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蒙自高级中学18-19学度高一上年末考试-物理(带解析)
高一年级物理试题
〔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值100
分,考试时间90钟,请你安排好答题时间
2、在作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将所选题目中其他答案标号涂黑,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在作答第二卷时,要用黑色的签字笔、碳素笔书写,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公式、计算过程,数据保留到小数点后面两位,所画图形、表格、字迹清楚整洁
4、认真阅读题目,仔细观察图形,各题号与答案对齐,现在请你开始答题
第一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所给的答案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多项选择、不选记0分,请你将答题卡上对应题号后正确的答案用2B铅笔涂黑,每题3分,共10个小题30分〕 1、以下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A、我校每一节课40 min指的是时间
B、由郑州到北京的某次列车9∶40开车,指的是时刻
C、在时间坐标轴上的每一坐标点表示的是时刻也可以说是时间 D、第1 s初到第2 s末所经历的时间为2 s 2、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1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第1 s内和第2 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 B、第1 s内和第2 s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图1 C、第2 s末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D、第4 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同
3、物理单位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共同组成了单位制,在以下所给单位中,属于力学中三个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
A、千克、米、秒 B、千克、焦耳、秒
2
C、千克、米、牛顿 D、米/秒、千克、牛顿
4. 如图2所示,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小铁块静止地放在半径为R的半球体上,小铁块与半球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小铁块与球心的连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θ,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
A、地面对半球体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B、质点对半球体的压力大小为mgcosθ C、质点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μmgsinθ D、质点所受的静摩擦力大小为mgcosθ
5、如图3所示,一物体静止于水平桌面上,那么下面相关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图2 〔 〕
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力
图3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的力
6、以下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物体只有在突然运动或突然停止时才有惯性 B、物体的质量越大或速度越大,其惯性也就越大
C、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机内的物体,其惯性因物体失重而消失 D、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与物体是否受力和运动无关
7、如图4所示,一个质量为1kg的金属小球用一根轻绳悬挂起来,现用一拉力F由水平方向向上缓慢移动并保持夹角不变,那么F的最小值为:
A、10N B、5N C、53 N D、52 N 8、如图5所示,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叠放着的A、B两个物体,在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定的拉力F作用下,以共同的速度和加速度一起向右加速运动。那么此时关于对B物体的受力分析,下面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B物体只受到竖直向上的压力和重力
B. B物体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和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C. B物体只受到重力、A物体的支持力和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 D. B物体受到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图5 9、如图6所示,一轻质弹簧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下端固定、弹簧原
长为20cm,劲度系数k=200N/m.现用竖直向下的力将弹簧压缩到10cm后用细线栓住,此时在弹簧上端放置质量为1.0kg的物块、在烧断细线的瞬间( )
A、物块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
2
B、物块的加速度为10.0m/s,方向竖直向上、速度为零 C、物块的加速度为零,但速度不为零
D、物块的加速度为30.0m/s2,方向竖直向下
10、在粗糙水平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物体,受水平拉力F作用后产生的加速度为a,物体受到摩擦力为Ff,如果把拉力改为2F,那么有〔 〕
A、摩擦力仍为Ff 、 加速度仍为a B、支持力大小为mg、加速度变为2a
C、摩擦力变为2Ff、 加速度大于2a D、摩擦力仍为Ff、、加速度大于2a 【二】四选二选择题〔在每题所给的答案中只有两个选项正确,选对一项得2分、多项选择、错选、不选记零分,请你将答题卡上正确的答案涂黑,每题4分,共5个小题20分〕 11、如图7所示,一个可以视为质点的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那么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 A、因为位移是矢量,所以为4R向东 B、因为路程是矢量,所以为4向东
C、因为位移是矢量,所以为4向东 D、因为路程是标量,所以为2R
300 F 图4 图6
图7
12、看图、识图、作图是学好物理的最基本的能力,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面所给的图8中,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
13、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传感器技术的有机结合,就可以把看不见、摸不到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现把两个相互作用的弹簧挂钩与传感器接在计算机屏幕上出Vm/s xm/s xm/s Vm/s 现的结果如图9所示,通过观察分析两个力传感器的变化曲线,可得结论〔 〕 FN/ A、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始终相等,因此物体受力平衡 B、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始终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 C、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始终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合力为0 抛物线 D、 牛顿第三定律研究的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因此不论物 F/N 30 体如何运动,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相同 t t t t 0 O t/s 0 0 0 14、某同学在做研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实验时,将一弹簧竖直悬挂让图8 D C A B 其自然下垂,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在其施加外力F,测出弹簧的总长度为20.0 L,改变外力F大小,测出几组数据,作出外力F与弹簧总长度L的关系如图9 10.下图10所示〔实验在弹性限度内〕由此可得〔 〕
A、弹簧的原长度L10cm
L/cm 00 10 20 30 图10
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100N/m C、弹簧的原长度L30cm
0D、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200N/m
15、下面关于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及其变形公式的分析、理解中,你认为正确
合的选项是:
A、由Fma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
合 B、由
F合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受的合外力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 maF合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合外力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amF合可知,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测出物体所受合力和加加速度来求出质量 maC、由
D、由
蒙自高级中学2018—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物理答题卡
【一】选择题〔在每题所给的答案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多项选择、不选记零分,请你将答题卡上正确的答案涂黑,每题3分,共10个小题30分〕 【A】 【B】 【C】 【D】 2、【A】 【B】 【C】 【D】 3【A】 【B】 【C】 【D】 4、【A】 【B】 【C】 【D】 1、
【A】 【B】 【C】 【D】 6、【A】 【B】 【C】 【D】 7、【A】 【B】 【C】 【D】 8、【A】 【B】 【C】 【D】 5、
【A】 【B】 【C】 【D】 10、【A】 【B】 【C】 【D】 9、【二】四选二选择题〔在每题所给的答案中只有两个选项正确,选对一项得2分、多项选择、错选、不选记零分,请你将答题卡上正确的答案涂黑,每题4分,共5个小题20分〕
【A】 【B】 【C】 【D】 12、【A】 【B】 【C】 【D】 13、【A】 【B】 【C】 【D】 11、
【A】 【B】 【C】 【D】 15、【A】 【B】 【C】 【D】 14、
第二卷〔非选择题〕
【三】填空题、作图、实验题〔共 16 分〕
16、〔6分〕做力的平行四边形法那么的实验,是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上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的A点,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个细绳套,如图11所示,两个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拉橡皮条使之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时需记录下结点O位置和F、F的示数后,还描下F、F的_______;再用一个测力计钩1212A 住细绳套规范的做好实验并作出如图11所示,其中理论值为 :____;实际值为:O ______。 17、〔10分〕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使用了如图12所示的装置,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50Hz。 F1F2 〔1〕该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在纸带上取连续的六个计数点,如
小车 纸带 '图11 图13所示,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10.0mm、12.0mm、14.0mm、16.0mm、F F18.0mm,那么打E点时小车的速度
为 m/s, 打A、F两点的过程中小车的平均 打点计时器 图12 沙桶
速度为 m/s, …· · · · · · 2
小车的加速度为 m/s。
A B C D E F 〔2〕该同学要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和质量M的关系,应该保持拉力不变;得到多组数据后他应描给的图象是 〔填1〕 图13 am还是aa m〔3〕该同学通过数据的处理作出了a —F图象,如图14所示,那么 ①、图中的直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 。 ②、此图中直线发生弯曲的原因是 。 【四】计算分析〔共4个小题,要用黑色的钢笔、碳素笔书写,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O 图14 计算过程,数据保留到小数点后面两位,所画图形、表格、字迹清楚整洁〕 18〔8分〕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塑料小球从80m高空自由下落,到达地面后经过地面反弹上升到最大高度为45m,如图15所示,请你计算以下相关物理量〔g10m/s2〕:
〔1〕塑料小球下落的时间为多少秒?全过程的路程为多少? A 〔2〕塑料小球经过地面反弹时的速度为多大? 〔3〕塑料小球下落时最后1秒的位移为多少?
19〔8分〕如图16所示是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沿直线运动时的v---t图象、请你根据v---t图象回答以下问题:
〔1〕试求0~40s、40s~60s的位移为多少? 〔2〕求0~40s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B 〔3〕作出0~60s内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时间的a---t图象、
F 20〔8分〕将一个重物用弹簧秤竖直悬挂起来后,弹簧秤的示数如图17A所示(弹簧秤的量程100N),之后将该物体放到粗糙的水平面上如图17B所示,当逐渐增大拉力到43N时,物体刚好运动,物体运动之后只用40N的拉力就能保持向右匀图15 速运动〔g10m/s2〕。求:
〔1〕物体的质量为多少千克?物体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多大? 〔2〕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为多大? 图16 〔3〕如果将拉力改为60N,并且由静止拉物体运动,经过时间为10秒时物体的运动速度和位移各为多少?
21〔10〕质量为4Kg的物体放在与水平面成300角,逐够长的粗糙斜面底端,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素
3与斜面平行,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18所示,外力作用在物体上的时间共10秒,根据所给条件〔1、3〕求:〔1〕00sin30cos3022物体所受的摩擦阻力为多大?〔g10m/s2〕
3,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0N0N 50N 50 F 100 100 〔2〕物体在0—4秒内的加速度为多少?运动的位移为多少? 〔3〕物体从运动到停止时物体走过的总位移为多少
〔4〕如果前4秒F是水平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如何运动?
300图17A 参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所给的答案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多项选择、不选记零分,请你将答题卡上正确的答案涂黑,每题3分,共10个小题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C B A D A D B C B
1、解析;选C
10 D
因为时间轴上的点表示时刻,两个时刻之间的差为时间,故答案选择C 2、解析:选B
由题给v-t图可知,0---1S正向加速,加速度与速度同向,1—2S正向减速,加速度与速度反向,2S末速度为0但加速度不为0,2S—3S时反向加速,加速度与速度同向,3S—4S反向减速,加速度与速度反向,故答案选B。
3、解析:选A
力学中基本物理量为长度、质量、时间,其单位是:米、千克、秒,故答案选A。 4、解析:选D。
根据题意可知,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地面给M的摩擦阻力为0,A答案错误,根据平衡条件可得,质点对曲面的压力大小为mg sinθ,B答案错误、C答案错误,质点所受的是静摩擦力,大小为mg cosθ,故答案选择D。
5、解析:选A
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桌面了生形变产生支持力,与物体受到的重力平衡,是平衡力,物体发生形变产生力是压力,桌面了生形变产生支持力和物体发生形变产生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故答案B、C、D错误,正确选择A,
6、解析:选D。
物体的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和如何运动无关。故答案A、B、C错误,正确答案选D。
7、解析:选B
根据题意和图形,点直线的垂直距离最短,故答案选择B
8、解析:选C
因为A、B两物体以共同的速度和加速度一起向右加速运动,故B物体有向左滑动的趋势,那么此时对B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可得,物体在竖直方向受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并平衡,水平方向上受向右的静摩擦力作用,应选择C
9、解析:选B
根据题意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可知,物体受重力和弹簧的弹力作用,弹力:
Kx2000.1N20NG10N,烧断细线的瞬间,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向上,由公式
2F合ma可得加速度a10m/s,方向竖直向上,故答案A、C、D错误,正确答案选B。
10、解析:D
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受水平拉力F作用后产生的加速度为a,故物体受到摩擦力为Ff,不会发生变化。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由牛顿定律可得:FF。如果把拉力
am。正确答案选择D。
改为2F,那么有:
a/2FFm2F2Fm2(FF)m2a【二】四选二选择题〔在每题所给的答案中只有两个选项正确,选对一项得2分、多项选择、错选、不选记零分,请你将答题卡上正确的答案涂黑,每题4分,共5个小题20分〕 题 号 11 12 13 14 15 答 案 A D B C B D A B C D
11、解析:选A、D
根据位移是矢量,大小等于始末两点间的距离,方向由始端指向末端,所以A正确;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代数和,路程选D。答案选择A、D。
12、解析:选B C
A是 v--t图象,表示的是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正向匀加速运动,B 是x--t图象,表示的是物体做正向匀速,C是v--t图象,表示的是正向匀速,D是x--t图象中抛物线,表示的是物体做正向匀加速,故答案选择B、C。
13、解析:选B D
此题考查的是对牛顿第三定律的正确把握,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物体间的一种相互作用,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相同性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力,与物
体是否运动无关,不能求合力。故答案选B、D
14、解析:选A B
由题目所给的F—L图可得,弹簧未受拉力时的长度为原长,故弹簧的原长度L10cm。
0由弹簧的劲度系
。故答案选A B F20NK100N/mx0.2m15、解析:选C D
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中,F是物体受到的外力的合力,与物体的质量和加
合合速度无关,A答案错误,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物体是否受力和运动无关,
B答案错误。而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答案C正确。虽然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物体是否受力和运动无关,但通过测出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和加速度,可以求出物体的质量。答案D正确。
【三】填空和实验题
16、方向、理论值:F/、实际值:F 17、〔1〕、0.85m/s 0.7m/s 5 m/s2
(2)、1
am(3)、○1平衡摩擦阻力时角度过大
2砂和砂桶的质量过大 ○
【四】计算分析〔共4个小题,要用黑色的钢笔、碳素笔书写,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计算过程,数据保留到小数点后面两位,所画图形、表格、字迹清楚整洁〕 18(8分)、解:〔1〕由题给条件可得:h80m,h45m,由公式可得: 11h2gt22h280ts4sg102gh1v。 〔2分〕
物体运动的路程S=125m 〔2分〕 〔2〕由公式 〔2分〕 2可得:
v2gh130m/s 〔2分〕 1212hhgt80m103m35m2219(8分)解:〔1〕由题给图形可得:0—40s时:位移 〔1分〕 3040x20m700m2 40s--60s可得位移: 〔1分〕 1x2020m200m2〔2〕由公式x700 〔1分〕
vm/s17.5m/st40〔3〕0--10s匀加速运动: 〔1分〕 v2022a1m/s2.0m/st1010s—40s匀速运动。加速度为0 〔1分〕 40s--60s匀减速运动:
〔1分〕 v02022a2m/s1m/st20am/s 3 2 1 0 -1 -2
2〔3〕
作图如下所示:〔2分〕
10s 30s 50s t/s
20(8分)解:〔1〕由题给图形可得;G80Nmg,故物体的质量m=8.0千克.(1分)
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阻力(2)如图受力分析可得:F滑动摩擦力:
F43N (1分) FNFG F NG80N (1分) 400.5FN80F (1分)
F40N,由
(3)由公式:
F合FFma可得:
(2分) 604022m/s2.5m/s8aFFm由公式 vvat2.510m/s25m/s (1分)
0由公式:
(1分) 1212xv0tat2.510m125m22FNG1FF 21(10分)解(1)\\如图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可得:
G1mgsin30020N,
FNG2mgcos300203N
G G2 〔2分〕 3FFN203N20N3(2)此时物体的加速度:
aFG1Fm 60202022m/s5m/s4当t=4s时,物体的速度:vvat54m/s20m/s
0位移:
〔2分〕 1212x1at54m40m22 〔1分〕 202022am/s10m/s4/(3)4s—6s时,拉力为0,物体减速运动,加速度
运动2s速度为0,通过的位移:
〔1分〕 20x2vt2m20m26 s --10 s 和0--4s运动相同,xx40m
31
10s--12s和4s--6s运动相同,xx20m
42物体运动的总位移xxxxx120m 〔1分〕
1234(4) ∵:
〔1分〕
3FxFcos3060N303N51.9N20FyFsin30230N/
〔1分〕
3F(G2Fy)(20330)N37.32N3∴
G1F/(3037.32)N67.32Fx51.9N,故物体静止. 〔1分〕
向细目表
考试时间:2018年1月18日 细目表设计人:高一物理备课组 水 平 题 号 、 题 型 内 能 力 容 Ⅰ 能力层次 Ⅱ Ⅲ Ⅳ A 难度等级 B C 分值 合计 识记 理解 应用 综合 容易 适中 较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对时间、时刻的理解 √ √ √ √ √ √ √ 3 3 3 3 3 3 3 3 3 3 4 4 4 v-t图象综合运动用 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 对整体法、隔离法运用 平衡力、相互作用力分析 √ √ √ √ √ √ √ √ √ 惯性的理解和分析 动态平衡问题的应用 牛顿第二定律综合运用 牛顿第二定律综合运用 牛顿第二定律综合运用 √ √ √ √ √ √ √ √ √ √ √ √ √ √ √ √ √ √ √ 位移和路程 对X-t图和v-t图分析 √ √ √ √ √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选择题 对F—L图象运用 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 √ √ √ √ √ √ √ √ √ √ √ 4 4 6 10 8 8 8 10 选择题 式Fma分析 合平行四边形法实验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 实验题 实验题 计算题 计算题 计算题 计算题 √ √ √ √ 自由落体运动和反向 对v---t图象分析运用 弹簧秤读数和受力分析 对物体运动的综合分析 √ √ √ √ √ √ √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