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渝怀铁路涪陵至怀化线增建第二线线路选线经验探讨

渝怀铁路涪陵至怀化线增建第二线线路选线经验探讨

来源:九壹网
渝怀铁路涪陵至怀化线增建第二线线路

选线经验探讨

一、渝怀线工程概况及特点 1、既有渝怀线概况

渝怀铁路位于重庆市、贵州省及湖南省境内,起于起于重庆枢纽襄渝铁路K808线路所,途径重庆市的涪陵区、武隆县、彭水县、黔江区、酉阳县、秀山县,贵州省的松桃县、江口县、铜仁市,湖南省怀化市的麻阳县、鹤城区,止于湖南省怀化站重庆端,线路全长624.523km,为Ⅰ级单线电气化铁路。

2、渝怀线增建第二线特点

本项目为西南山区铁路,其主要特点有: (1)沿线地形地质复杂

线路沿线地形起伏大,穿越了乌江峡谷区、武陵山谷地区、溶蚀丘陵、溶蚀槽谷区、低山河谷区、丘陵谷地区。

(2)临近既有线、安全风险大

线路地处于渝东南山区,由于地形条件困难,沿线地质复杂,渝怀既有线修建时沿线主要的经济据点均已覆盖,各站位条件均有限。

(3)控制因素多,需多次换边

沿线由于工程地质、既有线预留、城市规划等因素,需进行多次换边(全线共设置7次换边)。

二、渝怀增建第二线设计思路

本线为既有线增建第二线,在方案选择上,除了要考虑地质、环评、规划等常规因素外,还主要考虑既有线的运营安全。

1、充分利用预留工程

沿既有线增建第二线时,为避免施工对既有线产生干扰,保证既有线的安全,在有预留工程的地段,应充分利用预留工程。

2、绕避不良地质

对既有线施工中已发现的滑坡、岩堆等不良地质,即使原来已对其进行过整治,增建二线时也应进行绕避。

3、绕避既有路基支挡工程

既有线有重大路基支挡工点地段(如抗滑桩、桩板墙、锚索桩等)原则上不拆除,应尽量进行绕避。

4、绕避既有隧道工程

隧道进出口没预留二线条件地段,应充分考虑施工间距,确保既有隧道安全。 5、绕避既有桥梁工程

在特大桥、大桥地段,应充分考虑通航、行洪要求以及对既有桥梁基础的影响,对既有桥梁作适当绕避。

6、加大并行段间距

与既有线并行路基地段应适当考虑铺架工程以及施工对运营的干扰,有条件地段线间距设计为5m。

7、改移道路等附属工程

改移道路原则上应远离铁路,尽量在桥下通过,必须在路基上方、隧道顶段通过时,道路改移工程与铁路工程一体时,需采用铁路防护工程及防护设施,确保安全。

三、相关案例

(一)“涪陵站南涪下行疏解线方案选择”设计方案案例

渝怀线增建第二线南涪下行联络线长约2km,位于涪陵车站出站端,受控因素多(接轨点、既有渝怀铁路及挡护工程、下穿涪陵至丰都高速公路、上跨渝怀铁路净空等)。既要保证运营安全,又要满足技术标准,选线非常困难。

施工中不能中断既有线运营并确保运营安全;尽量减少大拆大改并使涪陵站功能不受影响;

(二)新建圆梁山隧道线路方案选择

1、圆梁山隧道方案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武陵山脉横亘在渝鄂黔三省交界处,群山层叠;位于酉阳界内的圆梁山是乌江和沅江之分水岭,山势高峻,地质异常复杂。

既有渝怀铁路圆梁山隧道位于渝怀铁路鱼泉车站与长潭沟车站之间,全长11070m,是既有渝怀铁路最长的隧道,也是渝怀铁路控制的工程,是国内隧道建设史上遇到的地质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的隧道,既有隧道施工时发生多次大规模岩溶突水、突泥 ,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对工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渝怀铁路增建第二线圆梁山隧道线路方案的选择极为重要。

2、圆梁山隧道线路方案总体布置研究

既有圆梁山隧道地质复杂、工程艰巨,在渝怀一线勘察设计过程中进行了大量方案比选。本次重点根据既有线勘察设计及施工情况,结合沿线地形地质条件对增建第二线方案进行了沿既有线利用平导方案、圆梁山短隧方案及沿319国道绕避圆梁山方案的比选。各方案走向示意图如图1所示。

三方案概述

(1)完全利用平导方案

增建第二线利用旗号岭隧道平导出洞后,跨细沙河大桥,再充分利用既有渝怀一线圆梁山隧道平导(既有线右侧30m)长约10.3km,出洞后二线因长潭沟车站取直而约有0.9 km的平导不再利用。由于设计速度为120km/h,不再专门设置防灾救援应急通道,而是与既有隧道互顾,发生灾情时相互利用紧急疏散。

(2)新建圆梁山隧道方案

为避免二线在施工时危及既有圆梁山隧道的安全,线路在旗号岭隧道出口段即拉开与既有线的间距(既有线右侧80 m),新建一座新圆梁山隧道(长10.99 km),把预留圆梁山平导作为二线施工及运营时的排水、通风及救援应急通道。

(3)部分利用圆梁山平导方案

线路在圆梁山隧道进口段同新建圆梁山隧道方案一致,避开高压富水区(K339+074~K341+274段穿越毛坝向斜高压富水段)后,在隧道内(K342+200~K343+200)加两个反向曲线引进预留圆梁山平导。

四、主要工程数量及投资比较

各方案主要工程数量及投资比较如表所示。

利用既有圆梁山隧道平导方案主要工程数量及投资比较表 比较范围

K332+300~K349+800 表2

序项 目 号新部分利用圆梁山平导方案 完全利用圆梁山平导方案 位建圆梁山隧道方案 1建 筑 长 度 km 507 17.521 17.53 17.2用地 亩 8 11.9 11.2 11.填 方 土石方 路基3工加固程工程 抗滑桩 04m3 挡墙 14 挖方 04m3 10.6 3.2 4.6 3.0 0.18 0.12 0.10.41 9 0.59 0.3桥4桥梁 涵工特殊单 线 -延长米 1-座448.1 1-448.1 399. 1-大中单H≥3-3-3-程桥 线 50m 671 621.2 669.6 1000≤L 2-531 538 2-517 2-隧5道3000<L≤6000m -延长米 座4518 1-4518 1-4490 1-10000<L≤15000m 1-10990 1-10975 1-11182 6桥隧总长 km 8-17.201 8-17.135 8-17.273 7主要工程费 万元 67065724.506 66082.002 70.56 8总投资 万元 51 456 87633 8813.5方案分析

三个方案线位相近,通过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基本相似,其地质情况无明显差异。各方案主要优缺点如下:

(1)新建圆梁山隧道方案的优点是施工期间可利用既有平导作为二线隧道的辅助坑道,施工工期最短,同时可利用既有平导侧向探测新建隧道各处的不良地质;缺点是新建圆梁山方案未能利用平导已完全探明的地质情况,地质条件相对来说不够明确,过三叠系地层段可能遇见隐伏的大型溶洞,不确定因素相对较多,施工安全隐患大,超前地质探测工作量较大,费用高,处理极其困难。

(2)部分利用平导方案的优点在于2#溶洞段采用新建隧道,不再对该段进行扩挖,施工难度降低,对既有线基本无影响;既有平导探明的地质情况大部分可为设计、施工所利用。缺点是新建段穿越已探明2#溶洞的隧道长度达100m左右;且隧道大部分需利用平导扩挖,施工工期也较长;同时线形也最差。

(3)对环保的影响

既有圆梁山隧道穿越重庆市级酉阳大阪营自然保护区,地段较为敏感,利用既有线平导方案是在既有贯通平导上扩挖修建,基本不改变既有现状;而新建圆梁山隧道方案需重新开挖洞口,对洞口地表植被破坏以及隧道洞身扩挖引起地下岩溶水渗泄,从而对隧道顶部植被及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

经综合分析,完全利用平导方案具有地质情况清楚,不可预测风险最少,隧道穿越2#溶洞长度最短,处理更易,施工风险最低的优点。

四、经验及建议

1、既有线增建第二线方案研究,要先整体再局部,逐步进行综合比选,才能找出一条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方案。

2、区铁路地质复杂、地形条件困难地段,增建二线应充分利用一线地质资料,结合既有线施工时揭示的地质情况,合理确定地质可靠方案,规避地质风险,再结合工程及投资,确定方案,提高选线效率。

3、增建二线方案选定,不仅要考虑地质情况,同时要兼顾二线的施工安全及施工对既有线造成的运营安全影响,充分体现安全选线、环保选线、地质选线和工程选线的理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