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分析

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分析

来源:九壹网
2012年3月笫10卷第8期 ・临床研究・505 追加给药58例;术后4h内占14.86%(26/175) 持续用药时间为术后 难以达到杀灭细菌、预防感染的作用,还易造成耐药菌株的产生。术 24h内占88.57%(155/I75)、24h以上占11.43%(20/175)。本调查抽 后给药往往错过了致病菌污染和定植的时间,也难达到预期的抗感染 取的200例患者未发生一例术后感染,感染率为c.00%。 效果 ]。本调查发现我院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3讨论 的首次给药时间多在术前0.5~2h内,首次给药时间较合理。 I类切口手术为清洁手术,通常情况下不需要预防性应用抗菌药 术后常规用药3~7d是部:分临床医生的用药习惯,认为持续用药 物。当手术范围较大、手术时间较长引起污染 会增加,手术涉及到 时间越长,发生术后感染的可能性越小,这与医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过 重要脏器,异物植入手术,高龄患者或免疫缺陷患者等高危人群时, 强、过度依赖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有关。有研究表明延长用药时间并不 则需要在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性I用药一般为单一用药 会有效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率,还易产生耐药菌株。与术前一次性足 即可 j。本调查发现我院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量应用抗菌药物相比,术后持续用药并不能进一步降低术后感染的发 比例高达87.50%,而未使用抗菌药物的25例患者术后也未发生切口感 生率。相反的,过度用药会破坏患者体内原有定植菌的平衡状态,使 染,可以认为在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方面,我院存在对用药 耐药菌株过度繁殖,一旦出现耐药菌株感染将更难控制 】。本调查发 指征把握不严格的问题,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还可能导致耐 现我院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持续用药时间多 药菌株产生的潜在危险。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医生应在术前应充分 在术后24hP ̄,仅少部分患者持续用药时间在24h以上,持续用药时间 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感染的危险因素和危险程度,权衡利弊之后再决定 较合理。 是否需要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本研究结果表明:我院I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 预防性用药时抗菌药物的种类和剂量应根据 能引起感染的病原微 菌药物首次给药时间、用药持续时间均较合理,但尚存在用药指征把 生物的特点、抗菌药物品种、半衰期等进行选择。一般而言,引起I 握不严,药物品种起点高等问题,有待于采取进一步的措施进行规范 类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其中尤以金黄色 化管理。 葡萄球菌较多见。选择第一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即可起到良好的预防感 参考文献 染的作用 Ⅸ卫生部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 [1]金顺爱,金文俊.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 知 中也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 。 医药指南,2O09,7(18):81—83. 本调查发现我院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品种以第 [2] 李兴华,周国民,曾永兰.骨科I类切口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应用 二代头孢菌素类较多,用药起点较高,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予以注 分析[J].中国药房,2009,20(8):575—577. 意,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第一代头孢菌素类药物预防 [3】侯颖,朱少敏,宋洪涛.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情况 感染。 分析[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l,11(1):63—65. 接受I类切口手术患者于术前0.5~2h给予预防性用药,可以使 [4】沈珠,张全英.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对比分析[J]. 手术过程中手术切口在暴露时患者血液和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已经达到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1,11(2):137—139. 足以杀灭入侵细菌的药物浓度。抗菌药物的有效维持时间一般包括整 [5]钟松阳,刘伟.95例I类手 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个手术过程和术后4h,如手术时间超过3h,或术中失血量过大,超过 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8):3926—3928 1500ml时可酌情于术中追加给药一次。如首次给药时间过早,切口暴 [6】邓燕芬.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露时药物经过长时间的代谢后,血药浓度已经降低至有效浓度以下, [J].中国医药科学,2011,1(]5):14-16. 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分析 郭计东 (山东邹城市人民医院,山东邹城273500) 【摘要】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氨氟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是否优于单用贝那普利或氨氯地平。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老年高血压 病患者255人,随机等分为氨氯地平(组1)、贝那普利(组2)、联合用药(组3)三组,分别口服氨氟地平10mg ̄、贝那普利20mg/d、 贝那普利10mg/d+氨氯地平5m d。6个月后,观察SBP、DBP变化。结果三组有效率分别为85.9%.84.7%、97.6%。结论贝那普利联 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疗效优于单用贝那普利或氨氟地平。 【关键词】贝那普利;氨氯地平;老年性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2)08-0505-0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性高血压的患病率也越来越高, 疾病。随机等比例分为三组,组1男53例,女32例,组2男49例,女36 实验证明,高血压大大增加了相关疾病的危险性。针对此现状,我院 例,组3男5l例,女34例。三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性别、治疗 进行了一系列该病治疗方案的研究。 前血压比较,P>O.05,均无统计学差异,具可比性。 1资料与方法 1.2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患者首先进行一般治疗:戒烟,戒酒,限盐,合理休息,适 选择均符合老年高血压诊断标准…患者255人.疗前排除其他疾 当运动,并停服其它降压药物2周后,组1口服氨氯地平10mg/d,组2 病导致的继发高血压,严重心、脑、肾并发症,糖尿病及其他内科 口服贝那普 ̄iJ2Omg/d,口服贝那普利10rag/d+氨氯地平5m d。疗程6 506・临床研究・ 个月。 March 2012,Vo1.10,No.8 计学差别。故联合用药组疗效统计学上优于单独用药。 3讨论 1.3观察指标 严格按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方法进行测定,三组患者在 药前药后分别测量右肱动脉血压(SBP、DBP)。 1.4疗效判定标准 按卫生部规定的降压疗效评定标准分:①显效:DBP下降≥ 10mmHg或SBP下降≥30mmHg且血压降至正常,或DBP下降≥ 高血压是影响人类健康的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是脑卒 中、充血性心力衰竭、冠心病、肾衰竭和周围血管病等的主要危险因 素,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据资料显示,我国的高血压患病总人数 已达1.6亿,高居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首位,这表明心脑血管疾病是影 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因此,积极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是提高老年 人健康水平的首要措施。目前控制高血压最主要的任务是克服不好生 活习惯和降压药物的应用。由于患者服药依从性存在的问题(如服药 20mmHg。②有效:DBP下降<10mmHg但血压降至正常,或较治疗 前下降10 ̄19mmHg或SBP下降幅度≥30mmHg。③无效:未达到上述 标准。 的剂量、次数均影响患者依从性 ),常致血压控制不理想。然而降 压治疗对减少心血管致死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都有显著效果。 因此降压药物的选择在高血压尤其老年患者中,是治疗成败,效果好 否的关键。由本院治疗方案得出的结果可知,联合用药的疗效显著优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组内用配对t检验,组间用秩和检 验,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三组治疗前后6个月SBP(mmHg)变化比较 于单一用药。氨氯地平属于钙离子拮抗剂,它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 钙离子内流,同时还能抑制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从而松 弛和扩张小动脉,该药降压效果平稳,作用缓慢,可以大大减少其他 降压药物快速血管扩张相关的不良反应。贝那普利属于ACEI类药物, 目前为高血压治疗的一线用药,该药作用时间较长,不良反应轻微, 既往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以逆转左室肥厚,防止心室 腔的扩大,改善心室重构口],抗动脉硬化,改善血脂代谢和肾功能等 优点,且不出现首剂低血压反应,垂直性低血压及反射性心率加快, 2 1三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比较见表1,P<O.001,有统计学差异。 2.2三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比较见表2,P<O.001,有统计学差异。 表2三组治疗前后6个月DBP(mmHg)变化比较 很适合老年高血压患者。贝那普利和氨氯地平联合用药提高了降压效 果,降低了各自的不良反应,且使用方便、经济,该方案可推荐给老 年性高血压患者使用。 参考文献 [1】张若兰,郝玉明.老年性高血压诊治进展 .河北医科大学报, 2008,29(2):15—19. [2】戴俊明,卫志华,张借燕.社区高血压病人的药物利用和依从性 2.3本方案中,三组显效例数分别为53例、56例、75例。有效分别为 关系分析[J].高血压杂志,2001,9(1):65—67. [3]赵运梅,李胜勇,杨帆,等坝那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左心室 重塑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3(2):23—26. l9例、17例、8例。无效分别为13例、12例、2例。算得有效率分别 为:85.9%、84.7%、97.6%。秩和检验H=17.380,P<O.O1,疗效有统 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278 ̄,j疗效分析 欧阳南平 周莉萍 刘 凯 刘炎芬 汪 亮 吕 桂 陈英桓 (新兴县中医院骨伤科,广东新兴527400)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人股骨粗隆问骨折的治疗情况,评价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278例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保守治疗42例,手 术治疗236例。结果随访11~40个月。平均18.4个月。无感染及骨折不愈合发生。保守治疗髋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为61.9%;手术治 疗为89.8%。结论手术治疗是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首选方法;应根据骨折类型等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或术式。 【关键词】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 中图分类号:R683.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2)08—0506—03 完善各项入院常规检查,包括血尿常规、生化及血凝、胸片、心 电图、B超检查,呼吸系统疾病者行血气分析或肺功能检查,心血管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骨伤科2005年至2009年共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78例, 年龄61~98岁,平均74.2岁,男118例,女160例,按照Evan分型,I型 42例,1i型72例,Ⅲ型90例,Ⅳ型50例,V型24例。同时伴有骨质疏 系统疾病者做心脏彩超评价心功能。积极治疗患者原有的内科疾病, 尽早手术。 1-3治疗方法 松症、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肺部感染等疾病235例,部分患 者同时伴有多种内科疾病。 1.2术前准备 1I3.1保守治疗 骨折没有移位的患者给予丁字鞋或皮套牵引制动,维持患肢外展 位。骨折移位的患者给予骨牵引,布朗氏架抬高患肢,外展30度,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