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卷第30期 Vo1.9 No3O 南方农业 South China Agriculture 2015年1O月 Oet.2015 大数据时代下农业信息化问题及对策 尚海滨,史国强,郭艳双 (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摘要 大数据时代下的农业信息化是农业转型的必然趋势,但同时也存在基础设施薄弱,缺乏专业技术人员 及管理混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大数据时代;农业转型 中图分类号:F32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3-890X(2015)30—247—0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农业发展也取 走上了自我发展,自我调节,自我积累,自我约束的良 得了一系列的进步,特别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国农 性发展轨道。 业正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一大农业时代的到来。如何充 2 大数据时代下农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分发挥农业信息化在大农业时代的作用,成了解决“三 2.1 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投入有待进一 农”问题,发展农业生产的关键【ll。 农业信息化是将信息技术普遍而系统的运用于农 农业信息化的中心思想是实现信息化,但在我国 业的过程,其本质表现为将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应 绝大部分农村区域,电信和互联网基础设施普及率偏不 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当中,以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 高,许多乡镇村无配套的农业信息化设备或是配套了设 率,增加农业及相关行业人员收入,并加速传统农业向 备,却因为无网络而导致无法进行信息的沟通与交流, 现代农业的转型L2J。 导致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象。 步加强 2。2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与支持 虽然,现在每个乡镇都设有农业技术推广站,但相 1.1 农业信息化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必由 关工作人员却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专业技术知识落 之路 农业信息化具有集成化、专业化、网络化和多媒体 后,许多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推广的是已经过时的农 化等特点。农业信息化集成了现代科技的多方面技术与 成果,如3s技术、数据库和互联网通讯等;农业信息化 的专业化表现在可针对农业生产活动中的任一环节进行 1大数据时代下的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业技术;同时,农民又苦于没有及时专业的技术指导。 这就要求相关部门需加大力度对基层技术人员进行及时 的技术更新,以便于其更好的推广新型农业技术,并且 全面专业的分析与管理;网络化则主要体现在农业信息 要加强技术人员与农民的技术交流,第一时间掌握农民 化以互联网,电信网和广播电视网等媒介为依托,充分 需要什么技术,及时调整更新[4]。同时,制定详细的 利用了网络技术的优势;多媒体化则体现在农业信息化 以支持农业信息化的长期有力发展。的传播方式多样化,如文字文本、图形图片、声音和视 2.3缺乏统一的标准与管理,信息共享程度低 屏等。 由于涉农信息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如农业、水利、 土地和气象等部门,而各相关部门在信息的管理上又没 1.2农业信息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 实施农业信息化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增加 有建立统一的标准,这就导致了信息分散冗余,共享性 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农业信息化很大程 差等问题。减缓了效率的同时,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度上提升了农业产业结构的科学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 因此,建立统一的信息标准及管理,构建共享平台也成 率,增加了农业收成;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民 为当前迫在眉睫的问题之一。 收入与科学素养,改善了农业人员的生产生活环境[3】。 3建议对策 3.1 发挥指导地位 由于农业信息化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多学科的综 产业化具有市场化,区域化,规模化等特点;同时,是 合性系统工程。因此,应该加强重视程度与支持力 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农业信息化实现了对 度,在信息传播上,是主要的传播主体之一, 传统农业的技术改造,推动了农业科技的进步,使农业 应积极提供农业信息化所需要的平台。 3.2继续加强财政投入力度,制定健全法律法 收稿日期:2015—09—12 规 作者简介:尚海滨(1987一),男,鸟苏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 部门应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特别是对基 向为数字化农业;史国强(1989一),男,辽宁盖州人,研究生在读, 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与国土整治;郭艳双(1989一),女,黑龙江牡丹 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以促使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快速有序 的进行。同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以促使我国农业信 江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与国土整治。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转型的重要目标之一,农业 247 1.3农业信息化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形成 尚海滨,史国强,郭艳双:大数据时代下农业信息化问题及对策 息化发展有法可依,并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做到违法必 能够实现真正的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究,切实运用法律法规与引导等措施,为我国农业 参考文献 [1】左雄.我国农业信息化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 信息化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3.3加强农业互联网与农业数据库的建设力度,大 学,2007(10):9092—9094. 力推广电信终端服务 [2]陈威,杨立新.国际农业信息化发展比较研究U]_广东农业 现在,人们的生活正被互联网改变,互联网给人们 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捷,但是,互联网在农业信息化的 科学,2013(10):191~195. 3】唐启国.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矛盾及其解决办法D1. 领域相对其他领域来说还是显得单薄,特别是在大数据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33-39. 时代的今天,农业互联网与农业数据库的连接,将极大 地方便人们的生活,并能实现数据的自由共享,并提升 f4刘琳,4]乔忠,刘伟.在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投资 数据的使用效率 ]。同时,也应大力鼓励研发推广电信终 作用卟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O06(4):103—107. 端用户软件,如农业类APP等,以方便大众及时获取第 [5]俞守华,区晶莹,黄灏然.农业信息化评价研究D】.农业系 手资料嘲。 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7(8):285—289. 一4结语 虽然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 相比过去仍是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 天,只要能积极面对并改进农业信息化中的不足,抓住 大数据时代这关键的机遇,那么在不久的将来,就一定 [6】赵静,王玉萍.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研究述评Ⅲ周书・情报・ 知识.2007(1 1):80—85。 (责任编辑:赵中正) (上接第246页) 2.2积极引进科技成果 长三角地区只有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能够让广大 农民普遍接受的经济效益才是最实在的,这就要求长三 角地区的基层起到牵线人的作用,大胆引进农业方 面的先进科技技术,通过一些比较有实力的龙头农业企 业和具有一定规模的种植户建立与高校以及科研机构之 间的联系,引进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并将其转 化成可见的经济效益,发挥龙头农业以及规模化种植农 户的种植作用,切实推进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进行 基层应该根据本地区农业发展实际情况制定长远的 科技发展战略,要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 公共资源保障机制,不断完善长三角地区的技术市场和 资本市场,加大对农业方面的科技投入力度,促进该地 区农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结语 2 l世纪,科技蓬勃发展,全球化的竞争力不断 加强,科技进步成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科技同样推动了农业的发展,科技进步在农业领域 催生出了一些新型的知识、技术和管理方式。本文通过 对长三角地区农业科技管理的分析可以得知,长三角地 2。3培养带头人 长三角地区要培养农业科技推广方面的带头人,这 区农业科技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需要加大对农业 就要求长三角地区的各级基层在农业科技的推广工 科技推广的力度,不断培养新型的专业技能以及管理水 作方面要实施科技带头人战略。要培养一些热爱农业, 平较高农业科技人才,促进长三角地区农业实现健康有 热爱农村并且热爱科学技术的年轻青年作为农业科技推 序发展。 广工作的带头人,对这些农村的有志青年进行农业科技 培训,使他们成为具有专业技术以及农业科技管理知识 [1】吉晓芹,姜爱兰,俞路.新时期农业科研管理工作存在的 的新型农民。 参考文献 2.4建立现代化信息平台 2】蒋娟,李杨瑞,陈彩虹.新时期农业科研管理创新发展的 长三角地区应该建立现代化的信息平台,通过信息 【思考Ⅱ].广西农业科学,2o09(6):787~791. 平台将社会中的各种农业科技以及信息收集起来,建立 方便农民查询的信息资源库,实现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的 [3]a、政才.农村改革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 共享,长三角地区的各级基层应该对信息平台的资 社.2008. 源进行有效整合,利用多媒体手段对这些农业科技信息 [4】高山,范兴奎,肖扬书.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成果 进行传播和推广。 转化能力 .农业科技管理,2007(1):84-86. 问题及对策Ⅱ】.现代农业科技,201O(18):36卜362, 2.5完善科技管理。制定长远科技发展战略 长三角地区应该深化农业科技管理改革,各级 (责任编辑:赵中正) 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