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济南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划研究

济南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划研究

来源:九壹网
第26卷 第3期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Vo1.26 No.3 2011年 6月 JOURNAL OF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June 2011 文章编号:1673—7644(2011 J03—0251—05 济南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划研究 何文晶 ,李沛。,刘雅梅4 (1.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省建筑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101;2.山东建筑大学可再生能源建筑利用 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101;3.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1;4.山东建大建筑规划 设计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在对济南市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储量与应用状况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建筑能源 需求与现状问题分析,对2011_2015年期间济南市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做出了系统的规划研究,制定了符 合城市发展的规划目标、规划布局和重点工作领域,确定了新建和改建建筑中应用太阳能和浅层地热能的比 例、建筑面积、建筑类型、应用区域等,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重点,并从环境、社会和经济方面进行了效益分析, 对济南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发展作出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建筑;太阳能;浅层地热能;建筑应用规划 中图分类号:TU18 文献标识码:A The application planning of renewable energy buildings in Jinan HE Wen—jing ,LI Pei。,LIU Ya—mei (1.Shandong Key Laboratory of Building Energy-Saving Technologies,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Jinan 250101,Chi- na;2.Key Laboratory of Renewable Eneryg Utilization Technologies in Buildings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Jinan 250101,China;3.Jinan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Jinan 250101,China;4.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Architecture&Urban Planning Desing Institute,Jinan 250014,China) Abstract: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renewable resource reserves and application status in Jinan,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building energy demand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It also makes the appli— cation planning of renewable energy buildings during 201 1—_2015 in Jinan,planning objectives,layout and the key work areas,ascertaining the ratio,area,building types and the application fields of solar energy and shallow geothermal energy in new construction and renovation of buildings,and the devel- opment focus in relevant industries,analysing the benefits of environmental,social and economic as- pects,being the theoretical guidance of renewable energy building development. Key words:renewable eneryg buildings;solar eneryg;shallow geothermal energy;application planning of buildings 收稿日期:2010—05—2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7822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Y2006 l,Y20o8F29,ZR2010EQ024);山东省科技攻关重大专 项(2005GG21006001) 作者简介:何文晶(1978一),女,山东济南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的设计研究.E.mail:he1506@126.conl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1矩 等因素,土地利用系数取10%,取暖耗能按标 0引言 准煤耗21.73kg/(m ・季)计算,则可供制冷、取暖 建筑面积4263.69km 。 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 表1济南市各月可照时数 地热能和海洋能等…,资源潜力大,环境污染低,可 月份 可照时数/h 月份 可照时数/h 永续利用,是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能 1 307.1 7 444.9 源 J。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对增加能源供应、改 2 3O1.4 8 419.1 3 368.2 9 372.5 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具有重要作 4 391.4 1o 348.9 用,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 5 435.2 l1 3o6.7 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因此,依据国民经济和社 6 436.8 12 299.5 会发展规划,进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划,预测可 表2济南市各县区浅层地热能资源量 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需求,对其开发、生产、转换、利 分区 /km2 总储量/kJ 开采资源总: ̄/Id煤/t 建筑面 ̄:/Jkm 用和分配等各个环节做出统筹安排,是非常有必要 的。 受济南市指派,我们进行了2011_2015年 济南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划研究。根据济南市 自然条件、城市特点、国家鼓励应用可再生能源的相 关以及各类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的特点,着重 选择了太阳能和浅层地热能进行研究分析。本规划 与国内其他相关规划比较而言,具有显著的地域特 色和针对性,探索出一条适宜于地方性特色的可再 生能源建筑应用之路 J,可作为济南市可再生能源 建筑发展的理论指导,也可为与济南自然、经济条件 1.2济南市可再生能源应用现状 相近的其他城市提供参考。 近些年来,济南市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鼓励大 型公建、居住区、城市广场、道路等使用太阳能。截 1 发展现状 止2010年底,全市太阳能光热建筑面积1331万 m ,其中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一体化建设590万 1.1济南市可再生能源资源潜力 m ;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34万m 。 1.1.1太阳能资源 基于保护地下水的原则,济南市可利用的浅层 济南市年可照时数为4431.6h,年Et照时数为 地热能资源包括地表水、土壤源和污水源,现阶段的 2516.9h,年总辐射量为5120.50MJ/m ,理论太阳能 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土壤源热泵技术。截至2010 蕴藏量为1.14×10“MJ,属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地区。 年底,全市浅层地热能资源应用面积已达52万m 。 由统计数据分析,济南市平均每天日照时数为6.9h, 济南市可再生能源产业也得到长足发展,不但 多于6h,太阳能具有可利用价值;各月日照时数多 形成了世界级太阳能热利用产业聚集区,成为全球 于6h的天数最大值出现在7月,最小值出现在2 最大的太阳能毛坯管生产基地,而且从事以浅层地 月,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为1.278,太阳能资源全 热能为主的新能源企业也达到近百家。 年辐射量变化较稳定,有利于太阳能资源的利用。 1.3济南市建筑用能需求 1.1.2浅层地热能资源 截止2010年底,全市既有民用建筑总面积约 济南市浅层地热能资源评估深度为150m,可利 1.37亿m ,其中居住建筑为1.12亿m ,公共建筑为 用温度为8℃。将全市进行分区计算,浅层地热能 0.25亿m 。经统计计算,全市每年建筑总能耗为 总储量271.46×10¨kJ,相当于9.265×10 t标准 595.76万t标准煤,其中采暖能耗为319.75万t标准 煤。考虑建筑布局、建筑符合要求和资源承载能力 煤,占54%,生活用电能耗为276.O1万t标准煤,占 3 图1 济南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类型比例现状 46%,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建筑能耗各占50%,城 镇民用建筑平均能耗为36.84kg/m 标准煤。 《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 划纲要》提出,“十二五”期间济南市城镇化率将达 到75%。根据近两年建筑竣工面积增长速度,预计 2011-2015年,全市新建建筑面积5000余万m ,城 镇民用建筑总面积将达到1.87亿m ,建筑总能耗 将增加20%,每年耗能达到715.18万t标准煤。 1.4存在的问题 虽然济南市在可再生能源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 成绩,但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 亟待解决: (1)扶持需要进一步加强。目前,太阳能 应用得到了充分重视和引导,但是浅层地热能、 生物质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的相关体系还需完 善,经济激励力度还需加强。 (2)市场保障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目前可再 生能源市场中太阳能一枝独秀,需要加快建立促进 多种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市场机制,推动多种可再生 能源产业化,实现市场多元化。 (3)相关技术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今后济南 市新建住宅将以十二层以上为主,必须加强对高层 住宅建筑太阳能利用技术的研究。对于开发利用浅 层地热能方面,虽然基于保护地下水的原则,禁止利 用地下水,但可以研发推广地表淡水源、污水源等热 泵技术,合理扩大浅层地热资源利用领域。 2发展规划 2.1规划目标 应 253 2011-2015年,新建建筑中应用可再生能源的 建筑面积为2360万m ,其中太阳能光热应用2050 万m ,地源热泵应用310万m ;既有建筑的可再生 能源改造面积为140万m ;5年间累计推广可再生 能源建筑应用面积2500万m 。 建设85个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示 范工程,其中建设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示范工程6O 个,城市光伏景观照明示范项目l5个,浅层地热能 示范工程l0个。 70 60 50 \ 基4O 3O 2O lO O 201 l 2O12 2Ol3 2Ol4 20I5 年份 图2济南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在 新建建筑中的比例 n新建太阳能 建£ 筑面积 \ 旧 。■新建地热能 建筑面积 皿可再生能源 改造面积 图3 济南市各类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 2.2规划布局 (1)太阳能光热建筑应用 太阳能光热技术比较成熟,可以在全市范围内 大多数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中广泛应用。既有建筑 中优先改造部门和大型公建,对于居住建筑,鼓 励民众使用整体式和单元式太阳能热水产品。新建 建筑中重点在学校、医院、酒店、工厂宿舍以及 投资的大型公建中配置太阳能热水系统,并进行一 体化设计。在现行的“12层以下住宅必须采用太阳 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和施工”的基础上, 逐步达到“日照满足4h的住宅必须安装太阳能热 水系统,日照不满足4h的住宅酌情安装太阳能热水 系统;新建建筑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必须实现建筑 254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1年 一体化设计和施工。” (2)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 太阳能光电的应用以大型公建为主,建设与建 筑一体化的屋顶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示范项目;结 合济南市城市供电工程规划,在具备条件的工业园 区、大学园区、景观园区建立集中式太阳能光伏发电 站;同时在道路、车站、公园等公共设施照明中推广 使用光伏电源。 (3)浅层地热能建筑应用 对于浅层地热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在保护环 境的前提下,根据各区的资源分布和特征选择合适 的利用方式。 地表水源的利用,近期应配合当前城市建设,以 小清河两岸有代表性的新建或改造建筑为主,发展 地表水水源热泵技术;远期应把地表水总量较为丰 富的章丘市、历城区、长清区作为重点发展区域,优 先考虑距离水系、河道近的建筑。 土壤源可利用量以商河县、济阳县、历城区、长 清区较为丰富,可作为土壤源热泵技术的优先发展 区域。重点选择有示范作用的大型公建,符合条件 的居住建筑可适当采用。 结合污水处理厂,应用污水源热泵技术。合理 利用济南钢铁厂等重型工业和多家热电厂的余热资 源,完善技术,逐步推广。 2.3重点工作领域 重点支持以下领域中的示范工程、技术集成及 标准制定,攻克相应技术难关: (1)研发完善与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生活热 水、采暖空调、光电转换、照明等新技术; (2)研发完善土壤源热泵供热制冷技术、淡水 源及污水源热泵供热制冷技术; (3)研发完善太阳能与浅层地热能综合利用供 热制冷技术; (4)提高太阳能、浅层地热能设备和系统的热 转换效率; (5)降低太阳能光热、光电产品生产过程中的 能耗,减少环境污染; (6)研发推广适合既有建筑改造的可再生能源 应用技术; (7)完善可再生能源建筑的评估检测方法; (8)促进可再生能源建筑设备及产品的产业 化; (9)增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管理及服务体系 建设。 3效益分析 可再生能源建筑的应用,对于改善能源结构、节 约能源资源能够起到重大作用,对产业结构的升级、 拉动内需及增加社会就业人口等能够起到积极作 用。本规划的实施,将在环境、社会和经济方面取得 如下显著效益: (1)促进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将 节约和替代大量化石能源,显著减少污染物和温室 气体排放,加速济南市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201l_2Ol5年全市应用可再生能源累计替代常规 能源约7.5×10 t标准煤;减排SO26400t、NO 5550t、CO,200万t。 表3 2011—2015年济南市太阳能光热建筑节能量预测 表4 201 l—2ol5年济南市浅层地热能节能量 预测(按标准煤计算) (2)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可再生能源的应 用,不但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促进了 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 主义新农村起到重要作用,将有力地推进济南市作 为省会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 (3)加速地方产业升级。建设可再生能源设备 产业基础,加速产业环境的升级更新。投资还将惠 及其它上下游的产业,包括能源服务市场、建筑专项 设计(例如太阳能热水系统专项设计)、监理及施工 等。 4总结 目前,以能源和低碳经济为主题的绿色浪 潮席卷全球,能源战略在国际竞争中具有决定性的 作用。发展低碳城市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 碳经济、面向“后京都时代”的必然选择 。济南作 为省会城市,应在法规上引导和规范,在经济上 第3期 何文晶等:济南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划研究 255 激励和促进,建设完善技术支撑体系,实施严格的监 [2] 杨基春.新能源在建筑节能领域中应用的思考[J].应用能源 督管理,加强宣传培训,创造良性发展环境 ,确保 技术,2008,39(3):32—34.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作的开展和顺利进行,向低 [3] 宋德萱,陈宇.地方性建筑节能规划与节能技术策略的互动研 究[c]//夏海山,陈衍庆.建筑新技5.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 碳城市的目标迈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版社,2010:115—120. [4] 梁浩,龙惟定.城市能源系统综合规划模型的研究与应用[Jj. 参考文献: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0,25(5):524—528. [1]王雪松,王雅丽.碳中和理念下的建筑能源对策分析研究 [5] 李沛,何文晶,杨慧.山东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规划研 [C]//夏海山,陈衍庆.建筑新技5.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究[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 社.2010:121—126. 会论文集.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767—769. -+- 一”+一+-+“+”+”+“+一+ (上接第250页) 善公交场站、公交维修厂等设施建设。完善车辆更 学校班车公交模式,旅游专线公交模式等等,实现多 新,提高硬件设施水平。 模式、专门化的公交模式,构建主导、社会参与、 4.5建立评价指标 关注民生的公交城市。 建议参照公交运营模式,建立超市班车服务指 标体系,具体指标见表1。 参考文献: 表1公交模式服务指标体系 [1] 张顺.大型超市竞相开通免费班车的经济分析f J].哈尔滨商 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 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 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0(5):94—97. 线网密度/(km・km。) 3.5—4 线路长度/km 10~15 [2]黄风娟.公交车与超市班车的“疏”与“堵”[J].人民公交, 线路重复系数 2.0~3.0 满载系数0.5~0.6 2010(8):44—45. 发车间隔 ̄rain 25~30 站点数目/处 8—12 [3] 王卿.节日津城超市班车趟趟都爆满方便市民延时加圈[EB/ OL].[2010—10—03]http://www.enoch.con.cn. [4] 嵇吴威,赵媛.南京市城市大型超级市场空间分布研究[J].经 5结语 济地理,2010(5):756—760. [5] 陈飞,诸大建,许琨.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模型、现状问题及目标 随着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从一线大城市逐步向二 策略:以上海市实证分析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9,184 三线城市蔓延,且出现愈演愈烈之势,交通工具的变 (6):39—46. 革使人们更加方便地到达目的地 ],以公交为主的 [6]王欢明,诸大建,吴光东.公共交通运行模式的选择[J].城市 问题,2010(10):45—49. 城市建设成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一剂良药, [7] 马辉.公共财政应助推城市公交优先发展[J].中国财政,2009 它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实现交通可持续发展。 (18):48—49. 济南市超市班车公交模式的提出体现了提倡公共交 [8] MIGUEL Amara1.Public vs private management of public utilities: 通优先,发展绿色交通模式,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 The case of urban public Lransp0n in Europe[J].Research in 同时体现人文关怀¨ 。公交模式在应用中需明确 Transportation Economics,2008(22):85—90. 的主导地位和监管职能,并引导企业的市场化 [9] 卢世主.唐宋时期交通工具变化对城市空间的影响[J].山东 建筑大学学报,2006,21(3):226—229. 运营,各司其职、共筑公私合作运营,此模式还可在 [】0]罗巧灵,MARTINEAU D.美国交通“绿色”转型、实践及其 更大范围内进行推广、应用,如单位班车公交模式, 启示[J].规划师,2010,26(9):5—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