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外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

来源:九壹网


外国教育史

1.根据文献记载,世界上最古老的学校是埃及的法老宫廷学校。 2.七艺的前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法。

3.“产婆术”是古希腊苏格拉底创造的一种以启发式教学为特征的方法。 4.(名词解释)理想国:《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一部代表作,涉及他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伦理、教育、文艺、政治等内容,但主要地是讨论所谓“正义国家”的问题。 5.亚里士多德的代表作《政治学》,人的灵魂由三部分构成,即植物的灵魂、动物的灵魂和人的灵魂。

6.古希腊雅典教育的特点?

(1)教育目的:全面和谐的教育(对后世影响最大)

特点 (2)教育内容:以文法、音乐、艺术、哲学为主,另外注重从德智体美等方面培养人。

(3)教育方法:以人为本 (4)教育体系:

①子女出生后,由父亲负责进行体格检查。 ②7岁前,儿童在家中由父母养育。

③7岁以后,女孩继续在家中由母亲负责教育;男孩刚开始进入文法学校、弦琴学校学习。 ④到13岁左右,公民子弟一方面继续在文法学校或弦琴学校学习,另一方面则进入体操学校。 ⑤到十五六岁,多数公民子弟不再继续上学,开始从事各种职业,少数显贵子弟则进入国立体育馆,接受体育、智育和审美教育。

⑥从18——20岁,青年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军事教育。 ⑦到20岁,授予公民称号。

7.培养演说家与政治家,主要发生在古罗马的共和后期时期。

8.(名词解释)西塞罗:古罗马共和时期的演说家、教育家,代表作《论雄辩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有:雄辩家应有广博的学识,要有修辞方面的特殊修养,要有优美的举止和文雅的风度;教育思想主要是从多方面培养演说家素质。 9.昆体良:《论教师》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对教师的要求:德才兼备、宽严相济、有耐心、懂得教学艺术、因材施教。 10.中世纪托马斯·阿奎那代表作《神学大全》

11.中世纪的大学实行自治,由老师或学生组成行会,管理学校内部的事务。 12.中世纪骑士教育分为哪三个阶段啊? 实施的三个阶段:

1)从出生到七八岁,为家庭教育阶段 2)七八岁以后,进入礼文教育阶段。

3)从14岁至21岁为侍从教育阶段,重点是学习“骑士七技”。 13.文艺复兴思想旗帜: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口号:人文主义

14.文艺复兴法国人文主义拉布雷代表作《巨人传》热情赞颂了人文主义教育。 15.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多里诺与他的“快乐之家” (名词解释):维多里诺1423年开办宫廷学校,校址环境优美,校风相互自然,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充满欢乐。其修业年限为十五年,教育理念被后人称为自由文雅的教育。 16.文艺复兴伊拉斯莫(尼德兰思想家)

16世纪早期著名的人文主义者,教育理论家,曾在兄弟会创办学校,代表作《愚人颂》教育方面代表作《教君主的教育》《论童蒙的自由教育》《论儿童的文雅教育》《论少年早期的文雅教育》。 17.(简答)宗教改革对教育的影响是什么?

宗教改革运动结束后,西方教育的近代化历程便真正开始了。 (1)教育国家化:马丁·路德提出教育权由国家而不是教会掌握;由国家推行普及义务教育。

外国教育史1

(2)教育世俗化:宗教改革产生的新教同样强调重视世俗知识教育 (3)教育普及化:马丁·路德强调人人可以通过圣经与上帝交流,对教育普及化产生重要影响。 18.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核心——泛智论 19.18世纪英国教育:洛克《教育漫话》

18世纪法国教育:爱尔维修人人智力平等,教育民主化,教育万能论 ①批判教育等级;

②提出人人都应该接受教育;

③强调教育重要性,把人的成长归因于后天的环境与教育。 18世纪德国教育:泛爱学校 创始人:巴西多 20.卢梭的教育思想:培养自然人

21.裴斯泰洛奇是19世纪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著作《林哈德和葛笃德》 《论要素教育理论》:初等学校的各种教育都应该从最简单的要素开始,然后逐渐转到日益复杂的要素,循序渐进的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22.赫尔巴特的五种道德观念:①内心自由②完善③自由④正义⑤公平 23.19世纪上半期英国:出现了一种导生制(又称贝尔——兰开斯特制),由贝尔和兰开斯基创立。 19世纪美国:富兰克林首创文实中学 19世纪:乌申斯基教育强调民族性

19世纪日本:1872年仿效法国颁布《学制令》

24.论述:日本明治维新教育改革的哪些措施值得我们学习?

①普及初等教育,发展实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文部省成立以后,以小学为一切学校的基础,全力以赴抓小学教育,目的在于普及国民教育,提高就业人口的文化素质。

②在普及小学教育的同时,重视发展实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明治以来,日本抓实业教育不论大、中、小学都是贯彻技术教育的方针,形成初等、中等、高等三级配套的庞大实业教育网。

③高等教育方面,明治初年就开办了东京帝国大学、高等师范学校和各类专科大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又成立了京都大学、东北大学、九州大学、北海道大学等。

④重视师范教育,提高教师待遇。发展师范教育是发展国民普遍教育的基础。为了提高小学教师的地位,鼓励人们从事教师职业。

25.1917年美国通过了《史密斯——休斯法案》,重视职业教育。 26.日本19世纪的教育明治维新之前 学校:乡学、寺子屋

外国教育史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