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来源:九壹网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二班语文教学工作,现结合所任年级的实际情况和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的内容,制定出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有55个学生,因为男生人数多,难管理,大部分学生基础可以,但仍有部分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因此,在今后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其主动地发现、探究。使他们感到学习语文的快乐,进而不断产生学习的动力,并逐渐使学习成为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教材分析

2019年秋季开始使用的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继续按照主题单元的机构进行编排,共编排了八个单元,27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9篇。八个主题分别是:“走进大自然”、“重温岁月”、“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走进小说”、“围绕中心意思习作”、“保护环境”、“感悟艺术魅力”、“走进鲁迅”。每个单元包括单元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本册“语文园地”共安排七次,“口语交际”四次,“习作”八次,语文园地每个单元都有,另外安排两次“书写提示”和一次“快乐读书吧”。本册教材古诗文比例增大,教材组织按照教育部新大纲要求,符合认知规律,整体编排有序合理,具有启发性和指导性。

第一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大自然”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四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培养学生观

察和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第二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重温岁月”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四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先辈们舍己为人的伟大胸怀;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写活动。

第三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这个要求进行编排的。主要由《竹节人》《宇宙生命之谜》《故宫博物院》三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试着在写事物时,融入感情,表达看法。

第四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虚构小说”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桥》《穷人》《在柏林》三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读小说,喜欢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

第五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围绕中心意思写习作”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夏天里的成长》《盼》两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学会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

第六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热爱土地保护环境”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古诗三首》《只有一个地球》《青山不老》《三黑和土地》四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增强学生热爱土地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七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艺术”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文言文二则》《月光曲》《京剧趣谈》三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第八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近鲁迅”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包含《少年闰土》《好的故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四篇课文。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讲述的事情,了解鲁迅先生爱憎分明的性格特点。 三、教学目标

1、会写180个生字,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会使用字典、等工具书,具有识字能力。 2、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体会汉字的优美。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默读有一定的速度,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5、能联系上下文和积累,推想课文中词句的意思,体会表达效果。 6、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中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的判断。 7、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8、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35万字。 9、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10、诵读优秀诗文,背诵优秀诗文15篇(段) 。

11、多种渠道进行阅读,扩展知识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12、学习观察事物,积累素材,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养成较强的识字能力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和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3、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诵读优秀诗文15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6、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做简单的发言。

(二)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2、提高学生习作兴趣,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五、教学措施

1.教学中努力体现新课标的理念,注意把握同组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理论和实践融合为一体。

2.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情况,适当地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杜绝以往简单的\"一刀切\"的

做法。

3.上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内容,广泛参阅教学资料和最新的教研成果,并与备课组的其他老师共同商讨,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的教案。 4.授课过程中,依照设计好的教案,灵活多样地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始终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

5.课后,注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及时复习好所学的新知识。

6.认真、及时地批改学生的作业。 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时间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9.2—9.6 9.9—9.12 9.16—9.20 9.23—9.27 9.29—9.30 10.8—10.12 教学内容 《草原》(3)《丁香结》(3) 书法(1) 课外阅读(1) 《古诗词三首》(2)《花之歌》(1)习作(2) 《语文园地》(2) 《七律·长征》(3)《狼牙山五壮士》(3) 书法(1)课外阅读(1) 《开国大典》(3)《灯光》(1)《口语交际》(1)《习作》(2) 课外阅读(1)《语文园地》(2) 《竹节人》(3) 《宇宙生命之谜》(3) 备注 9.13中秋节放假 10.1—10.7国庆节放假 10.14—10.18 《故宫博物院》(1)《习作》(2)书法(1) 10.21—10.25 《语文园地》(2)《桥》(3)《穷人》(3) 10.28—11.1 《在柏林》(1)《口语交际》(2)《习作》(2) 《语文园地》(2)课外阅读(1)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11.4—11.8 《夏天里的成长》(3)《盼》(2)《习作》(3) 11.11—11.15 复习+期中考试 11.18—11.22 12.25—11.29 12.2—12.6 12.9—12.13 12.16—12.20 12.23—12.27 12.30—2020.01.3 1.6——1.10 《古诗三首》(3)《只有一个地球》(3) 书法(1)课外阅读(1) 《青山不老》(1)《三黑和土地》(2) 《口语交际》(1)《习作》(2)《语文园地》(2) 《文言文二则》(3)《月光曲》(3)书法(1) 课外阅读(1) 《京剧趣谈》(2)《口语交际》(1) 《习作》(2) 《语文园地》(2)课外阅读(1) 《少年闰土》(3)《好的故事》(3) 书法(1)课外阅读(1)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2)《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1)《习作》(2)《语文园地》(2) 课外阅读(1) 复习(8) 复习(8)+期末考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