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试题                              会员交流资料
部分省市高考化学实验题汇编
1.(重庆卷8)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
【高考考点】物质的制备
【易错提醒】搞不清每个制备装置中仪器的作用。
【备考提示】认真注意课本中的每个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2.(广东文科基础卷67)、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往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乙烯验证乙烯的还原性
B.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 C.用二氧化锰和稀盐酸反应制取氯气 D.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3.(广东卷4).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向煮沸的1 mol·L-1 NaOH溶液中滴加FeCl2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 B.向乙酸乙酯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振荡,分液分离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C.称取19.0 g SnCl2,用100 mL蒸馏水溶解,配制1.0 mol·L-1 SnCl2溶液 4.(天津卷13).下列实验方法合理的是
A、 可用水鉴别已烷、四氯化碳、乙醇三种无色液体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 1 -
名校试题                              会员交流资料
B、油脂皂化后可用渗析的方法使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充分分离 C、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
D、为准确测定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所用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相等 5.(海南卷2)、PH试测定溶液pH的正确操作是:
A.将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 色卡对照
B.将一小块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 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C.将一小条试纸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放在表面皿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D.将一小条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后,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解析:这是一道PH试测定的常规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 6.(江苏卷)6. 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7.(江苏卷)9.以下实验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溴水鉴别苯、乙醇、四氯化碳
B.准确称取0.4000g的NaOH固体配成1000mL浓度为0.01000 mol·L-1的溶液 C.为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溴水后过滤 D.用激光笔检验淀粉溶液的丁达尔现象
8.(北京卷9)、下列各组物质的无色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即可鉴别的是
①KOH   Na2SO4   AlCl3       ②NaHCO3   Ba(OH)2  H2SO4 ③HCl    NaAlO2     ④Ca(OH)2   Na2CO3   BaCl2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9.(广东理科基础21).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在容量瓶中加一定体积的水,再加入浓硫酸配制准确浓度的稀硫酸 B.用稀硫酸和锌粒反应制氢气时加入少许硫酸铜以加快反应速率 C.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液体以加快过滤的速度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 2 -
名校试题                              会员交流资料
D.加入盐酸以除去硫酸钠中的少量碳酸钠杂质
解析:浓度的配置不能直接在容量瓶中配置A错,用稀硫酸和锌粒反应制氢气时加入少许硫
酸铜时形成了铜锌原电池,锌为负极从而加快了反应速率B对,过滤时应在烧杯中搅拌,故C错,用盐酸以除去硫酸钠中的少量碳酸钠杂质时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故D错。答案:B
10.(广东理科基础31).从绿色化学的理念出发,下列实验不宜用图7所示..装置进行的是
A.不同浓度的与铜反应 B.稀硫酸与纯碱或小苏打反应 C.铝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 D.H2O2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分解
解析:图7所示装置没有尾气吸收的装置,所以凡是有污染的气体都不行,故 B、C、D都没有污染的气体,只有A有氮氧化合物产生,所以A不行。答案A
11.(广东理科基础32).用石灰水、小苏打、淀粉和食醋等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
A.碘盐中碘的检验        B.暖瓶中水垢的除去
C.食盐和纯碱的鉴别       D.鸡蛋壳主要成分的检验 解析:碘盐中含的是碘元素,故不能检验碘盐中的碘,故A不能完成此实验;B、C、D都..可以。答案A
12.(广东理科基础35).下列有关Cl、N、S等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漂白粉的成分为次氯酸钙 B.实验室可用浓硫酸干燥氨气
C.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处理NO2和HCl废气
D.Al2(SO4)3可除去碱性废水及酸性废水中的悬浮颗粒
解析: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故A错;实验室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因为它们会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铵,故B错;NO2和HCl都是酸性气体,所以可用NaOH中和,故C对;Al2(SO4)3不能除去碱性废水及酸性废水中的悬浮颗粒,故D错。答案C
13.(四川卷26.)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MgCO3、Al2(SO4)3、Na2SO4、Ba(NO3)2、AgNO3和CuSO4。将该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根据所给实验现象完成表格(对于能确定的物质在相应位置写化学式,暂不能确定的物质在相应位置填“无”):
(1)将少许混合物放入水中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
肯定存在的物质 肯定不存在的物质 理由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 3 -
名校试题                              会员交流资料
(2)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肯定存在的物质 肯定不存在的物质 理由       (3)取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沉淀完全溶解并放出气体。
肯定存在的物质 肯定不存在的物质 理由         (4)通过上述实验仍无法确定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离子的检验和共存。
(1)混合物放入水中得到无色溶液,肯定无CuSO4,因为CuSO4溶液是蓝色的。因为BaCO3、BaSO4、MgCO3等都是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所以无法确定存在哪些物质。
(2)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存在钠盐,即混合物中肯定含有Na2SO4。不能确定哪种物质肯定不存在。
(3)在(2)中通过焰色反应,确定混合物中含有Na2SO4,则混合物中一定不含Ba(NO3)2
溶液,否则和Na2SO4生成BaSO4,不溶于盐酸;另外混合物中也一定不含AgNO3溶液,否则加入盐酸生成白色AgCl沉淀。白色沉淀溶于盐酸,并放出气体,则一定为MgCO3。
(4)通过上述试验仍无法确定是否含有Al2(SO4)3。 【答案】(l)
无 CuSO4 溶液无色,而CuSO4溶液为蓝色   (2)   NaSO 24(3)
MgCO3 Ba(NO3)2  AgNO3 MgCO3沉淀溶于盐酸,有气体放出;如有Ba(NO3)2,生成的BaSO4沉淀不溶于盐酸;如有AgNO3,生成的沉淀在盐酸中不消失。 无 钠的焰色反应呈黄色 (4)Al2(SO4)3
【知识点归纳】无机物鉴别颜色方面的突破口: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 4 -
名校试题                              会员交流资料
1、红色世界
(1)基态:Fe2O3 (红褐色)、Fe (OH)3 (红 棕色)、[Fe (SCN)]2+ (血红色)、Cu (紫红色)、Cu2O (砖红色)、NO2 (红棕色)、P(红磷、暗红色)、Br2 (深红棕色)、红色石蕊试纸、  品红溶液。
(2)激发态:充氦气的灯光呈粉红色,充氖气的灯光呈红色,钙元素的焰色呈砖红色。 (3)化学变化:
①紫色石蕊在酸性溶液(pH<5.0)中变红,
②润湿的蓝色石蕊试纸遇酸性(CO2、SO2 、H2S 、HCl)变红, ③酚酞在碱性溶液中呈浅红色(8.210), ④甲基橙在酸性溶液(pH<3.1)中呈红色, ⑤甲基红在酸性溶液(pH<4.4)中呈红色, ⑥pH试纸(黄色)遇酸性溶液(pH<2)变红,⑦已经被二氧化硫褪色的品红溶液在加热时会出现红色, ⑧C(NaHSO4)>0.001mol/L时遇甲基橙变红。 2、橙色世界
(1)基态:浓溴水 、甲基橙试剂、Br2 (CCl4)呈橙红色。
(2)化学变化:甲基橙在酸性溶液(3.1(1)基态:工业盐酸(含有 Fe3+)、Au 、 S8 、Na2O2  (淡黄色)、AgBr(淡黄色)、AgI、 Ag3PO4(2)激发态:钠元素焰色呈黄色 (3)化学变化:
①甲基橙在(pH>4.4)溶液中呈黄色,
②久置的浓因溶有自身分解产生的二氧化氮而变黄 4、绿色世界
(1)基态:F2 (浅黄绿色)、Cl2 (黄绿色)、Cu 2(OH)2CO3 (绿色)CuCl2(浓溶液呈绿色)、FeSO4  (浅绿色) (2)激发态:铜元素的焰色呈绿色
(3)化学变化:Fe (OH)2 (白色)—— 灰绿色——Fe (OH)3(红棕色)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 5 -
名校试题                              会员交流资料
5、青色世界
(1)基态:铁粉、银粉及大多数金属粉末、石墨、CuO 、 CuS 、Cu2S  FeO 、 Fe3O4  、 MnO2
(2)化学变化:
①蔗糖遇浓硫酸被炭化变黑,
②润湿的白色醋酸铅试纸遇H2S变黑, ③硫磺粉与白色的水银反应生成黑红色的HgS,
④H2S通入Pb(NO3)2 、 AgNO3 、 CuSO4溶液产生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盐酸和稀硫酸的黑色沉淀。 6、蓝色世界
(1)基态:CuSO4 (溶液)、 CuSO4 •5H2O (晶体)、液氧、臭氧 (2)化学变化:
①紫色石蕊在碱性溶液(pH>8)中变蓝, ②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遇碱性气体变蓝, ③无水 CuSO4 (白色粉末)遇水变蓝,
④H2、H2S 、 CH4 、C2H5OH 燃烧火焰呈淡兰色,CO燃烧火焰呈蓝色, ⑤S8在空气中燃烧呈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燃烧呈现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⑥淀粉遇 I2 (aq)变蓝,
⑦Cl2 、 Br2 、 NO2 、O3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7、紫色世界
(1)基态:KMnO4 (H+)、紫色石蕊、碘单质呈紫黑色
(2)激发态:充氩气的灯光呈紫蓝色,钾元素的焰色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3)化学变化: ①I2 升华生紫烟, ②NH4I受热生紫烟,
③紫色石蕊在(5.0④锌粉与碘的混合物中滴入水会生紫烟(反应放热使碘升华) 8、白色世界(1)基态:Pb(蓝白色)、Hg、铝粉、大多数块状金属、 PbSO4 、BaSO4 、AgCl  、BaCO3  、 Ba3(PO4)2 、BaSO3  、CaCO3 、 Fe (OH)2 (不稳定)、 Mg (OH)2 、 Al (OH)3 、 ZnS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 6 -
名校试题                              会员交流资料
(2)化学变化:
①H2在Cl2中燃烧呈现苍白色火焰, ②NH3遇 HCl  产生白烟,
③Mg 、 Al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④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白色烟雾, ⑤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白烟。
20.(全国理综Ⅱ卷28).(13分)
-------
某钠盐溶液可能含有阴离子NO3、CO32、SO32、SO42、Cl、Br、I、为鉴别这些离子,分别取少量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①测得混合液呈碱性;
②加HCl后,生成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饱和石灰水溶液变浑浊; ③加CCl4后,滴加少量氯水,振荡后,CCl4后层未变色;
④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分离,在沉淀中加入足量盐酸,沉淀不能完全溶解; ⑤加HNO3酸化后,再加过量AgNO3,溶液中析出白色沉淀。
(1)分析上述5个实验,写出每一步实验鉴定离子的结论与理由。 实验①                                                      ; 实验②                                                      ; 实验③                                                      ; 实验④                                                      ; 实验⑤                                                      ; (2)上述5个实验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           。
--
答案:(1)①说明可能含有CO32或者含有SO32 因为二者水解均显碱性;
--
②肯定含有CO32 ,肯定不含SO32、因SO2有刺激性气味
--
③肯定不含有Br、I,因两者均能与氯水反应后生成单质溴和单质碘,溴和碘单质溶解于CCl4显色;
2-
④肯定含有SO4,因BaSO4不溶于盐酸。
-
⑤肯定含有Cl,因AgNO3与Cl-反应生成的AgCl不溶于稀HNO3。
-
(2)NO3 23.(海南卷16).现拟在实验室里利用空气和镁粉为原料制取少量氮化镁(Mg3N2)。已知实验中可能会发生下列反应: ①2Mg+O2
△     2MgO;②3Mg+N2
△     Mg3N2;③2Mg+CO2
△      △     2MgO+C
④Mg+H2O △     MgO+H2↑  ⑤Mg3N2 +6H2O
3Mg(OH)2+2NH3↑
可供选择的装置和药品如下图所示(镁粉、还原铁粉均已干燥,装置内所发生的反应是完全的,整套装置的末端与干燥管相连)。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 7 -
名校试题                              会员交流资料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除装置A、E外,还应选择的装置(填字母代号)及其目的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连接并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时,打开自来水的开关,将空气从5升的储气瓶压入反应装置,则气流流经导管的顺序是(填字母代号)___________________ _;  (3)通气后,如果同时点燃A、F装置的酒精灯,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产物是氮化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6、(1)B、D、F
选择B,目的: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选择D,目的:除去空气中的CO2 选择F,目的:除去空气中的O2(2)h→g→d→c→k→l→a→b
(3)制得的氮化镁将不纯;因为A装置没有排完空气前就加热会让空气中的氧气、CO2、水蒸气等与镁反应。
(4)将产物取少量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将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如果能够看到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说明产物是氮化镁。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