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力培育社会资本-读使民主运转起来

大力培育社会资本-读使民主运转起来

来源:九壹网
大力培育社会资本

—读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

二○一一年二月

摘 要

本文简述了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一书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从内容、性质、结构和功用的角度阐述了社会资本的内涵和特点,并提出了在我国培育社会资本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制度绩效社会资本培育

i

一、 《使民主运转起来》综述

《使民主运转起来》(罗伯特D.帕特南著,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从1993年初次发表到1994年的一年间就连续印行了5个版次(俞可平,2003)。戴维〃基尔普说,将任何肉麻的吹捧之词加于其上也不过分,这本书简直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论美国的民主》。《经济学家》杂志则认为,这是一本可以与托克维尔、帕累托和韦伯的著作相提并论的社会科学的巨著。①

本书开篇即问“为什么有些民主获得了成功而有些却失败了?(帕特南,2001)”。发端于70年代的意大利的地区制度改革试验为弄清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活标本”。帕特南敏锐地把握住了这个“量身定做”的机会,并在之后的20多年时间里对此次试验的结果及其原因进行了不懈的开创性的研究和分析。

1970年,意大利启动了地区制度改革试验。原来属于的重要权力被赋予刚刚建立起来的20个地区。通过对意大利各地区20多年纵向比较的实证研究可知,对于任何一个地区而言,正式规则大大增强了地方的权力和资源配臵的能力,导致了地方政治精英政治态度的温和化、地区自治的逐渐深化和民众对地方的逐渐认同。构成制度的那些程序、规则和标准通过影响行为者的认同、

权力和策略制约人们的政治行为,从而影响政治后果。新制度在意大

利逐渐扎下了根。

但是帕特南进一步研究后则发现,意大利南方和北方的地方政治领导人和民众对于当地的满意度是有明显差异的。“不管新的地

①俞可平,“社会资本与草根民主——罗伯特.帕特南的《使民主运转起来》”,《经济社会比较》,第2期,2003年,第21-25页。

②俞可平,“社会资本与草根民主——罗伯特.帕特南的《使民主运转起来》”,《经济社会比较》,第2期,2003年,第21-25页。

1

区有哪些缺点,意大利北方人更愿意受就进的统治”。南北

方对地方行政和立法效率评判的巨大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呢,还是仅仅由于不同地区民众不同的政治偏好呢?这就需要对制度绩效进行客观衡量。

帕特南认为对制度绩效的任何严肃测量都必须同时满足四个方面的要求:全面性(指标体系涵盖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领域)、内在的一致性(指标体系注重整体效率而不偏废任何一个方面)、可靠性(指标体系须是持续可靠的)、指标体系与制度的支持者(选民)的评价和目标相一致。从统计学的角度看,这四项要求实际上就是表面效度、相关效度、一致效度和外部效度(吴建南等,2008)。据此帕特南通过精心设臵的12项指标对各地区在的制定、颁布、实施和回应上的绩效进行了评价。结果是令人惊异的,北方的确比南方更有效率。

帕特南首先尝试从南北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角度来解释双方制度绩效差距。但他发现虽然这种解释总体上说的通,但也存在局限性。于是他尝试从公民共同体的角度来解释制度绩效的差距。帕特南认为公民共同体的核心内涵是公民的参与、政治平等、团结、信任和宽容、社团:合作的社会结构。他通过社团生活的活跃程度、读报几率、投票率和特别支持票率四项指标来衡量公共精神。经过详尽的实证分析后,帕特南发现地区的绩效与该地区公民共同体指数存在着不同寻常的吻合关系。②

既然公民共同体的发展程度和制度绩效有如此密切的关系。很自然的问题便是为什么北方公民共同体发展程度高而南方的低呢?沿着历史的脉络,帕特南带我们回到了公元1100年左右的意大利。为了摆脱霍布斯的“自然状态”,北方和南方人不自觉地选择了两种不

①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62页。

②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12-113页。

2

同的方式。北方选择了通过集体协商、合作的公民自治之道来克服集体行动的困境,而南方则选择了由第三方(国家)强力执行的霍布斯之道。

通过对南北意大利制度绩效差异及其原因的分析,帕特南得出三点结论:一是社会环境和历史深刻地影响着制度的有效性。二是改变政治制度能够改变政治实践。三是制度历史大都发展的很缓慢。①

二、 社会资本的内涵与功用

一般认为,当代对社会资本的研究是从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等人开始的。经过詹姆斯〃科尔曼(James Coleman)、罗伯特〃帕特南(Robert D.Putnam)等学者的研究,这个概念和分析方法得到进一步完善(谢庆奎等,2006)。

首次对“社会资本”概念进行系统阐述的是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 ),他认为,社会资本是“实际或者潜在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由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布尔迪厄,1997)

科尔曼(Coleman)在其所著的《社会理论基础》一书中对社会资本理论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科尔曼从结构和功能主义角度出发将社会资本定义为“人们在一个集体和组织中为了共同的目的而在一起工作的能力,它是在两个方面具有共同特征的实体,这些构成了社会结构的许多方面在这种结构框架中,它们促进了行为主体(无论是个人还是公司)的某些行动”。

帕特南将社会资本的概念引入到政治领域。他认为社会资本包括互惠的规范和公民参与的网络,是指社会组织的特征,诸如信任、规

①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14-216页。

3

范及网络,它们能够通过促进合作行为来提高社会效率。另外林南、

福山等学者都有对社会资本概念的相关论述。虽然学者们对什么是社会资本的认识不尽相同,但还是有某些共同之处。

就内容而言,社会资本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与公民信任、互惠和合作有关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和态度;二是将社会中个体联系起来的社团组织;三是社团组织内部和社团之间的关系,也即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就性质而言,社会资本一般来说都是“公共物品”。“社会资本并非是任何从中获益者的私人财产,这是个人寄身其间的社会结构的一

②个特性”。和其他公共物品一样,社会资本在供给中也存在着搭便车

的现象。理性的个体一般不会有意去创造社会资本。所以社会资本一般只是人们为了某些目的而开展的行动的副产品,常常稀缺。

就结构而言,社会资本具有复杂性。不同规模、不同结构的公民参与网络所形成的社会资本具有不同的性质。帕特南在理论上将其二分为基于平等-互惠横向公民参与网络的好的社会资本和基于庇护-附庸垂直结构的坏的社会资本。帕特南认为前者有利于合作和互惠的产生而后者往往造成背叛和剥削。纽顿(Kenneth Newton)在帕特南等人的基础上,根据信任的不同程度,把社会资本划分为“深度信任”的迪尔凯姆模型(传统社会资本)、“浅度信任”与市民道德的托克维尔模型以及现代社会中的抽象信任模型(现代社会资本)。③“深度信任”存在于家族和熟人之间。他在亲密团体内促成合作,而对于更广泛的社会则表现为不信任。“浅度信任”存在于工作、学校、生活中形成的地方性共同体和志愿性组织之间(纽顿,2000)。 “抽象信任”则存在于陌生人之间。“浅度信任”和“抽象信任”会促进人与人之

①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95页。 ②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99页。 ③谢庆奎,苗月霞,“社会资本与政治民主:理论渊源与发展”,《公共管理科学》,2006年6月,第91-94页。

4

间的合作,无论其处于社团内或社团外。

就功用而言,社会资本具有生产性。他在团体内部促进了自发的合作,使某些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①。社会资本的核心是信任和规范。信任降低了人与人之间达成合作的交易成本,而规范则有效地约束了投机,解决了集体行动的问题,提高了社会效率。研究社会资本的制度理论家们认为社会资本能够降低经济和政治的交易成本,是经济发展和民主绩效的社会基础(王宏强,2007)。显而易见,这里的信任主要指“浅度”和“抽象”信任。因为“深度信任”如果没有“浅度”和“抽象”信任作为基础,那么虽然可以降低团体内的交易成本,却因大大增加团体间的交易成本而导致社会总成本的增加。 三、 大力培育社会资本

帕特南对南北意大利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以及西方学者就社会资本所做的分析对当今中国无疑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要解决好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使中国顺利实现现代化,就要大力培育社会资本。

首先,要加强公民教育、培育公民精神。社会中的任何团体都由公民构成。公民既是公民社会的起点,也是公民社会的终点。由于我国两千多年统治的影响,公众的等级意识和官本位思想仍然十分浓厚,平等、法治等观念还比较淡薄。正如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所言,民情(公民精神)也许是美国民主制度得以健康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所以我国不仅应该在学校教育中大力加强青少年公民精神的培养,而且应该加大对公众公民精神的宣传和培育力度。因为这是良好的社会资本得以形成的思想基础。

其次,要逐步落实公民结社权,促进非组织的健康发展,培

①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96页。

5

育横向的公民参与网络。社会组织是社会资本的发源地。目前我国发展较好的社会组织多为半官半民性质,纯粹的非组织则表现的小而弱。意大利给我们的启迪在于繁荣发展的社群是社会资本发展的基础,也是提升制度绩效,促进经济增长的基础。应该放下对非组织发展的戒心,充分认识其在社会治理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引导非组织的健康发展,使之成为的好帮手。

再次,要改进和完善基层民主。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在我国已经实施了二十多年,它们是我国基层民主的两大主要内容。应该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基层民主实践,使之成为广大民众培养平等、参与等公共精神、锻炼民主实践能力的生动学校。目前在我国农村地区,广泛存在着以血缘、家族为纽带的传统社会资本(即深度信任社会资本),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村民自治的效果。但如果能够落实农村各项民主制度,规范村民自治,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农村传统社会资本向现代社会资本的转型(苗月霞,2005)。改进基层民主要求我们在基层自治中大力发展协商民主。我国学者对农村(王益,2010)和城市社区(陈辉,2010)的实证研究发现,通过采取民主恳谈会的形式,所在地的社会资本存量都得到了提升。有学者甚至认为只有实现社会资本与协商民主的良性互动才能推动二者的充分发展(梁莹,2005)。

最后要改进治理模式,形成国家、社会和市场的良性互动。在目前我国主导型发展的国情下,转变自身职能、改进治理模式对于推动社会资本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作用。应该树立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理念,退出属于市场和社会的领地,把本应由社会自身管理的事物交给非组织管理。这样我国的社会资本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国家、社会和市场三方才能形成良性互动,以实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6

意大利的经验告诉我们,制度的变迁是缓慢的,而规范和公民参与网络的建立可能更加缓慢。对于在发展社会资本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种种问题和挫折,我们必须耐心十足、坚忍不拔。因为我们知道,历史是有力量的。培育社会资本、建设公民社会,任重道远。

7

参考文献

俞可平, “社会资本与草根民主——罗伯特.帕特南的《使民主运转起来》”,《经济社会比较》,第2期,2003年,第21-25页。

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页。

吴建南,马亮,“绩效测量及其解释——兼评罗伯特.帕特南的《使民主运转起来》”,《甘肃行政学院学报》,第6期,2008年,第27-34页。

谢庆奎,苗月霞,“社会资本与政治民主:理论渊源与发展”,《公共管理科学》,2006年6月,第91-94页。

布尔迪厄,《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炼金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年,第 202页。

肯尼斯.纽顿,《社会资本与现代欧洲民主》//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379-410页。

王宏强,“民主的社会资本理论:一个交易成本的视角”,《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第2期,2007年,第78-83页。

苗月霞,“社会资本视域中的中国农村村民自治运作绩效”,《河北学刊》,第25卷,第3期,2005年5月,第201-206页。

王益,“社会资本与基层民主治理—以泽国镇2010年民主恳谈会为例”,《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33页。

陈辉,“城市基层民主发展的困境与路径的选择”,《理论探讨》,第1期,2010年,第23-27页。

梁莹,“寻求社会资本与协商民主的良性互动”,《浙江社会科学》,第6期,2005年11月,第103-107页。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