发起攻击。从个体和群体的角度来看,其行为属于( )。 A.攻击行为和社群行为 C.领域行为和节律行为
B.防御行为和社群行为 D.攻击行为和节律行为
17、蟋蟀、蝗虫、蜻蜓等昆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这种发育过程中不会出现 A.卵
B.若虫
C.蛹
D.成虫
18、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B.食物无需经过消化即可被吸收 C.胃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 D.肠液中只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 19、下列关于生物与人类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吃生鱼片等食物有可能感染华枝睾吸虫病 B.人类可以从蛭的唾液中提取蛭素,生产抗血栓药物 C.病毒一旦侵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
D.珊瑚虫形成的珊瑚礁能为有些海洋动物提供栖息场所 20、节肢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是( )
A.身体分部 B.足和触角分节 C.具有外骨骼 D.具有足和翅 21、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并用凹面镜对光
B.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
3 / 9
C.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便于让光线透过 D.观察物像一般用左眼,同时要求右眼睁开
22、小敏同学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方法,正确的是( )
A.物像不清晰——调节光圈 B.物像偏右下方——向左下方移动玻片 C.视野较暗——用平面镜反光 D.物像太小——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 23、血红蛋白的特性决定了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 A.运输氧气 B.运输二氧化碳
C.运输养料
D.运输废物
24、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 ①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 ②用肺呼吸
③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 ④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⑤皮肤裸露 A.①②
B.①②③
C.④⑤
D.①②③④
25、下列有关桑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桑蚕的发育过程中,吐丝的时期是蛹
B.与桑蚕的发育相同的昆虫有菜青虫、蜜蜂、苍蝇、蝉、蜻蜓 C.探究“桑蚕的取食行为”时,实验前一天要定时喂食蚁蚕
D.黄足桑蚕与白足桑蚕杂交,后代全是黄足桑蚕,这说明黄足是显性性状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蒸熟的馒头松软多孔,是因为和面时加入了__________,使面粉发酵产生的_________气体遇热膨胀的缘故。
2、绿色植物生长需要各种无机盐,其中含__________的无机盐能够促进茎秆健壮.
3、__________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4、同种生物的一种遗传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__________。
5、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包括: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__________。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36分)
4 / 9
1、“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徒步环滇是昆明每年举行的全民健身环保公益活动,是在充分获氧的情况下进行的一项有氧运动。有氧运动过程中,人体内气体交换过程如图,图中1、2、3、4、5表示血管。据图回答问题:
(1)氧气从肺泡扩散到血液后,血液变成了含氧丰富的_____(填“动脉血”或“静脉血”)。氧经血管3最先到达________(填“左心房”或“左心室”),再经体循环输送到骨骼肌。
(2)人体从外界吸入的氧气,正常情况下,绝大部分至少需要通过_____层细胞膜,才能进入骨骼肌细胞。
(3)氧进入骨骼肌细胞后,参与葡萄糖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过程,为运动提供所需的_____。该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由_____系统排出体外。
2、果果是个爱钻研的学生,他利用矿泉水瓶做了一系列有关植物生理作用的实验.请仔细阅读,回答问题:
(1)将A装置光照一段时间后,发现液面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叶片进行了_______作用.同时发现叶脉变红,说明水分可以通过输导组织中的_____运输到叶片.
(2)B装置中萌发的种子进行了呼吸作用,产生的_____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将B装置中的气体通入到C装置清水中,再将C装置塑料瓶稍捏扁,关上
5 / 9
输液器开关,拧紧瓶盖,光照3﹣4小时.C装置中收集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说明气体是_____,该气体是金鱼藻在_____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
3、如图是物质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①过程代表_____作用。
(2)③过程主要是由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完成的,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作为_____参加物质循环。
(3)干草堆放很久了,会逐渐被分解,但如果被牛羊吃了,便会很快被分解,可见,动物能_____(“促进”或“抑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4)过去为了保护人畜安全,牧民曾大规模猎杀狼,随后野兔、草原鼠数量大增,与牛、羊争草,加速草场退化。事实说明动物在维持_____中起到重要作用。
(5)我市某精准扶贫对象割草养羊,自力更生。羊本身并不能分解草料中的纤维素,但其胃肠内生活着一些细菌,可以帮助羊消化纤维素,羊则为这些细菌提供生存场所和食物,从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用看,说明细菌能和动物_____。
四、实验探究题。(共1个小题,共14分)
1、某小组的同学在进行有关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探究时,设计了如图三个装置,其中植物、培养液、隔板、光照、温度等条件都完全相同.装置中玻璃隔板与钟罩之间用凡士林密封,实验前,已将三个装置中的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即“饥饿”处理).请据图回答问题:
6 / 9
(1)实验前把装置中的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三个实验装置可以形成___________组对照实验.
(3)光照几小时后,同学们将甲、乙、丙装置内植物的叶片进行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发现不会变蓝的叶片是取自___________装置.
(4)实验后,小侯同学观察发现甲、乙、丙中培养液分别减少50mL、48mL、48mL,你认为这些水分主要用于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多次重复本实验后可得出的结论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 9
参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C 2、B 3、B 4、C 5、C 6、C 7、B 8、A 9、A 10、A 11、B 12、A 13、C 14、D 15、C 16、B 17、C 18、A 19、C 20、C 21、B 22、D 23、A 24、D 25、D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8 / 9
1、酵母菌 二氧化碳 2、钾
3、建立自然保护区 4、相对性状 5、适宜的温度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36分)
1、动脉血 左心房 9 能量 呼吸 2、蒸腾 导管 二氧化碳 氧气 光
3、呼吸 分解者 促进 生态平衡 共生
四、实验探究题。(共1个小题,共14分)
1、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 2 乙、丙的二氧化碳和光照时间
9 / 9
蒸腾作用一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