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报(汉)/2008年/4月/2日/第004版 新闻
2008年地区林业工作重点及推进措施
总体思路
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区、工业强区、科教兴区、南园北牧、增收寓民”发展战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人和《关于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依托林业建设重点工程,坚持造管并重,突出质量效益,继续抓好苗圃基地建设,扎实推进以防沙治沙为主的林业生态体系,以大枣、葡萄为主的特色林果产业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促进社会增效、生态增绿、农民增收,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维护生态安全,推进地区林业建设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目标任务
全地区安排造林任务6.1万亩,其中哈密市5.2万亩,巴里坤县0.6万亩,伊吾县0.3万亩。 重点工程具体建设任务:哈密市大枣建园5万亩、防沙治沙工程0.2万亩,巴里坤县生态林0.4万亩、农田林网化建设0.2万亩,伊吾县工业园区绿化及晚熟杏基地建设0.3万亩。 推进措施
1.坚持不懈地开展防沙治沙工作
要在近几年实施节水灌溉的基础上,继续开展防风固沙节水造林的推广应用。采用不投入任何设施、定植后人工浇水两次的治沙模式,认真实施防沙治沙综合治理项目,走低成本治沙的路子,着力提高防沙治沙功效。哈密市要进一步扩大防沙治沙造林成果,继续在重点风沙危害区域完成2000亩防风固沙林营造任务。巴坤县完成4000亩南山坡防风固沙生态林工程,建成地区万亩连片荒坡规模造林任务。 2.扎实推进农田防护林建设
哈密市、伊吾县按照农田林网化建设标准,加大防护林体系建设和更新改造力度,以建立高标准农田防护林体系为目标,把现已形成的防护林网的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完善提高建设水平,形成有效的绿色屏障。巴里坤县要坚持“准受益,准投资”的原则,采取有效手段强力推进,不但要将任务落实到田间地头,而且必须明确责任人、责任主体和投资主体,重点在平原各乡(镇)实施2000亩,加快初步实现农田林网化建设进程。 3.认真开展“退耕还林工程质量巩固提高年”活动 地区将2008年作为退耕还林工程“质量巩固提高年”,组织各县、市要对以往历年的退耕还林工程开展一次“回头石”活动。各县、市要将退耕还林工程的效益和作用真正发挥山来。要认真核实退耕还林面积,确保工程造林面积真实、质量合格。在原行补助期满后、继续对退耕农户直补兑现前,开展全面的阶段验收。
4.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着力抓好以大枣、葡萄为主的特色林果业
今年重点要在大枣建园上采取实质性的措施,确保完成5万亩大枣建国任务,强力推进以大枣为主的“南园”经济上规模、上水平。 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各级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的大枣指挥田,促进和带动大枣建园工作。 2.坚持规模种植、集中连片、整村推进、提高品质的原则,提高亩经济效益和缩短收益期,把市有效株数作为衡量和验收大枣建园质量的标准。种植模式上要求熟地定植或播种建园,新建园初植密度不得少于88株,积极引导推广每亩111株的种植模式。进一步加大扶持大枣产业发展落实力度,今年新植大枣补助款,地区财政承担的部分将按规定一次性补助到位。 3.坚持一手抓建园,一手抓管理,把加大对原有枣树的管理放在首位,加大老枣园、低产枣园的更新改造力度。
第1页 共2页
4.加强对大枣的科技投入和服务,提高林果业建设科技含量。鉴于现有本地大枣苗木不能满足建园所需的现状,经实地调查研究论证,今年首次将直播建园应用到大田生产,而且占到今年大枣建园实施面积的相当份额,这就要求地市科技人员树立责任心,沉下身子,全员下乡、下村、入户,在生产一线进行全程技术跟踪指导和服务。
地区林果技术推广中心、林业管理站要切实发挥专业技术优势,积极承担并全力做好林果科技服务和对果农的技术培训工作。制订切实可行的特色林果业发展劳动者技能培训规划,特别要针对大枣直播建园规程和技术要领,对果农分期分批进行林果生产技能培训,努力提升林果业劳动者的科技素质和管理技能。
5.以平原乡现有葡萄和山区杏园嫁接改造为重点,提高品质,稳步发展葡萄。力争用3年时间将现有哈密市沿天山一带山山区和伊吾县近2.5万亩野山杏全部嫁接改造,以期提高商品率,使其成为“南同”的重要补充,为山区农牧民增收奠定基础。
6.在提高大枣果品附加值上下功夫。今后要以哈密大枣为主栽品种,加紧增植龙头企业,要通过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模式,构筑标准化生产、品牌支撑、产加销相结合的林果产品产业体系。完善林果业产业链,不断提高大枣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有效增强林果业的发展活力。
第2页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