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公司
人力资源盘点报告
前言:
人力资源盘点报告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人力资源基本状况分析,
第二部分是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盘点,第三部分是人员流动方面盘点,第四部分是用工状况盘点,第五部分是对培训状况盘点,第六部分是能力盘点,第七部分是对考核和薪酬状况分析,第八部分是人力资源管理建议。 盘点提要:
人力资源基本状况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盘点 人员流动方面盘点 用工状况盘点 培训状况盘点 能力盘点
考核和薪酬状况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建议
一、人力资源基本状况分析 一.思路
综述中首先分析公司的员工,从年龄、学历,岗位结构比例等方面分析人员结构特点,然后,具体分析PM、PG情况。归
纳总结目前人员的基础情况。 二.主要内容
在对人员现状分析汇总如下: 全体人员情况为:
年龄结构:一支年轻的团队,年龄结构合理。 岗位结构:,PM,员工的比例中,员工所占的比例偏大。
学历结构:学历结构以本科学历为主体。整体素质比较高
用工形式:用工形式比较简单。
PM员工情况为:
年龄结构:比较年轻的管理团队。 学历结构:本科学历
专业结构:1名为计算机专业,都无管理类专业背景 工作年限:PM工作年限较短,平均为3.5年
PG团队情况为:
年龄结构:主要是轻壮年,较为年轻的业务团队。 学历结构:以本科为主体,人员教育素质教好。 工作年限:工作1年的占30%,工作4年和5年的共占6%比例,工作4年或5年的PG 所占比例非常小。
三.公司人员盘点 1.全体人员结构图
全体人员结构图, 3人, 3%PM, 4人, 4%PM员工员工, 95人,93%
,PM,员工的比例中,员工所占的比例偏大。 2.全体人员岗位分类图
岗位分类图管理部, 5人,5%管理部开发部开发部, 97人,95%
管理部人员比例不大。 3.全体人员年龄结构图
年龄结构图 平均年龄26.3岁5025岁以下, 47人45403530252015105025岁以下26-30岁31-35岁36岁以上, 0人36岁以上26-30岁, 15人31-35岁, 7人年龄结构
年轻的团队,年龄结构合理。 4.全体人员学历结构图
学历结构图硕士, 3人, 3%本科肄业,1人,1%专科,11人, 11%本科专科本科肄业硕士其他本科, 86人,84%其他, 1人, 1%
学历结构以本科学历为主体。 5.关联公司人员结构图
关联公司人员用工情况停薪留职,3人, 3%YIKE, 1人, 1%E-LINK, 16人,16%ATWELLE-LINKYIKE停薪留职ATWELL, 8人,80%
E-LINK工作的员工占16%比例。 6.公司人员性别比例图
性别比例图女员工, 23人,23%女员工男员工男员工, 79人,77%
女员工占23%比例。 二、PM情况分析
1.PM年龄结构图
PM平均年龄25.93岁333231302928272625241234282827PM32
比较年轻的PM管理团队。 2.PM工作年限图
PM平均在本企业工作年限3.5年4.543.532.521.510.501234PM3344
PM工作年限较短。
3.PM专业结构图
计算机应用机械设计机械自动化电子信息
1名为计算机专业,都无管理类专业背景。 三、PG情况分析 1.PG学历结构图
学历结构图专科,10人, 11%本科肄业,1人,1%硕士, 3人, 3%硕士本科专科本科肄业本科, 75人,85%
PG学历结构以本科为主体,人员教育素质教好。 2.
PG专业结构图
专业结构图其他, 6人, 7%电子信息类,6人, 7%日语类,9人, 10%计算机类日语类电子信息类其他计算机类,6人,76%
PG以计算机类专业为主。 3.
PG年龄结构图
PG年龄结构图36岁以上,0人, 0%31-35岁,3人,3%26-30岁,36人,42%25岁以下,47人, 55%25岁以下26-30岁31-35岁36岁以上
较为年轻的PG团队。 4.
目前本企业工作年限PG目前本企业工作年限
五年, 2人, 2%四年, 4人, 4%三年, 8人, 9%0年, 27人, 31%0年一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二年,21人, 24%一年, 27人,30%
工作1年的占30%,工作4年和5年的共占6%比例,工作4年或5年的PG 所占比例非常小。 二、管理制度盘点 一.总体状况
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流程等都无明确的书面文件,基本状态是按照约定俗成的“规矩”来进行,没有明确的流程以及设计合理的表单。一旦发生争议,无书面记录的依据。 二.目前具体执行规定盘点 1.薪酬福利制度
无明确的薪酬制度,工资标准的制定没有依据
现有福利情况:加班打车报销、生日礼品、节假日福利礼品,但只限于端午、中秋。
没有午餐、交通等各类补贴,也没有大连市规定的职工可以享受的采暖补贴。无其他节庆费。
对于所有福利公司都没有相关制度说明其发放原则及标准等。
2.招聘及录用、离职管理制度
招聘流程、录用制度不健全,无基本的岗位说明以及录用条件说明。对于员工的离职管理,公司无明确的流程和制度。而员工的入职和离职的过程是企业用工风险存在最多的地方。 3.劳动合同管理制度
公司无健全的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对劳动合同的订立、试用期转正、劳动合同的变更、续签、解除、终止无具体流程及表单。
如,无试用期转正相关书面审核手续。
劳动合同签署后下发无员工签收程序
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合同中的工资并非工资总额 违约金具体执行标准不明确。(新法中规定不允许设置
违约金项目)
合同中的附件条款以及补充协议叙述不明确 划死劳动合同中的备选条款或注明“无”
4.工时、考勤以及休假
工时:实行每周五天,每天8小时的标准工时制。 公司为员工报销平日加班打车费,相当于承认员工加班,应支付加班费或予以补休。
考勤:上下班实行打卡制度。但考勤审核不严格,根据各部门报上来的请假单等为依据容易有舞弊现象。
休假:公司对国家规定各类假期的具体执行不清或不规范,如婚假、陪护假等 5.劳动安全和纪律
员工日常管理制度不健全,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员工的日常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对违纪等级的界定不仅仅涉及的是员工的奖惩及日常管理问题,更是关系到劳动合同具体执行的问题。
《劳动合同法》首次把劳动安全列为了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
中,因此公司应建立健全相应的劳动安全制度。 6.人事关系方面
由于个人原因无法按时转移,影响公司交费的,公司虽予以补缴,但是由个人承担滞纳金。用口头约定的方式有来约定存在一定的风险。 7.实习协议:
与学生本人签订两方协议,不符合实习生使用的规定。对于突发事故,如交通事故等没有防范措施。 三、亟需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
1.招聘录用管理制度:规范招聘录用的各个环节,尽量减少用工风险,员工的
录用环节是最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到接下来的育、留、离等模块。 2.
培训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培训管理制度,最大限度的提升
员工的技术及管理 能力。 3.
薪酬管理制度:完善、透明的薪酬管理制度能更有效的提
高员工的积极性。 4.
福利制度:完善、明确的福利制度对员工很大程度上是一
种激励,也能最大 限度吸引人才保留人才。 5.
绩效考核制度:提高员工绩效,激励员工。更有效的促进
企业战略的实现。 6. 7.
工时管理制度:
假期管理制度: 规范用工时间,实现更有效的公司管理,
避免用工风险 8. 9.
考勤管理制度:
人事调动制度: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科学合理的调动制
度可以规避劳动争 议和用工风险。
10. 劳动合同管理制度:作为和劳动合同关系最密切的制度,其流程和表单的
设计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用工规范化合法化。
11. 劳动安全与工伤管理条例:劳动安全首次被列入劳动合同必备条款,可见
其中要之处,企业亟需建立健全相关规定。
12. 日常准则及处罚条例:与员工日常管理最为密切的制度,劳动合同相关条
款的执行直接依附于对劳动纪律的界定。
13. 劳动争议处理办法:在企业遇到劳动争议问题时,为员工和企业都提供最
快速最有效的解决途径和方法。
14. 员工离职管理制度:员工离职的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涉及到的法
律条款最多的一个环节,也是劳动争议最易发生的一个环节。健全员工的离职管理制度,能有效地避免用工风险。 三、人员流动方面盘点 一. 人员流动概述
2007年新入职员工共27人,都为正式员工。主要是采取大连在线网络招聘的形式。
当年入职当年离职人员为4人,06年入职离职人员为5人,05年入职离职人员为4人,04年入职离职人员为6年,03年入职离职人员为1人。属于企业发展过程中正常的人员流动,但工作2到3年离职人员较多,应引起重视。
二. 2007年人员入职情况
2007年新入职员工共27人,都为正式员工。主要是采取大连在线网络招聘
的形式。2007年上半年新入职人员情况如下:
2007年新入职员工情况统计表 正式/序部门 号 停薪留职 开发1 正式 赵炜 部 M PG 27 2007-5-8 科 转入 本关系未兼职/姓名 别 务 龄 性职年入社时间 历 系 学人事关开发2 正式 杨帆 部 开发3 正式 部 开发4 正式 部 开发5 正式 韩林 部 开发6 正式 部 开发7 正式 王茗 部 开发8 正式 杨健 部 开发9 正式 部 开发10 正式 部 开发11 正式 部 开发12 正式 部 刚 业 赵圣M PG 27 2007-7-6 军 张继M PG 25 2007-7-4 刚 刘文M PG 23 2007-7-3 高占M PG 24 2007-7-2 M PG 23 2007-7-2 M PG 27 2007-7-2 震 宋成M PG 32 2007-6-25 M PG 25 2007-6-15 生 孝 董传M PG 26 2007-6-2 王永M PG 25 2007-5-22 F PG 26 2007-5-22 本97550 科 本科 专科 专科 本101348 科 本科 本102083 科 本102080 科 本102085 科 本102078 科 本101346 科 关系未转入 关系未转入 关系未转入 关系未转入 开发13 正式 部 开发14 正式 部 开发15 正式 部 开发16 正式 部 开发17 郑丹丹 史建勋 薛清彪 张学正 正式 曹健 M PG 23 2007-7-11 M PG 23 2007-7-11 M PG 23 2007-7-11 F PG 22 2007-7-9 本102081 科 本102090 科 本102091 科 本102088 科 本M PG 30 2007-7-16 科 专101347 部 开发正式 石赞 部 开发正式 蔺阳 部 开发今康正式 部 开发正式 部 开发革 正式 李维 部 开发正式 孙鹏 部 M PG 24 2007-10-30 雅史 温庆M PG 30 2007-9-25 M 部 2007-9-1 长 F PG 24 2007-8-1 M PG 31 2007-7-23 18 102092 科 本办理中 科 本科 本科 本无档案关系 关系未转入 办理中 科 本办理中 科 19 20 21 22 M PG 24 2007-10-1 23 开发24 正式 部 开发25 正式 部 开发26 谢彦博 王忠杰 正式 苏琦 M PG 26 2007-11-1 M PG 25 2007-11-1 本办理中 科 本科 本F PG 25 2007-11-6 科 转入 办理中 科 本M PG 24 2007-11-9 新入职未办理 关系未部 开发孙百正式 部 全 27 新入职员的人事关系未转入,不符合人事管理相关规定。建议调查关系未转入原因,并明确告知员工具体转入期限,若确实无法转入,最好不予录用。 三.招聘渠道分析
长期使用大连在线和校园招聘,招聘渠道比较简单,随着公司业务发展状况,建议加强人员招聘的计划性,预见性。适当尝试和拓宽招聘形式。重点是做好招聘需求分析。 四.离职情况
2007年上半年共离职21人,正式员工7人,非正式员工2人,实习员工18人 。当年入职当年离职人员为4人,06年入职离职人员为5人,05年入职离职人员为4人,04年入职离职人员为6年,03年入职离职人员为1人。属于企业发展过程中正常的人员流动,但工作2到3年离职人员较多,应引起重视。离职人员情况如下表:
2007年离职人员情况统计表
序部姓名 号 门 开刘振1 发部 开吕作2 发部 开3 发张超 M PG 2005-3-28 部 开何湘4 发部 开5 发杨晖 M PG 2006-11-20 部 开付长6 发部 7 开项巍 M PG 2003-7-1 本科 正式 2007-3-31 勇 M PG 2004-9-6 本科肄正式 业 2007-3-28 本科 非正式 2007-3-16 鹏 M PG 2004-3-8 本科双正式 学位 2007-2-28 本科 正式 2007-2-5 奎 M PG 2005-2-1 本科 正式 2007-1-18 涛 M PG 2004-2-1 本科 正式 2007-1-16 别 位 性职入职时间 学历 类别 员工 离职日期 发部 开自考本8 发王龙 M PG 2004-12-27 部 开宋慎9 发部 开范永10 发部 开11 发何睦 F PG 部 开山绍12 发部 开13 发王健 M PG 2005-3-15 部 开金德14 发鑫 M PG 2006-7-3 本科 正式 2007-7-24 本科 正式 2007-6-30 儒 M PG 2004-6-7 本科 正式 2007-6-30 2005-3-7 本科 正式 2007-6-11 庆 M PG 2004-7-1 本科双正式 学位 2007-5-31 良 M PG 2006-11-22 本科 实习 2007-4-16 正式 科 2007-4-30 部 副营三浦15 业部 理 开谷川16 发部 软开件2007-5-22 本科 正式 2007-8-20 将 M PM 2006-10-16 本科 正式 2007-7-31 强 M 总经2001-12-2 本科 正式 2007-7-31 17 发李美 F 工部 程师 开18 发雷鸣 M PG 部 开2007-7-9 本科 正式 2007-8-22 19 发李刚 M PG 2006-5-18 部 开郝明20 发部 海 M PG 2007-9-27 本科 正式 2007-9-30 本科 正式 2007-11-2 开黄雨21 发部 四、用工状况盘点 一.用工状况概述
涵 F PG 2007-11-2 本科 非正式 2007-11-15 都为正式员工,都已经交纳保险和签订劳动合同。 用工形式比较简单。但要在入职时把人事档案等相关手续办理好,规范用工管理。
二.劳动用工情况
由于公司存在着先上岗后办理入职手续的不正常现象,管理部门相关人员
需要为员工梳理劳动关系。这部分人员情况如下表:
理顺劳动关系人员情况统计表
用序工 类别 部门 姓名 号 形式 开发1 正式 2 部 办理中 部 开发李维 程师 蔺阳 程师 软件工2007-10-1 软件工2007-8-1 职位 入职日期 情情况 况 已已保险合同缴 签 已已缴 签 开发3 部 开发4 部 开发5 部 开发6 部 开发7 部 开发8 部 人事9 关系未转10 入 11 部 开发12 部 开发13 部 部 开发部 开发开发谢彦博 孙鹏 孙百全 张庆软件工程师 2007-11-1 已已缴 签 已已软件工2007-10-3程师 软件工程师 2007-11-9 2001-11-27 主任 2005-1-2 0 缴 签 已已缴 签 已已军 李显余 董传陆 赵鲲鹏 毛晓明 董久柱 马雪松 赵炜 程师 PM 软件工程师 缴 签 已已缴 签 已2004-8-16 已缴 签 已已2005-3-14 缴 签 已已软件工2004-11-2程师 软件工程师 2006-5-1 2 缴 签 已已缴 签 已已软件工2006-11-2程师 软件工2007-5-8 1 缴 签 已已缴 签 开发14 部 开发15 部 开发16 部 开发17 部 开发18 部 开发19 部 开发20 部 开发21 部 开发22 部 开发23 部 彬 波 周文涛 赵永燕 吴作罗海苏琦 革 孝 温庆生 王永董传王茗 韩林 软件工程师 软件工程师 软件工程师 软件工程师 软件工程师 软件工程师 软件工程师 软件工程师 软件工程师 软件工程师 2005-3-14 2005-1-25 2002-10-8 2006-7-3 2007-11-6 2007-9-25 2007-5-22 2007-6-2 2007-7-2 2007-6-15 已已缴 签 已已缴 签 已已缴 签 已已缴 签 已已缴 签 已已缴 签 已已缴 签 已已缴 签 已已缴 签 已已缴 签 新入开发24 职未部 办理 五、培训工作盘点 一.培训发展
自2007年2月至2007年11月公司内训及外训情况如下:
培训情况表
培训时间 形式 2007.2 2007.4-2007.7 内训 2007.1-2007.10 2007.11.12-11.14 外训 财务知识讲座 新版标准日语 高级日语 CMMI认证知识培训 课程 人员 10 15 8 20 会议室 研修室 会议室 会议室 受训地点 杰 程师 王忠软件工2007-11-1 已已缴 签 二. 培训情况分析
1.公司缺乏培训规划,培训的不足使得公司不能整体提升员工知识与技能。仅有的培训主要针对新员工培训,和日语方面的培训。可界定公司提供的专业技能培训,对于日语培训,建议签订培训协议。
2.培训的种类比较单一,针对管理人员,没有管理技能培训,建议对于PM,增加关于项目管理、领导力方面的培训。 3.公司缺乏对人员的能力开发和个人发展指导,令员工无归属感和发展目标,工作动力仅来源于自身的发展目标和责任感。 4.人员流失隐患大。员工普遍希望在公司成长的同时,看到个人职业发展的希望,但由于缺乏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无法引导员工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协调一致。
4.培训的不足使得公司不能整体提升员工知识与技能,无法起到增强企业竞争力及内聚力的作用
5.培训体系,缺乏层次,缺乏培训的需求分析和培训总结,培训的实施简单,不能够满足现代的要求
6.晋升:晋升无标准,主观因素大,既未起到激励作用,对公司和个人发展也不利,缺乏晋升通道。 六、能力盘点 一. 总体情况
公司需要从三个方面全面提升能力, 技术能力、管理能力、
市场能力。 二. 主要结论
1. 技术能力:目前研发人员主要从事应用层面的编码,总体研发能力较弱,
2. 如果公司需要自主开发产品,则可以通过外部招聘迅速提升研发能力。
3. 管理能力:缺乏管理技巧、方法和管理艺术,缺乏系统管理手段和方法。
尤其在项目管理能力、领导力开发方面可以针对管理层加强培训。
4.市场能力:需要在市场开发能力、市场维护能力、营销能力等方面全面提升市场能力。缺乏市场开拓的目标不明确;缺乏市场开拓的勇气;技巧,缺乏营销手段、策略;对竞争对手缺乏深入细致的了解。
七、考核和薪酬状况盘点与分析 一.考核状况 1.
公司目前实施项目经费奖金发放办法,该办法的计算
办法,存在PM和
PG之间的工资差距很大的问题,而且存在往往日本客户很满意,但根据奖金计算方法,BUG率很高,所以按照该计算方法,奖金不多,这样就需要部门人为的根据大家的付出调整项目奖金,
而且客户的满意度不仅仅受到程序编写品质、交货期、开发流程、新人教育的影响,还受到对式样书的理解程度的影响。现在项目奖金仅仅作为安慰,没有实现激励感,是对不能实行加班费的安慰。 2.
项目经费奖金发放办法,仅对于项目的考核,缺乏科
学的考评指标,无
法正确进行引导人员向公司所需要的方向发展。需要更为全面科学的评价标准使员工的绩效得到真实的评价,通过有效的激励手段使员工产生满意感。 二.薪酬状况
1. 福利体系构成为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没有体现出采暖、车补等方面的福利补助。可把薪酬福利体系构成为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福利补贴三个部分。规范薪酬管理。
2.PM和PG之间的薪酬差距较大,缺乏内部公平行,可以通过职级的重新设计,增加职级,增强职位晋升梯度。可以在薪资方案,薪资调整时间,职位晋升梯度上进行重新设计,以提高薪酬吸引力和激励效果。 八、人力资源管理建议 一.思路:
人力资源中存在的问题总结,针对性地给出具体改进办法。 二.人力资源状况总结
1.在对人员现状分析汇总如下: 全体人员情况为:
年龄结构:一支年轻的团队,年龄结构合理。 岗位结构:,PM,员工的比例中,员工所占的比例偏大。
学历结构:学历结构以本科学历为主体。整体素质比较高
用工形式:用工形式比较简单。
PM员工情况为:
年龄结构:比较年轻的管理团队。 学历结构:本科学历
专业结构:1名为计算机专业,都无管理类专业背景 工作年限:PM工作年限较短,平均为3.5年
PG团队情况为:
年龄结构:主要是轻壮年,较为年轻的业务团队。 学历结构:以本科为主体,人员教育素质教好。 工作年限:工作1年的占30%,工作4年和5年的共占6%比例,工作4年或5年的PG 所占比例非常小。
2.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流程等都无明确的书面文件,基本状态是按照约定俗成的“规矩”来进行,没有明确的流程以及设计合理的表单。亟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3.工作2到3年离职人员较多,应引起重视。人员流失隐
患大。员工普
遍希望在公司成长的同时,看到个人职业发展的希望,但由于缺乏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无法引导员工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协调一致;
4.培训的不足使得公司不能整体提升员工知识与技能,无法起到增强企
业竞争力及内聚力的作用,公司缺乏对人员的能力开发和个人发展指导,令员工无归属感和发展目标,工作动力仅来源于自身的发展目标和责任感。针对管理人员,没有管理技能培训,建议对于PM,增加关于项目管理、领导力方面的培训。
5.公司亟需从三个方面全面提升能力,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市场能力。 三.主要结论
初步提出如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议: 1. 规范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流程,表单 2. 规范部门职责,岗位职责,岗位权限和资源
3. 设计岗位梯度。职业生涯发展的双通道,技术类职位梯
度,管理类职位
梯度
4. 提炼企业文化,指导员工思想和行为 5. 健全激励机制
6. 设计绩效管理制度和与之相匹配的薪酬方案
7. 健全培训制度,加强对PM的项目管理、领导力的提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