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中物理_第六章_万有引力与航天-6单元测试_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物理_第六章_万有引力与航天-6单元测试_新人教版必修2

来源:九壹网
高一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章末检测试题

本试题包含I、II两卷。第I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II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不写在试卷上规定位置的均无效,不予记分。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选对但不全给2分,选错不给分)

1.下列几组数据中能算出地球质量的是(万有引力常量G是已知的)()A.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T和地球中心离太阳中心的距离rB.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T和地球的半径r

C.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角速度和月球中心离地球中心的距离rD.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T和轨道半径r解析:已知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和地球的轨道半径只能求出太阳的质量,而不能求出地球的质量,所以A项不对.已知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和地球的半径,不知道月球绕地球的轨道半径,所以不能求地球的质量,所以B项不对.已知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角速度和轨道半径,由GMm=mrω2可以求出中心天体地球的质量,所以C项正确.由2rMm4π24π2r3

,所以D项正确.G2=mr2求得地球质量为M=2

rTGT答案:D

2、我国将要发射一颗绕月运行的探月卫星“嫦娥1号”,设该卫星的轨道是圆形的,且贴近月球表面,已知月球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

11

,月球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地球上的814

第一宇宙速度约为7.9km/s,则该探月卫星绕月运行的速率约为

A.0.4km/sB.1.8km/sC.11km/sD.36km/s

解析:设地球质量、半径分别为M、R,月球质量、半径分别为m、r,则m=在星体表面,物体的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若物体质量为m0,则:

M1

,r=R,814

GMm0

R2

mR21622

GM=gR;在月球表面,满足:Gm=g′r,由此可得:g′=g=g,2

81Mr

=m0g,即

地球表面的第一宇宙速度v1=gR=7.9km/s,

在月球表面,有v′=g′r=16g×1R=2gR=2×7.9km/s≈1.8km/s

81

4

9

9

答案:B

3.下列关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为避免通讯卫星在轨道上相撞,应使它们运行在不同的轨道上B、通讯卫星定点在地球赤道上空某处,所有通讯卫星的周期都是24hC、不同国家发射通讯卫星的地点不同,这些卫星的轨道不一定在同一平面上D、不同通讯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小是相同的,加速度的大小也是相同的。解析:同步卫星运动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T=24h,角速度ω一定

用心

爱心

专心

1

mM4π2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G2=m2r得知通讯卫星的运行轨道是一定的,离开地面的高度

rT

也是一定的。地球对卫星的引力提供了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因此同步卫星只能以地心为圆心做圆周运动,它只能与赤道同平面且定点在赤道平面的正上方。故B正确,C错误。不同通讯卫星因轨道半径相同,速度大小相等,故无相对运动,不会相撞,A错误。

Mmv2

由G2=ma=m知:通讯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向心加速度大小一定。

rr

故正确答案是:B、D答案:BD

4.关于“亚洲一号”地球同步通讯卫星,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它的质量是1.24t,若将它的质量增为2.84t,其同步轨道半径变为原来的2倍B.它的运行速度为7.9km/s

C.它可以绕过北京的正上方,所以我国能利用其进行电视转播

D.它距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5倍,所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约为其下方地面上物体的重力加速度的

136

解析: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是一定的,与其质量的大小无关.所以A项错误.因为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的速度近似等于7.9km/s,而卫星的线速度随轨道半径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同步卫星的线速度一定小于7.9km/s,实际计算表明它的线速度只有3.07km/s。所以B项错误.因同步卫星的轨道在赤道的正上方,北京在赤道以北,所以同步轨道不可能过北京的正上方.所以C项错误.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a=上的重力加速度g=答案:D

5.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GM,物体在地面r2

GM1

,依题意,所以r=6Ra=g。D选项正确。2

36R)

A、它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小速度B、它是近地圆形轨道上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速度C、它是能使卫星进入近地圆形轨道的最小发射速度D、它是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近地点的速度

解析:如果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近地点的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那么它将做匀速圆周运动,不会做椭圆运动;卫星在近地点的速度必定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用心

爱心

专心

2

所以A、B、C正确。答案:ABC

6.可以发射这样的一颗人造卫星,使其圆轨道(

A.与地球表面上某一纬线(不包括赤道)是共面同心圆。B.与地球表面上某一经线(不包括赤道)是共面同心圆。

C.与地球表面上赤道线是共面同心圆,卫星相对地面是静止的。D.与地球表面上赤道线是共面同心圆,卫星相对地面是运动的。

解析:卫星在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行时,一个最明显的特点是轨道的圆心是地心,而万有引力总是地心与卫星连线方向上的,所以卫星轨道平面必过地心。A是错的。

卫星通过南北极上空,某时刻在某一经线上,由于地球的自转下一时刻卫星将不在原来的经线上,B是错的。C、D是正确的。

答案:CD

7.两颗人造卫星A、B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周期之比为TA:TB=1:8,则轨道

半径之比和运动速率之比分别为()

A.RA:RB=4:1,vA:vB=1:2B.RA:RB=4:1,vA:vB=2:1C.RA:RB=1:4,vA:vB=2:1D.RA:RB=1:4,vA:vB=1:2解析:由T=

4π2r3

可得卫星的运动周期与轨道半径的立方的平方根成正比,GM由TA:TB=1:8可得轨道半径RA:RB=1:4,然后再由v=

GM得线速度rvA:vB=2:1。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答案:C

8.假定宇宙空间站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在空间站上,下列实验不能做

成的是:

A、天平称物体的质量B、用弹簧秤测物体的重量C、用测力计测力

用心爱心专心3

D、用水银气压计测飞船上密闭仓内的气体压强解析:本题考查了宇宙空间站上的“完全失重”现象。

宇宙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地球对飞船的引力提供了向心加速G

MmM

,可见……①=maa=G22

rr

对于飞船上的物体,设F为“视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m/

G2−F=m/a……②

r解得:F=0,这就是完全失重

在完全失重状态下,引力方向上物体受的弹力等于零,物体的重力等于引力,因此只有C实验可以进行。其它的实验都不行。答案:C

9.组成星球的物质是靠引力吸引在一起的,这样的星球有一个最大的自转速率,如果超过了该速率,星球的万有引力将不足以维持其赤道附近的物体做圆周运动,由此能得到半径为r,密度为ρ,质量为M且均匀分布的星球的最小自转周期T,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r3

A.T=2πGMT=

3πGρ3r3

B.T=2πGMC.T=

πGρD.

解析: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

Mm4π2G2=mr2

rTr3解得T=2πGM4

又质量M=πr3ρ,代入上式得T=

3

3πGρ所以正确选项为A、D答案:AD

10、中国首颗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2008年4月25日23时35分在西昌卫

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器有了天上数据“中转站”。25分钟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数据表明,卫星准确进入预定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若“天链一号01星”沿圆形轨道绕地球飞行的半径为R,国际空间站沿圆形轨道绕地球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且R′>R.根据以上信息可以确定()

A.国际空间站的加速度比“天链一号01星”大

用心

爱心

专心

4

B.国际空间站的速度比“天链一号01星”大C.国际空间站的周期比“天链一号01星”长D.国际空间站的角速度比“天链一号01星”小

解析:由于二者围绕同一天体做圆周运动,且国际空间站的轨道半径大于“天链一号01星”的轨道半径,因而,国际空间站的加速度、速度、角速度都比“天链一号01星”的小,而周期大。答案:CD

11、某科学家估测一个密度约为1.5×103kg/m3的液态星球是否存在,他的主要根据之

一就是它自转的周期,假若它存在,其自转周期的最小值约为(

)(万有引力恒量

G=6.67×10−11Nm2/kg2)

A.104sB.105sC.2×104sD.3×104s

解析:当液态星表面一质点所受该星球的万有引力大于、至少等于其随星球自转的向心力时,

Mm4π24

液态星才不致瓦解,因此G2≥m2R,M=ρV=ρ⋅πR3,联立解得

RT3

T=9703s≈104s,A正确。

答案:A

12、如图,地球赤道上的山丘e,近地资源卫星p和同步通信

卫星q均在赤道平面上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设e、p、q的圆周运动速率分别为v1、v2、v3,向心加速度分别为a1、a2、a3,则

A.v1>v2>v3C.a1>a2>a3

B.v1<v2<v3D.a1<a3<a2

解析:本题是比较类型题。对于这类问题,一定要抓住

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进行比较.山丘e和同步通信卫星q具有共同的角速度,山丘e与近地卫星p具有相同的万有引力,但支持力不同,近地卫星只受万有引力,而山丘e还受地面的支持力.同步卫星与近地卫星都是万有引力全部提供向心力.由于山丘e和同步通信卫星q具有共同的角速度,所以有v1Mmv2GM向心力有G2=m得v=,所以有半径越小,卫星的线速度越大,即

RRRv2>v3.所以答案B错误.由于山丘e和同步通信卫星q具有共同的角速度,所以有a=ω2R,即半径越大,加速度越大,有a3>a1.所以答案C错误.一道题中至少一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所以可憎确定答案D一定正确.另可以由于同步卫星与

GM近地卫星都是万有引力全部提供向心力,得出a=2,即R越大,加速度越小,所

R用心

爱心

专心

5

以有a2>a3,所以答案D正确.

答案:D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填空题(共12分)

13.(6分)某行星绕太阳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行星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周

期为T,万有引力恒量为G,则该行星的线速度大小为_____;太阳的质量可表示为_____。

2πRMmmv24π2R3解析:该行星的线速度v=;由万有引力定律G2=,解得太阳的质量M=。

TRRGT2

2πR4π2R3

答案:,TGT214.(6分)地核的体积约为整个地球体积的16%,地核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34%。经估

算,地核的平均密度为kg/m3,(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引力常量G=6.7×10-11N·m2/kg2,地球半径R=6.4×106m)

解析:设g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由mg=GMmr02

gr得地球质M=0,

G2

gr2

M3g则地球的平均密度ρ=,代入G、r的数值得=G=

434πGr0Vπr3

ρ=

3×9.833

=5.5×10kg/m4×3.14×6.67×10−11×6.4×106

设地核的平均密度为ρ’,则

M'

ρ'V'M'V0.3417

,====

MρMV'0.168V1717得ρ'=ρ=×5.5×103kg/m3=1.2×104kg/m3

88

答案:见解析。

三、计算题(40分)

15.(8分)如图所示,两根轻绳同系一个质量m=0.1kg的小球,两绳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轴上的A、B两处,上面绳AC长L=2m,当两绳都拉直时,与轴的夹角分别为30°和45°,求当小球随轴一起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为ω=4rad/s时,上下两轻绳拉力各为多少?

解析:如图所示,当BC刚好被拉直,但其拉力T2恰为零,设此时角速度为ω1,AC绳上拉力设为T1,对小球有:

用心爱心专心6

T1cos30°=mg①

T1sin30°=mv12(Lsin30°)−1②

代入数据得:

ω1=2.4rad/s,

要使BC绳有拉力,应有ω>ω1,当AC绳恰被拉直,但其拉力T1恰为零,设此时角速度为ω2,BC绳拉力为T2,则有

T2cos45°=mg③

T2sin45°=mω22Lsin30°

代入数据得:ω2=3.16rad/s。要使AC绳有拉力,必须ω<ω2,依题意对ω=4rad/s>ω2,故AC绳已无拉力,AC绳是松驰状态,BC绳与杆的夹角θ>45°,小球有:

T2cosθ=mgT2sinθ=mω2BCsinθ⑤

而ACsin30°=BCsin45°

BC=2m⑥

由⑤、⑥可解得

T2=2.3N;T1=0

答案:上绳拉力为0;下绳拉力为2.3N。

16.(10分)如图所示,在绕竖直轴匀速转动的水平圆盘盘面上,离轴心r=20cm处放

置一小物块A,其质量为m=2kg,A与盘面间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的最大值为其重力的k倍(k=0.5),试求

⑴当圆盘转动的角速度ω=2rad/s时,物块与圆盘间的摩擦力大小多大?方向如何?⑵欲使A与盘面间不发生相对滑动,则圆盘转动的最大角速度多大?(取g=10m/s2)

A解析:⑴f=mω2r=2×22×0.2N=1.6N………①

用心

爱心

专心

7

方向为指向圆心。

2

⑵kmg=mωmr………………②………………③

ωm=

kg=5rad/sr(2)5rad/s

…………………④

答案:(1)1.6N

17.(10分)A、B两小球同时从距离地面高为h=15m处的同一点抛出,初速度大小均为v0=10m/s,A球竖直向下抛出,B球水平抛出,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取g=10m/s2,求:(1)A球经多长时间落地?

(2)A球落地时,A、B两球间的距离是多少?解析:(1)A球竖直向下加速运动:h=v0t+得:t=1s

(2)在这段时间内,B球做平抛运动:

12gt2

x=v0ty=

12gt2

得:x=10m,y=5m

此时A、B两球间的距离是:L=答案:(1)1s(2)10

x2+(h−y)2=102m

2m

18.(12分)如图所示,abc是光滑的轨道,其中ab是水平的,bc为与ab相切的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半圆,半径R=0.30m。质量m=0.20kg的小球A静止在轨道上,另一质量M=0.60kg、速度v0=5.5m/s的小球B与小球A正碰。已知相碰后小球A经过半

圆的最高点c落到轨道上距b点为l=42R处,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碰撞结束时,小球A和B的速度的大小;(2)试论证小球B是否能沿着半圆轨道到达c点。

c

R B A a b 解析:小球B与小球A碰撞,动量守恒;碰撞后小球A、B沿bc轨道运动,机械能守

恒;小球A离开c点后做平抛运动,小球B能否到达c点可用假设推理法进行分析判断。

(1)以v1表示小球A碰后的速度,v2表示小球B碰后的速度,v1'表示小球A在

半圆最高点的速度,t表示小球A从离开半圆最高点到落在轨道上经过的时间,则有

v1't=42R<1>

用心

12

gt=2R<2>2

爱心

专心

8

mg(2R)+

121

mv1'=mv12<3>22

Mv0=mv1+Mv2v2=v0−2

<4>

由<1><2><3><4>得v1=23Rg代入数值得v1=6m/sm3RgMv2=3.5m/s(2)假定B球刚能沿着半圆轨道上升到c点,则在c点时,轨道对它的作用力等于零。以vc表示它在c点的速度,vb表示它在b点相应的速度,由牛顿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

Mg=Mv2

律,有c1Mv21

R0+Mg(2R)=Mv222

b解得vb=5Rg代入数值得vb=3.9m/s由v2=3.5m/s,可知v2答案:略

用心爱心专心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