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细胞全能性:有机体内每一生活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有机体或分化为任何细胞所必需的全部基因和潜在能力
细胞周期:从一次细胞有丝结束开始到下一次细胞结束之间细胞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胞间连丝:相邻的生活细胞之间,在细胞壁上通过一些很细的原生质丝,称为胞间连丝
纹孔:细胞在进行次生壁加厚时,未加厚的那部分相对薄的区域/(书)初生壁上一些不增厚的薄壁区域叫做纹孔(穿孔是细胞端壁溶解后形成的孔)
植物组织:在个体发育中,来源相同,功能相同,形态结构相似并相互联系在一起,执行共同生理机能的细胞群称为组织
细胞分化与脱分化:同源细胞逐渐变为结构、功能及生化特性各异的细胞的过程;已分化的细胞在一定条件的诱导下,从基因的激活状态恢复到关闭状态,成为具有分生能力的胚性细胞的阶段
输导组织:运输植物体内水分和各种营养物质的组织称为输导组织
维管组织:以输导组织为主体,由输导、机械、薄壁等几种组织组成的复合组织
维管束:当维管组织在器官中呈分离的束状结构存在时,称为维管束
维管系统:包括植物体内所有的维管组织,是贯穿于整个植株、与体内物质的运输、支持和巩固植物体有关的组织系统。
定根与不定根:在植物体上有固定发生位置的根称为定根;将从胚轴、茎、叶和老根上产生的,发生位置不固定的根称为不定根
直根系与须根系:直根系由主根及其各级侧根组成,主根发达,较各级侧根粗而壮,能明显区别出主根和侧根;
须根系:主要由不定根组成,由胚根长出的主根生长不久就停止发育或死亡,而在胚轴或茎基部的节上长出的许多粗细相似的不定根,呈须状,无明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
凯氏带:内皮层细胞的上下横向壁和左右径向壁上常有栓化、有时也木化的带状加厚,环绕细胞一周,从切向面观察呈矩形环带,称凯氏带
心材与边材:是早期形成的次生木质部,质地坚硬,颜色较深,并呈现一定的色泽。
是近几年形成的次生木质部,含水量较多,颜色较浅,质地较软。
生长轮与年轮:在木材的横切面上看到的许多同心圆环,即为生长轮。在温带及亚热带生长的树木,通常每年只形成一个生长轮,故生长轮又称年轮
周皮:由木栓形成层活动产生木栓层和栓内层,代替表皮行使保护功能,合称为周皮
气孔:表皮上有许多小孔称为气孔,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
皮孔:(通常在气孔下产生)在已形成周皮的茎上肉眼可见的褐色或白色的圆形、椭圆形、方形等各种形状的突起斑点,是在周皮形成后植物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
离层:早在叶片成熟之前,叶柄基部的细胞发生细胞学和组织学上的变化,产生数层具分生组织状态的扁小细胞,形成离区。在离区发育的同时,其内的1至几层细胞形成离层
花芽分化:花芽内的顶端分生组织(生长点),横向扩大逐渐变宽、变平。在此基础上,按一定的规律顺序由外向内分化形成(若干轮小突起即)花各部分的原基(花萼原基、花瓣原基、雄蕊原基、雌蕊原基),进而由这些幼嫩细胞组成的原基生长分化发育成花的各部分。这一整个形态分化的过程称为花芽分化
双受精:雄配子体形成的2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2个极核(或细胞)融合,形成合子(2N)和初生胚乳核(3N),进而发育成胚和胚乳
世代交替:在植物个体的整个生活史中孢子体世代与配子体世代即无性世代与有性世代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叫做世代交替。
原叶体:蕨类植物的孢子萌发后形成配子体,又称为原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