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艺文摘2017年第7期 小油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杨明志 (黑龙江省龙江县龙兴镇农业站.黑龙江龙江1 61 1 41) 摘要:文章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方面,详细介绍小油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关键词:小油菜;病虫害;综合防治 小油菜田病虫害种类繁多,包括细菌性、真菌性、 后,要及时带出田外加以处理。 病毒性和生理性病害l7种,以及9目33科104种 虫害。在不同生态区域、不同气候类型、不同种植品 种条件下,病虫害发生的主要种类不同,为害程度各 异,对小油菜产量造成的损失也不等。为此,小油菜 病虫害综合防治应坚持“绿色植保”理念,以生态学 理论为指导,以小油菜高产稳产为目标,充分利用小 油菜抗病虫特性和小油菜田生物多样性相互依存、相 互制约的关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 方针,因地、因时制宜,综合运用农业、生物、物理 和化学等多种防治措施,有效控制病虫为害,以获得 最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防治策略上,要以作物本身为主体,首先要加强 农业基础措施,把好预防关;其次是辅助物理措施进 行防治;最后根据植保部门的病虫测报,有的放矢, 合理施用生物和化学农药,达到“防早、防小、防 了”的目的。 1农业防治 1.1 播种期 1.1.1 选择良种选择油菜品种时,要兼顾优质、 高产与抗病(虫)性,尽量因地制宜推广抗逆性强、 综合性状好的甘蓝型油菜良种。 1.1.2合理轮作实行水旱轮作,如油菜与水稻轮 作,旱地则与禾本科非寄主作物轮作2年以上,是防 治油菜菌核病、霜霉病和白锈病的主要措施,可显著 减轻病害的发生。 1.1.3选好苗床地油菜苗床的位置,应尽量选择 远离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块、留种菜地及果园等,以减 少病虫传播迁入机会。 1.1.4 清洁田园 油菜收获后,及时清理遗留在田 间的残败叶和土壤中的菌核等,减少第2年油菜菌核 病、霜霉病和白锈病的主要病源。育苗床中发现病苗 作者简介:杨明志(1963一),男,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1.1.5 清选种子播种前温汤浸种,用50~54℃ 的温水浸种20 min,能杀死附在种子上的病菌,且 有催芽作用。或用盐水或硫酸铵水选种,即采用筛 子将种子放在8%~l0%的盐水中,或放在比重为 1.05~1.08度泥水中搅拌5 min,清除浮在水面的 菌核和瘪粒,将沉在下面的种子取出,用清水洗干 净,再摊开晒干备用。 1.1.6 深沟高厢油菜田排水不良,物别是开花结 果期积水,常造成菌核病严重发生。因此,整地时一 定要挖沟、理高厢,做到明、暗水都能排。 1.1.7适期播种根据品种特性和气候条件,在不 影响产量的前提下适期晚播晚栽,减轻菌核病和蚜虫 的为害程度。 1.2秧苗期 1.2.1合理施肥施足底肥,勤施苗肥,特别是在 三叶期要及时追肥,以保证油菜苗健壮生长,提高抗 病能力。 1.2.2 灌水排渍苗期土壤干旱时,要及时灌水, 遇雨水过多时,要及时清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防 止受渍而加重菌核病的发生。 1.2.3 间苗、定苗齐苗后立即间苗、定苗,去瘦 留壮,除去病虫苗,并及时带出田外做饲料或沤肥。 1.2.4秧田除草清除秧田四周杂草,以减少蚜虫 虫源。 1.3大田期 1.3.1合理施肥看苗施用返青肥,稳施速薹肥, 做到氮、磷、钾肥配合施用,使植株春发稳长,提高 抗病虫能力。 1.3.2清沟理厢,中耕培土做到沟沟相通,及 时排除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冬前和开春后中耕 松土2~3次,培土壅根,促进油菜根系发达、生长 健壮,减少菌核病产生子囊盘的机会。 1.3.3摘三叶油菜盛花、终花期及时摘除植株下 部的老、黄、病叶,带出田间沤肥,能直接减轻病虫 为害,改善植株下部通风透光,减少荫蔽,降低田间 -185- CHINESE HORTICULTURE ABSTRACTS 湿度,减少病虫再浸染源。 2生物防治 2.1保护利用天敌 施药时,尽量选用对天敌相对安全的杀虫剂和微 生物制剂等;改进施药技术,如采用种子处理、包 衣、土壤处理、局部施药、涂茎等,减少对天敌的杀 伤,保护和利用瓢虫、草蛉、食蚜蝇、寄生蜂、蜘蛛 等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控制蚜虫、盲蝽、鳞翅目蛾 类和蝶类的成虫、幼虫。 2.2生物农药 充分利用生物资源开发的农药,一是植物源药剂 如天然除虫菊素、苦参碱等;二是微生物源农药如阿 维菌素、蜡质芽孢杆菌、灭幼脲、寄生蚜虫的蚜霉 菌,寄生鳞翅目幼虫或其他幼虫的白僵菌、绿僵菌、 苏云金杆菌(Bt)和核多角体病毒等。 2.3性诱剂 田间悬挂小菜蛾、菜青虫等性诱剂,诱杀害虫。 3物理防治 油菜苗期田间悬挂银灰色塑料薄膜避蚜;或利用 蚜虫趋黄性,每667 m 设置黄板6~8块进行诱杀。 油菜大田期,田间设置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等,利 用害虫的趋光性,诱杀鳞翅目害虫及跳甲、菜蝽和蝼 蛄等多种害虫。 4化学防治 病虫草害一旦发生,药剂防治仍是最为有效和普 遍采用的防治措施。在加强病虫测报和田间调查的基 础上,掌握病虫草害的发生动态,抓住防治关键时 期,对症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药剂,及时 对达标田块进行施药防治。所选药剂注意混用或交替 使用,减少病虫抗药性,否则既浪费农药和人力,又 影响防治效果,还会增加环境污染。 4.1 种子处理 油菜播种前,将种子表面喷湿,并按每1 kg种子 用多菌灵粉剂20~30 g拌种,以杀死附在种子表面 的病菌。油菜育苗时,按每1 n3. 用50%多菌灵10 g 加细土20 kg拌匀,在播前作垫土或播后作盖土,防 治苗期猝倒病和立枯病。病毒病常发区,最好用辛硫 -186- 磷等按种子量的2%~3%与10%~15%的水量混合 后均匀搅拌,堆闷8~12 h,等药液充分吸收后晾 干播种。 4.2化学除草 油菜移栽后进行化学除草,可避免病虫传播和与 油菜争水争肥,提高油菜的抗病虫性。除草时要掌握 3条原则,一是因草施药,即根据油菜田间的主要杂 草对象对症选用除草剂;二是适期施药,即抓住出草 高峰期施药,防除效果最佳;三是规范施药,即用量 准确,喷雾均匀,避免重复施药,低温或寒潮来临时 不施药,以免产生药害。施药时尽量选用手动喷雾器。 4.3药剂防治 防治病虫害时,要抓住“四病二虫”,即菌核病、 病毒病、白锈病、霜霉病、蚜虫和潜叶蝇,其中尤以 菌核病和蚜虫为重。油菜开花期如遇月降雨量大于常 年,对长势中等以上的田块狠治1次菌核病;若是菌 核病重病田,应在初花期和盛花期各施1次药。轻病 田在初花期防治1次即可。开花结荚期蚜虫为害严重, 而天敌数量不足以控制蚜害时,可用药防治1次。 油菜初花期,当感染菌核病的叶病株率达10%以 上、茎病株率达1%时,每667 m 选用80%多菌灵 超微粉150 g,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 g,兑 水50~60 kg(机动喷雾机兑水30 kg)均匀喷细雾。 若此期田间霜霉病和白锈病叶率在5%以上时,可每 667 m 加入l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 或80%乙磷铝500倍液混合施用,兼防几种病害。 油菜病毒病的防治重在控制蚜虫的为害,油菜结 荚期蚜株率l0%以上,抽薹开花期10%茎枝或花序 有蚜虫,每枝有蚜虫3~5头时,每667 m 用50% 辟蚜雾(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10%吡 啉可湿性粉剂、3%啶虫脒乳油2 000~3 000倍液 全田周到喷雾。同时,加强对油菜地越夏杂草和附近 十字花科蔬菜如白菜、萝卜等寄主上蚜虫的防治。 在施药器械的选择上,为了能适应花期油菜生长 繁茂、植株高大的特点,最好选用机动喷雾器喷药, 可使植株表面获得足量的药液,效果更好。同时,要 保证足够的施药液达50 kg以上,全田喷匀喷透。也 可选用机动烟雾机,在傍晚微风条件下施药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