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在全球化背景下探析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色及发展道路

在全球化背景下探析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色及发展道路

来源:九壹网
第32卷第1期 2 0 1 0年1月 文章编号:100—1 g62.1(2010)01 0007 03 浙江体育科学 Zhej iang Sport Science V()1.32,No.1 Jan..2 0 l 0 在全球化背景下探析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 特色及发展道路 李毅军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体育教学部,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全球化问题是当今社会瞩目的焦点,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该何三 ” 方法。 知论不休的热点话题。 文章实际情况出发,立足于长远发展,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身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全球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 O—O5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our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Under Globalized Background I I YI—jtin (PE 1)eI)artment.Hangzhou I)ianzi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8,China) Abstract!Olobalization is the focus of attention in today’S society.The development of tI-1e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glolmlization he,conies the hot topi c:of debate.This article is from the actual situation and based on long—tem1 development Io analyze the details about l he advantages.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national tradi— tional sports cuhure of OLIY country. Key wortk:national tradhional sports cuhure;globalization:development 21世纪已逐步进入了全球化的时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 展,各国之问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全球化的出现打破了地 1 文化全球化下的中国体育传统体育文化 文化全球化不是整齐划一、规范为一种文化,更不是全 世界只存在一种文化,其他文化全部消亡。正如费孝通所说 区和本土文化的,为人们的生活和文化方式提供了新的 经验和新的又化景观【 。”在全球化背景下,任似国家都在主 动或被动地接受着其他国家带来的影响,达到了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这样密不可分的程度。 全球化不仅仅是指经济全球化,同时也指政治、文化、宗 的,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例如武术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保持本土特色的原汁原味的 同时,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将其拍成武术动作片的电影, 教等多个领域的全球化。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全球化背 景下得到广泛传播,其意义颇为深远。软实力同硬实力相 比.更容易让人接受,一旦接受轻易不会改变,而且流传甚 广,有的可以相传上百年甚至上千年。有鉴于此,各国都在 文化传播上下足了功夫,立志要将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发 十分叫座,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因而形成一股热爱武术的 浪潮,并由对中国武术的浓厚兴趣引发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 兴趣,逐步加深了对我国的好感,这对发展我国各项事业是 大有益处的。 在全球化背景下,与文化全球化并存的是文化多元化。 文化多元化是同中求异,力求存在差异的统一,正如《论语》 中所说的和而不同。文化单一让世界文化枯燥、乏味,毫无 生气可言.而多样性的文化让世界文化宝库春意盎然、丰富 多彩、充满活力。 扬光大,要将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 落.让全世界各国人民了解其民族传统文化,这将有助于提 升该国的国家形象,提高该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从而更 好地发展国家各项建设,最终达到为百姓谋取更多福祉的目 的。 一文化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二者并不矛盾,它们是和谐统 的整体。二者相辅相成,在全球化背景下.能够更好地促 进各国文化的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东方传统体 收稿日期:2009一】]O2 作者简介:李投军(1971一),男.副教授,研究方I句为体育人文社会学 ・ 7 ・ 第32卷第1期 浙江体育科学 201O年1月 育文化的典型代表,与西方传统体育文化存在着很人筹异, 这主要是由东西方的文化差异造成的。在全球化背景下,由 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如何用普世性的语言和方式将本国的民 原因》中的凋查表明“欧洲国家人们练习武术的目的主要是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强身健体。另据墨西哥安东尼奥・弗 洛雷斯对亚洲、欧洲、美洲和澳洲地区11O名习武爱好者价 值观念的凋查,结果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武术作为教育和 文化,武术与审美。武术作为业余活动[4]。”武术不但可以强 族传统体育文化传递给世界人民,让所有人都能够欣然接受 是摆在每个国家面前的一道难题。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的运用和渗透为世界人民提供了一 个成功范例。 身健体、锻炼体魄,还可以塑造人的性格,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更是让人折服。它在讲求勇猛习武的同时不忘谨慎自谦、虚 心向上.追求文武兼学、德才兼备的境界,从而培养习武之人 2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 体现 顾拜旦认为“奥运会的再次复苏是秉承一个信念,那就 是有组织的体育运动可以成为身体和文化变化的媒介。体 育交流的前提是以各国社会的民主自由以及平等为基础,通 过四年一次替换竞赛场地的原则,更好地证明民主自由与国 家平等,同时也使更多的国家可以受益 。”萨马兰奇也曾说 过“体育是友谊,体育是健康.体育是教育.体育是最好的学 校,体育就是生命 j。”2008年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很好地 展示了民主、平等与自由的理念,它像一座丰碑,引领我国体 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它的“绿色奥运、科学奥运、人文 奥运”的口号深得人心,充分体现了发展中的中国蕴藏的潜 力和无限生机,体现了负责任的中国所表现出的大困情怀, 但令人印象尤为深刻的莫过于那场气势磅礴、精美无比的开 幕式。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恢宏场面令人叹为观止,它创造了 一个奇迹,它向世界充分展现丁中华民族五干年文明所蕴含 的深厚文化底蕴,它将古老的东方文明做出了全方位、立体 式的阐释。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礼仪文化由来已久, 我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华夏子孙十分重视礼仪文 化。开幕式上的武术表演在表现刚劲勇猛的同时不忘传递 礼仪文化,体现彬彬有礼、和谐向上的民族精神,将古老的东 方文明传递到世界每一个角落,彰显中华魅力。 所谓礼仪指的是人类社会交往中应有的礼节和仪式的 总称,它是我国古代文化价值观和伦理观的核心,这里的礼 仪不仅仅是指礼貌、礼节等外在形式,也包括忠孝、仁义等内 在形式。武术礼仪指的是习武之人在长期的习武过程中建 立起来的共同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准则。武术行礼方式包 括徒手礼、递器礼、接器礼、持器礼。徒手礼是目前武术表演 中较为常见的礼法,又以徒手礼中的抱拳礼最能体现礼仪文 化。因为抱拳礼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从我国传统 的“作揖礼”和少林拳的“四指礼”中提炼出来的,并加以规范 和统一,从而形成了今日具有代表性的礼法。抱拳礼的基本 姿势是:左掌掩右拳拢屈,两臂屈圆。这样看似简单的一个 动作却表达了丰富的涵义:左掌代表德、智、体、美兼备的高 尚情操,屈指代表谦虚谨慎、不骄傲自大,右拳代表习武要刚 劲勇猛、认真刻苦,左掌掩右拳代表习武要有所约束、节制, 不能以武滋乱,两臂屈圆代表天下武林是一家,要团结和睦。 左掌为文,右拳为武,合在一起代表文武兼学、德才兼备。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开幕式上的武术表演给亿万观众留 下了深刻印象。在众多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当中,武术最早被 外国朋友认可,现在武术已不再是中国人自己的体育文化项 目,在世界的很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可以看到练习武术的人。 据刘学谦《试析意法英德武术人El习武动机及影响其形成的 ・ 8 ・ 勇敢、稳重、乐观、向上的性格,这对塑造一个民族的民族精 神也会产生深远影响。 在北京奥运会上,除了武术表演渗透了民族传统体育文 化以外,吉祥物电融入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奥运会 吉祥物(Olympic Mascot)一词源于法国普罗旺斯语Mascot— to,英文Mascot由此衍变而来,意为能带来吉祥、好运的人、 动物或东西=5 。”吉祥物除了能够带来丰厚的经济价值以外, 也能带来丰富的文化价值。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五个福 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福娃这个名字本身就大有讲 究,它是有伏羲和女娲各取一个字的谐音得来的。福代表幸 福,娃代表是伏羲和女娲的子孙,意为华夏子孙都会幸福快 乐。五个福娃融合了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精粹, 例如福娃妮妮.其头部纹饰融人了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北京 的沙燕风筝.另外燕还代表燕京,也就是我国古代北京的称 谓。福娃贝贝的头部纹饰融人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鱼纹图 案,同时也暗指贝贝是个游泳健将,当然也将我国传统体育 项目游泳渗透其中。 3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色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北京奥运会上彰显了其自身的独 特魅力,它作为文化标识是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 内容丰富与否影响着国家文化实力的强弱,而国家文化实力 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强弱。也就是说,一个 国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越丰富多彩,这个国家的文化实力就 越强,如果一个国家的文化实力越强,那么这个国家的综合 竞争力就越强,如果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强,那么国家的综合 实力就强,所创造的价值就大,为百姓谋取的福利就多。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孕育于一个民族的文化母体,与其共 同发展变化,具有历史传承性。它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 关,并在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体现,是推动民族成长的 重要源泉。它的历史传承性的特点决定它能够随着社会的 发展而发展,随着民族的成长而成长。早在远古时代,就出 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萌芽。它是在人们日常的劳作中产 生、发展起来的,不同民族依其各自特点、所处环境,产生了 不同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人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 先于民族传统文化,也有人认为先有了民族传统文化,才衍 生出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管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可以证 明的一点就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历史悠久,与人民群众生活 联系密切,对民族成长具有推动作用。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历史传承性,在中华文明的历史 长河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中华民族心理和精神的塑造具 有重要作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将儒家的“礼、仪、仁”等经典思想融合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当中,使百姓在强健体魄的同时,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使其 李毅军:珏全球化背罱卜探昕我 氏族 统体育义化的持色及发展道路 成为内外兼修、品德高尚的人.这对民族的成Kfu发展是}一 /I【】此,民族他统 育义化 有很高岭灵活 .缺少统一的规 分有益的。 为“民族体育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身体运动. 技术、力量、速度等被现代体育视为核心的要素在民族体育 中并不作为至高无上的目标加以推崇,而是钮小同项口备有 删重的基础上,强渊人的多种需求的实现,除强健体魄外,更 加突出协唰身心、道德修养、伦理规范等内涵 。” 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奥运会的比赛项 之 有着明显 差别,绝不能为了追求奥林匹克化而丧失丁民族持色。如果 过于追求奥林匹克化,势必要放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独有 的民族特包.制定符合 运会规范的比赛规则,把本是在民 问流传的灵活饥动的、娱乐大众的、充满趣味的民族传统体 l,I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 展的道路 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了适应时代发展 育文化消磨殆尽。若足如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民族传统 何在?特色何在?趣味 何在? 4.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能忽视自己的文化内涵 21世纪的中国以发展经济为首要任务.我国的各项事业 的需要,已逐步向现代化迈进,有些已逐步走上产业化道路。 文化除了具有文化价值以外.也可以成为商品带来巨大的经 济利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促进了 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体育文化产业足 我国经济发展取之不尽的源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体 育文化产业发展不可小觑的力量。 4.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应该保持本土特色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不能一味地只追求经济利益 而放弃了自身独有的特色,要坚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文化 自尊。“文化自尊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核心是理斛传统、 继承传统和超越传统,是对自身文化的一种肯定、修复和张 扬,足建立在全方位视角下对自身文化整体解读后的一种文 化自信心 。”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任适应 世界体育文化发展趋势的情况下.要不断完善自我,开拓属 于自己的发展空间,在借鉴其他体育文化精粹的基础上,保 持自我特色.实现长足发展。但是曰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在利益的驱使下,放弃了很多属于自己的本土特包,出现了 许多问题,这 都极待人仃]关注和解决。 走国际化道路是指在全球化背景 F-,用 世性的方式将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推广‘到世界各地,}¨ff 各地的人都能接 受、喜爱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围际化道路足指让民族传统 体育文化不再只属于某一圈家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而是成 为流传于全世界每个国家的民族f々统体育文化。走国际化 道路是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项目不再仪仪是J1有该国家的 人民练习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项目,而足让世界每个国家的 人民都练习陔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项目。走国 化道路不是 指给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烙上巢一个国家的印记,而是让民族 传统体育文化属于每一个国家。走国际化道路不足指简单 地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规范于一一种 定的、一成不变的形 式,而是要在保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本土特色、 汁原味的 基础上尽可能开拓自己的发展空问,实现长远Z之展。 国际化并非奥运会化。奥运会是全世界共同参加的活 动,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以竞技为主,有若严格、统…的规范, 它讲求丝毫不差、没有误差,因此t分规范拘谨、缺少变通。 其最大的特点是“规则明确、公平竞争、尺度客观、评价准确. 因此被誉为物理体育 。”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来源丁民问. 是人们在F1常劳作中创造出来的,以娱乐大众为主要}{的, 具有浓浓的民族特包。“民旅传统体育着重于人的身心需要 和情感愿望的满足,参加者不必要求有高超的技艺.深邃的 思索和深厚的文化修养,普及性强,人们可以直接存活动 得到令人愉悦的情感抒发’。”国际奥委会群体委员公委员 安东・青辛克也认为“娱乐是体育运动的基础 。’’ Ⅱ 是 都在努力发展经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当然也责无旁贷,力 争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 进 u r发展当然是好事,但绝不 能一味地只追求经济利益,使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过于商业 化,忽视了文化内涵。商业化是现代工业发展的结果.尤其 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各项事业向商业化 靠拢是在昕难免的,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文化产业应立 足于文化本身的发展,挖掘自己的文化内涵,不应该过于追 求商业化。当然,利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获得经济效益是可 以的,但要适度,要防止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商业化道路。 因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一旦走上商业化道路,就会丧失自身 的文化内涵.这是由民族传统{本育文化的特点和商业规律决 定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魅力就在了:其丰寓的文化内涵 上,尤其足我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l殳的国度,其义化内涵 更为深厚丰富,这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世界发展的一 块金字招牌,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独特魅力所在。国 家必须保护好这份魅力,立足于长远发展.提高我国民族传 统体育文化在国际社会当中的竞争力。而不是目光狭隘地 追求眼前利益,追求商业化,致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丧 失一j-自己的文化内涌,也丧失了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力,逐 渐走向衰亡的道路。 4.3要防止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流于表面化 在全球化背景下,有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了追逐奥林 匹克化和商业化,不得不追逐媒体化,导致民族传统体育文 化走 表而化、形象化的极端道路。因为媒体对社会发展具 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拟态环境下,媒体呈现给受众的是一 个什么样的世界,受众孰会认为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媒体 关注ff‘么,受众就会认为什么重要。因此.媒体关注什么样 的传统体育文化,受众就会认同什么样的体育文化。由于媒 体的传播具有广泛性、快捷性等特点,尤其是电视媒体,结合 了现代科学技术,运用图像、声音等现代传输手段,更形象迅 速地将信息传递给了受众。因此在现代社会,电视媒体更为 受到普遍欢迎,它的受众群和影响力非常大。民族传统体育 文化,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过于追求媒体化.迎合媒体所谓 的价值观,一昧地追求媒体所谓的精彩、激烈等轰动效应,放 弃了自身的特包,放弃了本属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该有的深 度,走l 丧 比的道路。 5 结 论 媒体关注的焦点很多时候是}{]媒体从 人员的价值观 决定的。 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流于世 化与《某体从业人 员素质的高低不兀影响 这孰要求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素 (下转第12页) ・ 9 ・ 第32卷第1期 浙江体育科学 2010年1月 3.2依托高校学术机构,建立民间体育社团 为防止船拳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造成湖州这一 理的改造,使之符合百姓健身健美的现实需要,使船拳直接 走进社区体育的发展行列,成为大众健身的项目,更好地为 大众健身服务。 民间文化遗产的重大损失,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立项为契机,鼓励民间船拳爱好这者组建船拳体育社 ,在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州师范学院等高等院饺设立有关船拳 文化研究结构。高校研究机构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门 机构一起要抓紧时间走访湖州地区寻找懂船拳的民间拳师. 整理民间拳师手中的有关拳谱,整理船拳的拳种,使之文字 化,形成方便收藏和推广的文字资料,便于下…步的推广和 4 结束语 湖州船拳 这一独具地域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是非 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山水清远、人 文荟苹的江南“吴越”文化的历史见证,作为体育工作者的我 们要为其规划好美好的未来,使其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普及。开展对湖州船拳文化的研究,使之形成~定的理论成 果,并将研究的成果及时上报给部门,积极向阐明 保护船拳文化的重要性,使在保护中加大投入,使得非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门机构在保护和传承船拳文化时更具 科学化。 3.3与旅游业有效结合。凸显江南水乡文化 [1]海日.蒙古贞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I-J].职业大学 学报,2009(1):109~110. E2]韩锡曾.湖州垂钓文化探究EJ].浙江体育科学,2006, 28(1):9,1—95. 船拳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应在展现地方文化特包,保持 船拳文化原生性和人文性的基础上,抓住旅游热的大好时 机,在江南水乡古镇一南浔开展船拳表演等。注重与地方 文化节庆相结合,利用含山蚕花节、湖笔文化节等活动打造 文化品牌。 3.4开发校本教材。把船拳纳入学校体育教学 L3]h(tp:,/z Ⅵ .tuniu.corn途牛旅游网. [4]王克文.湖州市地方编纂委员会.湖州市志(地方志) [M].北京:昆仑出版社,1999. [5]李民.湖州船拳[N].湖州晚报,2009-03-O4,12版. 6]黄修忠.浅谈蜀锦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Eli.四川 丝绸,2007(2):53—54. 充分利用船拳体育文化的健身价值,将船拳引入到学校 体育教育教学中,开发符合湖州本地实际、富有特色的校本 教材,这样的课程设置既符合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爱求,也 能为船拳在青少年~代的继续传承提供保障.解决了地方传 统文化的传承问题 j。 [7]宋卫.广东高校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及发展 思路_J].体育学刊,2007(7):56—58. [8]杨翠丽.瑶族长鼓舞的体育文化社会功能及资源开发 LJ].体育学刊,2006(4):73—75. 3.5与社区体育结合。将船拳引进大众健身项目的行列中 结合船拳的健身、娱乐功能,对船拳的动作特点进行合 t, 、0 t t j ,、j 户 、一 ,) 一 一 / E9]段爱明,白晋湘,田祖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变迁、传 承与发展__J].体育学刊,2005(2):54—56. 、户 , ‘ 、 一p 卢‘ t, 、,≯ 户 t, t; (上接第9页) 2O03: 1 7. 质,使从业人员深化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深层次的认识.走 出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偏见和误区。同时也要改变民族 传统体育文化的宣传策略,精心设计选题,策划方案.逐步提 :4]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分 会。武术研究第一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5:140. 高受众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识。但是仅仪依靠媒体从 业人员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挑起重任.加大推广 力度,深化普及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识教育,使受众能 够正确认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身 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实现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sj互动百科主编.奥运宝典[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9. -o q李鸿江.中国民族体育导论E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 社,2ooo:43. 7]王岗.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自尊EM].北京:北京体育 大学出版社,2007:4. [8] 自晋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 2oo4:87. EI]刘登阁.文化全球风暴[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m版 社,2000:49. [9]曾于久.刘星亮.民族传统体育概论EM].北京:人民体 解 育出版社,2000:】83. [2]格吉诺夫・瓦西尔,董进霞.奥运会的起源于发展2008:10l_ 读奥林匹克运动会[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ElO] 国际奥委会大众体育委员会.第六届世界群众体育活 动讨论大会[R].汉城,1 996—04—21. 13]萨马兰奇.奥林匹克回忆 M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牡. ・ 12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