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行业发展与规范
2004年中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工作计划与进展情况综述
在2004年里,中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工作本着强化改革意识、法制意识、市场意识、服务意识积极开拓,努力创新,不断提高,快速发展。协会要为及业务主管部门提供服务,为宏观提供依据,成为的得力助手;要为企业、会员服务,提供更多的经营信息和市场信息,成为企业和会员可信赖的家庭;为用户服务,要提供准确的市场和产品信息,引导合理消费,成为用户的朋友;为全行业服务,促进行业整体提升。牢固树立四个服务的意识才能定好位,才能使协会真正发挥作用。2004年协会的改革思路与工作措施综述如下。
(一)加强行业协会的组织建设
协会组织建设,要以召开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为契机,修改章程适应行业整体发展的需要;调整组织机构,增选企业家为协会的领导成员,使协会真正成为安防企业之家;推进秘书处工作,为会员和全行业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1、修改中防协会章程、协会组织工作细则和中防行业行为规则
改进协会工作,要以修改协会章程为主线,同时对协会组织工作细则和行规行约作相应调整。为此专门成立了章程修改工作组,章程修改稿将于年底交协会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审议。
关于《章程》修改的几个主要方面: ⑴协会名称
中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更名为\"中全防范行业协会\",去掉\"产品\"二字,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
在新时期和新的社会公共安全需求变化的形势下,安全报警服务业、安全咨询服务业正在迅速形成市场化,安全防范行业不能局限于\"产品\"范围,所以提出更名,也有利于将各种安全服务中介机构纳入行业协会中来,促进其快速发展。
⑵会员组成
以团体会员形式,吸纳各地方行业协会作为中防行业协会的理事、常务理事单位;以个人会员形式,吸纳专家、企业家、国内外知名人士为会员,方便其参与中防协会的各项活动。
⑶协会领导机构
行业协会以为企业服务为宗旨,应该体现企业自主办会的精神,要增加理事单位、常务理事单位的数量;同时,参照其他行业协会的通常做法,在修改协会章程的基础上,增选重点企业为副理事长单位。
2、召开地方安防协会(学会)工作研讨会
目前全国有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了安防行业
协会(学会),为帮助各地方行业协会的建设和发展,增强中防行业协会与各地方安防行业协会(学会)的联系交流,行业协会于3月24日,召开了安防协会工作研讨会,来自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安防行业协会(学会)的负责人或代表出席了会议。应协会邀请,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副会长顾家麒到会作《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协会的建设与发展》的报告,明确阐述了行业协会的性质与地位,指出行业协会的建设和发展要有一个开明的主管部门,希望行业协会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沟通、协调、自律、服务功能,架起与会员、企业、行业间的桥梁,担当重任,为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顾副会长的报告具有较深的理论内涵,对于在建和已建立的行业协会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李勇作了题为《社团实务与改革》的报告,报告详细阐述了社团的属性、社团发展的国际视角、中国社团的历史以及当前组建社团的相关、法规。
3、发展骨干会员单位
根据行业发展现状,主动发展一些骨干企业加入协会,不仅形成协会的中坚力量,而且扩大会员单位的代表面,提升协会组织的活力。
4、秘书处自身建设
⑴开展对口业务培训,提高协会秘书处工作人员自身素质,进一步挖掘工作人员潜在能力,做到人员精干,一专多能;⑵根据业务发展需要,选调适合的人才,以利于协会进一步开展工作;⑶调整、修订协会内部管理规章制度;⑷明确秘书处人员分工,成立五个工作小组和两个委员会(组织工作组,宣传、网刊工作组,法制工作组,交流、培训组,展会工作组;专家委员会,名牌培育委员会),严格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协会的两个分支机构,专家委员会和名牌培育委员会已得到主管部门的批准,正在向民政部申请中。
(二)积极开展宣传工作,扩大行业协会的社会影响 紧跟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和国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步伐,把握国家大力培育发展行业协会的机遇,全面、准确地宣传行业协会的地位、作用,增进本行业内的沟通与了解,为协会发展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
1、办好中全防范行业网
今年年初,协会开展了中防行业企业申报中国名牌产品目录的工作,行业网担当了信息传达、数据统计的角色。今后,我们还将充分利用行业网的数据统计,在行业内组织多项活动,以使企业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推动行业整体提升。
继续改善安防行业网的技术支持条件,加强安防行业数据库建设,提升行业统计能力,充分发挥中防行业网的行业资讯、咨询服务功能和培训与展示功能。不断扩大中防行业网在行业和社会上的影响,把行业网办成安防行业的统计中心和信息中心。
2、加强期刊管理
科技局与宣传局已明确《中防产品信息》是行业协会的期刊,并同意将该刊更名为《中防》。协会正在与信息所协商,理顺关系,落实主办和主编责任制;调整编委会,尽快召开编委会会议。
3、《年鉴》编辑工作
召开年鉴编辑委员会,认真总结2002、2003版《中全防范行业年鉴》的编辑工作,分析经验与教训,在2004年的《年鉴》编辑工作中得到改进,为广大用户与企业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服务。2004版《年鉴》特别强调了创新,《年鉴》中包括了一个\"创新篇\",将一年来的行业思想创新,法规制度创新,规范创新,科技与产品创新的内容都纳入其中,读者将会感到耳目一新。
4、开拓其它媒体业务
与社会相关媒体合作,创办中防企业大黄页,采购指南,安防月、周报,努力扩大安防行业在社会上的影响,积极引导和培育安防市场。
5、与各安防媒体建立友好协作关系
充分发挥协会自身的优势和作用,组织安防媒体共同研讨,加强交流与合作。2004年4月27日至28日,中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委托慧聪安防商务网,组织国内部分著名的安防行业媒体,召开了安防行业媒体联席会。到会的有中全防范行业网、《中防产品信息》杂志、《中国公共安全》杂志、慧聪安防商务网、社会公共安全行业信息网、《安全&自动化》杂志、《建筑电气资讯》、《盈动·安全器材世界》、《安防月谈》、《电气智能建筑》杂志等媒体的负责人共二十余人。
(三)加快行业法规建设,规范行业管理
安防行业立法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将行业管理纳入法制轨道,对于行业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1、配合部科技局做好安防立法工作
组织法规组的专家和安防企业积极参与安防立法工作,制定安防行业法规体系表;撰写安防报警服务业立法专题报告;尽快完成安防报警服务业管理条例报批稿;加强安防立法宣传。以多种形式广泛征求业内人士意见(调查问卷、小型座谈会),将各方需求整理成文提交主管部门,制定法规、,以利于规范行业行为。
2、修改行规行约及制定相关行业管理规章
修改协会章程和行规行约;制定与安防法规配套的有关管理规定。
3、逐步开展行业法律咨询
调研其它行业的做法和经验,了解企业有关法律咨询服务的需求,为即将开展行业法律咨询做好准备。
(四)整合安防技术资源,积极开展安防学术活动 建立安防行业理论研究机制,是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我们要积极开展行业学术研讨活动,创造良好的行业学术氛围,为安防行业发展提供全新的理论与策略指导。
1、向、民政部申请成立中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
专家委员会由安防管理、法律、技术三部分人员组成,初步定在20-30人,专家委员会是安防行业的智力和技术支持体系,是安防学术活动的组织、管理者。委员应代表本专业最高学术水平。同时,聘请有关安防专家,建立安防专家库。
2、开展中防行业现状调查,撰写中防 在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的基础上,与科研院校单位联合,从多角度开展调查研究,总结行业统计方法和发展规律,全面反映安防行业的历史与现状。成立行业发展情况调研组,所撰写的科研立项报告,已通过了部科技局组织的科研立项专家评审。调研组也已开展了一些前期调研工作。
3、做好撰写2006-2010年(十一五)中防行业发展规划的准备工作
结合行业调查,掌握行业发展基本情况,了解行业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按产品分类请专家撰写各类产品的发展纲要;召开专家研讨会议,确定规划主题与细节;分组进行研讨座谈,并延请骨干企业的负责人和常务理事单位负责人参与修改;形成规划初稿。
4、办好第四届中防论坛
2004年中防论坛将与博览会同时在北京举办。论坛组委会秘书处召开会议,确定了论坛主题:城市安全与奥运安全,明确了举办论坛的运作模式和论坛的具体内容。
5、协助行业有关机构,加快安防标准制定
支持全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加快安防标准化的制定及宣传贯彻工作。
(五)推进安防行业中国名牌产品的培育工作 实施中国名牌战略,努力做好安防行业中国名牌的培育工作,是行业协会2004年工作重点之一。
2004年1月7日至9日,协会召开防盗保险柜和防盗安全门企业座谈会。研究安防企业如何共同打造中防知名品牌,提高国际竞争力和规范国内市场等问题。
2004年2月9日,中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组织中国著名的防盗安全门、保险柜企业在北京集中研讨、撰写申请登录中国名牌评价目录的报告。
为落实名牌培育工作,在2004年里,协会落实了如下工作:
1、向、民政部申请成立中全防范产品行业
协会名牌培育委员会。
2、制定协会名培委工作条例和计划。
3、向主管部门呈报近期内国家质监局、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的有关文件,积极配合主管部门做好名牌产品的评价工作。
4、结合行业调查,分析行业总体情势,了解行业内最具名牌特色的产品和企业,安排好今后的中防行业名牌培育计划。
5、利用行业网,增进信息流通,加大名牌产品的宣传工作。
(六)开展国际、国内交流工作,做好技术咨询与培训工作,为安防企业开拓广阔的市场
支持安防企业主动开拓国内外市场,以交流促进联系,以培训提升企业素质,以咨询增强服务。
1、开展国内外技术交流
行业协会要接受国内外先进企业与公司的委托,组织新技术、新产品推介活动,一方面促进业内交流,一方面向管理部门和用户单位作宣传。协会还与意大利、荷兰、美国、法国、以色列、日本等国家的安防企业和公司商谈中外合作,组织大用户赴海外考察。利用考察、专访、展会等机会,与三个(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国外兄弟协会建立联系。
加强、企业、用户之间的交流,组织多种形式的技术研讨会。
2、强化教育与培训
积极培育安防市场,并根据重大行业客户的需求,主要在法规、职业道德、技术发展和企业发展对策等几个方面开展业内培训,提升用户选择和使用安防技术的能力。夯实培训教材,逐步创造开展业内职业培训的条件。
3、做好咨询服务工作
与安防学术委员会协调,充分利用已经建立的专家库,创造开展咨询服务的条件,逐步规范国内专业咨询市场。支持专业咨询机构,共同开展各种咨询服务。
(七)把国际社会公共安全产品博览会办成名牌展会 国际社会公共安全产品博览会是展示中防行业总体水平的窗口,也是加强中外同行交流的重要平台,要利用一切可行的方式,向社会宣示中防行业整体发展的形
象。要把展会办成一个交易会,促成更多的商业合同。我们要在认真总结历届展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博览会的规模与水平,将博览会办成名牌展会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1、办好2004年(北京)博览会
2004年国际社会公共安全产品博览会场馆,已确定从北京展览馆调整到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标准展位较原来增加40%。展馆调整后,需腾挪原已确定的北京展览馆展位,以确保展会成功举办,展会秘书处积极与已报名的企业联系,正在逐步按报名顺序落实其在新展馆的展位。
2、规范北京、深圳南北两地的国际社会公共安全产品博览会
科技局指示,要求中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做好规范国内博览会市场的工作,协调北京、深圳两地举办国际社会公共安全产品博览会有关事宜。经由中防协会与深圳安防协会协商确定:
博览会统一名称为:中国国际社会公共安全产品博览会。
博览会举办时间和地点:双年在北京,单年在深圳。 博览会的主办、承办、协办单位:
在北京举办博览会时,主办、承办单位是中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和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协办单位是北京市安全技术防范学会和京安进出口公司。
在深圳举办博览会时,主办单位是中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和《中国公共安全》杂志社,承办单位是《中国公共安全》杂志社和深圳市安全防范行业协会。
国际社会公共安全产品博览会名称统一,将有利于博览会组织机构的协调;有利于企业编制参展计划,提前做好参展准备;有利于国际企业选择参展地点,以获取最大展出效益;有利于本博览会形成品牌、扩大影响,并逐步规范全防展览市场。
总之,行业协会的各项工作要以党的十六大的精神为指针,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思想,不断创新,为中防行业的强大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