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千古一醉

千古一醉

来源:九壹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千古一醉

作者:牛晓华

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04期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和难点:

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朗诵视频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精彩导入:

在中国文学史上,“酒”可以说是留下了千古美名。

走进中国诗坛,一缕缕酒香就扑面而来。可以说酒和诗是相伴相随的,诗人和酒也似乎有着天生的缘分,古往今来、文人骚客、凭酒赋诗,留下了无数千古传诵的名篇佳句: 有: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慷慨豪迈。

亦有: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喜悦情怀。 更有:李清照“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的柔肠寸断。

但其中饮酒诗做的最多最好的,恐怕还应属那:“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还有三分,啸成了剑气,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实现李太白了。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将进酒》,和李白一起去品一壶沉淀了千年的醇香美酒。 二、学习目标:(本节课我们要明确两个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理解诗歌中的诗人感情变化线索,背诵全诗。 三、释题:(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题目)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将,读音是,意思是:“请,愿”将进酒意即“劝酒歌”,这首诗是李白采用乐府旧体,借酒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 四、整体感知:(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将》精读细品) (一)、初读知韵律

1、首先,让学生推荐1-2名朗诵好的同学范读课文。(要求:其他同学在这位同学朗诵时,认真听读音和节奏是否正确)朗诵结束后,先由学生之间互相找错、评价,再由老师和学生共同讨论总结诗歌需要注意的字音和朗诵技巧。

2、在此基础上,听录音加深印象。(要求:学生在听录音机的同时,注意体会诗歌中的节奏变化以及情感变化。)并思考:

问题一:我们知道这是一首劝酒辞,那么请找出有关喝酒的诗句,说说李白他们是怎么喝酒的?

(学生各抒己见、自由回答)

①、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②、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③、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④、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⑤、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虐。 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问题二: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怎样的李白形象?(结合具体诗句小组讨论总结发言)

下面我就选取其中最典型的一句来进行示范分析: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解析:我们知道在中国的餐桌文化中,往往都是主人全客人多饮酒,但酒兴至酣的李白却反客为主劝起主人快快喝酒,由此可见其不拘小节、狂放不羁的一面。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们喝酒的情态,那么就莫过于“豪饮”了。

问题三:诗人如此豪饮?说到底还是一个“愁”字:“与尔同销万古愁”那么,他到底有什么样难以消解的万古之愁呢?

(方法:再读诗歌,联系李白的生活背景和人生遭遇,从具体诗句中体悟是何种愁绪?) 背景补充: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距离李白第二次离开长安已八年之久,此时的诗人再没有早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豪迈,更没有第二次离开长安时“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锋芒毕露。事过境迁,时隔八年,这种愁情慢慢沉淀下来,就像一杯醇香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我们从诗歌中不难总结出诗人的三种“愁”: 人生苦短之愁。 怀才不遇之愁 圣贤寂寞之愁。

(在这一环节,学生分组选取其中一个加以讨论分析体悟这种千古愁情。)

我觉得在三种愁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应属“圣贤寂寞之愁”,对这一点,我做一下范例分析:

我们知道在历史的尘埃里,有许许多多被人遗忘的圣贤,那么李白为什么单单选取了陈思王曹植做代言人呢?那是因为:这两人在行为上都有不拘礼法,一掷千金买酒取醉的豪情;在文采上都是一样的才华横溢;在命运上有都是一样的遭人排挤、孤独寂寞。诗人实际上是以曹植自况,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寂寞悲愤之情。

就这样,李白以他精妙绝伦的妙笔把这种千古之愁一步步推向高潮,而在这一过程中,诗人的情感不是一成不变而是跌宕起伏、富有变化的。 悲——乐——愤——狂

(在这一环节重回诗歌,通过诵读在诗人跌宕起伏的感情中,再品一品这沉淀了千年的醇香美酒。)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五、再读明诗情(课件展示)

a面对滚滚东逝一去不复返的黄河水,看朝暮间青丝白雪怎不让人悲叹时光易逝、人生苦短。

b.既然人生苦短,那就让我们珍惜时间及时行乐、尽情开怀畅饮吧。“人生得意须尽欢、、、、”此时的李白哪里还有什么“得意”,只不过是借酒浇愁罢了。

c.酒至酣处,诗人的情感渐入狂放、渐入愤激。此六句,可谓是酒后吐真言,诗人自比曹植,怀才不遇、寂寞惆怅的愤激之情溢于言表。

d.我觉得最后的情感表达最为感人肺腑,诗行至此处,酒已至半酣,此时酒席上的李白又是一副怎样的情态:

“主人何为言少钱、、、、、、”诗人竟喧宾夺主斥责其主人的小气。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多么狂放,金银财宝算得了什么?都拿来换做美酒一醉方休。

小结:这种狂放,实质上是诗人悲之重、欢之浓、激愤之深的集中表现,李白之所以如此迫切地追求一醉,其目的在于“与尔同销万古愁!”

总结:全诗围绕一个“酒”字,感情可谓是跌宕起伏:“悲伤——欢乐——愤激——狂放”,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又因愁而狂放失态。表面上看似开怀畅饮,实则愁剑穿心,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又渴望用世的矛盾复杂的情感。

剩下的时间,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背诵全诗。(要求当堂背诵并检查背诵情况。) 六、课下作业:

a.诵默写全诗,完成相关习题。

b.请以“如何看待生活中的不如意”为话题,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以及李白的事例写一个不少于200字的小作文。 七、结束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将进酒》,李白的豪放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后,我想对大家说:人生,亦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需要的是自信、执着和勇气。愿大家都能以火热的激情去面对生活,以不屈的精神去战胜困难,以冲天的豪情笑傲明天!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附录:板书设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