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小型医院大型医用设备投资可行性分析
作者:何思丽
来源:《管理观察》2010年第26期
摘 要: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为提高医院医疗效率和竞争能力,很多中小医院争先采购一些先进的较大型医疗设备用于临床。这些先进的医疗设备一般能取得较好的医疗效果,但在中小型医院,往往忽视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综合因素,不进行投资的可行性分析。 关键词:医用设备 投资 可行性分析
现代医疗技术包括设备的竞争日趋激烈,区域内医院购置的大型医疗设备逐渐增多,个别区域内已极度饱和,设备投资可能蕴含着利益,也可能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因此,对医院大型设备投资决策的可行性论证已经成为医院科学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医院的CT、MRI以及同类的投入资金大、周期长、风险大、变现能力差、区域饱和度高、使用效率低的大型医疗设备投入时,在购置前必须做好充分的经济、技术和服务的可行性分析和论证,根据市场需求判断购置设备的必要性、经济性和科学性,考虑区域的人员结构、收入水平和实际的服务需求,结合财务分析的方法,进行项目投资的论证分析。依论证的结果作为项目投资的依据,科学的决策投资计划,从而保证购置的大型医疗设备达到高性能、高水平,实现高效益的目标。
通过对某中型医院手术室近年采购的几台价值40万元以上手术设备的收入、折旧及其使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如下表:
从表可知:设备A、B、C、D月均使用率较高,都达到50%以上,月均收入大于相应的折旧,有相当的盈利;但设备E、F月均使用率都处于20%以下的低水平,月均收入远低于相应的折旧。通过对的分析,造成以上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设备类型的差异,作为通用设备的A、B,兼用设备的C、D,大部分手术都能使用,但设备E、F是专科手术设备,不能普及应用,且价格高。但是比对上下半年的数据,设备E、F的使用例数明显呈上升趋势,且社会反映较好。
根据以上分析,中小型医院在申请采购较大型的医用设备时,有必要先进行投资的可行性分析,其目的就是尽可能减少固定资产的相对过剩或绝对过剩,取得较好的综合效益。
做好大型医用设备投资的可行性分析,主要从设备类型、病人源、技术力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因素考虑,按照综合效益决定是否采购。如下是大型医用设备投资可行性分析的关键点:
一、设备的性价比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设备的性价比需综合考虑设备折旧、维护保养成本、应用范围及功能(设备类型)、最大使用例数,还可适当考虑设备功能的扩充潜力,如关节镜加一个配件即可作锥关镜。有无可替代性、社会效益、设备的技术含量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二、人力资源配置
本院是否有适当的人力资源配置,内配或外聘,配置成本和达到熟练程度的周期,对新设备的维护、保养能力等。 三、财务压力
大型医用设备一次性投资较大,还有一系列的配套设施、人力配置、能源消耗,对中小型医院来说是极大的压力,财务负担显而易见。会不会影响整个医院的资金运作,未来的发展和预期的收益能否达到理想的目标,是重点考虑的因素。 四、风险评估
每一项投资都有风险的,医疗设备的投资相比其它类型的投资风险有其独特性,如设备辐射性、环境污染、医疗垃圾处理、消防安全等。在效益的风险中,还要考虑病人源的丰富度、设备平均使用率、医务人员认知度等因素。 五、资源整合能力
资源整合能力重点考虑区域性、功能性、服务整合效果和能力。 1.区域性整合
中小型医院病人源的区域性很强,在区域内与兄弟医院建立资源及信息共享,避免采购同类设备,建立已有设备互用机制,风险分承,达到利益最大化。 2.功能性整合
对一些比较特殊的专用医疗设备尽量挖掘其它用途,扩大使用范围,让设备变办通用型或兼用型。 3.服务整合
提高医务人员对设备的认知度,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和医疗效果,保证区域内的病人不外走,吸引其他区域的病人就医,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通用设备和兼用设备的使用率较高,经济效益明显,中小医院都可适当购置;而专用设备则应考虑区域内资源整合,避免区域内该设备的绝对过剩;采购专用设备,需更看重社会效益。 总之,把握好以上几个关键点,对中小医院医用设备进行投资可行性分析,可避免区域内设备的绝对过剩,特别避免公立医院盲目购置造成的国有资产损失。◆
参考文献:
1.严君 某院大型医用设备使用效益分析[J] 现代医院 2007 07:47-48 2.吴平凤 大型医疗设备使用效益分析系统浅析 医疗装备 2007 03:66-67 3.薛军 关于医疗设备进行成本核算方法的探讨 医疗装备 2007 03: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