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杂志 第33卷 第1期 2014年 35 强化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推进 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 陈朝阳,雷章树,刘继承 (商洛市畜牧产业发展中心,陕西商洛726000) [中图分类号] S 81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704(2014)01—0035—02 近些年来,商洛市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的 基础不断夯实,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有力 1.4技术应用不断推广 按照“及早规划、强化培训、打造样板、推行标 推动了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加速转型。 准”的技术路线,生产中更多采用电脑自动配给料、 自动饮水、自动清粪、自动控制光温等技术,推行沼 气技术、发酵床养猪技术,全面实施种养结合、以肥 还田等生态循环技术,不断提高生产水平和生产 效益。 1.5防疫手段不断改善 1 发展现状 1.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全市累计创建畜禽标准化示范场226个,发 展畜禽规模养殖场2 147个,适度规模养殖户6 303 户,规模养殖场畜禽存栏数占到全市总存栏数的 6O 以上。全市建立种猪场及自繁自育商品猪场243 个,生猪良种覆盖率达9O 以上,规模场生猪自繁自 养率达60 以上。先后培育了丹凤华茂、洛南华阳 等一批养殖龙头企业,发展畜禽专业合作组织48个, 带动农户6.87万户,拉动了畜牧业持续发展。 1.2生产方式不断转变 新建标准化养殖场大多采取多点生产技术,全 进全出,建立了一套防疫、消毒、管理制度,修建隔离 设施,硬化场区道路、改扩建消毒池,强化消毒室、兽 医室等,严格控制疫病发生和传播。 2存在问题 2.1对标准化创建的认识不到位 畜禽养殖由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的小规模、粗 没有畜牧业标准化,就没有畜牧现代化,就没有 放型传统养殖向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现代养殖 方式转变。600头商品仔猪繁育场、万头示范村、养 食品安全保障。畜产品的竞争,说到底就是畜牧标 准化、现代化水平的竞争。目前多数养殖场户在创 建标准化过程中,就创建而创建,目的缺失,片面追 求现象,紧抓验收关,不能将标准化要求贯穿始终, 没有真正认识到,发展畜禽标准化养殖是突破当前 畜牧业发展难点的关键所在,是解决当前畜牧业发 殖小区等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畜禽生产由 满足生活需要为主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型向发展商 品生产、增加经济收入为主的市场经济型转变,使一 项家庭副业变为农业农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推进 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模化、防疫制度化、 粪污处理无害化,畜禽标准化生产水平逐步提升。 1.3治污能力不断增强 展过程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治本之策。 2.2软件建设不到位 一些养殖场畜禽养殖档案填写不规范、生产记 严格“六分离六配套”标准,从而实现人畜分离, 雨污分离,粪尿分离,料水分离,大小分离,强弱分 录不完整、管理制度不科学,畜禽及产品销售追溯制 度等建立实施不到位,有些制度章程流于形式,只写 不做。有的专业合作社,组织结构不健全,监督机制 形同虚设。 2.3规模不一,发展不均衡 离。因地制宜,配套建设,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新 建了一大批低排放、低污染的标准化规模畜禽养殖 场,实施清净水源、清净家园、清净空气的“三净”工 程,使粪便直接排放水源、露天堆置等现象得到进一 步控制。 [收稿日期]2013—04—24 [作者简介]陈朝阳(1975一),女,陕西商洛人,硕士,高级农 艺师,从事饲草饲料监管、畜禽标准化创建等 工作。 商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规模 小,档次不够高,链条短,龙头企业数量不足、质量不 高、市场开拓能力不强,与畜牧养殖户的利益联结不 紧,带动作用不够明显,多数畜产品处于出售原料和 初级产品阶段,导致规模经营、加工增值水平和经济 36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Vo1.33 No.1 2014 效益低下。所以还没有真正进入到竞争阶段。 2.4经营管理水平不够高,缺乏专业人才 养殖业主基本是农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经营 管理能力、技术水平等相对较低,而且日益加剧的市 场竞争使得各场更加需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经营 人员和管理者加人进来。但养殖场的自身条件难以 吸引到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参与进来。 2.5资金短缺,土地制约发展 大部分场子尚处于发展初期,经济实力薄弱,难 以得到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民间融资相应增加经 营成本,加之畜牧业没有税收,同时承担着重大动物 疫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以及节能减排的压力, 土地指标难以批准,养殖场让位于城市建设、工业发 展现象时有发生,从而制约了养殖场的发展空间。 2.6畜禽粪污污染依然存在 养殖场户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实力配备相应的畜 禽粪污处理和利用设施,而出于运行成本考虑,即便 配备处理设施也很难保证正常运行。目前粪污处理 相对简单,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3建议对策 3.1 加大支持力度,提升创建标准化信心 稳定现有扶持,建立和完善畜禽标准化适 度规模养殖支持机制,保证财政投入水平在现 有基础上逐年有增,切实解决畜禽标准化养殖中的 现实问题,比如通水、通电、通路、标准舍升级改造及 建立粪污治理设施和引导农户开展合作经营等。进 一步缓解土地、环境承载矛盾,引导规模养殖场抱团 组建利益密切联系的大型合作社,把单个养殖场的 标准化引向更大规模的标准化,提升市场竞争力。 同时出台相应,鼓励种公猪养殖、粪污与病死动 物处理等共性服务从规模养殖场分离出来,实行合 作社统一服务,以合作化推动专业化,以专业化提升 标准化。 3.2壮大龙头企业发展,增强经营组织化程度 在畜牧业发展产业链中,龙头企业发挥着核心 和主导作用,龙头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和产品开发 能力,直接影响着畜牧产业的规模和效益。应引进 外龙头,建设新龙头,壮大老龙头,把发展壮大龙头 企业作为加快畜牧业发展的牛鼻子来抓,扶持重点 由量的扩张转变到质的提升,着力扶持一批规模大、 产业链条长、带动示范能力强、支撑经济发展作用大 的企业。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先进设备 购置、基地建设等。变资金直接投入为企业承担贴 息贷款方式,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放大财政资 金使用效应,可作为支持企业实施标准化生产的资 金,也可作为企业吸引农民就业奖励资金,还可作为 企业引进高端技术和管理人才的补助资金等。 3.3强化畜牧科技支撑,加快技术体系建设 坚持科技创新提速、科技推广提效、科技培训提 质的原则,加快推进畜禽品种改良、防病减灾、粪污 综合利用、畜产品加工、饲料节本等关键技术体系建 设。新建标准化养殖场提倡采取多点生产技术,全 进全出,努力实现喂料、饮水、消毒、出舍、清粪自动 化。进一步细化畜牧技术推广、研发机构职能,规范 其机构名称,提升畜牧队伍整体形象,大力推进服务 手段创新,健全乡镇技术人员包村联户机制,鼓励引 导专家学者深入基层开展技术服务支持畜牧组织提 供多种形式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形成产学研相 结合、公益性推广和经营性服务互补的格局。加大 畜禽养殖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提升先进适用技术 在生产一线的应用程度。 3.4积极应对养殖污染,实现产业达标排放 坚持畜牧业发展与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并重、综 合利用优先的原则,采取以奖促治、以奖代补等形 式,综合治理粪污污染。对新建养殖场,严格要求污 染防治设施要与养殖场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 工、同步使用,实现达标排放。科学制定区域化生态 畜牧业发展规划,支持有条件的养殖企业率先建设 粪污处理中心,对周边小、散养殖户粪污进行集中处 理,发展清洁生产,减少环境污染。大力推广循环生 态养殖模式,全面推行沼气发电工程、发酵床养猪技 术等,利用先进高效的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从提高 技术水平着手,解决污染防治问题;从推广生态养殖 模式着手,减少污染排放问题;从建立环保监管机制 着手,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3.5建立健全制度档案,确保生产全程可追溯 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必须建立生产、免疫、消毒、 用药、饲料投入、畜禽进出栏、无害化处理等制度,不 但养殖场内相关人员要学习制度,还要将制度上墙。 标准化养殖场必须有专人负责并建立规范的养殖档 案和生产记录,对保障生产正常运转、畜禽安全非常 重要。一要严格投入品使用记录,对兽药、饲料进出 时间、适用范围等准确记录,各种原始应妥善保 存,以备查用。二要严格畜禽疫病防治记录,主要记 载免疫时间、疫苗种类、免疫程序、畜禽发病、用药、 治疗等情况和疫病监测情况等。三要严格生产资料 使用记录,主要记载畜禽数量、种畜禽品种和性能、 生产和销售等情况。记录记载应完整,所有数据可 追溯,并能相互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