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中历史重要认识和启示

初中历史重要认识和启示

来源:九壹网
重要历史认识及启示 1、近代列强侵华战争中中国失败结果的认识:落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一个国家的尊严要靠实力来维护。 2、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及历程的感悟: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心理,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感悟: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3、近代史上国共关系变化的启示: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4、抗日战争的胜利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5、劝戒日本“历史不容忘却”、“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一个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的民族会得到全人类的谅解;违背,逆潮流而上,必将遭到世界人民的唾弃;正视历史,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 6、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日本应教育国民正视历史,反思历史;中日之间应建立互信机制,加强经济、军事、文化和人员间的交流、对话和协商等。 7、西安事变、重庆谈判体现的精神:为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顾个人安危,深入虎穴,勇于斗争的精神。 重庆谈判中的努力让人们从中感悟到的基本认识:表明是中国人民利益的代表者,是中华民族复兴事业的领导者。 8、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结论:社会主义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是艰辛的、曲折的。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符合国情,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规律,要警惕错误思想倾向。 9、党对农村的调整必须遵循的原则: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有利于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制定必须从国情出发,不能脱离实际。 10、对问题的看法: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的;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统一大业必将实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方针;发展和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符合当前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势力逆历史潮流而动,是不会得逞的;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任重道远,需要我们长期奋斗。 11、如何巩固和进一步提高我国国际地位:(1)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2)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提高综合国力。(3)适应世界潮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迅速发展。(4)奉行自主的外交方针,加强同世界各国联系,提高国际影响等。 12、新时期如何促进中美关系的和谐发展? 答:互相理解和尊重,互不干涉内政,求同存异,和平共处,合作共赢;遵守《中美联合公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积极发展友好关系,扩大共同利益,加强经济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增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 13、中外近现代民主法制是不断进步发展的,你从中能得出哪些感悟与认识? 答:(1)民主与法治同与人治进行殊死的搏斗,经历了反复、曲折的较量。我们要不断强化民主与法治意识,不但是一种历史进步意识的体现,而且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2)任何国家的民主法制建设都是一个渐进过程,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3)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国策。我国应该不断加强法制建设,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1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之间的关系? 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实现民族团结,保证国家统一的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了国家统一;有利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国家统一是各民族的最高利益。 15、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为推动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了那些不懈的努力? 答:①1951年,地方和通过谈判,达成了和平的协议。②按照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对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③修建了青藏、川藏、新藏公路,2006年又将青藏铁路修到了,使其由过去的封闭到完全和祖国各地的相连。④废除了毫无人性的农奴制,百万农奴翻身做了国家主人。⑤从物力、财力、人力方面给予了支持,实行了改革开放,发展民族经济。 16、日本学习中国和西方进行改革给我们的启示: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想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应善于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17、面对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我国应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答:我国的经济建设不要盲目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过快过高,而应该有长远眼光,致力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注意提高人民的生活和消费水平。 18、全球化进程中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机遇——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利用国外资本和先进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促进民族经济发展;挑战——我国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市场经济不成熟,加上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制约,增加了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难度。 19、面对战争的悲惨和血腥的启示及人类该如何制止战争,维护和平:人类应当避免战争,维护和平,加强多国的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殖民主义;用和平的方法解决各国的争端;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等。 20、斯大林模式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启示: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实践中,直到改革开放前,也一直实行计划经济的运行机制,这是受到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就是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也是斯大林模式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21、对历史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竞争并存的局面认识:两种社会制度是可以合作共存的,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和斗争是长期的,我们应防止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建设应注意借鉴资本主义发展经济的有益经验。 22、罗斯福新政的启示:“新政”是一次创新。它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为当今的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借鉴。 23、罗斯福新政对当今经济活动的启示:国家应加强对经济的宏观,以保证经济的均衡发展。 24、新经济和罗斯福新政给我们带来的启迪:(1)结合国情,实事求是地进行改革,就能促进经济发展。(2)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就能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3)政通人和,经济发展。(4)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25、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取得反法西斯斗争胜利的经验启迪联合国应如何去应对现今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各国应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或: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加强合作与交流,实现共同发展,构建和谐世界。 26、欧盟成立的启示:国家之间的合作将促进和平与发展,实现“双赢”和“多赢”。 27、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1)国家统一,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2)国家要制定正确的经济,加强对经济的宏观。(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8、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感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树立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树立崇尚科学为荣的思想;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各种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与破坏,我们应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等等。 29、理想中的世界格局:世界朝着多极化发展,联合国在世界上真正起到发展经济、促进和平的作用;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共同进步,所有国家、民族都在国际舞台上拥有相同的地位和权利;世界人民和平共处,谈判成为解决一切争端的唯一方法;人类不再有战争,让世界充满爱。 30、英法美资产阶级的成功给我们哪些启示? 答:英国、美国、法国的资产阶级的成功,推翻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制度,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31、如何评价《权利法案》《宣言》和《宣言》这三个文件? 答:这三个重要的资产阶级法律文献,是对封建社会和殖民统治的批判与否定,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纲领性文献、理论旗帜。开启了近代法制社会的先河。 32、英国迅速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因素有哪些? 答:资产阶级、工业、殖民掠夺和殖民扩张、奴隶贸易。 33、我们从爱迪生身上学到什么精神? 答:坚忍不拔的毅力、勤奋好学的精神,以及勇于创新、不畏艰难、不惜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34、结合启蒙运动的相关史实,我们能得出哪些结论? 答:思想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同时思想也促使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思想与社会进步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