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专题一物质的共存、检验、鉴别和除杂

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专题一物质的共存、检验、鉴别和除杂

来源:九壹网
专题一 物质的共存、检验、鉴别和除杂

Ⅰ。 物质的共存(8年3考)

针对训练 1。 (2013长沙)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到足量的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 KNO3、NaCl、HCl B. FeCl3、Na2SO4、KCl C。 CuSO4、H2SO4、NaCl D. FeCl2、KCl、NaOH

2。 (2016赤峰)某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仅有NH错误!、Ba2和X离子,则X是( )

--+-

A。 OH B。 Cl C。 K D. SO2,4

3. (2016重庆A)某植物培养液中含有NH4Cl和CuSO4,下列物质在该培养液中能大量存在的是( )

A. NaOH B。 BaCl2 C。 KNO3 D。 AgNO3

4. (2017衡阳)下列离子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为无色溶液的是( )

A. NH错误! Ca2 Cl NO错误!

++-

B. K Na Cl CO错误!

++-

C。 Fe3 Mg2 NO错误! Cl

++-

D。 Na Ba2 NO错误! OH

5. (2017荆州)某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下列各组离子在该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 SO错误!、NO错误!、Ba2、Cl

++-+

B. Cu2、Na、NO,3、K

C. K、CO23、NO错误!、Cl

+++

D。 H、Ba2、K、NO错误!

6。 (2017南京)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 Cu2、Na、Cl、OH

++--

B。 H、K、NO,3、SO2,4

C。 Na、NH错误!、NO错误!、OH

++-

D. Ag、Ba2、NO错误!、Cl

7. (2017滨州)小滨对某无色溶液所含溶质的记录,合理的是( ) A。 HCl、NaOH、Na2SO4 B. KNO3、ZnCl2、FeCl3

C。 AgNO3、H2SO4、NaCl D。 NaOH、Na2CO3、NaCl

8。 (2016巴中)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

A.在铵溶液中:Na、Cu2、OH

++

B.在稀盐酸中:Ba2、CO错误!、Zn2

++

C.在氯化钠溶液中:K、Ca2、NO错误!

++-

D.在氢氧化钠溶液中:H、Mg2、Cl

Ⅱ.物质的检验、鉴别(8年4考)

针对训练

【长沙真题精选】

1. (2011长沙)“家庭小实验”是利用家庭生活中常用的物质,进行化学实验探究的活动。下列实验不能用“家庭小实验”完成的是( ) ..

A。 检验自来水是否含有氯离子

B. 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酒精和水

C. 检验自来水是否为硬水

D。 探究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是否生锈

2. (2014长沙)鉴别下列物质使用的方法或试剂,正确的是( )

A. 氧气与氢气——闻气味

B。 硫酸铜粉末与氯化钠固体——加水 C。 稀硫酸与稀盐酸--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D. 二氧化碳气体与氯气-—用燃着的木条

3. (2017长沙)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 ) ..A. CuSO4 NaOH KNO3 B。 FeCl3 AgNO3 NaNO3 C。 Na2CO3 HCl BaCl2 D. CaCl2 K2CO3 NaCl 【好题精练】

4. (2017北京)下列方法能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气体的是( ) A. 闻气味 B. 观察颜色

C. 倒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

D.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5. (2017成都)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的物质是( ) A。 HCl B. KNO3 C。 K2CO3 D。 FeCl3

6. (2017株洲)只用一种试剂可以区分(NH4)2SO4、NH4Cl、K2SO4三种无色溶液,这种试剂是( )

A。 AgNO3溶液 B. Ba(OH)2溶液 C. NaOH溶液 D。 盐酸

7。 (2017南雅下学期一模改编)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切实可行的是( ) A。 用酚酞溶液鉴别NaCl溶液和盐酸 B。 用水鉴别Na2CO3和CaCO3固体 C. 用碳酸钠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D. 用酚酞溶液鉴别烧碱与纯碱

8。 (2017麓山一模)用括号内试剂不能一次性将组内物质鉴别出来的是( ) A。 固体:NaOH、NH4NO3、NaCl(水)

B。 液体:稀盐酸、H2O、Ca(OH)2溶液(石蕊溶液) C。 固体:NaCl、CaCO3、KCl(水)

D。 液体:Ba(NO3)2溶液、MgCl2溶液、K2CO3溶液(稀硫酸)

9。 (2017烟台改编)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只用观察和组内物质的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的是( )

A。 NaCl、BaCl2、CuSO4、KNO3 B. Ba(NO3)2、NaCl、Na2SO4、HCl C。 NaOH、CuCl2、NaCl、KCl D。 HCl、Na2CO3、KCl、CaCl2

10. (2017哈尔滨)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A 待区分物质 软水与硬水 方法一 蒸干观察 方法二 加肥皂水观察 B C 磷矿粉与碳铵 呼出气体与空气 观察颜色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 闻气味 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 D 棉线与尼龙线 观察颜色 点燃后观察 11。 (2017益阳)鉴别下列各组中的三种物质,所选试剂或用品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B C D 待鉴别物质 NaOH溶液、稀HCl、 稀H2SO4 NaOH溶液、NaCl溶液、食醋 生石灰固体、NaCl固体、NH4NO3固体 蒸馏水、NaCl溶液、Na2CO3溶液 所选试剂或用品 紫色石蕊试液 酚酞试液 水 pH试纸 12。 (2017德州)下列四个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实验目的 鉴别氯化铵和尿素 鉴别铵和氯化钠 鉴别硫酸铜溶液和稀盐酸 实验方案 分别加熟石灰粉末研磨,闻气味 分别加适量水,用手触摸容器壁 分别观察溶液颜色 分别滴加酚酞试液,观察颜色变化 D 鉴别烧碱溶液和石灰水 13. (2016麓山实验模拟)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而用物质间两两混合的方法能够鉴别的是( )

A. Na2SO4、BaCl2、KNO3、NaCl B. NaOH、Na2SO4、FeCl3、BaCl2 C. Na2SO4、Na2CO3、BaCl2、HCl D. NaCl、AgNO3、NaNO3、HCl

Ⅲ。 物质的除杂(近8年仅2011年未考)

针对训练

【长沙真题精选】

1。 (2017长沙)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序号 A B C 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 Fe粉(Cu) NaCl(沙子) Na2SO4溶液(Na2CO3) 除杂试剂或方法 CuSO4溶液 加水溶解, 过滤、蒸发结晶 过量稀盐酸 D CO2(CO) 点燃 2. (2014长沙)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CO(CO2)——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 NaCl(Na2SO4)-—加入银溶液 C. CaCO3固体(CaO固体)-—高温煅烧 D. FeSO4溶液(H2SO4)——加入铁粉 【好题精练】

3. (2017株洲)除去氯化钾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钾,最合理的方法是( ) A. 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

B。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加热 C. 加入足量的钡溶液,过滤 D。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加热

4. 下列各组括号内除杂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一组是( ) A. O2中混有少量的水蒸气(浓硫酸) B. CaO中混有CaCO3(高温煅烧)

C。 铜粉中混有少量铁粉(稀硫酸,过滤)

D. KCl溶液中混有少量MgCl2(适量NaOH溶液,过滤)

5. (2017湘潭)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所选试剂不正确的是( )

A。 NaOH(Na2CO3):盐酸 B。 CO2(O2):灼热的铜粉

C。 CO(CO2):氢氧化钠溶液 D。 O2(H2O):浓硫酸

6. (2017广州改编)下列除杂所选用试剂与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物质(括号 内为杂质) Fe2O3(Fe) H2(CO) NaCl(Na2SO4) 除杂试剂 足量稀盐酸 灼热CuO 过量BaCl2溶液 实验操作 溶解、过滤 洗气 过滤 D NaCl(Na2CO3) 足量稀盐酸 蒸发结晶 7。 (2017雅礼教育集团模拟改编)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及主要操作均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物质 H2(HCl气体) KCl(MnO2) FeSO4溶液(CuSO4) 所用试剂或方法 通入足量NaHCO3溶液,再通入浓硫酸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锌粒、过滤 Ba(NO3)2溶液,过滤 D NaCl(Na2SO4) 8. (2017明德天心模拟)将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除去,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A B C D 物质 Na2CO3溶液 生石灰 NaOH溶液 Cu(NO3)2溶液 杂质 NaCl溶液 石灰石 Ca(OH)2 溶液 AgNO3溶液 除杂质应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 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过滤 加水,过滤 通入CO2气体,过滤 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 9. (2017麓山一模)下列关于物质的除杂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实验目的 除去MgCl2溶液中少量的CuCl2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试剂或方法 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过滤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 除去炭粉中的铁粉 拿磁铁吸引 D 除去N2中的少量O2 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10. (2017衡阳改编)为除去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 A B C D 物质 Cu(CuO) CO(水蒸气) CaCl2溶液(盐酸) 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加入足量浓硫酸 加入足量的碳酸钙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CuSO4溶液 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FeSO4) 11。 (2017南京改编)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

方案不可行的是( )

A。 FeCl2溶液(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B. KCl固体(KClO3)——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并加热 C。 CuSO4溶液(H2SO4)——加入足量的氧化铜粉末,过滤

D. NaCl溶液(MgCl2)——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滤液中加稀盐酸至中性 12。 (2017遵义改编)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 水(植物油)——加洗洁精,搅拌振荡

C. Na2CO3(NaHCO3)固体—-充分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变

D。 NaCl溶液(CaCl2)——滴加适量K2CO3溶液、过滤

参及解析 Ⅰ.物质的共存

针对训练

1. A【解析】A中的三种物质溶于水都能形成无色透明的溶液,相互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B中FeCl3的水溶液呈黄色;C中CuSO4的水溶液呈蓝色;D中FeCl2的水溶液呈浅绿色,且FeCl2与NaOH不能共存。

2. B 【解析】铵根离子和钡离子均属于阳离子,三种离子可大量共存,所以X离子一定是阴离子,C错误;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氨水,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氯离子与铵根离子、钡离子均不会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可以大量共存,B正确;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3. C【解析】氯化铵、硫酸铜溶液均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氢氧化钠不能在该培养液中能大量存在,A错误;硫酸铜溶液能与氯化钡反应产生BaSO4白色沉淀,氯化钡不能在该培养液中大量存在,B错误;氯化铵、硫酸铜溶液均不与钾反应,钾能在该培养液中大量存在,C正确;氯化铵溶液能与银反应产生AgCl白色沉淀,银不能在该培养液中大量存在,D错误。

4。 A【解析】pH=1的溶液显酸性.铵根离子、钙离子、氯离子、根离子、氢离子相互间不反应,可在酸性溶液存,且溶液为无色,A正确;酸性溶液中含有氢离子,碳酸根离子与氢离子不能共存,B错误;铁离子的溶液显黄色,C错误;氢氧根离子与氢离子结合生成水,二者不能共存,D错误.

5。 C【解析】由题中信息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蓝,可知溶液显碱性,溶液中含有大量-

的OH。A组中硫酸根离子能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所以这组离子在该溶液中不

能大量共存,A错误;B中铜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所以B组离子不能在该溶液中大量共存,B错误;C组中各组离子间不会反应生成沉淀、水或气体,且不与-

OH反应,所以C组离子可在该溶液中大量共存,C正确;D组中氢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所以D组离子不能在该溶液中大量共存,D错误.

+-+-

6. B【解析】因为Cu2与OH能反应生成Cu(OH)2沉淀,所以Cu2和OH在水中不

++

能大量共存,A错误;因为H、K、NO错误!、SO错误!相互间都不能反应生成水、沉淀

++--

或,所以H、K、NO3、SO错误!在水中能大量共存,B正确;因为NH错误!与OH能反

应生成NH3·H2O,NH3·H2O不稳定,会进一步分解生成H2O和NH3气体,所以NH,4和-+-+

OH在水中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因为Ag与Cl能反应生成AgCl沉淀,所以Ag和Cl-

在水中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故选B。

7。 D【解析】 HCl和NaOH反应生成H2O,不能共存,A错误;FeCl3呈黄色,B错误;AgNO3和NaCl能反应生成AgCl沉淀,不能共存,C错误。故选D。 8. C【解析】 A B C D √ Cu2与OH不能大量共存,NH错误!与OH不能大量共存 H与CO错误!不能大量共存,Ba2与CO错误!不能大量共存 -++++++--氯化钠中含有的Cl、Na,与K、Ca2、NO错误!互相均不反应,能大量共存 OH与H、Mg2都不能大量共存 -++Ⅱ.物质的检验、鉴别 针对训练

【长沙真题精选】

1。 A【解析】检验Cl要用到银溶液,但家里没有银溶液,A无法完成;酒精有特殊气味,水无气味,B可实现;区分自来水为硬水还是软水可用肥皂水,C可实现;要探究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是否生锈,可通过观察铁钉表面颜色的变化,D可实现。

2. B【解析】氧气和氢气都是无味的气体,不能通过闻气味的方法鉴别,A错误;硫酸铜粉末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氯化钠固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B正确;稀硫酸和稀盐酸都是酸,都显酸性,因此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都变为红色,C错误;二氧化碳气体和氯气都不支持燃烧,都会使燃着的木条熄灭,D错误。

3. D【解析】三种物质CaCl2、K2CO3、NaCl两两混合,氯化钙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钙和碳酸钾均不能和氯化钠反应,因此不加试剂无法鉴别出来,故选D。 【好题精练】

4. D【解析】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能用闻气味或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分两种气体,A、B错误;氧气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二氧化碳虽然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无明显现象,该方法不能区分两种气体,C错误;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该方法能区分两种气体,D正确。

5。 C 【解析】两者与HCl都能反应,但都无明显现象,不能用HCl鉴别,A错误;两者与KNO3都不反应,不能用KNO3鉴别,B错误;氢氧化钙溶液与K2CO3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氢氧化钠溶液与K2CO3不反应,用K2CO3可鉴别,C正确;两者与FeCl3反应都产生红褐色沉淀,不能用FeCl3鉴别,D错误.

6. B【解析】氢氧化钡与硫酸铵反应生成硫酸钡、氨气和水,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和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氢氧化钡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氯化钡、氨气和水,现象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但无白色沉淀产生;氢氧化钡与硫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钾,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据此可区分三种无色溶液,故选B.

7。 B【解析】氯化钠溶液显中性,盐酸显酸性,均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A错误;

碳酸钠能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可用水鉴别二者,B正确;稀盐酸、稀硫酸均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泡,无法鉴别,C错误;烧碱是NaOH,纯碱是Na2CO3,二者的水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无法鉴别,D错误。

8. C【解析】NaOH溶于水温度升高,NH4NO3溶于水温度降低,NaCl溶于水温度无明显变化,可用水一次性鉴别三者;稀盐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水显中性,紫色石蕊溶液不变色,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可用紫色石蕊溶液一次性鉴别三者;NaCl、KCl均可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碳酸钙难溶于水,可用水一次性鉴别出碳酸钙,但无法鉴别NaCl和KCl;Ba(NO3)2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氯化镁溶液不与稀硫酸反应,K2C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可用稀硫酸一次性鉴别三者。故选C.

9。 D【解析】通过观察颜色可先确定硫酸铜,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钡,氯化钠和钾均无法鉴别,A错误;四种物质中,相互反应生成沉淀的是钡和硫酸钠,其他任意两种相混合,再无其它特征或明显现象,无法继续判断,B错误;通过观察,颜色可先确定氯化铜,分别取另外三种物质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钠和氯化钾,无法进一步确定氯化钠和氯化钾,C错误;四种物质两两混合,既能产生气泡又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碳酸钠,只能产生气泡的是盐酸,只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钙,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钾,D正确。

10. B【解析】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水中所溶解的钙、镁离子的含量不同,常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蒸干后现象差异不大,所以不能用蒸干的方法区分,A错误;磷矿粉属于磷肥,灰白色,无特殊气味;碳铵属于铵盐,白色固体,易分解,通常可闻到刺激性气味,所以可用观察颜色或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磷矿粉和碳铵,B正确;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多;氧气含量比空气中的少,都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无法将呼出气体和空气区分开来,C错误;棉线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时有烧纸的气味,尼龙是有机合成材料,灼烧时无烧纸气味,所以通过点燃可以区分,但无法通过观察颜色将棉线和尼龙线区分开来,D错误。

11。 C【解析】稀盐酸、稀硫酸都呈酸性,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A无法鉴别出稀盐酸和稀硫酸;氯化钠溶液呈中性、食醋呈酸性,都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B无法鉴别出氯化钠溶液和食醋;生石灰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变化不大,铵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C能鉴别出三种物质;蒸馏水、氯化钠溶液都呈中性,pH都是7,D无法鉴别蒸馏水和氯化钠溶液。故选C.

12。 D【解析】熟石灰与氯化铵反应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而与尿素不反应,A合理;铵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而氯化钠溶于水后溶液温度变化不大,B合理;硫酸铜溶液为蓝色,稀盐酸为无色,可观察颜色鉴别,C合理;烧碱溶液和石灰水都呈碱性,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无法鉴别,D不合理.故选D。

13。 C【解析】将四种溶液两两混合,只有一组溶液混合后出现白色沉淀,其他均无明显现象,无法进一步鉴别,A错误;氯化铁溶液显黄色,最先被鉴别出来,利用氯化铁溶液可鉴别出氢氧化钠,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但无法进一步鉴别出硫酸钠和氯化钡,B错误;将四种溶液两两混合,硫酸钠对应的现象为:无明显变化、白色沉淀、无明显变化,碳酸钠对应的现象为:无明显变化、白色沉淀、产生气泡,氯化钡对应的现象为: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盐酸对应的现象为:无明显变化、产生气泡、无明显现象,四种溶液对应的现象各不相同,可逐个鉴别出来,C正确;银能与氯化钠或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据此可鉴别出银,钠与其他三种溶液混合后无明显变化,可鉴别出钠,但无法进一步鉴别出氯化钠和盐酸,D错误。

Ⅲ。物质的除杂

针对训练

【长沙真题精选】

1。 B【解析】铁粉中混有铜,加入CuSO4溶液,铁粉会与CuSO4溶液反应,除去了原物质铁粉,A错误;Na2SO4溶液中混有Na2CO3,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稀盐酸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会引入新杂质氯化钠和稀盐酸,C错误;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不能采用点燃的方法,因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少量CO无法点燃,D错误。故选B.

2。 D【解析】 错误选项 错误原因 将原有物质CO除去了,违背了“不减”的原则 除去了原物质NaCl 除去了原物质CaCO3 纠错点拨 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而CO2不与其反应,没有除去杂质,反而使原物质减少,应该将其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 B C 可加入适量BaCl2溶液、过滤 CaCO3不溶于水,CaO能与水反应生成Ca(OH)所以应该加入足量的水,2,过滤 【好题精练】 3。 B【解析】碳酸钾与足量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溶液中仍存在过量氯化钡,引入了新杂质,A错误;碳酸钾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二氧化碳和水,加热可使多余的氯化氢从溶液中挥发出去,得到氯化钾溶液,B正确;碳酸钾与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钾,过滤可除去碳酸钡,得到氯化钾和钾、钡的混合溶液,C错误;碳酸钾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水和二氧化碳,加热后得到氯化钾、硫酸钾和稀硫酸的混合物,D错误.

4。 D【解析】浓硫酸具有很强的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发生反应,因此氧气中的水蒸气可用浓硫酸除去,A正确;碳酸钙在高温下易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因此氧化钙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钙可用高温煅烧的方法除去,B正确;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硫酸亚铁,过滤即可除去,C正确;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虽然过滤可将氢氧化镁除去,但会引入新的杂质氯化钠,D错误。

5. A 【解析】用盐酸除去氢氧化钠中的碳酸钠杂质,由于盐酸既可以与碳酸钠反应,也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违背了“不减”的原则,使所需要物质的质量减少,故A错误.

6。 D【解析】稀盐酸与Fe2O3、Fe均能反应,无法达到除杂目的,A错误;氢气中混有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后,氢气和一氧化碳均能与氧化铜反应,B错误;氯化钠中混有硫酸钠,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在除去硫酸钠的同时,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钡,应该加入适量的氯化钡后过滤,C错误;氯化钠中混有碳酸钠,加入足量稀盐酸,将碳酸钠转化为氯化钠,过量的稀盐酸在蒸发结晶过程中挥发除去,D正确.

7. B【解析】碳酸氢钠溶液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通过浓硫酸可除去水,得到干燥的氢气、二氧化碳混合气体,除去杂质氯化氢的同时引入了新杂质二氧化碳,A不合理;KCl能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可除去二氧化锰,蒸发结晶后得KCl晶体,B合理;锌粒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过滤可除去铜,得到硫酸亚铁和硫酸锌的混合溶液,引入新杂质硫酸锌,C不合理;硫酸钠与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钠,过滤可除去硫酸钡沉淀,得到氯化钠和钠的混合溶液,引入新杂质钠,D不合理。

A 8。 D【解析】氯化钙会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过滤可除去碳酸钙,得到氯化钠溶液,除去了原物质,A错误;生石灰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除去了原物质,B错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均可反应,二者均被除去,C错误;铜与银溶液反应生成银和铜,过滤可除去银以及反应剩余的铜,所得滤液为铜溶液,D正确.

9。 A【解析】铁粉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过滤可除去铜和剩余的铁粉,所得滤液为氯化镁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引入新杂质氯化亚铁,A错误;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除去了杂质且使原物质质量增加,B正确;铁粉能被磁铁吸引,炭粉不能,用磁铁吸引的方法可除去炭粉中的铁粉,C正确;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可除去氮气中的少量氧气,D正确。

10。 D【解析】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过滤可得到金属铜,A正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CO发生反应,干燥后可得到CO,B正确;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后过滤可得氯化钙溶液,C正确;向含有硫酸亚铁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铁会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除去了原有物质,没有除去杂质,D错误。

11. B【解析】 选项 A 正误 √ 原因分析 向氯化亚铁与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铁与氯化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再通过过滤,将生成的铜和未参加反应的铁粉过滤掉,可得到纯净的氯化亚铁溶液 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加热反应制取氧气的催化剂,在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均不发生变化,在除去杂质氯酸钾的同时,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锰 C √ 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过滤后,所得滤液为硫酸铜溶液 向NaCl、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过滤可得到NaCl与NaOH的混合溶液,再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至中性,可将过量的NaOH除去,得到纯净的NaCl溶液 B D √ 12。 C 【解析】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反应,而二氧化碳不与氧化铜反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会消耗掉原物质,A错误;加洗洁精会使植物油乳化,和水形成稳定的混合物,更不便于分离,B错误;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因此可以除去杂质,C正确;氯化钙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引入了新杂质氯化钾,D错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