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游沙湖 苦斋记(参考译文)

游沙湖 苦斋记(参考译文)

来源:九壹网


《游沙湖》参考译文

黄州东南三十里是沙湖,又叫螺蛳店。我在那里买了几亩田,因为去看田地好坏,得了病。听说有个麻桥人庞安常医术高明但耳朵聋,就去他那里请他看病。庞安常虽然耳朵聋,可是聪明领悟超过一般人,用纸给他写字,写不了几个,就能够懂得别人的意思。我和他开玩笑说:“我用手当嘴巴,你用眼当耳朵,我们两个都是当代的怪人。”

病好之后,和他一同游览清泉寺。寺在蕲水城门外两里多路,那里有个王羲之的洗笔池,水很甘美,池下方有条兰溪,溪水往西流。我作了一首诗歌:“山下短短的兰芽浸在溪水中,松林里沙子路土干净没有污泥。晚间萧萧细雨里子规啼鸣。谁说是人老了不再年青,你看那流水还能向西!不要因为年老就唱起‘黄鸡催晓’、朱颜已逝那种消极悲观的歌曲。”这一天,喝得大醉了回去。

《苦斋记》参考译文

苦斋,是章溢先生隐居的住所。有十二间房屋,用茅草覆盖,坐落在四面高中间低形如筐子的匡山之巅上。匡山在龙泉县西南二百里,有条剑溪从这里流出。山的四面峭壁拔起,山崖都是苍石,外边高,中间低。山下多白云,山上多北风。从北边来的风,大都不甘甜而是很苦,所以,生长于此的植物受这样的风吹,它们的味道都是苦的,而苦味的植物们也乐于在这样苦的环境中生长。

在这种情况下,鲜支、黄柏、苦楝、侧柏这些树,黄连、苦杕、苦参、鉤夭这些草,地黄、游冬、苦葴、芑这些菜,槠、栎、草斗的果实,苦竹之笋,没有不成丛分布,罗列生长的。而野蜂在其间筑巢,采花粉为蜜,其蜜的味道也是极苦的,山中土人方言称此蜜叫黄杜。开始吃的时候,特别的苦涩难咽,很久,终于能感受到它的甘甜,能消除积热,且能除去燥热心烦这个病。这里的槚树产出的茶叶也比一般的茶更苦。这里的水都从石缝间冲刷而出,像沸腾一般蜿蜒着向大谷急速流去。溪水中出产的一种花纹小鱼,模

样像吹沙,吃起来味苦且辛辣,但可以用来醒酒。

此山离人们居住的地方有点远,只有章溢先生以在这里游玩为快乐,而那些喜欢同先生交往的友人,以早出晚归为艰苦,所以(他们)就在这里选择低洼的地方建房居住。带几个小仆人,扫除脱落的笋壳来种上谷子和豆子之类的植物,吃草木的嫩芽和果实。空闲时,他们就踏着木底鞋登山,靠着大树下高歌嚎叫。有时又往下走靠近清泠的溪水。如遇着了樵夫唱着歌从山林中出来,他们会用石块击打岩石和着歌唱。没有人知道其中的乐趣。

章溢先生说:“乐与苦,是相互依托的。人们只知道快乐时快乐,而不知道苦也能为乐,人们只知道以乐为乐,而不知道苦是生于乐的,那么,快乐与痛苦,距离又有多远呢!今有富贵子弟,他们安坐于华美的屋中,口不尝苦菜之味,身体不经农作之劳,睡觉盖的是厚的被褥,吃的是山珍海味,进出由仆人抬着,这是人们所说的乐吧。可一旦他们的好运到头,福气停止,因意外而生活困顿的时候,他们就不知道他们醉于醇酒、饱于肥肉的肠子已不可以装满粗劣的食物。他们早已习惯铺着柔软的垫褥,盖着温暖的被子的躯体,早已不可以穿戴逢草、藋草编织的衣物。他们即使想像村野山夫和卑贱的奴隶一样,在草木丛生的地方局促伏行,苟且偷生也不行了。这岂不是昔日的快乐而造成今天的痛苦吗?所以孟子说:‘天之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赵子又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你所认为的痛苦,却是我感到快乐的,而你认为快里的却是我认为痛苦的。我听说井因为甘甜而枯竭,路边的李子因为苦涩而保存下来,夫差因为酒色亡国,而勾践因为尝苦胆而兴邦,不也是像这样的吗?”

我听完这些话,悟出了许多,所以给自己的书室命名为苦斋,并写下《苦斋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