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湖北省十堰市房县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来源:九壹网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 (2分)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俨然(yǎn) 幽邃(suì) 豁然开朗(huò) B . 垂髫(tiáo) 翕忽(xī) 凄神寒骨(qī) C . 间隔(jiàn) 怡然(yí) 雕栏相望(diāo) D . 语云(yù) 篁竹(huán) 视端容寂(jì) 2. (2分)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人民生活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消费水平明显提高。

B . 看了火箭队和湖人队的比赛,几个NBA球迷正在津津乐道地谈论着巨星姚明的突出表现。 C . 现代社会信息量与时俱进,上网已成为追求时尚的中学生经常挂在嘴边的炙手可热的话题。 D . 初中生活快结束了,同学们面临分别,恋恋不舍,大家期望能萍水相逢在新的校园里。 3. (2分) (2020九下·安徽期中) 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句是( )

①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高居2019年春节档电影票房排行榜首位。②这部影片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人类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③影片体现的英雄情怀、故土情结和国际合作理念,带给我们许多启示。④由于《流浪地球》的热映,使中国科幻电影事业迈向一个新时代。

A . 第①句 B . 第②句 C . 第③句 D . 第④句

4. (2分) 读课文《十三岁的际遇》,对 “船客”、“舵手与船工”理解有误的一项( ) A . “船客”,指北大渴望未来的学生。 B . “船工”指北大广大教师。 C . “舵手”指北大杰出的导师。 D . “舵手”指北大校长。

5. (2分) (2019·邵阳模拟)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古人常用“阴”、“阳”表示方位,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古人还常以“丝竹”代表音乐。

B . 我国古代表示自我谦称的词有:“愚、鄙、敝、卑、仆”等。帝王自我谦称的词有:“孤、寡、不谷”等。 C . 古代的别称都很固定,如桑梓指家乡,社稷指国家,伉俪指朋友,布衣指百姓等。

D . 骈文,文体名,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其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世称“四六文”。

第 1 页 共 9 页

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

6. (4分) (2020九下·顺德月考)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经历一整年的低位 pán huán________后,人民币汇率已走出寒冬,重回稳定运行的轨道。 (2) 院里的金菊从春天开到秋天,一拨又一拨,好像金鸡展翅,永不 diāo xiè________。 (3) 昨天下午 3 点 40 分左右,洪泽湖上出现了 hǎi shì shèn lóu________壮观景象。 (4) 他一言不发地看着对方,方正的脸上带着 bù xiè zhì biàn________的神气。

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

7. (10分) (2019七下·重庆期中) 古诗文默写。 (1) 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2) 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韩愈《晚春》)

(3) 《木兰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渲染出了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木兰诗》)

(4) 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5) ________,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6) 《登幽州台歌》中描绘了诗人孤寂与苦闷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7) 《己亥杂诗》中抒情议论相结合,表现诗人离开京城豪迈,洒脱的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

8. (15分) 综合性学习。

支撑的父亲,负笈远行的信客,弥留之际惦念感恩的老王……读懂了那些普通的人,我们就能读懂他们的艰辛;读懂了那些普通的人,我们怎能不为他们平凡中的伟大而感动…… 班级要开展“让世界充满爱”专题活动,请你参与:

(1) 请为此次活动拟出两个活动环节。

(2) “爱的箴言”——自古以来,有关于爱的名人名言很多。其实你也能根据自己的深刻体会自创一句,下边就请一试身手吧!

(3) “底层的光芒”摄影展——那些在街头巷尾和雨雪风霜中艰难求生的普通人常常撞击着我们的心灵,请用你的笔描绘出一幕最让你感动的普通人或卑微者劳作或生活的场景,并融入你的感情。

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9. (7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第 2 页 共 9 页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充溢离乱伤痛之情。 B . 诗中“烽火”是指因战乱而引发的长安城中的大火,这让诗人很难得到家信。 C . 诗的尾联意思是诗人的白发越抓越少,简直要插不住簪子了。

D . 全诗寓情于景,意在言外,沉着蕴藉,真挚自然,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2) 本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2分)

10. (2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然后作答。 【 甲】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 乙】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 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②怀民亦未寝 (2) 下列与例句“潭西南而望”中“而”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默而识之 B . 辇而致之 C . 人不知而不愠 D . 尽力而为

(3)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第 3 页 共 9 页

(4) 【甲】文中实写游鱼,实际上是从侧面写出了潭水 的特点。

【乙】文紧扣“夜游”结构全文。全篇从“夜”写起,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和 ;接着写寻找夜游同伴并说明两人夜游的 , 为写景作铺垫;之后集中笔墨描写景物,结尾部分借景抒怀。

(5) 柳宗元和苏轼在写作以上选文时,同是被贬之人,同是寄情山水,以排遣愁怀、抒发愤懑,但当时的心境却有所不同,请试作比较分析。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4分)

11. (24分) (2013·营口)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母亲 洪烛

①荠菜成了春天的一个符号,最讲求新鲜的,现采现摘,现炒现吃。我小时候,母亲领我去紫金山踏青,总要随手拎一把小铲刀,挎一只竹篮子,不时蹲下身子,挖路边的荠菜。这样的活儿,我也爱抢着干。母亲站在一旁,边夸我眼尖、手巧,边承诺回家后给我好好地打牙祭。和母亲一起挖荠菜似乎比真把荠菜吃进嘴里更令人陶醉。事隔多年之后,我在异乡想念母亲,头脑中浮现的,仍是她教我挖荠菜时那年轻的面容与身姿。荠菜,因为我亲手挖过,而且是母亲教我挖的,所以从感情上,它离我最亲近,同时也标志着一段不可复得的儿时时光。

②海带被我当作大海的礼物来看待。我之所以热爱海带,在于它是我妈妈的拿手菜。小时候,妈妈总是为我一锅接一锅地用海带炖排骨,说是可以补钙、可以预防大脖子病等等。我感觉,幸福也一点点地融化在浓香的排骨海带汤里。有人问美食家蔡澜:“您见多识广,最好吃的是什么?”蔡澜不假思索就脱口而出:“妈妈做的菜最好吃这是什么原因呢?一方面年少时人的味蕾最灵敏,容易产生深刻印象,口味还未被后来的山珍海味搞得混杂;另一方面,妈妈做的菜最有家常味了,尤其那份细致入微、润物无声的爱心,别人根本模仿不出来。还有一点,恐怕也是最重要的:妈妈做的菜,伴随着我们的成长,而且有时效性,不是永远都能吃到的。终有一天,它会成为一个美好而怅然的回忆,你出再多的钱也买不到,它是无价的。

③我出门在外整整二十年,每次离开家都乘坐夜间的火车,母亲早早就上床睡了,希望我在她睡着的时候再离开。不知道她是否真能睡着,至少假装睡着了,熄灯后的卧室没有任何动静。我探头看了一眼,隐约看见她盖着棉被仰面躺着的轮廓,于是在内心里喊一声妈妈,就蹑手蹑脚地走了。如果她真睡着了,是否梦见准备离开的我?如果她假装睡着,在黑暗中会想些什么?明天醒来后她面对的将是少了一个我的家。母亲说她越来越畏惧和我的离别,既担心我一去不复返,又害怕我下次回来已找不到她。希望我在她睡着后再离开,可以把分别当作一个梦来对待,或者根本就不曾察觉儿子已离开。后来才知道:每次我离开的晚上,母亲都要靠吃点催眠药才睡着。这哪里是催眠药,分明是母亲的止痛药,控制她隐隐作痛的心,因为那一刻,我的心也在痛。

④我最怕听见从故乡传来母亲病危的消息。就是在那个晚上,我被故乡的长途电话惊醒,母亲永远离开了我。失去母亲就等于失去了半个故乡,就等于失去了半个自己。远离母亲的二十多年流浪岁月都像梦境,一个电话把我拉回到现实之中。与母亲有关的生活是我全部的现实,其余的一切都是假的。 我探头看了一眼,隐约看见她盖着棉被仰面躺着的轮廓,于是在内心里喊一声妈妈,就蹑手蹑脚地走了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走得太远了,才意识

第 4 页 共 9 页

到自己是有罪的:曾把唯一的母亲抛弃到了时空的另一端。虽然她从没责怪过我,但我不能原谅自己:竟然如此自私地对待母亲。我所追求的那些所谓名啊利啊,全与母亲无关。母亲需要的仅仅是爱,而我付出的爱很明显是有限的,与那无限的母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⑤母亲走了,我头顶的天空一次次黑了,又一次次亮了。可母亲头顶的那一小块天空再也亮不起来。她睡得那么熟,那么安静,失去了做梦的力气。母亲,你是否也把我忘得干干净净?正如你干干净净地忘掉自己?如果说我比你多一份痛苦,那是因为还无法忘掉你。你确实已睡去了,可在我脑海中,为什么总有一个醒着的你?

(本文获“中国散文年度金奖”,有删改)

(1) 选文中与母亲有关的事,都带给“我”深刻的感受。请补全下面的表格。

与母亲有关的事情 母亲领我去紫金山挖荠菜 ②________ 母亲在我离家时靠吃催眠药入睡 我接到母亲去世的长途电话 (2) 选文第②段画线内容能否去掉?请说出你的理由。 (3) 选文第③段画线语句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4) 请品析选文第④段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

(5) 结合选文内容,请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把无形的母爱描写得具体可感的。(不超过100个字) 12. (20分) 阅读课文《背影》选段,完成后面问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 蹒跚地( a )到铁道边,慢慢( b )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 c )过铁道,要( d )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e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f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 给加线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蹒跚( )( )__________________

(2) 文段划横线句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为什么要写父亲的穿戴?

(3) 在语段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这些细腻的动作描写,描绘出意蕴丰富的背影,在文中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

第 5 页 共 9 页

带给“我”内心的感受 ①________ 幸福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4) 选文中两次写到\"我\"流泪,其感情分别是什么?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3. (5分) (2017七下·南通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荣格认为,真正的美,其实是一种消失。嗅觉就是这样,它在现实里总要消失,却永远存留在我们的记忆里,和曾经温暖的岁月息息相关。父亲做的糖醋鱼的味道;妈妈身上护手霜的味道;奶奶晒过的被子上,阳光的味道;大雪天里,街角路灯下飘来的烤红薯的味道;下过雨,打伞回家时,路边青草和泥土的味道……

请以“那味道,缕缕温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第 6 页 共 9 页

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1、 2-1、 3-1、 4-1、 5-1、

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

6-1、6-2、6-3、6-4、

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

7-1、7-2、

7-3、7-4、7-5、

7-6、

7-7、

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

8-1、8-2、

第 7 页 共 9 页

8-3、

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9-1、 9-2、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2分)

10-1、10-2、

10-3、10-4、10-5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4分)

11-1、11-2

11-3

11-4

11-5

第 8 页 共 9 页

12-1、12-2

12-3、12-4、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3-1

第 9 页 共 9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