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

浅谈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

来源:九壹网
2014年4月 第4期 壤 处疼痛的焦虑,不放心预后,患者 IL,理问题对治疗效果有极大的影响。护理人员在 医护氛围,心理护理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对患者躯体进行治疗的同时,也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情况,直接会影响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护理人员需要有过硬的专业能力,在与患者进行交谈过程中,了解病情,可利于 [1] 迟营,耿淑玲,邢军等.心理护理在骨外伤急诊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实用临 治疗的顺利进行。在护理过程中,稳定患者心态,鼓励患者,有利于治疗、护理工作 床医药杂志,2013,17(16):180—181,184. 的开展,可有效帮助患者保护伤tl[5 3。熟悉患者心理状态,采取对应的心理疏导方 [2] 冯学青.心理护理对骨外伤患者治疗影响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Ol 3, (14):3O9—3o9. 式,町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改善护患关系。 从本次研究结果中町见,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 ,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 [33 伍静,翟锦华,石苗苗等.应用心理护理对急诊骨外伤患者的治疗结果影响分 率为72 ,(P<O.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6 ,显著高 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2):1673—1674. 于对照组治疗满意率为98 ,(P<o.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见实施心理护理, [4] 娄益平.心理护理对骨外伤急诊患者的效果分析_J].中国医药指南,2013, (17):730—731. 与患者较强沟通交流,尊重患者,对病人与家属关系做调节,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 减轻患者心理上的痛苦,缩短心理康复期,能有效帮助患者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护 [53吕秀清,张瑞娥.心理护理在急诊骨外伤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健康文 患纠纷的发生,能帮助患者提高治疗后生活质最,促进医护关系的和谐,营造良好的 摘,2013,(19):357 358 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于d,JI.护理的干预指导 梁栗娇 广东省总队tt院内五科 广东 广州 510510 【摘要】 目的:探讨儿科重症监护得分的儿科照顾干预指导。方法:选择危重患儿75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评分后实施相应 的护理,对照组采用正常危重护理。结果经过观察,APACHEⅡ不同分数段危重病患儿病死率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APCHEⅡ分值≤ 10分时,病死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APCHE 11分值>1O分时,病死率与并发症发生率随着分值的增加而增加,其中APCHE 11分值>3O分时,并发症发生率高达 1O0 。结论:在儿科护理中采取小儿危重病房护理评分法,能够使医护人员准确掌握患儿病情,采取及时准确的救护,对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小儿危重病 护理APCHE II评分 【中图分类号IR473.72 【文献标识码IA 【文章编号12o95—6851(2014)O4—0291—01 小儿危重病是严重刨伤的一种.伤情凶险,如贻误时机,预后比较差,,极有可能 分值患者发生并发症情况对比见表2各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危及患儿生命 1]。针对其l临床症状常被损伤部位多、病情复杂掩盖,对患者的真实 4讨论 伤情做出正确、客观的评估,会为临床抢救和护理提供蕈要的是临床依据,急性生理 /I')L危重病护理评分法排除性别、诊断等于扰,采用生命体征、生化等量化指标 与慢性健康Ⅱ(APCHEⅡ)评分系统是目前在国内外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危重患者 对疾病评估,小儿危重病评分法能判断病情及预后,根据结果显示,分值低的危重患 病情评价系统 。为加强危重病管理,卫生部推行危重患者的APCHE评分和《中 儿恶化更多,器官衰竭增加,预后差。在综合评分的指导下,经过合理及时的治疗和 心管理制度》[33。将此评分法应用于临床小儿危重症评分,作为临床护理指导,现 护理,评分分值逐渐升高,说明脱离危险:1_3]。国内外大量文献表明APCHE11评 报告如下。 分和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且预测病死率和实际病死率有较高吻合度Is]。同时 1资料与方法 用APCHEli评分作为人力资源配置的指导工具,从时效性来讲比用护理工作量作 为指导工具更具有优势[Il。小儿危重护理评分值与护理等级:根据得分,70的极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4月~2012年4月在我院住院75例ICU危重患者,男29例,女 度濒危重组到照顾的设备,及时加强初级照顾,密切观看,准备好抢救设备和药品,实行24小时监控, 46例,年龄7个月~12岁,平均62.5岁。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1例,疝病5 准备好抢救,71~80分为关键组,本组患儿人院重症监护病房,配合医生积极和有效的治疗,促使病情转归;81~100分为非危机重组,根据患者 例,应激性溃疡14例,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6例,休克7例,感染22例,患儿随机分 为观看组4O例和对比组35例,两组儿童的年龄具有可比性,疾病严重程度等方面 人住儿科病房不同,根据婴儿的年龄特点和条件下,一个或两个照顾,配合治疗,早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 1.2方法 日康复儿童健康问题的准确的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及时评估疾病的发展, 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使其尽早康复。 参考文献 采用APCHEⅡ评分系统回顾分析我院400例小儿危重病患者预后与并发症 情况。APCHE1I评分一急性生理评分+年龄评分+慢性健康评分,APCHE 1I评 分的理论最高值为71分。护理方法:①小儿危重评分法:中国医师协会分公司在 1995年采取了紧急儿科护理措施,在全国推广儿科危重病病情分析(草案),在当 时入院率先得分,然后在48小时和72小时各得分1次,并在第7天,出院前再次 得分。3天入院后附录按病情分析标准草案,评估儿童器官功能衰竭的程度,以确 定是否有单一的或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②危重评分与护理:实施后住进医院的 重症监护,观察组、对比组儿童根据入学儿童得分儿科重症监护得分,根据分数进行 分级照顾,综合比较几个得分。 2统计学方法 [1] 张洁,郭树梅.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于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分析[J].成 都医学院学报,2Ol2,02:331—332. [2] 雷静,石正娟.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于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研究rJ].吉 林医学,20l 2,36:8003. [3] 淑香.探讨小儿危重病房护理评分法对小儿护理干预的指导[J].大家健 康(学术版),201 3,23:1_ [4] 李如英,丁翠玲,钮晓清.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临床研究[J].第四军医 大学学报,2007,04:337. [5]李如英,周琴,钮晓清.两种小儿危重病评分法临床应用的比较[J]. 将数据经统计学软件包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杂志,2007,lO:8一lO. 3结果 [6] 李如英,钮晓清,周琴.小儿危重病评分法在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护 理,2004,05:41 7—418.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见表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0.05)。评分中各 浅谈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 林玉芬 贵州省仁怀市计划生育与妇幼保健中心 贵州 仁怀 564500 【中图分类号1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ZO95—6851{2014)04一O291—02 小儿高热惊厥是小儿时期特有的神经系统常见急症,大多数学者公认高热惊厥任,消除恐惧心理。患儿惊厥停止、家长不安情绪逐渐稳定后,应根据患儿和家长所 与感染、高热、年龄、遗传因素有关,年龄因素是首要的,但感染、高热是惊厥的条件, 能接受的程度介绍患儿病情及有关知识,指导家长掌握预防小儿高热惊厥的方法及 采取综合性的预防和积极的治疗措施.可减少复发,改善其预后[ 。本文针对高热 惊厥的有效救治措施。 惊厥危险的因素对患儿家属进行一系列护理干预,使其卫生保健知识增长,保健能 2.2止惊一旦患儿出现护理毕业论文范文惊厥,应就地抢救,使患儿在尽可 力及自我护理技能增强,提高患者顺从性,避免感冒和发热,最大程度减少高热惊厥 能短的时间内停止或减轻抽搐是急救的关键,反复的惊厥会导致脑细胞的损伤。首 的复发。 选针刺人中、合谷等穴位,情况紧急可用手掐人中至惊厥停止,也可遵医嘱给予止惊 】 临床资料 药物,缓慢静脉推注地西泮,同时肌内注射鲁米那钠,用5 ~10%水合氯醛灌肠, 选择我院2008—1o~2009—06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20例,男12例,女8例,首次 剂量为0. ̄ml/kg,尽最保留1h以上,以促进药物吸收。 发病年龄6个月~8岁,其中6个月~1岁11例,>1~3岁6例,>3~6岁2例,6 2.3吸氧在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开通气道后,给予氧气吸人,迅速改善缺氧状 岁以上1例。均符合高热惊厥的诊断标准[2l。惊厥发生在发热后4h以内6例,> 态。待患儿面色由青灰或紫色变红润,呼吸规律后,给予小流量氧气吸入。当屏气 4~1 2h 10例.>1 2~24h 3例,>1~3d 1例。惊厥发生时的体温:<38℃2例,38 时间长发绀严重时,一般的吸氧法如鼻导管法、面罩法等无法改变肺泡内PO2,只有 39℃7例,>39~40℃11例。 用简易呼吸器才能解决这种短暂的呼吸暂停,扣紧面罩,挤压呼吸囊,压力视患儿大 ~2护理 小而定,反复而有规律进行,以胸廓起伏为准,达到良好的通气效果。氧疗时应使用 5o 以下的氧浓,以防肺氧中毒或晶体后纤维增生症[ 。呼吸恢复立即停止。 2.1心理护理惊厥患儿就诊时,家长往往十分焦虑,惊恐不安,医护人员应迅 速到位,全力抢救,并守护于患儿身旁。处置惊厥熟练准确,以取得患儿和家长的信 2.4高热的护理(1)在用物理或药物降温后,要密切观察降温情况,测_l舂体 ~291— 影 2014年4月第4期 温、脉博、呼吸1次/O.5h,观察患儿神志、面色,发现异常,及时处理。(2)皮肤护理: 道感染而出现高热。(2)婴幼儿起病急,病情变化快,早期症状表现不明显,加之小 易被监护人忽视,临床上患儿就诊的首发症状多 高热患儿在退热过程中,往往大量出汗,应及时擦干汗液和更换衣被,以防着凉。 儿不能主拆身体不适或主诉不全,(3)口腔护理:高热时,唾液分泌减少,舌、口腔黏膜于燥,这时口腔内食物残渣发酵, 为发热,且体温常迅速升高。(3)婴幼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全,体温易受周围环 有利于细菌繁殖,而引起舌炎、齿银炎等,因此,必须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 境的影响。婴幼儿的脑组织耗氧量大。大脑及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皮层对皮 在高热时兴奋泛化引起大脑运动神经元异常放电而致惊厥。对 (4)卧床休息,注意营养和水分的补充:高热时,由于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减低,使胃肠 层下控制功能较弱,于高热惊厥的预防,首先是增强小儿的抵抗力,加强体格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 蠕动减弱,消化液生成和分泌减少而影响消化吸收;但另一方面,分解代谢增加,蛋 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维生素等物质大量消耗,同时高热可致水分大量丧失(呼 能力及避免感染和发热。体温的多变及其上升的速度影响惊厥的发生,温度} 升快 吸加快,带出更多水分,皮肤出汗增多)。因此,患儿必须补充水分和营养,多饮水有 而高时易发生惊厥。体温超过38℃应立即降温,物理降温比药物降温更快、更有 利于毒素的排泄。 效。高热惊厥患儿应立即给安定或水合氯醛灌肠,同时采用物理或药物降温。是否 2.5加强营养,做好基础护理患儿清醒后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索富于 服用抗惊厥药物预防高热惊厥目前仍有争论,必须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权衡长期预 营养的饮食,同时做好口腔护理,2次/d,给于生理盐水擦洗,保持病室空气清新,环 防性服药的得失,选好适应证。 境整洁,适宜的温度、湿度,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平整,及时更换污染的衣被,婴幼 2.8健康教育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大多数预后良好,但2 ~5 l4 儿大小便后及时清洗、更换尿布。 的患儿町发展为癫。其发生率与复发次数有关,即复发次数越多,癫的发生率越高。 2.6 出院指导对患儿家属做好耐心细致的宣教极为重要。患儿出现发热,应 加强健康教育,普及高热惊厥有关知识,适当预防性使用抗惊厥药物可减少复发已 及时测量体温,肛温在38.5℃左右即应予以口服百服咛、美林等降温;苯巴比妥为 被证实。由于高热惊厥大部分病因为上呼吸道感染,住院时间短,但家长对疾病相 长效类镇静催眠药,对既往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在发热早期即应使用抗惊厥药,体 关知识的了解{ 分有限,如果不按计划落实健康教育,难以达到有效的教育效果 温升至高热时,体内抗惊厥药已达到抑制惊厥的有效浓度,从而能抑制惊厥,有效预 因此对患儿家属做好耐心细致的宣教极为重要。指导家长在家中备好所需的急救 压舌板、退热药等;如果患儿出现发热,应及时测罱体温,体 防小儿高热惊厥再发,指导家长在患儿体温37.5℃~38℃时即应口服;如患儿出现 物品和药品,如体温计、 C左右应立即口服美林等退热药;如患儿在家中或途中出现抽搐,家长不 抽搐,指导家长以拇指掐患儿的人中穴;以另一拇指甲掐患儿合谷穴,同时将患儿头 温在38.5偏向一侧,防止反流物误吸;将裹于纱布的压舌板置于患儿上下臼齿之间,防止舌咬 要慌张,应立即以拇指掐患儿的“人中”穴;以另一拇指甲掐患儿“合谷”穴,同时将 伤;平时加强锻炼,以增强患儿的体质,按季节变化及时添加衣服,防受凉,上感流行 患儿头偏向一侧,防止反流物误吸;将指头用纱布或手帕包住置于患儿E下臼齿之 季节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活动。 间,以防止舌咬伤;平时加强患儿日常锻炼,以增强患儿的体质,按季节变化及时添 2.7小儿高热惊厥的原因及预防措施(1)婴幼儿的机体抵抗力弱,易患呼吸 加衣服,防受凉,感冒流行季节避免刘人多的公共场所活动。 再探血液透析并发症之低血压的护理对策 罗险峰 湖北省沙洋县人民医院 湖北 荆州448200 【摘要】 目的:低血压是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通过对68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观察和对护理实践的分析得知:对血液透析过程中的低 血压患者,只要采取必要的护理对策,并辅之以合适的护理方法,就能提高其在治疗后的成功完成率,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血液透析;低血压;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1R473.5 【文献标识码lA 【文章编号12095—685l(20141O4—0292一ol 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的低血压症状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给患者的透析 和患者的反应逐渐增加,给患者一个由体内循环适应体外循环的过程,开始透析时 治疗效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通常会使透析治疗时间减短或中断治疗。情况危急时 负压不宜过大,确定合适的干体重,严格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加,以避免透析过程中 会造成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会给患者的生命带来危险。在对患者实施透析治疗的 超滤过多、过快,是预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的关键 透析中不进食,可降低低血压的 同时,有针对性的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尤其是重点控制好低血压,才可达到最佳透 发生率,此外,透析前不服降压药物,保证有效循环血量。 析效果。现就201 2年11月~2Ol3年1o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68例患者的护 3.3及时处理:对于患者需要尽快维持其头部处于低位状态,且采取呼吸氧 理实践进行剖析与总结。 气、停止超滤、控制血泵转速等处理方式 需要时还可以运用静脉补高糖及生理盐 I病例资料 水,有时处理中可运用输注血浆或全血。对低血压延续时间较长的则需要运用升压 对低血压情况严重的患者,则要中断治疗处理后再持续透析。 1.1一般资料;病例68例,均为201 2年1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进行血液 药来保持血压;3.4增强营养:对处于血压透析状态的患者,必须要引导患者学会自我调整, 透析的患者,其中男44例,女24例,年龄19~82岁,平均53.2岁。其中慢性肾炎 致尿毒症者46例,高血压肾病1l例,糖尿病肾病9例,其他原因致慢性肾功能衰竭 保证每天身体都能及时吸收必要的营养元素。护士需指导患者尽量多进食一砦优 2例。 质的动物蛋白质、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这对于贫血的改善很有帮助。透析  。而经常需要透析低 1.z低血压判断:按常规测量血压的方法,收缩压降至90 mm Hg(1 mm Hg一 时运用白蛋白、血浆、浓缩红细胞等有助于提升血浆渗透压L0.1333 kPa)以下,或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下降30 mm Hg以上即可判断为低血压。 m压的患者,在透析时应该静脉滴注s GS 250 ml加参附注射液4O m1。 2原因与分析 3.5药物控制:高血压患者进行透析前与透析中尽量不要服用大剂量及长效 2.1患者脱水:患者在透析过程中脱水总量过多或脱水速率过快,使超滤率大 或快速降压药。高血压严重的患者可以使用小荆量、作用温和的降压药,同时每隔 于毛细血管再充盈率,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致使血压下降。 段时间对血压进行测量。 2.2血浆渗透压的变化;血浆白蛋白在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促进血浆再充 3.6合理选择透析器:主要是结合患者的具体状况使用透析器,体质弱、病情 盈,保证有效血容量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血浆钠浓度是影响血浆晶体渗透压的重 重、年龄小的则尽量小面积透析器为主。透析器的透析膜需具备理想的生物相容 要因素之一,在血液透析中其随着透析液钠浓度不同而发生变化,血浆钠浓度过低 性,而低血钙患者选择高钙透析液透析,这样能够调整患者血钙,使患者血钙达到正 影响血浆再充盈,可以引发透析低血压。 常或轻度平衡,进而增强心脏收缩力,使心输出量增加且缓解血管紧张性。 3.7做好健康教育: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建立有益健康的生活习 2.3透析液中钠浓度过低及温度偏高;透析过程中钠浓度过低.血浆渗透液下 透析间期严格控制水分、盐的摄人,补充优质蛋白、必 降引起血管内水分向细胞内移动,使有效血容量减少可导致低血压;透析温度过高 惯,认识干体重的重要性,可使心中血温升高,皮肤、肌肉等反射性扩张,容量血管大量开放,外周血管阻力下 需氨基酸、维生素等,改善营养。 一4结果 降,亦引起透析低血压发生。 2.4心脏功能异常:尿毒症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功能减退,导致低血压。 68例患者共发生低血压反应494例次 其中53例患者(385例次)在透析3~ 有资料显示,长期透析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全,特别是舒张能力下降[1l 3.5h后出现低血压反应(占77.9 ) 对低血压者采取停止超滤,降低血流量,调节 2.5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慢性透析患者5o 发生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这也是 透析机温度等方案后,自行缓解持续治疗达91次;输入生理盐水后再次治疗达14 症状性低血压的原因之一。据报道,尿素症患者常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颈 次;终止透析治疗为3次,血液透析患者在治疗后的成功完成率达97 动脉和主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弧存在缺陷[ 。 5小结 2.6营养不良及贫血: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下降,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容易 血液透析引起的低血L压血症状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血液透析中较为 导致血压下降。 多见,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置作。为护理人员,只有通过多观 2.7其他原因:糖尿病患者及高龄患者是透析低血压的高发人群,另外,如透 察、勤思考,不断总结护理经验,提高自身素质和护理水平,才能优化护理方案,提升 析前服用降压药物,透析液钠浓度过低或浓度过高,透析过程中进餐、出血等因素也 护理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可引起透析低血压。 [1]佐中孜,秋叶隆,庞宝珍,等.译.透析疗法[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3护理对策 3.1观察病况:护士应注意观察低血压先兆,如头昏、出汗、声音嘶哑、视物模 杨曼,李慧霞,闫海霞.血液透析中对发生低血压的机制及防治措施[J].国际 糊、腹痛、便意、肌肉痉挛、表情淡漠、打哈欠、耳鸣、心悸、背部发酸发沉等,及早采取 护理学杂志,2OO8,27(4):337. 干预措施,可以减少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尤其对于糖尿病、严重营养不良、贫 [2] 王质刚.血液净化学EM5.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45. 血、心功能不全、透析期间体重增长超过6 干体重等患者应提高警惕。 [3]杨曼,李慧霞,闰海霞.血液透析中对发生低血压的机制及防治措施EJ5.国际 3.2做好预防:预防对初次透析、年老体弱者及用大面积透析器时,可根据体 护理学杂志,2008,27(4):337. 内水滞留情况给予适当预充,透析量缓慢进行,血液量由50mI/min开始,根据血压 一29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