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卷第12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2年12月
1451
低频脉冲治疗仪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袁忠孝,马
(酒钢医院,甘肃
健,李月惠,孟永丽,刘光斌
嘉峪关735100)
目的:观察低频脉冲治疗仪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症状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对确诊为骨质疏松
症且有疼痛症状的老年患者96例分成两组,观察组46例,采用BG100型骨质疏松脉冲电磁场治疗。对照组50摘要
2次/d,例,给予口服依替膦酸二钠片0.2g,疗程6个月。两组治疗前后均测定跟骨骨密度(BMD),治疗后记录疼痛的缓解情况。结果:治疗组骨密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治疗组骨痛症状缓解效果明显,总有效率91.04%,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低频脉冲电磁场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有增加BMD及缓解临床症状的作用。关键词骨质疏松症;低频脉冲电磁场;骨密度中图分类号:R45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434.2012.12.019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见腰背疼痛和骨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方面,一般采用药物治疗,但存在用药周期长、价格昂贵以及副作用较多等问题,在临床上导致患者的依从性降低,难以推广使用。低频脉冲电磁场因其具有显著促进骨折愈合、缓解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疼痛及麻木等自觉症状
[1]
素、二磷酸盐、华法令、性激素、抗癫痫药等影响骨代谢的
药物。3)排除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同时又接受脉冲电磁场治疗。4)排除制动的骨质疏松症以及长期卧床的患者。将所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对照组50例。两组间在年龄、临床表现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评价指标与纳入标准:用T值即患者测量值如超声振幅衰减平均值和20岁正常人的测量值之间的差异作为评价骨密度BMD的指标,单位为标准差(SD)。当T值高于-1.0SD时,说明骨量正常;在-1.0SD与-2.5SD之间时,说明骨量减少;T值小于-2.5SD时,则诊断骨质疏[2]松。
治疗方法对照组:口服依替膦酸二钠片,每次0.2g,2次/d,餐间服用,服药2周,停药11周,总计91d为1个周期,连服2个周期。治疗组:用低频脉冲电磁场(BG100型骨质疏松治疗仪,北京宇华国际技术合作有限公司)治疗,选用的频率1~20Hz,强度60%~100%的正
6个月为1个疗程(180d),弦波,第1个月连续治疗25d,1次/d,每次40min,休息35d;第3个月连续治疗25d,休息65d;第6个月连续治疗25d,疗程结束。开始治疗以及1.2
,提高BMD的作用,逐渐受到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欢迎。本研究对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进行了观察与总结。11.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选择在2011-08~2012-03期间,住院
接受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96例,年龄65~岁,平均75.6±6.8岁,均为男性,有不同程度的负重性疼痛或自,发性腰、腿、背痛的患者,利用跟骨骨密度测定仪检查,确诊为骨质疏松症。全部对象均排除严重心、肝、肾疾病以及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即:1)排除性甲状腺机能亢进、腺功能减退、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肿瘤骨转移、多发性骨髓瘤、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2)6个月内未连续使用甲状腺素、糖皮质激素、降钙
1452
Vol.23No.12
JournalofAerospaceMedicine
Dec2012
疗程结束分别记录患者临床症状。1.3疗效评估1.3.1
骨密度测定用T值作为评价骨密度BMD的指
标。采用韩国BM泰克公司生产的OSTEROPROUBD2002A型超声骨密度仪,每日测定前均行仪器性能校
正,其精确性误差小于1.5,准确性误差为3.5。由专人测
定所有受试者左足跟,跟骨置于探头间,用定位附件调节固定位置,测量BMD。采用同一身高体重计,测量受检者
的身高(m)、体重(kg)、体重指数(kg/m2
)。在治疗前和治疗第6个月后测定受试者的BMD。
1.3.2对患者疼痛程度的评估以腰背痛为主要观察指标,将疼痛分为4级:0级为无疼痛;l级可感到疼痛,但不影响工作;2级疼痛程度较重,但不用药物或理疗干预;3级疼痛无法忍受,影响生活,需服用止痛药或需要理疗进行干预。疼痛减轻两级或两级以上为显效,减轻一级为有效,无减轻为无效。1.4
治疗的安全性评价治疗前所有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血钙、血磷均在正常范围内,常规体格检查无明显异
常。治疗后再次化验血常规、肝肾功能、血钙、血磷,并进行常规体检。1.5
数据统计与分析记录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的超声BMD测定结果,并记录疼痛状况的变
化。两组治疗前后超声测定BMD结果用珋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两组骨痛改善情况比较用χ2
检验。2结果2.1
骨痛改善情况见表1。由表1可见,在对疼痛的缓解方面,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表1
两组骨痛改善情况比较(例数)
例数
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463012491.04
对照组
50
5
23
22
56.00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12.2
BMD值的变化见表2
T值的负值越大,BMD越低,
骨质疏松越严重。由表2可见,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P<0.01,对照组P<0.05,低频脉冲治疗仪的疗效更为明显;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P<0.05。表2两组治疗前后超声测定BMD结果比较(x珋
±s)例数
治疗前T值(SD)
治疗后T值(SD)治疗组46-3.8±0.1-1.26±0.20
*1#对照组
50
-3.75±0.09
-2.46±0.10
*2
注:与治疗前比较,
*1P<0.01,*2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治疗的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前后所有患者血常规、
肝肾功能、血钙、血磷均在正常范围内。常规体格检查无明显异常。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治疗组有26例
自诉睡眠质量提高,
7例原有不同程度失眠症状的患者经治疗后全部好转;对照组有6例自诉睡眠质量提高,
6例原有不同程度失眠症状的患者经治疗后未见明显好转。对高龄患者来说,嗜睡可能会降低他们对周围环境的反应性而易于摔倒,但两组患者经治疗无嗜睡出现。治疗过程中无患者因出现不适而中断治疗。3讨论
低频脉冲电磁场的原理是电流通过赫尔姆兹线圈时所产生的具有脉冲间歇的磁场效应,它直接影响细胞的活性和结构,刺激新骨的形成,增加骨密度、预防骨量的进一
步丢失[3]
。而骨质疏松症引起的疼痛是由于骨的微细结构被破坏,刺激了骨膜表面的神经末梢,使附着在骨膜周围的肌肉以及软组织水肿、痉挛而产生疼痛。低频脉冲电磁场的热效应有促进血循环从而缓解肌紧张、肌痉挛的作用[4]。
目前,已经有很多的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证明了低
频脉冲电磁场对骨质疏松的治疗,疗效是确切的[5]
,特别是对骨质疏松引起骨折的疗效极为明显,而且对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缓解效果较好。国际上已经证明低频脉冲电磁场可以改善骨质量、增加骨强度。国内学者已有利用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证明该方法能够提高骨密度、
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本组资料结果证明,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和口服依替膦酸二钠片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患者,骨密度均有所的改善,但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其改善更为明显,这在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具有非凡的意义。在对疼痛的缓解方面,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明显高于口服依替膦酸二钠片治疗。因此,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使用低频脉冲电磁场治
疗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且无副作用,易为患者所接受。脉冲电磁场治疗对那些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尤其是因某
些原因无法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是非常有意义的。参考文献
1
杨霖,雷中杰,何成奇.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6,12(6):592-593.2刘忠厚,杨定焯,等.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第二稿)[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0,2(6):1.3
刘战立,李飞,何红晨.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J].西南国防医药.2009.19(6):590.4张权,皇煌渊.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性疼痛的短期疗效
评估[
J].上海医科大学学报,2000,27(1):75-76.5
杨丽霞,周贤刚,杨闯.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骨质疏松
症的Meta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20(9):688.691
(收稿日期:201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