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编写人 第三单元 交通与生活 总课时数 4 教学 内容 交通与我们的生活 第(2)课时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认知目标: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了解和感受交通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了解“山区里的交通”,进一步了解交通对本课时 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教学 技能目标:让学生认识交通的同时,注意对学生社会生活能力的培目的 养,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社会现象,尝试合理、有创意地解决实要求 际问题。 情感目标:了解家乡交通的发展变化情况,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同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 难点或 关键 教学具准备 学生准备:①找一找走进我们生活的外地物品。②了解本地外销产品及交通建设发展状况等。 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 教案补充或修正 教 学 过 程 重点难点:了解和感受交通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活动一:“创设情境,感知交通” 1、播放北京奥运交通实时画面以及我县社会经济发展概况视频。 2、师引入课题并板书。 【设计意图: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其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切,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从学生熟悉的奥运和本县实际生活背景导入,激发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活动二:“结合生活,谈论交通” 1、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研究活动:衣、食、住、行与交通的密切联系,学生可收集照片、图片、新闻、数据等资料(课前)。 2、小组相互交流各种资料,谈谈交通为生活带来的便利之处。 3、学生选择自己生活中最喜欢的物品,画出它的运输经历,感受交通对生活的作用。 【设计意图: 小组合作集众人的智慧于一体,在活动中做到动脑、动口、动手相结合,并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从而感受交通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 学 过 程 教案补充或修正 活动三:“交通使山区变了样” 1、课件出示:我县以前山区生活、经济图片。谈谈你的感受。 2、引导学生对“要想富,先修路”开展讨论。 3、课件出示:山区里由于有了交通后,人们生活和生产发生的变化。 4、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 提供材料,引发学生经历;前后对比,感受交通魅力。】 活动四;“课外延伸 畅想交通” 引导学生制定一个开发我县交通的方案,着重描述交通开发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制定交通方案,让学生体会到品德课程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享受成功的乐趣。】 品德与社会课程强调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把儿童的现实生活作为主要的教育资源,紧密结合儿童生活实际开展教育,提升儿童的生活品质和能力,促进儿童发展,本节课力求体现课程“回归儿童生活”的基本理念。 1、生活化背景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范例,它给予教师巨大的创作空间。在目标的引领下,实现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有效整合,会使课堂更富个性风采,更富创意。我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我县县情,特别是展现我县山区的变化,采用大量的图片和视频,这些新颖有趣的信息补充,在层层推进的过程中,相得益彰,不仅提炼出教后反对生活的新的感悟,还表现出对社会生活的关切与热爱。 2、过程性探究 让学生走进课堂,成为课堂主人,在活动中体验,在动手操作的环境中做到师生交融,生生互动,强调师生间的动态信息。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结构化的材料,我所思有所悟,最终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掌握交通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在活动中也得到情感的体验。 3、创造性实践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作为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因此,本节课我拓宽儿童实践的渠道,课前了解本地外销产品及交通建设发展状况;课中分成四个小组开展活动,作探究性的实践;课后进行创造性的实践,引导学生制定一个开发我县交通的方案,逐步提高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思 安排四个活动,让学生经历感知、谈论、辩论、畅想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有
课 题 编写人 第三单元 交通与生活 总课时数 4 教学 内容 从古到今话交通 年 月 日 第(3)课时 授课时间 本课时 1、了解交通设施的演变过程,知道车、桥、路、船的变化历史。 教学 2、根据查找的资料,探究交通运输方式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目的 在探究中使学生了解从古到今交通发展过程对现实生活的意义。 3、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分析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 要求 重点 难点或 关键 课前准备 1、预习教材60-63页,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同学们按自己的兴趣,分成六个小组,参考教材提示的相关内容的学习方法搜集资料。分组情况: 陆上交通小组(一至四组):分别查找有关路、桥、陆上交通工具(自行车组、机动车组)发展变化的资料。 水上交通小组:查找有关船的发展变化的资料。 空中交通小组:查找有关热气球、飞艇、飞机等飞行器发展变化的资料。 2、教师准备相应课件与资料。 教案补充或修正 教学具准备 教 学 过 程 活动1:由现实生活中交通运输工具的变化导入 师:同学们,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各种各样的交通运输方式,并感受到交通的变化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课前布臵了让大家采访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及身边其他人所经历的交通工具的变化。同学们,都整理好了吗? (学生汇报采访结果,教师适当鼓励、点评) 小结:就如同学们说的那样,我们今天的交通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舒适。 活动2:分组谈交通的发展史 师:正如我们刚才谈到的一样,我们今天所见到的交通设施,交通工具都经历了逐渐发展演变的过程。它们都有着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故事。 师:课前让同学们按自己的兴趣,分成了六个小组。分别从陆上交通、水中交通、空中交通中挑选自己喜欢 教 学 过 程 教案补充或修正 的方面进行资料查找。 要求:按交通方式发展演变的顺序整理查到的资料。在了解资料的基础上,找到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变化,并以小标题的形式加以概括。概括后请把小标题和具体时间填在表格里,并商讨如何把资料展示给大家。 开始交流整理小组的资料,学生组内整理交流。 教师的适当点播: 1、正如这位同学说得那样,我们今天正在研究的以太阳能、燃料电池为动力的汽车是我们未来交通发展的方向。但不知大家发现没有,今天,我们虽有了这么多的车,但人们用得最多的还是自行车。这是为什么呢? 2、再好的车,也需要宽阔平坦的道路,我们来听一下关于道路的发展史。 3、但再好的路,也有遇到河的时候,我们要想过去就需要——桥。 4、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有关桥的图片,请大家看一下。边放图片边讲解。这是木桥,后来人5、那有没有不用走路、过桥的交通工具呢?船。 6、最后一组介绍什么。 小结:这节课,同学们跟老师从古到今话交通,同学们讲到了天上的飞机,陆地上的车。水中的轮船。(边说边板书)现在老师讲讲地下的地铁,大家都坐过吧!最早的地铁出现在1860年的英国,在开通的第一年,就运送了650万人。我国的第一条地铁是1969年建成的北京地铁。地铁为缓解地面的交通压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还有埋在地下的管道运输。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聪明的中国人在四川用竹子做成管道运送天然气和卤水熬制食盐。同学们请看图片,现在我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石油和全部天然气*管道运输,管道运输正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让学生看板书) 大家看,经过无数代人的努力,我们现在已经形成了,天上有飞机,水中有轮船,路上有汽车、火车、自行车,地下有地铁、管道运输的现代立体交通网。 活动3:研讨交通运输方式为什么会有着这样的变化 师:通过以上各组同学的展示,使我们了解了交通 教 学 过 程 教案补充或修正 从古到今走过的轨迹,但此时我们不能不产生这样 的疑问:交通运输方式为什么会有着这样的变化呢?请大家结合我们查到的实例,谈谈你的看法。 1、因为人类勇于创新,有了梦想就永不言弃。 2、因为人类勇于创新,有了梦想就永不言弃。就拿我们船来说吧,虽然,第一艘蒸汽船被称为“笨家伙”,但人们没有放弃。 3、是人们坚持不懈的精神。我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桥的故事,可能对大家有所启发。茅以升是我国著名桥梁专家,1934年春,他担任钱塘江大桥工程处,以周密的勘测和精湛的设计,拿出了比当时铁道部顾问、美国桥梁专家华德尔既好又省的方案。从1935年春正式开工起,他创造性地使用造桥方法,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建成了长1453米,高71米的钱塘江大桥。这一壮举显示了中国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和中国人民具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4、因为人类有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自行车刚发明时,只能用脚蹬地前进…… 5、人类有一种献身精神。从人类有了飞行的梦想,就有无数人付出了汗水、心血乃至生命,才有了飞机的发明。 活动4:课后引伸,为下节课做准备。 师:正如同学们说得那样,我们一起了解了交通的历史。交通发展的历史,是古人用勤劳与智慧创造的。我们了解过去,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在,展望未来。请同学们利用课下时间,仔细观察我们身边的交通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你的改进方法。在下节课时展现给大家。 板书设计 从古到今话交通 飞 机 空陆海 船 车 立体交通网 管道运输 教后反思
课 题 第三单元 交通与生活 教学 内容 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 编写人 总课时数 4 第(4)课时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本课时 知道交通噪音、尾气污染、交通堵塞、交通事故等方面的知识,认教学 识到汽车多从诸多方面带来的危害,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知道遵目的 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要求 重点 难点或 关键 教学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堂学习用纸。 教案补充或修正 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 学 过 程 一、直接点题 自从1886年第一辆汽车诞生以来,它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现在,已经进入很多寻常百姓家。但是,如影随形的产生了很多交通问题,影响着我们的健康与生活。你发现了哪些?点出课题。 二、交通事故 1.录像引入 这些问题中,你觉得最可怕的是什么? 你看到过车祸吗?谁来交流一下? 2.危害事例 是啊,交通事故频频发生,令多少人瞬间失去了生命,多少孩子失去了父母,多少夫妻阴阳相隔,多少人白发送黑发,多少人终生与病床相伴。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么多悲剧的发生呢?请同学们仔细看(播放录像车祸镜头加数字) 看到这组数字,我们都感到非常震惊,这么多的车祸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小结:正像同学们所说的,大部分交通事故归根结底,是因为司机或者行人没有遵守交通规则。板书:遵守交通规则 三、交通规则 1、遵守法规,安全出行,这是多少鲜血换来的真理, 教 学 过 程 教案补充或修正 更是车轮对生命的警告。请同学们想想,作为行人,我 们应该注意哪些交通规则呢? 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2、这些是老师和家长经常叮嘱大家的,其实,公路上有很多老师在无声的提醒我们遵守交通规则。谁认识,站起来就说。 3、教师出示课件上一批标志,问——这些标志,你都认识吗?小组合作,把标志与它所对应的含义贴在一起,比比看,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请一个小组到前面黑板上贴。 4、看来大家已经认识了很多标志,这样能帮助我们更好的遵守交通规则,有效地减少车祸的发生。下面,就让我们睁大火眼金睛,一起来辨一辨,如果你认为他们做的对,就这样,不对,就这样。 随学生判断而强调一些容易被学生忽视的交通规则。 火眼金睛辨一辨 1. 小明小强小刚3人是好朋友,每次上学他们都手拉手肩并肩一起走。 2. 马路对面就是学校了,快迟到的小强懒得走地下通道,趁着没车迅速穿过马路,按时进了校门。 3.小明最喜欢在爸爸开车接他回家的路上和爸爸交流一天的学习情况。 4.小刚骑自行车穿马路时,下车来用手扶着车,走过人行横道后,才又骑上车。 5.小芳最喜欢从家里一直滑着滑板来到学校。 6. 六一的早上大雾,小梅非得让妈妈给自己挑一件红色的衣服穿,还硬要戴着小黄帽,把梳好的辪子都弄乱了。 7. 小红第一个下了校车,从车前面绕过去,迅速穿过马路,钻进校门,这时,其他同学还没有下车。 四、污染问题 1、同学们,如果我们人人遵守交通规则,很多悲惨的交通事故完全可以避免。其实,这些交通问题中,有一个比车祸的危害大得多,造成的人员死亡是车祸的2倍,那就是——尾气污染。 2、尾气污染会对我们造成哪些危害?谁来谈谈。 教 学 过 程 教案补充或修正 3、其实,汽车尾气污染会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造成 大量危害,已经成为世界公害之一,出示课件 1955年,在美国洛杉矶,250万辆汽车每天产生大量尾气,其中碳氢化合物等在太阳紫外光线照射下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浅蓝色烟雾,使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病,两天之内就有400多人呼吸衰竭而死亡,蔬菜全部由绿变褐,无人敢吃;几万公顷的森林有四分之一干枯而死。这就是“世界公害”之一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同学们,此时你最想说什么? 4、如何减少汽车尾气对我们的危害,咱们来小组讨论,一会看哪个小组能想出金点子。 5、其实,破解交通环保难题,各国治理汽车污染各有高招,出示资料 欧盟要求提高汽油和柴油质量的标准,空气污染达到危险极限时,全市所有汽车一律停驶半天。 德国对废气排放量低的汽车减税,汽车制造商更重视环保技术。 日本汽车厂家推行多种低污染汽车,让汽车“食用“清洁无污染的汽车燃料。 中国北京实行单双号制度,进入市区的车辆。 6、其实,噪声也是一种污染。汽车噪声包括喇叭、发动机、轮胎与地面摩擦的声音等。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个声音单位——分贝,不同分贝的声音大小也不一样,分贝数越大,声音就越大。20分贝以下的声音,我们几乎听不到;像老师现在这样说话的声音,大约是40分贝。请同学们猜一猜,汽车喇叭声音是多少分贝? 7、同学们快速浏览这段资料,谁再来猜,汽车喇叭声音是多少分贝?80—100 恭喜你们,注意听,这就是80——100分贝的汽车喇叭声音(声音课件),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20-40分贝 安静、犹如轻声细语; 40-60分贝 一般。普通室内谈话; 60-70分贝 吵闹、街道环境声音,有损神经; 70-90分贝 很吵、嘈杂酒吧环境声音,神经细胞受到破坏。 90-100分贝 吵闹加剧、气压钻机声音,听力受损; 100-120分贝 难以忍受、螺旋浆飞机起飞声音, 教 学 过 程 教案补充或修正 呆一分钟即暂时致聋。 120分贝以上 极度聋或全聋 8、是啊,汽车噪音让我们心烦头疼、记忆力减退、失眠头晕、情绪不稳定,甚至产生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症,为了减少汽车噪音,有的城市推出了“汽车彩铃”,我们来听听(课件)。你对汽车彩铃有什么看法,你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减少汽车噪音。 五、其他 1、其实,因为汽车产生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堵车,能源危机,公路占用耕地等等。这些,都是交通带给我们的问题。减少汽车带来的危害,要靠每一个人,让我们都来当一回交通宣传员,号召大家共同来解决交通问题,一会我们要评出“星级宣传员”。 司机说: 行人说: 为了减少汽车造成的危害,我想对汽车设计者说: 交警说: 自己说: ××说: 2、让我们: 用40分贝的声音劝告司机——请不要随便鸣笛,减速慢行 用60分贝的向汽车设计师呼吁——请设计环保无尘低噪声的汽车, 用80分贝的声音对交通说——请严格执法,维护交通秩序 用100分贝的声音告诉每一个人——绿灯可以再等,生命不能重来 3、播放课件歌曲《生命没有彩排》。交通问题需要全世界的人共同努力,这当中有你,有我,有她。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遵守交通法规,设计环保汽车,就是珍爱每个生命。请记住——生命没有彩排。 教后反思
课 题 编写人 本课时 教学 目的 要求 重点 难点或 关键 教学具准备 第四单元:通信与生活 总课时数 4 教学 内容 通信连万家 年 月 日 第(1)课时 授课时间 1.使学生通过了解一些具体的通信手段知道什么是通信。 2.使学生懂得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交往离不开通信。 本课重点是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通信”及一些具体的通信手段。难点是通信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学生订阅的报刊、信件、电报单、生日贺卡、半导体收音机、儿童玩具电话机、儿童玩具无线电对讲机等。 教案补充或修正 教 学 过 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地球上的人类是生活在一个大的社会生活环境中的。在这个大的社会生活环境中,有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各行各业。在前面的两个单元里我们了解了农业与我们社会生活的关系,交通运输与我们社会生活的关系。今天我们就再来了解一下,通信与我们社会生活的关系。 教师:在我们现代社会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有许多的事情告诉别人,或是别人有事情或信息告诉我们。有些事情是可以亲自面谈的,可是有些事情由于路途遥远或是时间的原因无法面谈。这就需要利用通信手段来解决。我们打个电话、写封信或拍封电报,这就是通信——“就是把信息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 教师:你们知道常见的通信方式都有哪些吗? 学生:(学生讨论)寄送信件、发行报刊、打电话、拍电报、听无线电收音机广播、看电视……。 教师: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新的通信方式不断地走入我们的社会生活,像传真。卫星通信、电视电话等。 教师:(把报刊、杂志、信件、贺卡、明信片等展示给同学们)你们都经常阅读什么报纸,订阅哪些杂志,收到过别人寄来的信件和贺卡吗? 学生: 《人民日报》——可以知道很多国内外大事; 教 学 过 程 教案补充或修正 《广播节目报》——可以了解到广播电台和电视台 播送的节目内容; 《中国少年报》——可以了解到全国小学生的各种活动。 教师:我们通过阅读报纸、杂志,可以了解到很多新闻和国内外大事,可以增长很多的知识,互赠贺卡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教师:(手持半导体收音机)你们每天都听无线电广播吗?收音机里每天都播送什么内容? 学生:少儿节目、天气预报、新闻与报纸摘要…… 教师:每天看电视,最爱看什么节目?(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听广播、看电视、打电话、拍电报这也是通信,此外还有我们平时接触不多的传真等。 教师:观察图中都是什么通信方式。 学生:(看图叙述。) 教师:同学们,你们想象一下,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如果没有这些通信设施,将会是怎样的呢? 学生:(讨论)略。 教师:我们现代社会生活是离不开通信的。 我们通过这些现代化的通信工具,可以非常快地看到、听到全国的和世界各地的新闻。有的当时就可以听到、看到。你们可以举一点这方面的例子吗? 学生:卫星转播的奥运会、亚运会、各种大型体育比赛。 教师: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好像把地球都缩小了,好像把我们和遥远地方的距离都缩短了。我们是“在通信中了解社会”了。 教师:在通信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 (遵守相关法律) 教师依据板书归纳总结全课,巩固知识。 板书设计: 一、传递信息就是通信 二、现代生活离不开通信 信件、报纸、电话、电和广播、电讯…… 三、在通信中也要遵守法律 教后反思
课 题 编写人 第四单元:通信与生活 总课时数 4 教学 内容 从烽火台到互联网 年 月 日 第(2)课时 授课时间 知识:使学生知道古代通信的主要方式和特点;知道近代以来通信本课时 的主要种类和特点。 教学 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小结的主要内容,并能有条理的表达大意目的 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向学生渗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要求 使学生初步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重点 难点或 关键 教学具准备 教 学 过 程 (一)引入新课: 1.教师启用电脑点击图片一,提问:画面反映了什么内容?(提示:烽火狼烟)。 2.教师点击电脑,提问:你听到了什么?画面反映的又是什么内容?(提问:电波或电信号的声音,反映信息传递的快速。) 3.讲述:以上两组画面反映了通信在人类社会中的变化。导入新课。 (二)新课传授: 讨论交流: ①古代通信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②除了烽火狼烟之外,古代还有哪些通信手段? 第一,古代的通信方式为依靠人力、畜力传递信件实物的邮政通信。第二,擂鼓传信和飞鸽传书。(教师追加提问“擂鼓传信传递什么信息,飞鸽传书又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古代通信的特点是什么?” 教师:燃起烽火点燃狼烟这是我们祖先创造的当时社会最为快捷的通信方法,可以说是现代预警信号的前身。那么在我国还有哪些传递信息的方法。在国外,古代的人们又是怎样进行通信的? 教 学 过 程 教案补充或修正 教学重点:古代通信的特点和方式 教学难点:古代通信到近代以来的通信变化即如何体现“发展”。 教案补充或修正 提示从通信工具、业务种类、传递的速度与数量、 传递的内容四方面进行。 教师小结过渡:古代通信靠人力、畜力完成传递速度慢、数量少。传递的主要信函等实物没有民间的通信,多是官方通信,那么近代以来通信出现了哪些变化? 出示不同年代通信速度对照表,学生讨论。 (三)探究活动: 1.过去的电话什么样子,有什么用途?今天出现了哪些电话,有什么用途? 2.学生发言,教师根据回答进行归纳。 3.师生共同总结:过去的电话有话筒(听筒)、话机、话线、电线、很笨重,不能携带。只能听到声音。现在,有录音电话,电话有录音机的功能;可视电话,在打电话时能够看到地方,听到声音,拉近了打电话人的距离;传真电话有传真机的功能;电话现在可装分机;无线移动电话、携带方便,可打电话、发收短消息、存储信息、照相等多种功能,科学技术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 4.师生畅想未来的通信还会有哪些变化。 教后反思
课 题 编写人 第四单元:通信与生活 总课时数 4 教学 内容 小窗口 大世界 年 月 日 第(3)课时 授课时间 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到什么是大众传媒,以及大众媒体的本课时 种类; 2、使学生知道通过大众媒体这个小窗口,可以了解神奇多彩的大教学 千世界; 目的 3、了解传媒对个人学习与生活的重要意义,要学会如何安全、有要求 效、合理地使用各种媒体,学会从电视、书籍、杂志、网络等媒体中获取有益的知识和信息。 重点 难点或 关键 学生准备 1、班级学生自由组合成8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利用课下时间查找有关传媒概念的资料。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了解电视、广播、书报、广告、杂志、网络等媒体在生活中的运用,了解这些媒体的作用,并查阅相关媒体资料。 3、将学习小组收集的资料以各种形式在课前整理消化,以备课上交流。 教师准备 1、摸底调查,知道学生对各种媒体的认知水平和了解程度,以及学生对电视节目的喜好。 2、收集各类传媒的资料,了解学生信息的来源。 3、提供搜索资料的门户网站。 4、春节晚会《千手观音》片断、歌曲《老鼠爱大米》、可口可乐广告图片及广告歌曲等传媒资料。 教案补充或修正 教学具准备 教 学 过 程 (一)课前准备,阶梯攻关 师:小小窗口感知大千世界,了解传媒,感受精彩,今天老师将同学们一起聊一聊有关大众传媒的话题。教师出示课前阶梯攻关目标: 1、什么是大众传媒? 2、生活中有那些我们熟悉的媒体?(要求各学习小组根据自己组的调查结果写出所知道传媒的种类,越多越好) 学习小组根据预习情况选择不同难度进行知识攻关。 教 学 过 程 教案补充或修正 (二)组内合作,回忆经验 1、师:下面进入生活测试目标,生活测试目标主要是要考察同学们的观察力,以及生活实践能力,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没有固定答案,但是要求同学们回答过程中,必须要联系自已的生活实践做答,下面每个学习小组有20秒钟时间选择决定自己的测题选项。 2、学生选择不同生活测试题,小组合作,回忆生活经验,回答问题。 (三)广谈体验,争论疑义 教师从三个不同角度让学生了解媒体的传播,以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1、播放网络流行歌曲《老鼠爱大米》,师提出问题:请问这段音乐你最早是在什么地方听到的?你能说出这首歌最初是通过哪种传媒来进行推广的?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教师小结) 2、教师提出有关广告、电视、网络等媒体的问题,学习小组合作解答。 3、学生总结媒体在生活中的作用。 (四)课内调查,归纳整理 1、师:现在无论广播电视,还是书刊网络,各种媒体都和我们的生活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多姿多彩的媒体世界中,哪些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的节目受到大家欢迎呢?让我们做个课堂小调查吧。 2、学习小组调查同学们喜欢的电视广播节目类型、报刊书籍类型,有学习小组组长负责填表。 3、学生自由总结自己喜欢此类型媒体的原因。 (五)交流生活,解决问题 1、师:随着大众媒体的普及,看电视、报纸、听广播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我们是怎样利用身边的媒体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呢,让我们进入今天的生活聊天室,一起聊聊吧! 2、出示问题:昨天,社会老师给我们讲了航天英雄杨立伟叔叔与神舟五号的故事,我们特别感兴趣,想了解更多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可又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找到 教 学 过 程 教案补充或修正 这些资料,同学们,你们能帮我想想办法吗? 3、学生小组讨论,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提出解决方案。 4、师生对话,教师引导学生 (六)提出目标,评价自我 1、教师布臵新任务,出示问题: 问题一:我家终于要买电脑了,可是爸爸妈妈却不知道哪种品牌最好,同学们知道吗?你们是从哪里了解到的呢? 问题二:最近我们要到郊外去野餐,可是总担心天气不好,如果万一下雨了,那多扫兴呀,这可怎么办呀? 2、学生可以自由讨论、回答。 3、小组对课堂学习进行自我评价。 4、教师总结。 教后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