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绩效工资后,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实施绩效工资三年多来,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但笔者经过调查发现,一些教师由于实施绩效工资后一些因素的影响,导致师德退化。因此,学校领 导要找出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方法,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
【关键词】绩效工资;师德;对策
现代社会要求教师“既教书又育人”,“教书”与“育人”并重,“教书”是教师行业,“育人”是教育事业。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是个人意义上的品德问题,而且赋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它关系到千千万万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
1.实施绩效工资后,教师师德存在的一些问题
自2009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绩效工资的实施,体现了党、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激发了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对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改进理念、提升技能等起到积极作用,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绝大部分教师对绩效工资的改革给予理解和支持,认为这是一项有利于促进教师进步、有利于教育发展的举措。
但最近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在相当一些地方,绩效工资的发放与其所要体现的原则有一定的差距,未能有效地体现“奖励性”。教师普遍认为,绩效工资中的“奖励性”部分,体现的是“多劳多得”和“优绩优酬”的原则,如果教师绩效工资不能真正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这将与绩效工资的初衷相悖,不仅会挫伤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而且会严重制约学校的健康发展。
绩效工资旨在奖优罚懒,让一线教师和工作实绩突出的人得实惠,拉开收入差距。但事实上,不拉开差距不能体现绩效工资,差距太大也不利于和谐稳定。还有过多的强调工作量必然导致平时工作的斤斤计较,每件事大家总要权衡自己有没有必要做,该不该做。另外,对于评先评优教师来讲,多拿钱是应该的,但过多的体现在货币待遇上,必然导致普通教师认为什么事情都应该是优秀的去做,因为你拿了我的钱等现象。造成的结果是优秀教师和一般教师都不努力工作,责任心下降,甚至出现不团结的现象。针对这些情况,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2.加强师德建设的主要措施
2.1 强化师德教育、提升教师修养。总《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向广大教师提出,“要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尊重,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因此,学校要注重学校师德教育的核心地位,继续组织教师深入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大力弘扬以身立教、无私奉献的崇高师德。通过集中培训、学习和自学,启发教师在师德修养过程中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觉悟,自觉进行自身道德修养的提升,形成师德建设的内动力。同时,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作用,选好典型,精心培育,大力宣传典型,通过召开教书育人交流会、师德楷模报告会、优秀教师表彰会,用先进典型的事迹说服人和激励人,大力宣传师德建设的意义、目的和规范要求,营造师德建设浓郁的校园氛围,使学校教师人人自觉地为人师表,
积极地争当师德的表率。
2.2 以绩效工资作激励,为教师师德教育注入新动力。绩效工资的施行,为我们打造团结向上、业务精湛的教师团体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但如果方案不合理,也会产生负面作用,激发矛盾、甚至打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学校领导在制定学校绩效工资奖励方案时,既体现“多劳多得”也要兼顾各方面因素,尽量做到公平公正。方案的制定必须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让方案得到老师的广泛认同,这样才能减少矛盾,起到激励作用。在实施方案时,要以人为本,对一些有意见的教师要加强思想工作,说明原因,让教师理解到这样的分配是合情合理的。
2.3 完善激励和评价制度。加强师德教育,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就要较为完善的激励机制。首先,要把握教师的需要,考虑教师的利益,改变只讲奉献不讲利益的观念,要把教师职业道德要求与教师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其次,根据教师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要奖人所需,使激励起到实实在在的作用。再次,对教师的激励要及时、适时适度。在教师取得进步时及时地激励,如果把每一次激励都放在学期末、学年末,就会降低激励的作用。同时,还要注意激励的适度,根据个人所作贡献对组织的重要性来决定激励的程度,以免其他教师产生不公平感。
加强师德教育,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就要不断完善教师评价制度。首先,我们要重视对师德的考核,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把师德作为评价教师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将师德作为考核教师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教师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建立师德考核指标体系。其次,转变教师评价的功能观,不能只重视教师评价的鉴别、选拔功能,更要发挥教师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坚持发展性评价,使师德评价与教师的发展结合起来。再次,要改革评价方法,坚持评价的主体性与开放性,重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教师对师德评价的主动态度。最后,把评价的结果与任职的基本条件挂钩,与教师的职称评定、评优相结合,调动教师遵守师德规范的热情。
2.4 要关心教师生活,让教师有工作幸福感。学校领导要尊重教师,为他们创造条件,切实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问题,特别是在评职称、住房、两地分居等方面,凡有能力解决的就要解决,暂时解决不了的应做好解释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教师的后顾之忧,使之体会到自己在学校中的价值。确立正确的符合时代特点的教师价值观,不能一味地让教师做“蜡烛”,“毁灭自己照亮别人”,而应让教师“照亮别人”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总之,实施绩效工资后,师德教育应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培养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感情,让教师产生职业自豪感,使教师积极主动的为教育出主意、想办法、献力量,让教师真正在教育中体验快乐,并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资料
[1] 《师德建设》陈宁,首都师大出版社
[2] 《教师手册(师德师风建设)》盐城市教育局,盐城市教育局图书出版社 [3] 《演讲集——弘扬高尚师德师风 加强教育行风建设》齐齐哈尔市教育局,齐齐哈尔市教育局图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