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模电课程设计-简易信号发生器

模电课程设计-简易信号发生器

来源:九壹网


湖南工学院 模电课程设计

课题名称:简易信号发生器设计

专业名称:电气自动化

学生班级:电气0801班

学生姓名:刘品田

学生学号:08400130130

指导教师:胡新晚 小组成员:刘品田 张强 杨叶

- 1 -

第一章 设计的目的及任务………………………………………………(3)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3) 1.2 课程设计的任务…………………………………………………(3) 1.3 课程设计的技术指标……………………………………………(3) 第二章 函数发生器的总方案及原理框图………………………………(3) 2.1 电路设计原理框图………………………………………………(3) 2.2函数发生器的总方案……………………………………………•(4)

第三章 单元电路设计……………………………………………………(4) 3.1 方波发生电路的工作原理………………………………………•(4) 3.2 方波---三角波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5) 3.3 三角波---正弦波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8) 3.4电路的参数选择及计算…………………………………………•(10) 3.5 总电路图………………………………………………………… (11) 第四章 电路仿真…………………………………………………………(12) 4.1 矩形波波形………………………………………………………•(12) 4.2 三角波波形………………………………………………………(13) 4.3 正弦波波形………………………………………………………(15) 4.4方波---三角波转换电路的仿真…………………………………(16) 4.5 三角波---正弦波转换电路的仿真……………………………(17) 4.6 仿真结果分析……………………………………………………(19) 第五章 电路的安装与调试………………………………………………(19) 5.1 静态调试…………………………………………………………(19) 5.2 动态调试…………………………………………………………(19) 5.3 调试中的注意事项………………………………………………(20) 5.4 误差分析…………………………………………………………(21) 第六章 课程设计总结……………………………………………………(21) 第七章 元器件明细清单及PCB板图……………………………………(22) 第八章 参考文献…………………………………………………………(23)

目录

- 2 -

第一章 设计的目的及任务

1.1 设计目的

1.11掌握电子系统的一般设计方法 1.12掌握模拟IC器件的应用

1.13培养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来指导实践的能力 1.14掌握常用元器件的识别和测试

1.15 熟悉常用仪表,了解电路调试的基本方法 1.2设计任务

设计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函数信号发生器 1.3课程设计的要求及技术指标 1.31设计、组装、调试函数发生器 1.32输出波形:正弦波、方波、三角波;

1.33频率范围 :在100Hz-1KHz,1 KHz-10 KHz范围内可调 ;

1.34输出电压:方波UP-P≤24V,三角波UP-P=6V,正弦波UP-P=1V;方波tr

小于1uS。

第二章 函数发生器的总方案及原理框图

2.1 原理框图

图2-1

- 3 -

2.2 函数发生器的总方案

函数发生器一般是指能自动产生正弦波、三角波、方波及锯齿波、阶梯波等电压波形的电路或仪器。根据用途不同,有产生三种或多种波形的函数发生器,使用的器件可以是分立器件,也可以采用集成电路。为进一步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及实验调试技术,本课题采用由集成运算放大器与晶体管差分放大器共同组成的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函数发生器的设计方法。

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的方案有多种,如首先产生正弦波,然后通过整形电路将正弦波变换成方波,再由积分电路将方波变成三角波;也可以首先产生三角波—方波,再将三角波变成正弦波或将方波变成正弦波等等。本课题采用先产生方波—三角波,再将三角波变换成正弦波的电路设计方法,

本课题中函数发生器电路组成如下所示:

由比较器和积分器组成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比较器输出的方波经积分器得到三角波,三角波到正弦波的变换电路主要由差分放大器来完成。差分放大器具有工作点稳定,输入阻抗高,抗干扰能力较强等优点。特别是作为直流放大器时,可以有效地抑制零点漂移,因此可将频率很低的三角波变换成正弦波。波形变换的原理是利用差分放大器传输特性曲线的非线性。

第三章 单元电路设计

3.1 方波发生电路的工作原理

此电路由反相输入的滞回比较器和RC电路组成。RC回路既作为延迟环节,又作为反馈网络,通过RC充、放电实现输出状态的自动转换。设某一时刻输出电压Uo=+Uz,则同相输入端电位Up=+UT。Uo通过R3对电容C正向充电,如图中实线箭头所示。反相输入端电位n随时间t的增长而逐渐增高,当t趋于无穷时,Un趋于+Uz;但是,一旦Un=+Ut,再稍增大,Uo从+Uz跃变为-Uz,与此同时Up从+Ut跃变为-Ut。随后,Uo又通过R3对电容C反向充电,如图中虚线箭头所示。Un随时间逐渐增长而减低,当t趋于无穷大时,Un趋于-Uz;但是,一旦Un=-Ut,再减小,Uo就从-Uz跃变为+Uz,Up从-Ut跃变为+Ut,电容又开始正相充电。上述过程周而复始,电路产生了自激振荡。

- 4 -

3.2 方波---三角波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

图3-2

图3-2所示的电路能自动产生方波—三角波。电路工作原理若下:若a点断开,运放A1与R1、R2及R3、RP3组织成比较器,R1成为平衡电阻,运放的反相端接基准电压,及U_=0,同相端接输入电压Uia;比较器的输出Uo1的高电平等于正电源电压+Vcc,低电平等于负电源电压—VEE(|+Vcc|=|—VEE |),当比较器的U+=U-=0时,比较器翻转,输出U01从高电平+Vcc跳到低电平—VEE,或从低电平—VEE跳到高电平+Vcc。设U01=+Vcc,则 U

式子中,RP1指的是电位器(以下同)。

将上式整理,得比较器翻转的下门限电位 UiaR2R2(VCC)VCC (3-2-2)

R3RPR3RP11R3RPR21(VCC)Uia0 (3-2-1)

R2R3RPRRRP1231若Uo1=—VEE,则比较器翻转的上门线电位

- 5 -

UiaR2R2(VEE)VCC (3-2-3)

R3RPRRP131 比较器的门限宽度

UHUiaUia2R2ICC (3-2-4)

R3RP1 由式子(3-2-1)~(3-2-4)可以得到比较器的电压传输特性,如图所示。

图3-3

a点断开后,运放A2与R4、RP3、C2、及R5组成反相积分器,其输入信号为

方波U01,则积分器的输出 Uo21Uo1dt (3-2-5) (R4RP1)C2当U01=+Vcc时, Uo2VCCt (3-2-6)

(R4RP1)C2VEEt (3-2-7)

(R4RP1)C2当U01=-Vcc时, Uo2可见积分器输入方波时,输出是一个上升速率与下降速率相等的三角波,其波形如图所示。

- 6 -

图3-4 方波—三角波波形

当a点闭合,即比较器与积分器首尾相连,形成闭环电路,则自动产生方波-三角波。三角波的幅度为 UO2m方波—三角波的频率 fR3RP1 (3-2-9)

4R2(R4RP2)C2R2VCC (3-2-8)

R3RP1由式子(3-8)及(3-9)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电位器RP2在调整方波—三角波的输出频率时,一般不会影响输出波形的幅度。若要求输出频率的范围比较宽,则可用C2改变频率的范围,RP2实现频率微调。

2.方波的输出幅度约等于电源电压+Vcc 。三角波的输出幅度不超过电

源电压+Vcc。电位器RP1可以实现幅度微调,但会影响方波—三角波的频率

- 7 -

3.3 三角波-正弦波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

三角波——正弦波的变换电路主要由差分放大电路来完成。

原理图如下:

图3-5 方波-正弦波函数发生器实验电路

差分放大器具有工作点稳定,输入阻抗高,抗干扰能力较强等优点。特别是作为直流放大器,可以有效的抑制零点漂移,因此可将频率很低的三角波变换成正弦波。波形变换的原理是利用差分放大器传输特性曲线的非线性。分析表明,传输特性曲线的表达式为:IC2aIE2

aI0 (3-3-1) Uid/UT1eid

Ic1=aIE1=aIo/[1+e(-U

/UT)

] (3-3-2)

式中 aIC/IE1

I0——差分放大器的恒定电流;

UT——温度的电压当量,当室温为25oc时,UT≈26mV。

如果Uid为三角波,设表达式为

- 8 -

4UmTTt4Uid

4Umt3T4TT0t2 (3-3-3)  TtT2式中 Um——三角波的幅度; T——三角波的周期。 将式(3-3-3)代入式(3-3-2),得

4Um/T(t-T/4) (0<=t<=T/2) Uid= -4Um/T(t-3T/4) (T/2<=t<=T) (3-3-4)

波形变换过程如下图:

图3-6

- 9 -

为使输出波形更接近正弦波,由图可见: (1) 传输特性曲线越对称,线性区越窄越好;

(2) 三角波的幅度Um应正好使晶体管接近饱和区或截止区。

(3) 图为实现三角波——正弦波变换的电路。其中Rp3调节三角波的幅度,

Rp4调整电路的对称性,其并联电阻RE2用来减小差分放大器的线性区。电容C3,C4,C5为隔直电容,C6为滤波电容,以滤除谐波分波形量,改善输出

3.4 电路的参数选择与计算 3.4.1方波-三角波部分 角波部分 波部分 部分 分

运放A1与A2用741,因为方波的幅度接近电源电压+VCC=+12V,-VEE=-12V. 比较器A1与积分器A2的元件参数计算如下。 由式 (3-8)得

R2Vo2m31

R3RP1Vcc124取 R210K,则R3+RP1=40KΩ,取R320K,RP1为47KΩ的电位器。平衡

电阻R1=R2∥(R3+RP1)=8k,取R1=8.2KΩ

R3RP1

4R2(R4RP2)C2由式(3-2-9)得f即R4+RP2=(R3+RP1)/(4FC2R2)

当100Hz≤f≤1kHz时, 取C2=0.1uF, 则10KΩ- 10 -

3.42三角波—>正弦波部分

1 差分放大器元件参数确定

取RC1=RC2=10 KΩ,RB1=RB2=6.8 KΩ,取I0=1.1mA, 而

I0=(RE4/RE3)IREF (3-4-1) IREF=VEE-UBE/(RE4+R)=12-0.7/RE4+R (3-4-2)

取RE4=R=20 KΩ,代入(3-4-2),得IREF=0.28 mA,将IREF=0.28 mA代入(3-4-1),得RE3=5 KΩ

2三角波—>正弦波变换电路的参数选择原则是:隔直电容C3、C4、C5要取得较大,因为输出频率不是很大,取C3=47uF,C4=C5=470uF,滤波电容C6视输出的波形而定,若含高次斜波成分较多,C6可取得较小,C6一般为几十皮法至0.1微法。这里取C6=0.1Uf, RE2=100欧与RP4=100欧姆相并联,以减小差分放大器的线性区。差分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可通过观测传输特性曲线,调整RP4及电阻R确定。

3.5 总电路图

- 11 -

图3-7 三角波-方波-正弦波函数发生器实验电路

先通过比较器产生方波,再通过积分器产生三角波,最后通过差分放大器形成正弦波。

- 12 -

第四章 电路仿真

4.1方波波形

图4-1

上图所示为开关打到C2=0.1uF时的情况,此时f≈208Hz,V≈22V

- 13 -

图4-2

上图所示为开关打到C1=0.01uF时的情况,此时f≈1923Hz,Vp-p≈22V

4.2三角波波形

- 14 -

图4-3

上图所示为开关打到C2=0.1uF时的情况,此时f≈200Hz,V≈6V

- 15 -

图4-4

上图所示为开关打到C1=0.01uF时的情况,此时f≈1923Hz,Vp-p≈6.3V

4.3正弦波波形

- 16 -

图4-5

上图所示为开关打到C2=0.1uF时的情况,此时f≈214Hz,V≈1.2V

- 17 -

图4-6

上图所示为开关打到C1=0.01uF时的情况,此时f≈2000Hz,Vp-p≈1V

4.4方波---三角波转换电路的仿真

图4-7

上图所示为开关打到C2=0.1uF时的情况,此时f≈208Hz.

- 18 -

图4-8

上图所示为开关打到C1=0.01uF时的情况,此时f≈1923Hz .

4.5 三角波---正弦波转换电路的仿真

- 19 -

图4-9

上图所示为开关打到C2=0.1uF时的情况,此时f≈210Hz

- 20 -

图4-10

上图所示为开关打到C1=0.01uF时的情况,此时f≈1923Hz

以上图形都是在调好RP2后且RP2基本不变的基础上得到的波形。

4.6 仿真结果分析

4.5.1 由仿真结果可知:只要通过控制单刀双掷开关就可以实现频率波段的转换,而且可以看出当RP2在调好后基本不变时,当开关打到C1输出波形的频率大体上是开关打到C2时的10倍,基本达到了设计电路的预期效果。同时也可以看出在频率.幅值.波形稳定度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误差。

第五章 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5.1 静态调试

整个电路连接完之后,就可以对该电路进行调试和检测了,以发现和纠正设计方案的不足之处。

在进行调试和测试之前,首先要对电路进行检查。对照原理图按顺序一一检查,以免产生遗漏。以元件作为中心进行检查,把每个元器件的引脚依次检查,看是否有接错线或者漏接等问题,为了防止出现错误,最好对已经检查好的线路在原理图上做好标记,倘若线路检查无误,则可以对线路进行调试和测试了。 用万用表适当的档位对线路进行测试,看线路是否有短路或者断路等问题,如果出现错误,就立即进行改进,修改再进行调试。

5.2 动态调试

5.2.1 方波—三角波发生器的调试

由于比较器A1与积分器A2组成正反馈闭环电路,同时输出方波和正弦波,所以这两个单元电路可以同时安装。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安装电位器RP1与RP2之前,要先将其调整到设计值,否则会导致电路不起振。如果电路接线正确。则在接通电源后,A1输出为方波,A2输出为三角波,微调RP1,使三角波的输出幅度满足设计指标要求,调节RP2,则输出频率连续可变。

5.2.2 三角波—正弦波变换的调试

1)差分放大器传输传输特性曲线调试。将C4与RP3的连线断开,经电容C4输入差模信号电压uid=50mV,fi=10kHz的正弦波。调节RP4及电阻R,使传输特

- 21 -

性曲线对称。再逐渐增大uid,直到传输特曲线形状如图3-6所示,记下此时对应的uid,即uidm值。移去信号源,再将C4左端接地,测量差分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Io、Uc1Q、Uc2Q、Uc3Q、Uc4Q。

2)三角波-正弦波变换电路的调试。将RP3与C4连接,调节RP3使三角波的输出幅度经由RP3 后输出等于uidm值,这时U03的输出波形应接近正弦波,调整C6大小可以改善输出波形。如果U03的波形出现如图5-2-2所示的几种正弦波失真,则应调整和修改电路参数,产生失真的原因及采取的相应措施有:

①钟形失真 如图5-2-2(a)所示,传输特性曲线的线性区太宽,应减小RE2。

②半波圆顶或平顶失真 如图5-2-2(b)如示,传输特性曲线对称性差,工作点Q偏上或偏下,应调整电阻R。

③非线性失真 如图图5-2-2(c)所示,三角波的线性度较差引起的失真,主要受运放性能的影响。可在输出端加滤波网络(如C6=100pF)改善输出波形。

图5-2-2 几种正弦波失真

5.3 调试中的注意事项

为了保证效果,必须减小测量误差,提高测量精度。为此,需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使用测量仪器的接地端

(2)测量电压所用仪器的输入端阻抗必须远大于被测处的等效阻抗。因为,若测量仪器输入阻抗小,则在测量时会引起分流给测量结果带来很大的误差。 (3)仪器的带宽必须大于被测电路的带宽。

(4)用同一台测量仪进行测量进,测量点不同,仪器内阻引起的误差大小将不同。 (5)调试过程中,不但要认真观察和测量,还要记录。记录的内容包括实验条件,观察的现象,测量的数据,波形和相位关系等。只有有了大量的可靠实验记

- 22 -

录并与理论结果加以比较,才能发现电路设计上的问题,完善设计方案。 (6)调试时出现故障,要认真查找故障原因,切不可一遇故障解决不了的问 题就拆掉线路重新安装。因为重新安装的线路仍可能存在各种问题。我们应该认真检查。调试结果是否正确,在很大程度上受测量正确与否和测量精度的影响。

5.4 误差分析

1. 方波输出电压Vp-p≤2Vcc,因为运放输出级是由NPN型或PNP型两种晶体管组成的复合互补对称电路,输出方波时,两管轮流截止与饱和导通,导通时输出电阻的影响,使方波输出幅度小于电源电压值。 2. 方波的上升时间Tr,主要受到运放转换速度的。如果输出频率比较高,则可以接入加速器电容C(C一般为几十皮法)。可以用示波器(或者脉冲示波器)测量Tr。

第六章 课程设计总结

该设计电路通过先产生方波-三角波,再将三角波变换成正弦波,最终艰难而曲折的把简易信号发生器设计了出来

该设计电路的优点是输出波形的频率和幅度都连续可调。缺点是在调节频率的过程中正弦波的幅度会有所改变,而且波形的稳定度和失真度都会有很大的变化,这也就增加了电路调节的难度,在制成PCB板后才突然醒悟在比较器部分应该接入一个加速电容C,用来加速比较器的翻转。因此而留下了很多遗憾。总之,由于知识的有限,仿真结果不可避免的和设计要求产生了一定的偏差。

在这几周的简易信号发生器课程设计期间,我遇到了平时从未有过的困难。因为课程设计不是某一方面的知识就可以完成的,而是多个知识点的结合,再与平时所学的理论知识相衔接。又因为自己所学的知识有限,要设计出此电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查找资料,一个人真的很难完成,但经过两周的艰苦努力,团队的默契配合,终于还是完成了课程设计的任务。

通过对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一方面,我掌握了常用元件的识别和测试方法;熟悉了常用的仪器仪表;以及如何提高电路的性能等等。另一方面,我深刻认识到了“理论联系实际”这句话的重要性与真实性。而且通过对此课程的设计,我不但知道了以前不知道的理论知识,而且也巩固了以前知道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在实践中理解了书本上的知识,明白了学以致用的真谛。

由于这次课程设计的时间特别紧张,加之临近期末考试,所以给我们各个方面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一方面我们要准备考试;另一方面又要复习之余的时间里查找资料,加上自己知识掌握的不牢固,所以难免有不足之处,还请老师多多谅解。

- 23 -

第七章 元器件明细清单及PCB板图

元器件明细清单如下 名称 运放 电阻 规格 741 1KΩ 5 KΩ 6.8 KΩ 10 KΩ 8.1 KΩ 20 KΩ 100 KΩ 电位器 47 KΩ 100 Ω 100 KΩ 电容 470μF 47μF 0.1μF 0.01μF 三极管 单刀双掷开关 9013 ——

- 24 -

数量 2 1 1 2 4 1 3 1 2 1 1 2 1 2 1 4 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