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徽大学本科生是否选择继续深造的影响因素分析
报告人:陈可风 范国成 2009年5月22日
一、预试问卷的检验 1、 预试问卷项目 A、个人影响因素 1、您的性别是__ A、男 B、女 2、您的年级是__ A、08级 B、07级 C、06级 3、您的专业是__ 4、您来自__ A、城市 B、农村 5、您是否选择继续深造(考研)?__ A、是 B、否 6、您寝室里选择考研的人数__ A、0 B、1 C、2 D、3 E、4 7、您是否特别喜欢某一门学科?__ A、是 B、否 8、您理想的考研专业是否与您的爱好一致?__ A、是 B、否 B、家庭影响因素 1、您家庭的年收入__ A、10000以下 B、10000-50000 C、50000-100000 D、100000以上 2、您父亲的文化程度__ A、小学以下 B、小学 C、初中 D、高中或中专 E、大学或大专 F、 大学或大专以上 3、您母亲的文化程度__ A、小学以下 B、小学 C、初中 D、高中或中专 E、大学或大专 F、 大学或大专以上 4、您的父母是否怀有强烈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想法?__ A、非常强烈,天天叮嘱我好好学 习 B、有时提起来 C、放任自由发展,让我自己选择成长道路 D、对我完全不抱希望 您和您的父母经常交流的话题是__(可多选) A、钱 B、情感生活 C、学习 D、未来计划 E、 5、 其他__ (城市学生请回答)您经常和父母一起去散心的地方是__(可多选) A、书店 B、电影院 C、 6、 超市 D、步行街 E、田野山间 F、其他__ (农村学生请回答)您经常进行的社交活动是__(可多选) A、与乡亲聊天 B、赶集上街 C、 走亲戚串门 D、与同龄朋友嬉闹 E、整天读书基本不出门 F、其他__ 续表
C、社会影响因素
对以下说法,你的态度是 非常同意 同意 无所谓 不同意 很不同意 1无论考不考研,我都把找工作放在第一位 2是否选择深造,我有我自己的看法,与当下无关 3如果某一行业急需人才,我会毫不犹豫地投入这一行业 4日子还长着呢,现在还不用考虑将来 5关于是否选择深造,我会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
2、预试样本
在班级内部采用偶遇抽样方法抽取男女生总共30名 3、规模 30 人 4、信度检验: Reliability Statistics Cronbach's Alpha .562 N of Items 19
5、效度检验:单因子分析
6、结论:删去问题A6、A7、B1、B2、B3、B6,将正式问卷精简,个别问题重新组织语言。
7、正式问卷项目 1、您的性别是__ A、男 B、女 2、您的年级是__ A、08级 B、07级 C、06级 3、您的专业是__ A、文科 B、理科 4、您来自__ A、城市 B、乡镇 C、农村 5、您是否准备继续深造(考研)?__ A、是 B、否 6、假设您准备考研,理想的考研专业是否会与您的爱好一致?__ A、是 B、否 7、您的父母是否怀有强烈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想法?__ A、非常强烈,天天叮嘱我好好学 习 B、有时向我提起要认真读书 C、一般般吧,提醒的次数不算太多 D、难得提醒我一次要好好学 习 E、对我完全不抱希望 8、您和您的父母最经常交流的话题是__ A、钱 B、情感生活 C、学习 D、未来计划 E、基本 没有 F、其他 对以下说法,你的态度是 非常同意 同意 无所谓 不同意 很不同意 9无论考不考研,我都把找工作放在第一位 10是否选择深造,我有我自己的看法,与当下无关 11如果某一行业急需人才,我会毫不犹豫地投入这一行业 12日子还长着呢,现在还不用考虑将来 13关于是否选择深造,我会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
二、抽样方法
1、总体 安徽大学磬苑校区06、07、08本科生
2、抽样单位 安徽大学磬苑校区05、06、07级单个寝室、每个寝室的单个学生
3、样本框 安徽大学磬苑校区05、06、07级所有寝室 4、样本规模 大一 大二 大三 总计 男 3 22 22 47 女 5 21 27 53 总计 8 43 49 100 5、抽样方法 (1)首先,确定各年级寝室的分布状况 大一 大二 大三 男 竹园1号、竹园2号楼 桃园1号、桃园2号、李园1号、李园2号、桂园2号楼 桂园1号,槐园1号,槐园2号楼 女 梅园1号、梅园2号楼 桔园1号、桔园2号、桔园3号楼 枫园1号、枫园2号楼 (2)由于本问卷的项目与考研有关,所以主要调查对象是安大06、07级本科生。在08级本科生中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20名, 07、06级本科生中采用系统抽样方法分别抽取50名。
(3)确定寝室号后确定各个寝室中的个人。本次抽样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法,床桌分离的寝室规定进门右手边第一个床位为1号,第二个为2号,左手边第一个为3号,第二个为4号;上下铺寝室规定右上铺为1号,右下铺为2号,左上铺为3号,左下铺为4号。进门时从4个号码中随机抽取1个床位。床铺对应的人即为本次被调查者。
(5)发放问卷。遇到寝室无人的情况,则自动调查下一个寝室,直到被调查者被抽中。 (6)汇总样本。
6.选择系统抽样的原因:由于本次调查是各个园的抽样调查,各年级学生宿舍排序繁冗复杂。选择系统抽样最精确易行地反映全体学生的观点。而且操作性强,速度快,节省时间。
三、数据收集
1、调查资料的收集方法及原因:自填问卷法,节省时间、经费和人力
2、收集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克服:由于整个07社会学系同时进行社会调查研究,许多学生对频繁分派到的问卷都有了厌烦感。对此现象我们努力精简问卷,尽量做到简单明了。如果被调查者对问卷内容仍存有疑问,调查者在发放问卷时便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给予解答。另外有些学生由于沉溺于电脑游戏,调查者多次敲门不回应,甚至在填答问卷后出现丢失问卷现象,所以发放问卷时需要足够的耐心与细心。
3、问卷回收率:大一许多学生对于是否选择考研尚未考虑成熟,收回问卷多数存在故意不填、漏填或者丢失问卷等现象,所以发放20份问卷,最终有效问卷8份。大二学生发放50份问卷,收回43份。大三学生发放50份问卷,收回49份。
四、资料的整理与录入 1、资料的审核
本问卷界面整洁,内容明了,基本没有出现缺失数据的情况。对于偶尔出现的数据缺失,调查者依据问卷上记录的地点进行实地审核,当面询问调查情况,有效保证了问卷的质量。
2、资料的转换 序号 项目 名称 1 编号 编号 学生编号 3 根据问卷上的号码填写 2 年级 年级 被试的年级 1 1=08级 2=07级 3=06级 3 专业 专业 被试的专业性质 4 来自 来自 被试来自于 1 1 1=文科 2=理科 1=城市 2=乡镇 3=农村 5 是否考研 是否考研 被试是否准备考研 6 爱好是否与考研专业一致 7 强烈愿望 爱好是否与考研专业一致 强烈愿望 被试的爱好是否与考研一致 被试的父母是否对孩子抱有1 1=非常强烈,天天叮嘱我好好定性 9 1 1 1=是 2=否 1=是 2=否 定性 9 定性 9 定性 9 定性 9 定性 9 变量名 含义 宽度 答案赋值 数据 类型 定序 缺损 编号 0 强烈愿望 学习 2=有时向我提起要认真读书 3=一般般吧,提醒的次数不算太多 4=难得提醒我一次要好好学习 5=对我完全不抱希望 8 交流话题 交流话题 被试与父母最经常交流的话题 1 1=钱 2=情感生活 3=学习 4=未来计划 5=基本没定性 9 有 6=其他 9 量表问题1 量表问题1 被试对量表问题1的态度 1 5=非常同意 4=同意 3=无所谓 2=不同意 1=很不同意 10 量表问题2 量表问题2 被试对量表问题2的态度 1 1=非常同意 2=同意 3=无所谓 4=不同意 5=很不同意 11 量表问题3 量表问题3 被试对量表问题3的态度 1 5=非常同意 4=同意 3=无所谓 2=不同意 1=很不同定性 9 定性 9 定性 9 意 12 量表问题4 量表问题4 被试对量表问题4的态度 1 1=非常同意 2=同意 3=无所谓 4=不同意 5=很不同意 13 量表问题5 量表问题5 被试对量表问题5的态度 1 5=非常同意 4=同意 3=无所谓 2=不同意 1=很不同意 3、数据录入
直接将问卷项目编码后录入SPSS软件,缺损值用9代替。 4、数据清理
对于数据收集过程中的缺失问卷,在最后的统计分析时进行了剔除。对于有效问卷中的缺损值,我们使用SPSS软件中的缺损数值分析对缺损值进行了填补,提高了问卷的质量。 5、问卷有效率 100%
五、描述性统计分析 1、定性变量:表、图 统计量 定性 9 定性 9 N 有效 缺失 编号 100 0 性别 100 0 年级 100 0 专业 100 0 来自 100 0 性别 有效 男 女 合计 频率 47 53 100 百分比 47.0 53.0 100.0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47.0 53.0 100.0 47.0 100.0 年级 有效 频率 百分比 8.0 43.0 49.0 100.0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8.0 43.0 49.0 100.0 8.0 51.0 100.0 08级 8 07级 43 06级 49 合计 100 专业 有效 文科 理科 合计 频率 48 52 100 百分比 48.0 52.0 100.0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48.0 52.0 100.0 48.0 100.0 来自 有效 城市 乡镇 农村 合计
频率 23 22 55 100 百分比 23.0 22.0 55.0 100.0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23.0 22.0 55.0 100.0 23.0 45.0 100.0 2、定性变量:表、图 统计量 N 有效 缺失 考研专业是否是否考研 与爱好一致 强烈想法 交流话题 量表问题1 量表问题2 量表问题3 量表问题4 量表问题5 99 1 描述统计量 是否考研 N 99 极小值 1 1 1 1 1 1 1 极大值 2 2 5 6 5 5 5 均值 1.30 1.36 1.99 3.96 2.31 2.56 3.52 标准差 .462 .482 .870 1.490 1.0 1.057 .948 100 0 100 0 100 0 100 0 100 0 100 0 100 0 100 0 考研专业是否与爱好一100 致 强烈想法 交流话题 量表问题1 量表问题2 量表问题3 100 100 100 100 100 量表问题4 量表问题5 100 100 2 1 5 5 4.16 3.13 .849 .5 有效的 N (列表状态) 99 是否考研 有效 是 否 合计 缺失 合计
系统 频率 69 30 99 1 100 百分比 69.0 30.0 99.0 1.0 100.0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69.7 30.3 100.0 69.7 100.0 考研专业是否与爱好一致 有效 是 频率 百分比 .0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0 .0 否 合计
36 100 36.0 100.0 36.0 100.0 100.0 强烈想法 有效 频率 百分比 32.0 42.0 22.0 3.0 1.0 100.0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32.0 42.0 22.0 3.0 1.0 100.0 32.0 74.0 96.0 99.0 100.0 非常强烈 32 有时 一般般 42 22 次数不多 3 不抱希望 1 合计
100 交流话题 有效 钱 频率 3 百分比 3.0 16.0 20.0 30.0 5.0 26.0 100.0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3.0 16.0 20.0 30.0 5.0 26.0 100.0 3.0 19.0 39.0 69.0 74.0 100.0 情感生活 16 学习 20 未来计划 30 基本没有 5 其他 合计
26 100 描述统计量 量表问题1 量表问题2 量表问题3 量表问题4 量表问题5 N 100 100 100 100 100 极小值 1 1 1 2 1 极大值 5 5 5 5 5 均值 3.69 2.56 2.48 4.16 2.87 标准差 1.0 1.057 .948 .849 .5 有效的 N (列表状态) 100
量表问题1~5总得分
六、资料分析 1、卡方检验 案例处理摘要 是否考研 * 性别 是否考研 * 年级 是否考研 * 专业 是否考研 * 来自 案例 有效的 N 99 99 99 99 百分比 99.0% 99.0% 99.0% 99.0% 99.0% 99.0% 99.0% 99.0% 99.0% 99.0% 99.0% 99.0% 缺失 N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百分比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合计 N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百分比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是否考研 * 考研专业是否99 与爱好一致 是否考研 * 强烈想法 是否考研 * 交流话题 是否考研 * 量表问题1 是否考研 * 量表问题2 是否考研 * 量表问题3 是否考研 * 量表问题4 是否考研 * 量表问题5 99 99 99 99 99 99 99 注:由于一位被调查者经多次提示仍旧无法决定是否继续深造,所以该数据作缺损值处理。
是否考研 * 性别
交叉表 计数 性别 男 32 15 47 女 37 15 52 合计 69 30 99 是否考研 是 否 合计 卡方检验 值 Pearson 卡方 连续校正b 似然比 .110a .013 .110 df 1 1 1 1 渐进 Sig. (双侧) 精确 Sig.(双侧) 精确 Sig.(单侧) .740 .910 .740 .741 .828 .455 Fisher 的精确检验 线性和线性组合 有效案例中的 N .109 99 a. 0 单元格(.0%) 的期望计数少于 5。最小期望计数为 14.24。 b. 仅对 2x2 表计算 结论:经卡方检验可得,p>0.05,所以不能推翻原假设,性别差异与是否决定继续考研没有
关系。
是否考研 * 年级
交叉表 计数 年级 08级 6 2 8 07级 29 13 42 06级 34 15 49 合计 69 30 99 是否考研 是 否 合计 卡方检验 值 Pearson 卡方 似然比 .117a .121 df 2 2 1 渐进 Sig. (双侧) .943 .941 .844 线性和线性组合 .039 有效案例中的 N 99 a. 1 单元格(16.7%) 的期望计数少于 5。最小期望计数为 2.42。 结论:经过卡方检验可得,p>0.05,所以不能推翻原假设,年级差异与是否决定继续深造没有关系。
是否考研 * 专业
交叉表 计数 专业 文科 34 14 48 理科 35 16 51 合计 69 30 99 是否考研 是 否 合计 卡方检验 值 Pearson 卡方 连续校正b 似然比 .057a .000 .057 df 1 1 1 1 渐进 Sig. (双侧) 精确 Sig.(双侧) 精确 Sig.(单侧) .811 .984 .811 .812 .830 .492 Fisher 的精确检验 线性和线性组合 有效案例中的 N .056 99 a. 0 单元格(.0%) 的期望计数少于 5。最小期望计数为 14.55。 b. 仅对 2x2 表计算 结论:经过卡方检验可得,p>0.05,所以不能推翻原假设,专业差异与是否决定继续深造没
有关系。
是否考研 * 来自
交叉表 计数 来自 城市 19 4 乡镇 13 8 农村 37 18 合计 69 30 是否考研 是 否 交叉表 计数 来自 城市 19 4 23 乡镇 13 8 21 农村 37 18 55 合计 69 30 99 是否考研 是 否 合计 卡方检验 值 Pearson 卡方 似然比 2.572a 2.746 df 2 2 1 渐进 Sig. (双侧) .276 .253 .257 线性和线性组合 1.283 有效案例中的 N 99 a. 0 单元格(.0%) 的期望计数少于 5。最小期望计数为 6.36。 结论:经过卡方检验可得,p>0.05,所以不能推翻原假设,户籍差异与是否选择继续深造没有关系。
是否考研 * 考研专业是否与爱好一致
交叉表 计数 考研专业是否与爱好一致 是 50 13 63 否 19 17 36 合计 69 30 99 是否考研 是 否 合计 卡方检验 值 df 渐进 Sig. (双侧) 精确 Sig.(双侧) 精确 Sig.(单侧) Pearson 卡方 连续校正b 似然比 7.668a 6.460 7.516 1 1 1 1 .006 .011 .006 .006 .007 .006 Fisher 的精确检验 线性和线性组合 有效案例中的 N 7.590 99 a. 0 单元格(.0%) 的期望计数少于 5。最小期望计数为 10.91。 b. 仅对 2x2 表计算 结论:经过卡方检验可得,p<0.05,推翻原假设,所以是否热爱考研所填报的专业与是否决定继续深造有显著关系。
是否考研 * 强烈想法
交叉表 计数 强烈想法 非常强烈 有时 24 8 32 30 12 42 一般般 13 8 21 次数不多 不抱希望 合计 1 2 3 1 0 1 69 30 99 是否考研 是 否 合计 卡方检验 值 Pearson 卡方 似然比 3.402a 3.482 df 4 4 1 渐进 Sig. (双侧) .493 .481 .246 线性和线性组合 1.344 有效案例中的 N 99 a. 4 单元格(40.0%) 的期望计数少于 5。最小期望计数为 .30。 结论:经过卡方检验可得,p>0.05,所以不能推翻原假设,父母对孩子是否抱有期望并时常督促孩子认真学习与学生是否继续选择深造没有关系。
是否考研 * 交流话题
交叉表 计数 交流话题 钱 2 1 3 情感生活 学习 12 3 15 17 3 20 未来计划 基本没有 其他 17 13 30 4 1 5 17 9 26 合计 69 30 99 是否考研 是 否 合计 卡方检验 值 Pearson 卡方 似然比 5.877a 6.116 df 5 5 1 渐进 Sig. (双侧) .318 .295 .262 线性和线性组合 1.256 有效案例中的 N 99 a. 5 单元格(41.7%) 的期望计数少于 5。最小期望计数为 .91。 结论:经过卡方检验可得,p>0.05,所以不能推翻原假设,父母与孩子交流的话题与孩子是否决定深造没有关系。由此可以得出,家庭因素对孩子是否决定继续深造的影响并不显著。
2、方差检验
是否考研 *量表问题1
ANOVA 是否考研 组间 组内 总数 平方和 3.317 17.592 20.909 df 4 94 98 均方 .829 .187 F 4.431 显著性 .003 结论:经过卡方检验可得,p<0.05,所以不能推翻原假设。因社会因素所造成的就业难与学生是否决定深造有显著关系。
是否考研 *量表问题2
ANOVA 是否考研 组间 组内 总数 平方和 1.912 18.997 20.909 df 4 94 98 均方 .478 .202 F 2.366 显著性 .058 结论:经过卡方检验可得,p>0.05,所以不能推翻原假设(量表问题2的得分设置是1,2,3,4,5)。由此可得社会影响因素与学生是否决定继续深造完全没有关系——这一假设也是不成立的。
是否考研 *量表问题3
ANOVA 是否考研 组间 组内 总数 平方和 1.226 19.683 20.909 df 4 94 98 均方 .306 .209 F 1.463 显著性 .220 结论:经过卡方检验可得,p>0.05,所以不能推翻原假设。就业需要与学生是否决定深造也没有关系。
是否考研 *量表问题4
ANOVA 是否考研 平方和 df 均方 F 显著性 组间 组内 总数 .963 19.947 20.909 3 95 98 .321 .210 1.528 .212 结论:经过卡方检验可得,p>0.05,所以不能推翻原假设(量表问题4的得分设置是1,2,3,4,5)。学生的懈怠与是否决定深造也没有关系。
是否考研 *量表问题5
ANOVA 是否考研 组间 组内 总数 平方和 1.800 19.110 20.909 df 4 94 98 均方 .450 .203 F 2.213 显著性 .073 结论:经过卡方检验可得,p>0.05,所以不能推翻原假设。国家与学生是否决定考研也没有关系。
是否考研 * 社会影响因素(总得分)
ANOVA 是否考研 组间 组内 总数 平方和 3.041 17.868 20.909 df 9 98 均方 .338 .201 F 1.683 显著性 .105 结论:经过卡方检验可得,p>0.05,所以不能推翻原假设。由此可以得出,社会因素对学生是否决定继续深造的影响并不显著。
七、总结
1、背景变量性别、年龄、专业、生活地都与学生是否继续深造无关。只有学生个人对该专业的兴趣与是否选择继续深造有关。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样本过小,很难保证每个背景变量都得到合理的样本规模;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问卷的质量还不过关,不能合理地反应背景变量和是否选择深造之间的关系。
2、由于预试问卷过后的筛选,很多关于家庭影响因素的问题都被删减。剩余的两个问题难以较好地反应它们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家庭影响因素也与是否选择考研无关。
3、反应社会影响因素的问题以量表形式存在。经过EXCEL软件累加所得的总分与是否考研这一因变量进行F检验,最后得到p>0.05,所以社会影响因素也与是否选择考研无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