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应用 M701 F机组DIASYS控制系统问题分析 李 东 范新宇 (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部电厂,广东深圳 518120) 摘要 本文介绍了M701F燃气轮机控制系统投产以来所存在一些主要问题,并进行分析和探 讨,提出一些相关的改进建议和措施,提高了控制保护系统的安全性。 关键词:燃气轮机;问题分析;改进对策 Analysis on M701F DIASYS Control System Li Dong Fan Xinyu (Shenzhen Energy Group Co.,Ltd,Dongbu Power Plant,Shenzhen,Guangdong 5 1 8 1 20) Abstract Some proposals are made in this paper on M70 1 F Gas Turbine DIASYS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the summarization on the major problems have happened from system putting into operation. The conclusion based on these experiences may be a reference for the unit of the same type. Keywords:gas turbine control system;proposals analysis;countermeasure 某电厂建有三台三菱公司M701F燃气轮机联 合循环发组,该燃气轮机控制系统为三菱公司成套 的DIASYS分散控制系统,机组控制系统从投产以 来运行基本稳定可靠,但在硬件和软件等方面也发 生了一些问题,甚至造成机组误动跳闸的事故,给 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威胁,为此对这些问题进 议的RS 485串口通信。 1.2控制系统功能 燃气轮机控制系统按照其功能主要包括以下系 统: 1)透平控制系统TCS(turbine control system): 主要完成对燃气轮机.汽轮机.发的起、停以及带负 荷正常运行的监控。 2)过程控制系统PCS(process control system): 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技术改进建议和措 施。其中有些已经实施并取得较好效果,有些还需 进一步探讨和解决。 主要完成对汽轮机旁路、汽轮机轴封、凝汽器真空 系统的监控。 1控制系统简介 1.1控制系统构成 上层部分:包括工程师站、操作员站、数据站 服务器、打印机、CPFM(combustor pressure lfuctu- ation monitor)系统等设备。 3)燃气轮机(汽轮机)保护系统TPS(turbine protection system):主要完成燃气轮机一汽轮机.发的 跳闸连锁保护控制。 4)透平轴系振动监测保护系统TSI(turbine supervisory instrument):主要完成对燃气轮机.汽轮 机.发轴系的振动、轴向位移、胀差、轴挠度、缸体 通信接口部分:包括机岛控制系统与DCS系统 的接口通信等设备。 下层部分:包括TCS(turbine control system) 系统、PCS(process control system)系统、TPS(turbine protection system)系统、MPS站(multiple process 膨胀、零转速、键相等参数的监视、报警和保护。 5)燃烧自动调整监控保护系统ACPFM (advanced combustor pressure luctfuation monitor)- 主要完成燃气轮机燃烧系统的自动燃烧调节、监视 和保护功能。 station)等设备。 机岛控制系统内部的所有系统、设备之间通过 6)其他系统:机组还配置了GPS系统(用于 时钟的卫星同步)、大气检测站(用于对厂区的大气 情况进行监测)。 高速工业以太网组成了的计算机网络,与外部 的DCS系统的通信接口则采用了MODBUS通信协 2017 ̄2电 技贰l131 技术与应用 2控制系统运行情况及存在问题 燃气轮机控制系统从投运以来基本稳定,硬件 比较可靠,模件损坏率相对较低,系统软件、控制 逻辑运行也基本稳定。但在运行中也陆续发生了一 些故障和问题,下面是发生的主要问题以及针对这 些问题的分析和处理。 2.1 燃气轮机叶片通道温度(BPT)偏差大保护误 动问题 2008年3月1号、3号机组先后发生燃气轮机 叶片通道温度(blade path temperature,BPT)偏差大 跳闸,事后经过检查分析确认两次跳闸均为保护误 动跳闸,对两次事故情况分析如下。 2008年3月8日1号机组在360 Mw负荷运行 时突然发生跳闸故障,报警显示为:“11号燃气轮 机叶片通道温度(BPT)偏差大跳闸”,事后对历史 数据进行了分析。跳闸前,燃气轮机控制系统(TCS 系统)的11号BPT温度显示一直正常,没有跳变 和波动,其他相关运行参数也未见异常。由于此前 燃气轮机保护系统(TPS系统)的BPT测量数据未 设计进入到历史站ACS(Accessory Station)系统的 历史数据库中,所以对TPS系统的采集数据无法进 行检查和分析。根据图1的BPT测量原理和TCS 系统历史数据的综合分析,认为此次跳闸时刻机组 运行参数是正常的,属于保护系统误动作跳闸。 图1 BPT测量回路原理接线图 2008年3月l2日3号机组在67MW负荷时发 生跳闸。报警事件记录显示:“20号BPT偏差大跳 闸”。检查了TCS系统20号BPT的历史数据,显示 温度偏差并没有高于跳闸定值,同时温度测点信号 也没有跳变和波动,其他相关运行参数也未见异常。 在随后检查TPS系统保护逻辑中发现,TPS1系统 和TPS2系统输出为“1”,而TPS3通道输出为“0”, 132I电置|l技 2017年第2期 即此次保护只有2个通道动作,经过3取2逻辑后 动作跳闸。3号机组的BPT测量回路与1号机组完 全相同,由图2可以看出,温度变送器为1路热电 偶输入,2路电压输出,其中输出1并接成两路分 别输入到TPS1通道和TPS2通道,输出2输入到 TPS3通道。而此次跳闸保护逻辑为TPS1和TPS2 动作,TPS3没有动作,刚好是温度变送器的输出1 回路动作,据此分析结果是,温度变送器的输出1 通道存在问题,从而导致保护误动。 图2 BPT温度保护逻辑改进原理框图 综合上述两次跳闸事故分析,发现燃气轮机控 制保护系统存在着不完善之处。主要问题如下: 燃气轮机排气温度、BPT温度、润滑油温度等 温度类保护系统的输入回路设计不合理。如图1所 示,这些保护信号均为单点信号经过温度变送器转 换、后再分别送入3个TPS保护系统。如果温度变 送器之前回路中7个环节(如图1中所示:①热电 偶;②热电偶元件接线端子;③中间接线端子;④ 补偿电缆;⑤温度变送器输入端子;⑥温度变送器; ⑦温度变送器输出端子)中任一环节出现问题,保 护系统就会误动跳闸。虽然在机组的BPT偏差大保 护逻辑中已经引入了相邻测点偏差大的关联逻辑, 但检查发现,该逻辑基本是无效的。事后于2008年 5月16日通过对1号、3号机组的控制逻辑检查发 现:1号机组的20个相邻BPT偏差大判断逻辑中有 18个已经输出为“1”,3号机组的20个相邻BPT 偏差大判断逻辑中有16个已经输出为“1”(相邻 BPT偏差的定值为+2.5℃,一4℃,)。 针对上述保护系统存在的隐患,提出如下改进 建议。 在TPS系统BPT保护逻辑中引入TCS系统的 温度报警信号作为跳闸逻辑的关联信号,逻辑原理 框图如图2所示。由于TPS系统BPT保护逻辑中引 入测量信号与TCS系统的控制和温度报警信号为同 ~个测量点的双只元件,其测量数值和重要等级是 完全相同的,在正常情况下,当BPT偏差大保护动 作时,TCS系统的BPT必定会提前发出报警信号, 所以,两个信号的关联条件是成立的、合理的,可 有效的防止因保护回路的信号测量发生问题而误动 跳闸,(如果在此前保护逻辑中设计了此关联条件, 则3号机组发生的2次跳闸事故均可完全避免)。防 止保护拒动:增加的TCS系统的温度报警信号关联 跳闸逻辑可设计信号点的质量判断,当该信号出现 坏质量时,则自动解除其关联逻辑关系,可有效的 防止因信号问题出现保护拒动的情况。由于此改进 为控制逻辑的修改,不需对系统的硬件进行改动, 所以便于实施。同时对相邻测点偏差大的关联逻辑 定值进行优化修改(目前相邻BPT偏差的定值修改 为+20 ̄C,一30℃)。 将现有的温度变送器由1个改为3个,将用于 保护的温度测量元件分别并接到3个单独的温度变 送器的输入端(选型时要考虑并接后对测量误差的 影响在可接受的容许范围之内,也可对其误差在逻 辑中进行修正)。图3所示为改后的测量回路原理接 线图。这样相对改前可以有效分散不安全因素,大 大提高保护的可靠性。 oUT l 1-5VDC 去TPs1通道 TPS系统BPT 温度测量元件 OUT2 E互 二)去TPs2通道 元件并接到3/ 个温度变送器 的输入端 OUT 3 E互 二)去TPs3通道 冷端补偿元件 _J\温度变送器 图3温度变送器与TPS系统1/2/3连接的 改进原理接线图 为了防止温度测量信号出现问题而导致机组误 动作跳闸,在TPS系统中增加设计BPT等保护信号 的预报警判断逻辑,如:将BPT温度偏差在跳闸定 值前设置一个合适的报警值(保护定值为偏差> 30℃、<一60℃跳闸,预报警值则可考虑设置为> 20℃和<一30℃),当某一个温度偏差超过预报警值 时,在OPS画面发出声光报警,此时立即通知热控 人员对该点信号进行检查和确认,以及时消除误测 量的故障。 2.2 ACPFM系统测量回路运行不稳定 ACPFM系统在燃气轮机1号一20号燃烧室分 技术与应用 别安装了燃烧压力波动测量探头和4个燃烧加速度 测量探头,用于对燃气轮机燃烧室进行监视、控制、 报警和保护。测量回路由探头、前置放大器、输入 模件组成。 该系统是燃气轮机用于进行燃烧自动调整和监 视报警保护的重要系统,但从运行以来却经常不断 的发生故障,主要表现在测量回路的燃烧压力波动 传感器探头和前置放大器环节经常发生异常噪声波 动干扰的问题,导致控制系统经常误报警。同时, ACPFM系统是根据这些测量回路所采集的数据进 行判断、分析后对燃气轮机的燃烧系统做出自动燃 烧调节控制,在出现非正常噪声干扰后,ACPFM系 统就会执行错误的调节,致使燃烧工作点偏离正常 区域,对燃烧系统带来危害,也可能会造成保护的 误动。 通过对此类问题的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测量 回路的设备不稳定所致。因此当发生上述问题时, 目前处理的方法只能是解除故障测量信号,或更换 有问题的探头、前置器。由于ACPFM系统已经记 忆和执行了错误的自动燃烧调节,因此在故障处理 完毕后,还需要由热控维护工程师手工清除ACPFM 系统有关的燃烧振动数据文件后,ACPFM系统自动 调节功能才能完全恢复正常。 通过与同类机组发电厂的调查和了解后得知, 存在此问题不是个别现象,而是较为普遍。为此, 向三菱公司公司进行了技术咨询,他们也认为可能 是质量问题,并正在研究和寻求解决办法,但到目 前为止仍未得到彻底解决。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以 下解决方案:燃烧器探头与电缆之间使用航空插头 连接,无特别固定悬空安装于燃机缸外表面,安装 和运行条件较差,宜出现故障,需制作固定安装装 置,以保证稳定性;在ACPFM系统中增加低频波 段控制逻辑,及时剔除低频段不连续噪声波动,不 影响燃机燃烧调整。 2.3 其他问题 控制系统在运行中多次发生大量信号突然坏质 量的问题,经更换新的模件和基座后此问题仍时有 发生,未能彻底杜绝,给机组安全运行带来了较大 的负面影响。研究认为主要是I/O模件的基座存在 接触不良或者有质量问题。 燃气轮机控制系统模件的运行情况,总体来说 比较稳定可靠,但有少量的电源模件、I/O模件损坏, 伺服模件在到达5年使用寿命后故障率明显升高。 2o17年第2期电黾技术I133 技术与应用 具体故障现象主要表现为模块故障报警退出工作状 态,以及阀位反馈信号严重漂移。在向三菱公司反 映该问题后,三菱公司既没有提供故障原因说明, 验方法在普通加热炉进行校验其结果就会出现超差 不合格的情况。之后,详细了解这种热电偶的内部 结构,并对校验系统和校验方法进行了改进,终于 使这一难题得到解决,目前,实验室已能对该热电 也没有提出具体解决方案。据三菱公司最新版本的 硬件说明手册称,2012年后生产的新伺服模块的使 用寿命将由原来的5年提升至10年。新伺服模块的 具体使用寿命还有待时间验证。 偶进行准确校验。 3 结论 M701F燃气轮机控制保护系统是由三菱公司成 套配置,虽然其设计为成熟的标准设计,主要应用 历史数据站是将机组运行历史数据存储的重要 设备,常用于对问题或事故分析,但燃气轮机控制 系统所配置的历史数据站(ACS站)保存的数据时 间比较短,特别是1 S分辨率的历史数据只能保存 24h,而对于分析问题或事故来说,1 S的分辨率的历 史数据最有用的,因此,24h的保存时间太短。在 工程安装调试期间,也曾要求三菱公司公司增加数 据存储时间,但由于技术原因未能实现,这给机组 于燃机轮机每周起停方式,但由于国内燃气轮机主 要为每日进行起停,且系统本身仍然存在着一些不 完善之处,如上所述。特别是对于温度类保护采用 单测点信号判断跳闸,ACPFM系统元件故障和系统 存在不能进行故障判断、控制模件故障以及数据量 小等问题,存在着较大的误动风险和控制问题。对 于燃气轮机,每误跳一次闸除了带来负荷的损失外, 还将减少200h的等效运行小时(EOH),其损失是 很大的。通过对温度回路和逻辑改造以及对ACPFM 系统部分改进,将提高求控制保护系统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三菱重工业有限公司.三菱公司控制系统使用手册 [Z].2003. 的事故分析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三菱控制系统存储 时间设置不合理,可通过通信方式将控制点通信到 其他控制系统(譬如OVATION系统),利用别的控 制系统存储广的特性进行故障分析。 在工程安装和调试期间,对燃气轮机热电偶温 度元件进行校验时,曾发生大量校验超差不合格的 问题,而且,在运行期间在本厂的热控试验室进行 校验时,也出现元件不合格的问题,在经三菱公司 公司确认元件本身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对这一问题 进行了研究和试验,最后发现是由于燃气轮机本体 热电偶温度元件的内部结构较为特殊(与国内使用 的普通热电偶元件结构不同),因此,使用通常的校 作者简介 李 东(1981.),男,技术工程师,工学学士,主要从事燃气轮机 发电厂检修安全管理工作。 一种基于蓝牙通信的电能表数据智能读写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蓝牙通信的电能表数据智能 读写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蓝牙通信的电能表数据智能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专利“一种基于蓝牙通信 的电能表数据智能读写装置及方法”,申请人为惠州中城 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读写装置作为桥接智能移动终端和电能表的桥梁,智能电 表配合低功耗蓝牙透传模块BLE,便捷地和智能移动设 备相互通信,实现通过智能移动终端的应用模块智能化读 写和设置电能表数据,大大地节约电能表现场维护的成本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蓝牙通信的电能表数据智能读 写装置,包括蓝牙透传模块、主控单元、外围通信模块, 蓝牙透传模块与智能移动终端蓝牙通信连接,主控单元与 蓝牙透传模块、外围通信模块串口通信连接,外围通信模 块与电能表的对应通信模块物理连接。 与时间,本发明也可以进行电能表测试,便于对电能表进 行调校。 134l电号技7It 201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