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史试题第一章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史试题第一章

来源:九壹网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教育史第一章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从形式看,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是( ) A.学前教育 C.早期教育

2.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手段是 A.生活经验 C.言传身教

B.专门场所 D.专门人员 B.公养公育 D.及早施教

3.教儿宜早、教子义方、信而勿诳、潜移默化、量资循序、有教有爱等家庭教育的原则,出自古代( ) A.中国 C.巴比伦

B.印度

D.希腊

4.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原则有( ) A.大器晚成 C.放任自主

B.教子义方 D.体罚

5.开笼放鸟而捕之,解缰放马而逐之,曷若勿纵勿解之为最易也。这两个比喻符合中国古代儿童家庭教育的( ) A.教子义方原则 C.有教有爱原则

6.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方法不包括( ) ...A.体罚 C.讲故事

7.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方法有( ) A.有教有爱 C.放任自主

8.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方法有( ) A.有教有爱 C.放任自主

9.中国古代教育内容的主体是( ) A.道德教育

B.语言教育 B.教儿宜早 D.游戏 B.教儿宜早 D.游戏 B.读经 D.游戏

B.教儿宜早原则 D.量资循序原则

C.识字教育 D.生活常规教育

10.古代宫廷教育中,太师、太保、太傅统称( ) A. 三少 C. 三母 D. 三太

11.古代宫廷教育中,子师、慈母、保母合称( )。 A.“三师” B.“三公” C.“三母” D.“三太”

12.在中国古代宫廷儿童教育中,主要负责对太子进行道德行为规范教育的是( )。 A.子师

B.慈母

C.保母

D.养母

B. 三公

13.中国古代宫廷的儿童教育制度中,除设“三母”教导太子、王子外,还为幼小的太子设( ) A.乳母 C.乳媪

B.保姆 D.慈母

1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国古代胎教的方法( ) ...A.监督法 C.猴戏法

B.小劳法 D.瘦身法

15.据史籍,有记载的胎教,最早是距今3000多年前的______时期。 A.西周 C.战国

B.东周 D.春秋

16.我国胎教实践与理论发展的初始阶段是( ) A.夏朝 C.西周

B.商朝 D.秦朝

17.我国古代奠定了胎教学说初步的营养学基础的著作是( ) A.《妊娠候》 C.《千金要方》

B.《胎产书》 D.《养胎》

18.在我国,胎教作为一种理论,初步形成于( ) A.隋代 C.唐代

B.北宋 D.两汉

19.把监督法、小劳法和瘦身法作为胎教方法的国家是( ) A.中国

B.英国

C.印度 D.德国

20.孕妇要参加一些轻微的体力劳动或一些户外活动的胎教方法是( ) A.小劳法 C.监督法

B.瘦身法 D.瑜珈法

21.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中,由唐人李瀚撰写的历史知识性的蒙书是( )。 A.《蒙求》

B.《三字经》

C.《急就篇》

D.《千字文》

22.童蒙教材的编写进入一个大发展的时期是在( ) A.隋代 C.汉代

B.唐代 D.宋代

23.南朝梁时周兴嗣所著的古代识字类儿童教材是( ) A.《千字文》 C.《急就篇》

B.《三字经》 D.《蒙求》

24.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古代童蒙读物是( ) A.《三字经》 C.《千字文》

B.《百家姓》 D.《凡将篇》

25.中国古代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童蒙读物是宋末王应麟所撰的( )。 A.百家姓 B.千字文 C.幼学琼林 D.三字经

26.《三字经》是我国宋代浙江民间人士( )所作。 A.周兴嗣

B.王应麟

C.李翰

D.吕坤

27.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中,对儿童进行生活常规、为人处世及伦理道德方面教育的是( ) A.识字类 C.训诫类

B.道德类 D.知识掌故类

28.在古代儿童的教材中,为儿童编写的故事书多出自哪个朝代以后( ) A.汉代 C.唐代

B.隋代 D.宋代

29.明代吕得胜、吕坤父子撰写的训诫类儿童诗歌是( ) A.《百家姓》 C.《幼学琼林》

B.《千字文》 D.《小儿语》

30.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中,由唐人李瀚撰写的历史知识性的蒙书是( ) A.《急就篇》

B.《三字经》

C.《蒙求》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D.《千字文》

1.传说中我国最早的儿童学校叫“________”。

2.“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实行 公育。 3.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形式是_________。

4.中国古代儿童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___________。

5.开笼放鸟而捕之,解缰放马而逐之,曷若勿纵勿解之为最易也。这两个比喻符合中国古代 儿童家庭教育的______原则。

6.受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在儿童教育中,将________教育放在首位。 7.中国古代宫廷教育制度中三母是指子师、慈母、_________。 8.除“三母”外,宫廷中还为幼小的太子设______,以其乳汁喂太子。 9.中国古代主要宫廷教育制度有保傅制度和______。

10.中国古代胎教的内容包括注意精神因素的影响与陶冶、重视______ 的影响与调摄、选择良好的外界环境、保持良好的起居与生活习惯。

11.中国古代胎教的方法,简单归纳有______、小劳法和瘦身法等。

12.在中国古代儿童教材中,儿童诗歌按照内容可以划分为识字类、训诫类和________类。 13.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主要有三类,即识字类、________类和知识掌故类。

14.古代最为流行的三部儿童教材是《三字经》、《百家姓》和《__________》,简称“三、百、

千”。

15.中国古代幼儿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志向,教以__________,并教育幼儿勤俭耐 劳、诚实无欺、行善积德、礼貌谦让等。

16.《 》均为四言韵语,共250句,主要供儿童识字,也介绍了有关自然、社会、历史、人伦、生活、教育等方面的知识。

17.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中,历史知识性的蒙书,以《_______》最为流传。

18.全文共300多句,1000多字,三字一句,六字一韵,影响最大的中国古代童蒙读物是《_____》。

19.我国古代儿童游戏种类繁多,其中,儿童模仿成人社会生活所作的游戏是______游戏。

三、名词解释 1.“三母制度” 2.《童蒙须知》 四、简答题

1.简述中国古代胎教的目的。

2.我国古代胎教实施的内容与方法是什么 五、论述题

分析中国古代儿童家庭教育方法的经验和局限。 六、材料分析题

根据下列材料,分析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中初步道德教育的内容。 【材料】

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还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颜氏家训·风操》、《宋史·曹彬传》等都记载有中国古代的“试儿”、“试周”或“抓周”的风俗。南宋,岳飞幼时,其母在他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

中国古代家庭对学前儿童进行伦常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一是强调培养孩子绝对服从父母教诲,还要求儿童从小懂得关心和照顾父母及长辈,要心中有服务父母,也要从小学会侍奉父母;二是要求年小的敬重年长的,强调同辈兄弟姐妹之间互敬互让。

他们强调教育儿童自幼养成勤俭的习惯,并且还要勤与俭并举。“一生之计在于勤”。明清之际学者孙其逢用很多历史故事,说明俭可立名,侈以自败的道理,而对一个国家,俭则兴,侈则亡,要求儿子切记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国家,都要提倡俭朴,切忌侈靡。

他们要求父母长辈有意识地教育孩子从小说真话,不说假话,做错了事要敢于承认错误,要以老实的态度对待人和事,不欺骗别人。要求父母亲不放掉任何细小的事情,一旦发现小孩子有说谎的行为,要立即纠正。

他们经常教育小孩子为人处世要心眼好,多做善事,不做害人之事。从小向孩子灌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思想。尤其是告诫儿童,不要因为善事小而不去做;也不要因为恶事不大便去做,行善与作恶都由小积多积累而成。

他们要求儿童不但要对父母长辈及兄长有礼貌,而且对其他人也要以礼相待。在封建社会,很多家庭要求孩子遇事最好退让三分,谨慎自己的行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