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4 浙 江气 象 28卷1期 雨量传感器常见故障分析和 基本维护方法的探讨 孙 华 黄 远 (嘉善县气象局,浙江嘉善314100) 摘要:简述雨量传感器故障成因,对单翻斗雨量传感器常见问题分析和基本维护方法进行探讨,并 提出注意事项。 关键词:雨量传感器;故障分析;维护方法;探讨 引 言 雨量传感器是目前我国地面自动站配备的常规地面观测仪器,由于受环境和长期在野外 使用影响,虽定期维护,仍难免发生各种故障,直接影响雨量记录的精确度和准确性。根据一 年多来使用和维护雨量传感器的经验,谈谈单翻斗雨量传感器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1雨量传感器的故障成因 雨量传感器由承水器、过滤网、漏斗、翻斗、控制电路、传输电缆、经防雷通道板到采集器, 再由采集器连到计算机,通过采集监控软件显示。雨量传感器由于其特殊结构,受环境污染影 响,常出现各种故障。分析原因主要有:承水器内太脏造成漏水口堵塞、内漏斗堵塞,翻斗内有 沉积物、翻斗转动不灵活、翻斗有滴水现象、因清洗翻斗不当造成翻斗上塑料卡移位、平衡螺丝 偏向、干簧管失效、通讯线接触不良、防雷二极管损坏等,造成有降水时采集监控软件无显示或 与实际降水相差很大。 2以单翻斗雨量器为例对各种故障现象进行分析及维护 2.1有降水,采集监控软件无降水显示。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通讯故障、雨量传感器漏水口 堵塞、翻斗不翻动、干簧管不动作等。具体检修方法: 2.1.1检查雨量传感器中是否有积水,如有积水说明雨量传感器被堵,拨出过滤网,用细铁丝 疏通漏水孔即可,再装上过滤网;无积水,取下雨量传感器外筒,查内漏斗是否被堵,如被堵住, 疏通即可。 2.1.2无堵塞时,检查翻斗翻动是否灵活,用手轻拨翻斗,翻斗应能正常翻动,同时听到喀哒 的声音;如翻斗翻动不灵活,检查单翻斗刀口变形即请更换;V形槽如有灰尘或有杂物,应立即 清理;检查平衡螺丝是否被移动,如失去作用,可一点点调整,调完一次后立即检查,直到翻斗 两边刚好装满水时能正常翻动为止。 2.1.3翻动翻斗没有听到喀哒的声音,先检查单翻斗上的塑料卡是否被移动位置,可用手拿 住单翻斗将塑料卡接近干簧管,转(翻)动翻斗,如听到干簧管的响声,将塑料卡取下,重新调整 位置,直到正常;用万用表检查干簧管的电阻,正常电阻应在几百欧姆以上,如过小,说明损坏, (下转第41页) 收稿日期:2006—07—1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8卷1期 浙 江 气 象 41 的概率。二是条件的。在直径为18 m机房平台上,通过增加避雷针的数量以达到增大天 线罩球体侧面保护裕量的效果是有限的;另外,被保护物高度h 有19.573 m,且避雷针安装于 距地面八十几米的机房平台上,考虑到抗风能力和施工安装等因素,避雷针也不宜过高。三是 对雷达正常工作的影响。作为金属体,避雷针的数量越多,对雷达正常工作的影响越大。根据 以上分析,在本例中,不考虑留有裕量更为适当。 2小结 根据对浙江省气象局杭州新一代天气雷达站雷达天线罩直击雷防护的研究,可得出以下 结论:在直击雷防护中,必须严格按照滚球法的定义进行计算,先正确确定滚球支撑点,然后根 据滚球支撑点所形成的保护范围来计算接闪器的数量和高度。若机械地套用公式而不考虑实 际情况,将会得出错误的结果,从而留下安全隐患,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1]机械工业部.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2] 新一代天气雷达站防雷技术规范(QX2--2000) [3] 梅卫群,江燕如.建筑物防雷工程与设计.气象出版社,2004 [4]杨少杰,余乃枞,等.雷达站建筑物主体结构及接地技术研究.广东气象,2000(增刊2) (上接第34页) 更换干簧管。 2.1.4以上正常,检查通讯线路,看是否有接触不良。先拨下雨量传感器处的插头,重新插 上,还不正常;再拔下防雷通道板上雨量传感器的插头,再插上,仍不正常;用万用表检查接El 处防雷通道板两侧的电阻,如损坏则更换。 2.2有降水,采集监控软件显示正常,但与实际降水相差较大,这种现象主要有线路接触不 良、雨量传感器漏水口堵塞、单翻斗翻动是否灵活等,处理方法同上。 2.3无降水时,采集监控软件显示有降水,这种现象主要有雨量传感器安装不牢固晃动、受电 磁环境干扰以及雾、露等原因造成。由雾、露原因造成降水显示时,只需按业务规定处理;如属 传感器安装不牢固应进行加固处理;受电磁环境干扰时应重点检查传感器接地和电缆屏蔽情 况。 3注意事项 3.1下雨检修时应注意不能让水打湿电子元件,如有可能尽量在雨停后进行检修。 3.2调整塑料卡的位置、翻斗两边螺丝时,因无专用检测设备,可采用量杯注入10 mm水进行 测试。测试时,可用医用点滴塑料管控制水流大小,模拟各种降水强度进行测试。 3.3降水较少发生时期,由于受灰尘等影响,因在预计降水来临前对雨量传感器、承水器进行 一次清洗,防止降水时,灰尘堵住漏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