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WENSHAN UNIVERSITY
Vol. 32 No. 3Jun. 2019
边境口岸旅游发展空间拓展结构特征研究
——以云南中越边境口岸旅游区为例
吴建丽1,明庆忠2*
(1.凯里学院 旅游学院,贵州 凯里 556000 ;2.云南财经大学 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500)摘要:文章基于距离衰减理论,应用引力模型和场强模型等方法,以云南中越5个边境口岸和附近22个单元区域作为研究区域,测算了5个边境口岸对周边22个单元区域的空间旅游辐射强度,根据辐射强度分析拓展结构特征,并针对特征提出口岸旅游拓展的相应策略。研究发现,云南中越边境口岸旅游拓展总体呈现由口岸向内地的空间跳跃式拓展趋势,高等级口岸辐射周边能力极强,形成核心圈层、紧密圈层、机会圈层和外围圈层的圈层体系,且沿昆河交通体系形成强大的核心圈层的特征。
关键词:口岸旅游;空间拓展;特征;辐射强度;云南中越边境口岸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4 - 9200(2019)03 - 0061 - 08
Study on the Spatial Expansion Structure of Frontier Port Tourism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Yunnan Sino-Vietnamese Frontier Port Tourism Area
WU Jianli1, MING Qingzhong2*
(1. Tourism College, Kaiki University, Kaili Guizhou, 556000; 2. Tourism Culture Industry Reswarch Institute,
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mics, Kunming Yunnan, 650500)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distance attenuation, using gravity model and field strength model, this paper calculates the radiation intensity of space tourism from five border ports to 22 surrounding unit areas by taking 5 border ports and 22 nearby unit areas in Yunnan as research areas, expands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radiation intensity analysis, and corresponds to the tourism expansion of export port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ircle layer. Strategy.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Yunnan Sino-Vietnamese border ports generally presents a spatial leap-forward trend from the port to the inland. High-level ports have strong radiation peripheral ability, forming a core circle, tight circle, opportunity circle and peripheral circle system, and forming a strong core circle along the Kunhe River transportation system.
Key words: port tourism; Spatial expansion; Characteristics; radiation intensity; Yunnan Sino-Vietnamese border port口岸是由国家指定对外往来的门户,是国际货物运输的枢纽。口岸最先发挥着经济贸易的功能,随着旅游的发展,口岸独具特色的异域边关风情成为了新的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前来旅游,口岸旅游运营而生,成为边境旅游重要的业态之一。云南中越边境口岸地处中越两国边境线上,少数民族种
收稿日期:2018 - 10 - 1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南陆疆边境跨境旅游发展空间格局、机制及模式研究”(41671147)。作者简介:吴建丽,女,云南弥勒人,凯里学院旅游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区域旅游开发与管理研究。
通讯作者:明庆忠,男,湖北黄冈人,云南财经大学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教授,博导,主要从事旅游管理与区域研究。
类多,加之山地地形地貌特征,对外交通相对闭塞,经济发展滞后,成为云南西部扶贫的重要区域,响应国家脱贫攻坚的号召,口岸旅游有助于改善生活在边境线上居民生活水平。但是口岸空间范围狭小,仅在口岸进行旅游活动对旅游者来说旅游产品单一,旅游活动范围太小,因此为保障口岸旅游的健康可
61
第 32 卷文山学院学报持续发展,口岸旅游发展需向外进行空间拓展,寻求长远发展。口岸旅游的空间发展是各旅游要素以口岸为核心相互吸引而集聚,同时又以口岸为核心向外(腹地)辐射自己的作用力[1]。由于发展历程和背景不同,国外学者以沿边口岸为研究对象的较少,主要从经济贸易的角度出发,侧重于国家边界区域双边贸易和边界对旅游产生的效应研究,以及与口岸相关的边境旅游的实证研究等[2]。我国关于边境口岸的相关研究历程较短,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尽管只有20余年的研究历程,但研究视角相对国外来说较为广泛,主要集中于口岸入境旅游流的空间结构分析、与口岸相关的边境旅游研究、口岸旅游合作研究等[3-4]。现有研究鲜见边境口岸与旅游空间结构的相关研究。
口岸旅游拓展描述的是以口岸为出发点,向外围空间旅游发展的拓展。但口岸旅游拓展涉及到与周边区域的关系,这种关系要通过旅游相互影响力来衡量。文章试图将边境口岸与旅游空间拓展结合来探讨边境口岸旅游对其他区域的空间影响力以及边境口岸旅游空间结构的拓展结构特征。云南中越边境地区作为辐射中心的前沿窗口和重要门户之一,探求边境口岸与旅游发展空间拓展,有利于促进云南中越边境旅游跨越式发展。本研究以云南中越5个边境口岸和附近22个单元区域作为研究区域,应用引力模型和场强模型等方法,测算其空间旅游辐射强度,探讨边境口岸旅游的空间影响力与空间拓展特征。
1口岸旅游空间拓展机理
口岸旅游空间拓展一般经历两个发展阶段:口
岸旅游阶段和口岸旅游空间拓展阶段(图1)。因国外数据获取的难度和准确度等因素受限,加之云南边境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本研究仅涉及我国国内口岸旅游的空间拓展,为云南边境旅游经济发展寻找出路。因口岸旅游内涵广泛,本研究所指的口岸旅游是从狭义出发,指的是旅游者涉足口岸并在口岸区域所进行的旅游活动。口岸旅游阶段:根据旅游心理学分析,一般旅游者对陌生旅游区域会表现出好奇与怀疑两种明显的敏感心理特征。因此当外来游客刚开始到达边境口岸的时候,旅游者充满好奇但更多出于对异地陌生环境的心理怀疑以及时间成本、可自由支配收入等多种因素的,这个阶段的旅游活动区域仅仅限定于口岸。口岸旅游空间拓展阶段:随着旅游者对边境口岸的了解不断加深以及旅游的更深层次发展等,短暂而且小空间的62
2019年 第 3 期
口岸旅游已经无法满足国内外游客求新求异需求,市场需求推动口岸旅游进入第二个阶段:口岸旅游区域拓展阶段。拓展是一个复杂的阶段,遵循距离衰减理论以及经济梯度推移学说等规律,因而空间拓展阶段又包括多个进程。距离口岸较近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最可能成为口岸拓展的第一个阶段,为第一拓展层次,接着随其辐射力增强,市场空间发展,出现第二、三……空间拓展层次。因其空间结构拓展与演化强调与其周边的相互作用性,口岸旅游空间拓展与周边区域之间相互关系会影响拓展的发展趋势,而这种关系更多表现为相互辐射,因此需引入引力模型与场强模型来测算与说明口岸对周边单元区域的辐射强度及其空间拓展过程和变化,以此来科学把握口岸旅游空间拓展的层级关系。
第N拓展层级DEF口岸
第二拓展层级ABC第二拓展层级口岸口岸旅游阶段
口岸旅游拓展阶段图 1 口岸旅游空间拓展示意图
2
研究方法
2.1
引力模型与场强模型
旅游区域空间相互作用是旅游空间结构探讨的
主要问题。区域经济联系研究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之后赖利(W.Reily)的“零售引力定律”、康弗(P.D.Converse)的“断裂点模型”、齐普夫(G. K. Zips)的“引力模型”等[6-7]为本研究区域间旅游空间联系的定量研究提供了方法。在一般的区域研究中应用较多的是以下表达方式:
IKMαiβj
i Mj
ij =
Dγ
Sj
j =
MDγ (1)
式中Iij为i区域和j区域之间的引力,K为引力系数,Sj为核心区域的场强。为了便于研究,本研究取K= 1;Mi和Mj 表示某种社会测度的量。αi和βj两指数分别表示i和j两区域的测度量的影响力,取值的大小和测度量影响力的大小正相关;D表示i和j县域间的地理距离,γ为距离摩擦系数,系数越大,区域间距离的影响越大,系数越小,区域间距离的影响越小。大量研究表明,γ 值取2比较合适
[8]
。这样表示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区域的质量正相关,与区域之间的距离负相关。
空间距离仅从地理上描述两区域间的距离,但
吴建丽,等:边境口岸旅游发展空间拓展结构特征研究
实际上,距离会因为社会、经济、交通等因素影响而呈现不一样,所以应引入一个科学合理的测度测算两区域间的距离。目前,学术界应用较广泛的是高汝熹教授提出的经济距离测度定量方法。其公式为:
E = a × b × D (2)式中:E为两区域间的经济距离,D为两区域间实际的空间距离,a与b为修正权数。a为第一次修正权数(通勤距离修正权数),取值大小由两者之间交通便捷度决定;b为第二次修正权数(旅游经济落差修正数),取值大小由核心区域与外围区域的旅游收入之比决定[9]。具体取值见下表:
表 1 空间修正权数取值表
交通工具组合普通火车&普通火车
汽车&汽车
普通火车&汽车
通勤距离修正权数a11.20.7核心区域与外围区比值143%≤比值比值>域的旅游收入之比<143%≤222%
222%经济落差修正数b
0.8
1
1.2
2.2引力模型与场强模型计算
一个区域旅游发展水平可以采用综合实力强度
衡量,影响了其对周边区域旅游的发展所产生的辐射作用大小,因此,本研究通过变量替换的方式,引入旅游综合实力变量用来表示引力模型中的M,通过从7个准则维度,25个细分指标着手构建旅游综合实力指标体系,运用(PCA)主成分分析法,对5个口岸和22个单元区域的旅游综合实力值进行测算,有利于后续计算引力和场强值。2.2.1
构建指标体系。
旅游综合实力指标体系见表2。
表2 旅游综合实力指标体系
准则层(B)指标层(C)
旅游资源
(B1)旅游资源数量、聚集程度、丰度、A等级等旅游交通旅游交通通达度、舒适度、安全性、里程(B2)
数、等级等
旅游服务设施旅行社数量、星级饭店数量、景区旅游厕(B3)所数量、旅游设施资金投入额等旅游经济区域GDP、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收入、(B4)旅游业占GDP总值比例等
旅游对旅游投资额、占总投资比重、旅游(B5)项目数量等
旅游人才旅游业从业人数、旅游从业人数占总就业(B6)人数比重等
旅游市场国外旅游人次、国内旅游人次、旅游消费(B7)
比重等
考虑到影响旅游综合实力的指标项非常繁杂,并
且有些细分指标项还存在重复,为避免受到指标繁杂的困扰,避免重复,本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保研究结果更加客观科学。假设研究问题涉及U个指标,U个指标即U个随机变量,看作X1,X2,…,Xu,该方法的实质就是要研究U个指标间线性组合的问题。然后把原先具有联系的繁杂指标通过线性组合实现重组,组合成新的没有关联的综合性指标替换原来的指标。但是这些新的组合指标H1,H2,…,Hv,其中v < u,通过筛选保留主要信息反映原先指标信息,同时这些新的指标之间相互以实现降维,
将复杂的问题简化。其数学公式如下:
H1=a11X1+a12X2+…+a1uXu=a´1X
H2=a21X1+a22X2+…+a2uXu=a´2X
……
Hv=av1X1+av2X2+…+avuXu=a´vX (3)式中a1i,a2i,…,aui是X的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X1,X2,…,Xu为原随机变量经过标准化处理过的值。
但该公式必须符合三项条件,首先,新组合下的v个主成分的系数平方和为1;其次,v个主成分之间是一种相互的关系,表示没有重复信息,即Cov(Hi,Hj)=0,i,j=1,2,…,v;第三,各主成分的方差依次递减,表示重要程度依次下降,即Var(H1)≥Var(H2)≥…≥Var(Hv)[10]。
采用主成分法,借助SPSS软件对获取的原始数据进行计算,得到5个口岸和22个单元区域旅游综合实力值。计算结果显示存在一些区域旅游综合实力值为负值,为了方便计算,需使所有值均为正值,在计算出来的区域旅游综合实力值基础上加3,同时为避免有一些区域引力值太小不利于计算,所以本研究在正值化的基础上乘1 000,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中越边境云南区域旅游综合实力值
单元区域旅游综
单元旅游综单元旅游综合实力区域合实力区域合实力河口口岸930广南县1 130个旧市1 780金水河口岸460文山市4 170元阳县1 090天保口岸380丘北县2 040红河县860都龙口岸210砚山县1 680建水县6 210田蓬口岸340河口县5 490开远市3 140富宁县2 010金平县1 260弥勒市6 330麻栗坡县980绿春县930石屏县4 090马关县770屏边县3 0泸西县4 960西畴县
650
蒙自市
7 050
江城县
2 980
63
第 32 卷文山学院学报3
云南中越边境口岸旅游区的实证研究
3.1
云南中越边境口岸区域概况
云南中越边境口岸旅游区地处云南省东南部,
从东至西跨越文山壮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普洱市3个少数民族边境州(市)及富宁县、麻栗坡县、马关县、河口县、金平县、绿春县和江城县7个边境县,东面与越南的河江、老街、莱州省、奠边府省相邻,边境线长达1 353千米,仅次于中缅边境线。云南中越边境区域目前共开通5个边境口岸,分别是河口、金水河、天保(国家一类口岸)、田蓬(国家二类口岸)和都龙(省级口岸),除此之外,还开通近十条边境通道,是中国沟通东南亚、南亚地区的主要陆上通道之一,优越的交通条件创造了与越南乃至东南亚、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更密切的贸易往来。除口岸异域风情文化外,周边分布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大围山国家公园、驮娘江省级风景名胜区、花渔洞国家森林公园等一批高等级旅游资源。考虑到云南中越边境口岸旅游发展的现状,为了更好衡量边境口岸旅游的空间影响力和空间拓展的结构特征,本研究将研究区域定于红河州(河口、金平、绿春、屏边、蒙自、个旧、元阳、红河、建水、石屏、弥勒、开远、泸西)、文山州(富宁、麻栗坡、西畴、广南、马关、文山、砚山、丘北)以及普洱市(江城县)共22个县级行政单元(图2)。
图 2 云南中越边境口岸旅游区概况图
3.2数据来源
本研究涉及到的旅游细分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
云南省2017年统计年鉴及相关州、市、县国民经济和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各级行政单位旅游政务网,部分数据从参与《云南边(跨)旅游发展规划》课题调研中获取。空间距离数据主要来源于谷歌地
2019年 第 3 期
图测量,铁路、公路相关信息主要来源于云南省汽车客运站便民服务网站和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网站等。3.3
引力及场强计算及其分析
本研究所涉及的区域交通主要是公路和铁路,基本没有水路,因此本研究在计算旅游经济距离时仅参看公路和铁路相关数值,根据公式(2)与表1,测算口岸与各区域的经济距离如下,见表4:
表 4 中越边境云南口岸与相关区域的旅游经济距离测算结
果表/千米地州单元区域
河口金水河天保都龙田蓬口岸口岸口岸口岸口岸富宁县205.67
262.17101.88139.9737.15文麻栗坡县99.12160.0323.2336.9676.99山壮马关县.62129.9847.1431.39109.73族苗广南县1.78239.62115.87141.1285.72族西畴县117.94170.3650.5067.6878.72自治文山市88.13131.7170.8567.2118.94州
砚山县122.27155.4984.00.47114.14丘北县165.98176.90131.42134.21141.31河口县2.2476.99101.28.8168.00金平县77.7618.161.71129.91226.81绿春县1.7487.61242.21212.83306.05屏边县
32.4854.62121.6392.06182.98红
河蒙自市62.2280.152.06128.00204.29哈个旧市118.0879.20173.48148.12226.24尼族元阳县131.6272.58201.02174.72254.30彝红河县177.02110.30240.38217.06297.02族自建水县94.47111.96207.94184.42259.68治州
开远市84.06116.83174.53156.67218.69弥勒市212.35190.27209.18200.26232.42石屏县
110.76132.67242.46221.95293.57泸西县
211.10213.02198.72191.33209.66普洱市江城县
209.28
127.39
299.22
265.15
363.67
根据经济距离测算值,由公式(1),计算得出河口、金水河、天保、都龙和田蓬五个边境口岸对周边22个单元区域的引力和场强值(表5),并对所得计算值进行分组(表6、7)。
吴建丽,等:边境口岸旅游发展空间拓展结构特征研究
表 5 中越边境口岸云南区域旅游引力和场强值
地名富宁麻栗坡马关广南西畴文山砚山丘北河口金平绿春屏边蒙自个旧元阳红河建水开远弥勒石屏泸西江城
河口口岸引力44.1992.77171.5229.1843.499.37104.5268.87101×104193.8131.873432.351693.75118.7358.522.577.113.27130.55310.08103.5163.28
场强0.020.090.220.030.070.120.060.03185.350.150.030.880.240.070.050.030.100.130.020.080.020.02
金水河口岸引力13.4517.6020.979.0510.30112.2731.9629.99426.081 670.3155.74599.87498.77130.5595.2032.52227.105.8280.43106.50.2884.47
场强0.010.020.030.010.020.030.020.010.081.330.060.150.070.070.090.040.040.030.010.030.010.03
天保口岸引力73.59690.91131.6831.9996.86315.7290.4844.88203.3918.316.0299.92115.8622.4810.255.6654.5839.1754.9726.4447.7312.65
场强0.040.710.170.030.150.080.050.020.040.010.010.030.02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0
都龙口岸引力21.55150.661.1611.9229.80193.9544.0823.78274.5715.684.3196.3990.3617.047.503.8338.3426.8633.1517.4428.458.90
场强0.010.150.210.010.050.050.030.010.050.010.000.020.010.010.010.000.010.010.010.000.010.00
田蓬口岸引力495.2256.2221.7452.2935.67100.2343.8534.7466.148.333.3839.5057.4411.825.733.3131.3122.3239.8416.1438.367.66
场强0.250.060.030.050.050.020.030.020.010.010.000.010.010.010.010.000.010.010.010.000.010.00
表 6 中越边境云南口岸旅游引力分组
引力值I≥500100≤I<50050≤I<100
河口口岸
河口、屏边、蒙自、建水马关、文山、砚山、金平、个旧、开远、弥勒、石屏、泸西
麻栗坡、丘北、元阳、江城
富宁、广南、西畴、绿春、红河
金水河口岸金平、屏边文山、河口、蒙自、个旧、建水、开远、石屏
绿春、元阳、弥勒、泸西、江城
麻栗坡
马关、文山、河口、蒙自
麻栗坡、马关、文山、河口富宁、文山
天保口岸
都龙口岸
田蓬口岸
富宁、西畴、砚山、屏边、
屏边、蒙自
建水、弥勒
麻栗坡、广南、河口、蒙自马关、西畴、砚山、丘北、
金平、绿春、屏边、个旧、元阳、红河、建水、开远、弥勒、石屏、泸西、江城
I<50
富宁、广南、西畴、砚山、
富宁、麻栗坡、马关、广南、丘北、金平、绿春、
丘北、金平、绿春、个旧、
广南、西畴、砚山、个旧、元阳、红河、开远、
元阳、红河、建水、开远、
丘北、红河石屏、泸西、江城
弥勒、石屏、泸西、江城
表 7 中越边境云南口岸旅游场强分组
场强值S≥0.20.1≤S<0.20.05≤S<0.1
河口口岸马关、河口、屏边、
蒙自
文山、金平、建水、开远
金平屏边
金水河口岸
麻栗坡马关、西畴
天保口岸
马关麻栗坡
西畴、文山、河口富宁、广南、砚山、丘北、
金平、绿春、屏边、蒙自、个旧、元阳、红河、建水、开远、弥勒、石屏、泸西、江城
麻栗坡、广南、西畴马关、文山、河口、砚山、丘北、金平、绿春、屏边、蒙自、个旧、元阳、红河、建水、开远、弥勒、石屏、泸西、江城
都龙口岸
富宁
田蓬口岸
绿春、蒙自、个旧、麻栗坡、西畴、砚山、河口、
文山、砚山
个旧、元阳、石屏元阳富宁、广南、丘北、绿春、红河、弥勒、泸西、江城
富宁、广南、丘北、河口、
富宁、麻栗坡、马关、
金平、绿春、屏边、蒙自、
广南、西畴、文山、砚山、
个旧、元阳、红河、建水、
丘北、红河、建水、开远、
开远、弥勒、石屏、泸西、
弥勒、石屏、泸西、江城
江城
S<0.05
65
第 32 卷文山学院学报
3.4
云南中越边境口岸旅游空间拓展结构特征分析区域旅游作用力大小会受很多复杂因素的影响,
使得区域拓展不仅要遵循距离衰减理论还应遵循等级扩散规律,即扩散是沿着一定等级规模的地理区域进行的。因此本研究综合考虑距离衰减理论和等级扩散规律,根据以上内容分析,综合考虑旅游引力、旅游场强值大小以及旅游综合实力,参照五个口岸分组的集合区域测度,得出云南中越边境口岸旅游辐射强度结构图(图3),发现云南中越边境口岸旅游空间拓展结构呈现由口岸向内地的空间跳跃式拓展趋势、高等级口岸辐射周边能力极强,形成核心圈层、紧密圈层、机会圈层与外围圈层的圈层体系,且沿昆河交通体系形成强大的核心圈层的特征。
图 3 云南中越边境口岸旅游辐射区域与辐射强度圈层结构
3.4.1呈现由口岸向内地的空间跳跃式拓展趋势口岸旅游拓展是以金水河口岸、河口口岸、都
龙口岸、天保口岸和田蓬口岸为拓展基点,不断向外围范围拓展的过程,在地理空间上,主要受经济、社会、交通等多种因素影响,口岸旅游拓展并不简单遵循距离衰减理论,不是“口岸-核心圈层-紧密圈层-机会圈层-外围圈层”的空间布局模式,而是在拓展区域上有一定的空间跳跃趋势,形成如-核心圈层-机会圈层-紧密圈层-外围圈层”等空间跳跃式的布局特征。3.4.2
高等级口岸辐射周边能力极强
河口口岸、金水河口岸和天保口岸是国家一类口岸,相比都龙口岸和田蓬口岸来说,通关权限大,货物吞吐量大,人流流通量大,对外辐射能力强,由表5、表6可看出其对周边单元区域的引力值和场强值都较高,其所依托的行政县域河口县、金平县和麻栗坡县形成强大的核心圈层,而都龙口岸和田蓬口岸所依托的马关县和富宁县属于紧密圈层,足以说明高等级口岸辐射能力比一般等级辐射能力强。3.4.3形成核心圈层、紧密圈层、机会圈层与外围
66
2019年 第 3 期
圈层的圈层体系
(1) 核心圈层。河口、屏边、蒙自、金平和麻栗坡是口岸旅游辐射的核心区域。首先,河口口岸、金水河口岸和天保口岸是国家一级口岸,人流、物流量大,并分别地处河口、金平和麻栗坡三个县域,口岸对这三个区域的影响力极大。其次,G8011和泛亚铁路东线途径屏边、蒙自和河口,且是主要枢纽站点,集红河州南部交通优势于一身,旅游时间成本低、旅游流扩散速度快,流量大,辐射能力强。第三,根据规模经济,蒙自作为红河州的州府,是经济、资源、物流、信息等要素聚集的主要区域,总体经济实力强,而口岸是经济流通出入的主要通道,尤其是河口口岸是蒙自经济流的主要通道之一,蒙自集中了交通、经济等优势,满足等级扩散的规律,首当其冲成为口岸旅游拓展的第一层级。
(2)紧密圈层。文山、开远、马关和富宁是口岸旅游辐射的紧密圈层。从区域特征看,文山市是文山州的州府,是文山州8个县(市)经济、物流、信息等要素的主要集聚中心。开远一直以来以工业著称,是红河州重要的工业城市,近年来在经济新常态发展趋势的影响下,开远开始转型发展工业旅游,形成新兴的旅游业态,工业产品的需求,使口岸成为其货物流的重要通道,旅游新业态的发展,
口岸旅游区成为其旅游发展重要的合作伙伴。马关、富宁分别有都龙口岸和田蓬口岸的强大支撑,经济距离较近。
(3)机会圈层。元阳、绿春、砚山、广南和西畴是口岸旅游辐射的机会圈层。首先,根据经济距离测算表(表4),元阳和广南与各口岸的经济距离相对较远;其次,元阳梯田、坝美等旅游资源知名且丰富,在地理位置上,元阳紧靠建水、广南紧靠丘北,借助周边区域容易形成优势旅游圈,河口、金水河等边境口岸旅游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屏蔽效应,阻碍口岸向这些区域进一步拓展,但区域旅游资源类型存在很大差异性,加上游客求新求异的心理偏好等因素驱动,有机会被边境口岸旅游爱好者涉足,元阳和广南将来极有可能成为口岸旅游拓展的重点潜力区域,成为拓展的机会圈层。而绿春、砚山和西畴在地理空间上处于口岸旅游远程旅游目的地与近程旅游目的地的接合处,当边境旅游者选择将远程区域作为旅游目的地,比如红河、建水和丘北等,那么势必经过绿春、砚山和西畴这些中间区域,这些区域就成为口岸旅游拓展的机会圈层。
(4)外围圈层。丘北、红河、建水、石屏、个旧、
“口岸吴建丽,等:边境口岸旅游发展空间拓展结构特征研究
弥勒、泸西和江城是口岸旅游辐射的外围圈层。首先,根据距离衰减理论,丘北、红河、建水、石屏、个旧、弥勒、泸西和江城这些区域距离5个边境口岸较远,口岸影响力较弱。其次,这些区域集中了普者黑、建水古城、弥勒温泉、阿庐古洞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且旅游发展历程久远,旅游发展条件优越,旅游综合实力较强,其最可能形成相对的旅游目的地,并不一定依靠边境口岸旅游发展拉动;第三,这些区域与边境旅游业态差异性强,竞争比较明显,口岸旅游在拓展过程中会遇到一定阻力;第四,这些区域紧靠云南省会昆明,旅游客流大,口岸旅游的拓展意味着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分流与稀释。3.4.4
沿昆河交通体系形成强大的核心圈层云南中越边境区域最发达的交通就是昆河交通体系,由G8011、昆河铁路和2019年刚开通的由昆明至蒙自的C字头高铁构成,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旅游时间成本缩短,游客运输量大,旅游流通速率快,旅游活跃度强。根据图3,口岸旅游空间拓展圈层中处于核心圈层的是河口、屏边、蒙自、金平和麻栗坡,除麻栗坡和金平更多受口岸影响带动外,河口、蒙自和屏边都分布在昆河交通轴带上。
4
研究结论与发展建议
4.1
研究结论
基于距离衰减理论,应用引力模型和场强模型
等方法,测算了云南中越边境5个口岸对周边22个单元区域的空间旅游辐射强度,结果显示:云南中越边境口岸旅游空间拓展结构呈现由口岸向内地的空间跳跃式拓展趋势、高等级口岸辐射周边能力极强,形成核心圈层、紧密圈层、机会圈层与外围圈层的圈层体系,且沿昆河交通体系形成强大的核心圈层的特征。4.2口岸旅游空间拓展建议4.2.1
塑造丰富的口岸旅游产品体系
依据点轴结构理论,旅游线路是依托旅游轴线空间拓展来说,既是旅游产品体系的拓展,也是旅游地理空间的纵深拓展。在云南中越边境口岸区域旅游产品开发现状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口岸打造一批特色优势旅游产品,形成产品链端头,再结合拓展圈层区域的资源特色,由口岸逐步向腹地22个单元区域渗入和延展口岸旅游产品品牌,依托交通格局以及未来交通发展趋势,开发河口口岸-蒙自-麻栗坡红色文化旅游,金水河口岸-哈尼梯田旅游
(元阳)、河口口岸-文邦揽胜旅游(建水)、河口口岸-康养度假旅游(弥勒)、都龙(麻栗坡)口岸-喀斯特山水旅游(丘北、广南)、田蓬口岸-高铁旅游(弥勒、丘北、广南、富宁)等多条旅游线路,以旅游线路为抓手,开发多层次旅游产品体系。4.2.2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旅游交通路网体系云南中越边境口岸旅游拓展区域交通体系目前主要以昆河交通轴、云桂铁路轴为主,还未形成严密的交通网络,交通是口岸纵深拓展的重要依托,为促进云南中越边境口岸旅游拓展迈上新台阶,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在资金投融资方面,利用西部开发、脱贫攻坚、旅游扶贫等新契机,向申请资金的倾向支持,利用旅游项目招商引资方式,吸引外来资金的投资,修建一批高速路网,同时加强元阳哈尼机场、普者黑机场、长水机场等航空的联通,开拓旅游新航线。在可能的情况下,让旅游巴士、火车、自驾车等直达周边国家,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让游客进得来、走得了、散得开,加快构建集“航空、公路、铁路”为一体、对外面向南亚东南亚、对内连接中国和云南省内各大旅游区的国际大通道,形成完善的交通路网体系。4.2.3
构建旅游营销体系,强化口岸旅游品牌通过权威参与,网上有奖征集云南中越边境口岸旅游形象宣传口号、旅游摄影图片、旅游视频等,借助大众媒体、移动媒体、户外固定媒体、旅交会等多渠道广告投放市场,尤其是“一部手机游云南”APP平台,抖音、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手段,使口岸旅游深入人心,强化口岸旅游形象知名度、认同度。
(1)主流媒体迅速提升。旅游经济本身是注意力经济,旅游品牌的感召力和影响力需要借助强有力的媒体宣传与推广。所以口岸旅游发展可在如下电视媒体投放宣传广告:央视平台、凤凰卫视,湖南卫视,东方卫视、贵州卫视、云南卫视、重庆卫视、四川卫视、安徽卫视、陕西卫视、北京卫视、浙江卫视等主要目标市场的电视媒体;在《朝闻天下——媒体广场》《海峡两岸》《走遍中国》《经典人文地理》等节目进行重点投放;选择云南旅游电台、北京之声等广播电台,开辟云南中越边境口岸旅游专栏。通过多种主流媒体直达旅游者内心。
(2)户外广告全力推进。在省内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城市出入口等重要地段,云南以及目标客源市场的车站、机场、公交站牌等显著位置,设置云南中越边境口岸旅游墙体广告。在云南、贵州、
67
(旅游交通)将旅游节点进行连接,旅游线路对旅游第 32 卷文山学院学报四川等省份主要城市商业中心的电子大屏幕上播放介绍云南中越边境口岸旅游的形象宣传片、精美照片、最新活动等宣传信息。
(3)交通工具移动推广。选择在云南、四川、重庆、贵州、广西、湖南等周边省份公交站牌、地铁站、火车站、飞机候机厅等地方,设置云南中越边境口岸旅游宣传广告展出云南中越边境口岸的精美景点图片、总体宣传口号和各景区宣传口号。在昆明长水机场、贵阳龙洞堡机场等机场的航班机载电视媒体上投放“云南中越边境口岸旅游”视频广告;进一步与相关航空公司联合推出“云南中越边境口岸旅游”专题彩绘飞机,使之成为云南中越边境口岸旅游靓丽的空中名片。
(4)网络媒体立体渗透。与国内外权威旅游电子网站建立合作关系。如:途牛网、云游网、去哪儿网、驴妈妈、欣欣旅游等,并推出云南中越边境口岸旅游专栏,立体化撬动网络市场。
(5)平面媒体亲情营销。平面媒体方面,选择中国主流旅游杂志,如《中国城市旅游》《中国旅游报》《摄影旅游》等,以及核心市场报刊杂志,开设岸旅游品牌宣传的触角伸向全国;制作《云南中越边境口岸旅游手册》《云南中越边境口岸旅游地图》并免费向行业内外发放,从而起到广而告之的宣传作用。
(6)品牌标识深入人心。推出带有“云南中越边境口岸旅游”标识的系列纪念品,并在各旅游集散中心进行免费发放,如明信片、书签、U盘、T恤衫、装饰品等;全面推进“云南中越边境口岸旅游”标识进旅游景区、旅游星级饭店、旅行社等企业,使旅游品牌得到全方位推广 。4.2.4
构建良好的旅游环境
云南中越边境口岸旅游的发展必须构建良好的旅游环境。主要通过构建安全的旅游环境和有序的旅游市场环境两方面出发。
(1)安全的旅游环境。边境口岸区域地理位置复杂,边民种族繁多,旅游安全是口岸旅游发展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安全是旅游者外出动机的首要关注因素,良好的旅游环境更能吸引旅游者的出行目的地选择。通过成立专门的边境口岸旅游小组,严格执法力度。对游客来说,边境主要的安全问题主要来源于文化冲突,因此要积极宣传云南中越边境口岸区域文化差异,让游客更多了解当地文68
2019年 第 3 期
化,尊重当地文化。同时,提高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素养,认同外来游客文化,和谐相处。
(2)有序的旅游市场环境。黑导游、假冒伪劣产品、强制购物等旅游乱象的存在严重扰乱旅游市场。因此构建有序的旅游市场应该依据法律,尤其是《旅游法》作为严格执行的标本,成立口岸旅游法庭,快速高效解决旅游纠纷,维护旅游者权益。通过“旅游舆情”等旅游公众平台严格揭露通过非正当竞争破坏旅游市场的行为和旅游企业等,实现线上线下旅游市场监管。另外,加强边境口岸旅游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更有助于维护边境口岸旅游市场秩序。参考文献:
[1] 钟业喜,陆玉麒.城市影响区格局分析的定量方法——
以江西省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5):480-485.
[2] Kwabena A. Anaman,Rose Aminah Ismail. Cross-border
tourism from Brunei Darussalam to Eastern Malaysia:an empirical analy-sis [J]. The Singapore Economic Review,2002(1):65 - 87.
[3] 李创新,马耀峰等.入境旅游流集聚扩散空间场效应时
空动态分析——基于丝路东段典型区的实证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9):81-88.[4] 王辉,杨兆萍.边境口岸旅游合作机理研究——以
为例[J].经济地理,2011(31):1387-1391,1408.[5] 张洪,夏明.安徽省旅游空间结构研究——基于旅游
中心度与旅游经济联系的视角[J].经济地理,2011(31):2116-2121.
[6] 张召堂.中国首都圈发展研究[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5:201-230.
[7] 孙娟.都市圈空间界定方法研究———以南京都市圈为
例[J].城市规划汇刊,2003(4):73-77.
[8] 龙青云.城市间相互作用的万有引力模型分析[J].湖南
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5):48 -49.
[9] 许均,周国华.长沙都市圈空间界定的定量研究[J].安
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9):175-180.[10]骆高远.南非入境客源市场研究[M].浙江:浙江工商大
学出版社,2012:69-70.
(责任编辑 杨爱民)
“云南中越边境口岸”旅游专题,将云南中越边境口《云南中越边境口岸旅游攻略》等系列旅游宣传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