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提纲

来源:九壹网
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 工业文明的来临

5-1工商业的兴起

手工工场出现的时间和地点:最早出现于14世纪的意大利,后来扩展到西欧其他国家 所有者 劳动者 生产方式 生产关系 手工作坊 手工作坊主 作坊主与家人或帮工 作坊主进行全程工作 学徒不领取工资依附于作坊主 手工工场 手工工场主 手工工场工人 工人之间分工合作 手工工场主与工人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手工工场的特点、作用:生产规模大、产量高;工人多,分工合作;出现了雇佣劳动,工场主是生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不再进行全过程的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进一步促进了贸易的发展。 生产力变化:手工作坊——手工工场——工厂 生产关系变化:1.作坊主——富商(既是手工工场主又是商人)——早期资产阶级 2.失地农民——雇佣工人——早期工人阶级

手工工场时代,是由农耕文明时代向工业文明时代过渡和准备阶段。手工工场时期,农业仍然是主要产业。 5-2冲破思想的牢笼 时间 发生地 发生背景 代表人物 14世纪-16世纪 意大利,后传播到西欧一些国家 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达·芬奇(意大利艺术家。被称为“文艺莎士比亚(英国剧作家。代表作:《罗密欧与朱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代表作:丽叶》、《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啥是文艺复兴 实质 人文精神含义 文兴时期,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 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重视人的作用和需要,主张一切以人为本,要求一切从人出发,最终一切为了人。 性质和意义 是一次思想运动,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愿望,使人们思想从宗教愚昧中出来。 5-2-2‚‘教皇奶牛’的‛ 德国宗教改革背景 马丁·路德的主张 宗教改革的影响和意义 16世纪,罗马天主教会日益。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在信仰问题上,人人都是平等的。只要自己真诚忏悔,就可以得救。(因信称义) 德国宗教改革运动席卷了全国,各地的教会纷纷。这一时期,瑞士、英国等西欧国家也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宗教改革运动,相继摆脱了罗马教会的控制,走上了发展的道路。 5-2-3“近代科学的诞生” 英国科学家培根提出了一个重要思想:“知识就是力量” 科学家研究自然 物理学 天文学 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被誉为“科学的开端”。 比较托勒密、哥白尼以及布鲁诺的思想,明白人类的科学探索是循序渐进的。 牛顿的突出成就是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科学作用 科学可以帮助人类认识自然,揭示自然界的奥秘,从而以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世界。 5-2-4“理性之光”(启蒙运动) 意义 兴起 背景 顶峰 性质 就是“打破”“蒙昧主义”(迷信和无知) 17、18世纪 根本原因:西欧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因素: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科学 18世纪后半期,法国 第二次思想运动 代表、观点、影响:

伏尔泰:启蒙运动的旗手,提倡天赋;卢梭:人民主权思想;孟德斯鸠:三权分立

狄德罗:百科全书派 1、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作了思想和理论准备。2、为法国大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3、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动摇了封建统治。4、激励了中日等国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

5-3世界开始走向整体1、首先发现新的是航海家哥伦布,美洲原有的居民是印第安人,是黄色人

种,首先发现西欧通往印度的航线是达·伽马,首先完成环球航行是麦哲伦。被称为“海上马车夫”是荷兰人。

2、新航路开辟的原因:①15世纪末,西欧各国商品经济的广泛发展和交换的不断扩大,使黄金成为商品贸易中最重要的支付手段,东方各国的黄金成了西欧人梦寐以求的东西。②但这时奥斯曼帝国控制着东西方贸易要道,阻隔了西欧各国通往东方的传统商路;那些炽烈追求东方财富(黄金、珠宝、香料、丝绸等)的西欧各国贵族和新兴商人,急切需要探求一条直接通往印度和中国的海上航路。③地处欧洲西南部濒临大西洋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因较早开始了海外冒险和殖民活动,掌握了较先进的航海知识和造船技术,拥有了一定的财力,成为开辟新航路的起航地。总的来说,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是:追求财富获得利益;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3、产生的影响:正面:加强了各个之间的联系,拓展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融。为人们迁徙提供了方便,促成了新的民族产生;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区文明的交流。总之,世界开始走向整体。负面:欧洲国家对美洲、非洲、亚洲进行殖民扩张,掠夺土地和财富;毁灭印第安文明;贩卖黑奴。总之,造成了亚、非、拉美长期的落后与贫穷。

4、率先进行殖民掠夺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强占殖民地最多的国家是英国。 5-4资产阶级:新的创立

英国资产阶级(1.爆发背景:查理一世为了加强王权采取的措施,不仅招致了广大民众的普遍不满,更使国王同议会中的资产阶级新贵族的矛盾迅速激化,从而导致了查理一世为了加强王权采取的措施,不仅招致了广大民众的普遍不满,更使国王同议会中的资产阶级新贵族的矛盾迅速激化,从而导致了的爆发。2. 经过:1、10年,查理一世企图解散议会2、12年,查理一世挑起内战3、19年,议会军在克伦威尔的领导下取得胜利。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4、1688年,宫廷政变(光荣)5、16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3.结果: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由议会王权的政体)4.历史意义:英国资产阶级是世界近代史开始的标志)美国战争:(1.背景:英国殖民当局对北美13个殖民地进行殖民统治和压迫,北美人民要求。2.经过:1、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2、序幕:1775年,来克星顿的声,揭开了美国战争的序幕3、建国:1776年7月4日,会议发表《宣言》,美利坚合众国正式诞生。4、胜利:1781年,美国人民在华盛顿的带领下最终打败了英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1783年英国正式承认美国5、1787年制定美国,确定了美国的共和政体和三权分立原则。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3结果:总统共和制4.历史意义:美国战争既是民族运动,又是资产阶级运动。)法国资产阶级:(1.背景:路易十四和路易十六的君主统治 2.经过:巴黎人民三次武装1、17年7月14日,攻克巴士底狱,掀开了法国大的序幕,并颁布了《宣言》2、1792年,

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国王路易十六被处死3、1793年,领导者罗伯斯庇尔等实施了一系列,使大达到顶峰。3.结果:共和政体 4.历史意义:结束了法国封建统治;沉重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充分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5-5面临挑战的中国 5-5-1最后的盛世

背景(明清时期) 1368年明朝建立,一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的明清历史。其中1368~14年是明王朝统治时期,从14年清军入关开始是清王朝统治时期,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皇帝进行统治的朝代。 “最后的盛世”的表现 手工业 商业 农业 玉米、番薯等高产农作物传入中国。中国的经济重心已完全转移到江南地区,“湖广熟,天下足。”人口增长迅速。 丝织业、棉纺织业发达 商帮的形成,工商业市镇的兴起,国际贸易频繁。 社会生活 服务性行业兴盛 5-5-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明清时期与蒙古族、藏族以及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 明清统治者不同民族 与蒙古族:明-修筑长城 清-土尔扈特部回归、平定准噶尔叛乱与藏族:清-册封和班禅、派驻藏大臣 与西南少数民族:改土归流 明代统治者主要以防为主,采取了比较被动的防御;清统治者则比较积极主动,采取怀柔的笼络其他少数民族。 明清两朝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什么意义?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与内地的文化交流,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 5-5-3帝国 明清时期高度集中的皇权的表现 1、设立国家机构:明朝建立厂卫等特务机构、清朝雍正设置军机处 2、清朝大兴“” 3、科举考试以八股取士 4、社会生活领域的:建贞节牌坊、禁止世俗文化 反对皇权的思想家——明末清初学者黄宗羲提出“为天下之大害着,君而已矣” 5-5-4来自海上的挑战 郑和下西洋 传教士来华 欧洲殖民者东来 马戛尔尼使团来华 郑和七下西洋的时间、路线、作用和失败的原因 传教士带来的西方文明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占领澳门;1661年,郑成功收复 清朝统治者对西方殖民者到来所持态度与采取措施,以及马戛尔尼来华的目的与结果。 为什么说中国在19世纪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从国家看,中国仍是皇权占统治地位的国家,皇权得到高度强化,人民没有民主与自由;从思想观念上看,掌握国家命运的上层统治者仍以中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自居,不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流;从对外上看,坚持闭关锁国;从经济发展来看,中国虽一度处于盛世的繁华,但旧有的与观念,没有形成良好的经济运行机制等。因此,当西方国家先后进入的时代,国家发生巨大变化,寻求向外拓展时,中国仍然按照自己的轨迹发展,这不可避免地使古老中国面临着来自外部与内部的双重挑战。

第六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

第一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

一、工业的兴起1.含义: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的纺织业出现了一系列重要发明,机器生产逐步取代了手工劳动,后来又扩展到其他行业,这一演变过程叫做工业。 2.工业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1)前提:17世纪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2)条件:①圈地运动,获得了大量廉价劳动力②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积聚了丰厚的资本③工场手工业时代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③18世纪中叶,英国成为最大的殖家,商品生产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3.过程:(1)工业早期阶段—蒸汽时代(2)工业的新阶段—电气时代 名称 时间 标志特点 领先国家 工业早期阶段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蒸汽作为动力) 英国 工业的新阶段 19世纪后半期—20世纪初) 电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电作为动力) 美国、德国 早期主要技术发明成果和发明人:1、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2、蒸汽机(瓦特)1782年 英国3、蒸汽机车(史蒂芬孙)1814年英国 新阶段主要技术发明成果和发明人:电动机(格拉姆)1870年 比利时;电磁感应原理(法拉第)1831年英国;发电机(西门子)1866年德国;电灯(爱迪生)1879年美国;飞机(莱特兄弟)1903年美国;电话(贝尔)1876年美国;汽车(卡尔本茨)德国 4.电能与蒸汽机相比有何优点?①传递速度快,能远距离输送②电站可建在水源、燃料、交通各方面条件适合的地方③无污染 5.工业新阶段的特点:①具有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② 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了一国范围。③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6.工业的影响: 积极:工业促进了工业化和城市化,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消极: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文明的同时,也导致了许多“城市病”,也给社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两极分化。所以,英国作家狄更斯说“工业是一把双刃剑”。 7.列举工业期间两种资本主义先进生产方式:1.标准化生产方式2.流水线生产方式(美国:亨利福特)评价:简化了操作方法,降低了对劳动者的技术要求,可降低生产成本。但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工作更加辛苦。 第二课 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 一、地球变小了 时间:20世纪初 19世纪末 原因:①机器创造出巨大生产力,超出了一国的范围,把整体世界作为市场②铁路、远洋巨轮、电话、电报等新型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出现,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表现:①世界基本形成统一的市场,各国商品在这个巨大的市场中流动。②铁轨在世界各地延伸,一批港口城市在各国发展起来。③人口流动加速,出现了海外移民的热潮。④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广泛。工业文明的先进思想、科学技术和生活方式在世界各地传播。⑤出现了一些世界性的活动。比如奥林匹克运动会。 二、文明与野蛮相交织:1.表现: (1)工业文明的传播:铁路、邮政和电报(2)野蛮的殖民掠夺 : 侵占土地 、倾销商品 、掠夺财富 (其中印度是遭受西方殖民侵略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2.整体世界的形成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更强大了,而亚非拉国家更落后。 3.为什么不一样?(1)率先完成工业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占领海外市场,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帝国主义通过对殖民地的掠夺变得更加强大。(2)到19世纪末,将整个世界基本瓜分完毕,亚非拉国家则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遭受其奴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