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平台 教 学 囊 在历史课教学中进行情感态度相价值观教育 ■长春市第四十五中学崔凯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 行着心灵上的交流。随后课堂上大概有半分钟的沉默。我 明确规定:使学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 没有去打破这种沉默,而是“倾听”这种沉默,因为我知道 历史使命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 学生们随着音乐和我的语言,已经进入了那个缅怀英雄的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 时刻。他们用“沉默”在感知历史事件。试想,在这里的教 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呢? 学,如果用一种平铺直叙的方式直接导入,这两种不同方 首先,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使历 式对学生情感的调动与培养,在心灵体验上的作用是不可 史教学具有强烈的时代特点,增强学生关注国家命运的历 类比的。因此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使学生进入一种历史情 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例如在学习《美国南北战争》一课时, 境,使学生主动地与历史“对话”。 关于南北战争的背景应使学生认识到,南北战争前美国 教师在讲述历史人物时,要充满激情,以自己的感情 南、北双方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和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两种经 激发学生的感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和升华。例如在 济制度并存,从本质上讲这就是两种社会制度并存,实际 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一文时,对于黄海大战的英雄邓世 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讲到这里时很自然的引导 昌,教师应融入更多的情感来讲述他的事迹:致远舰在激 学生认识我国对、澳门、问题的基本主张和方针 烈的海战中勇往直前,多次中弹,船身严重倾斜,最后不幸 ,对、澳门、的明天充满信心。在讲述祖国统 中鱼雷,全舰250多人壮烈牺牲。就在即将沉没的时候,随 一大业时,讲完、澳门回归祖国的意义后,及时引导学 从扔给邓世昌一个救生圈,可是他因全舰俱没,义不独生, 生明确祖国的统一大业至今还没有最终完成,势力不 摇手拒绝。就这样教师讲得慷慨激昂,从而引起学生共鸣, 顾海峡两岸人民的强烈反对搞民族,妄图实现“台 感受英雄的爱国主义精神并树立振兴中华、富强国家的决 独”,并同时展示资料说明中国的态度:十届全国 心。 三次会议经过表决,以高票通过了《反国家法》。任何 第三,在历史教学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更多 方式造成从中国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 的学生活动。如表演历史短剧、观看历史影片、开展辩论 从中国出去的重大事变,国家必须采取非和平方 会、参观历史遗迹等,为调动与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可以说,实 和价值取向提供民主的环境。我曾让学生表演过反映西安 现祖国的统一是炎黄子孙的历史使命!从而激发学生维护 事变背景和过程的历史短剧,之前下了大量的功夫做准 祖国统一的爱国热情。经常引导学生把历史的问题进行现 备。课堂里,“张学良”绘声绘色的劝谏到哭谏以及“蒋介 实的思考,既能充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培养学生 石”悲愤地反复仰天长叹,让好多学生眼中闪动着泪花。这 历史责任感、使命感,使学生从小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种直观的表演让他们非常容易理解了西安事变发生的根 形成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 ’ 本原因是中日两国之间的上升,使张学良、杨虎 其次,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渲 城的爱国情感得以升华,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这样,学生 染感情色彩。有的教学内容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挂图、教 们不仅仅记住了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地点,也在表演和 材插图使学生融人情境;有的教学内容可以倾注个人情 观看表演中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油然而生。 感,运用形象生动的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描述历史,让历 课堂教学中也可以通过辩论让学生辨别是非,掌握真 史“说话”,从而掀起学生思想感情的波澜。例如讲述《难忘 理,轻松学习知识,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以及对英雄人物崇 九・一八》一课时,东北人民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誓死捍 敬的情感。例如在学习完秦朝的历史后,把学生分成正反 卫国土,与凶残的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英勇的抵抗,虽然付 两方展开辩论:秦始皇是千古一帝,还是暴君?通过辩论让 出了沉重的代价,但是那种爱国热情却是我们永远的精神 学生学会怎样评价历史人物,从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 财富。为了让学生体验到这种感情,我做了这样的导课设 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计:利用多媒体背景音乐《松花江上》,并用字幕发送歌词, 在低缓略显沉重的音乐中我用饱含情感的语言与学生进 【责任编辑毛临宙】 吉林教育’综合6,2009 73 ̄;ii,ii; il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