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广东省惠州市雅中学校2020年高二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惠州市雅中学校2020年高二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来源:九壹网
广东省惠州市雅中学校2020年高二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命题,

,则( ) A.,

B.,

C.

D.

参:

C

2.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结果为2,则可输入的实数x值的个数为( )

A.0 B.1 C.2 D.3

参:

D

【考点】程序框图.

【分析】根据题中程序框图的含义,得到分段函数,由此解关于x的方程f(x)=2,即可得到可输入的实数x值的个数.

【解答】解:根据题意,该框图的含义是:

当x≤2时,得到函数y=x2

﹣1;当x>2时,得到函数y=log2x.

即y=

因此,若输出结果为2时, ①若x≤2,得x2﹣1=2,解之得x=±,

②当x>2时,得y=log2x=2,得x=4

因此,可输入的实数x值可能是,﹣或4,共3个数.

故选:D.

【点评】本题给出程序框图,求输出值为3时可能输入x的值,着重考查了分段函数和程序框图的理解等知识,属于基础题.

3. 函数的定义域为( )

A.

B. C. D.

参:

B

4. 若不等式|ax+2|<4的解集为(﹣1,3),则实数a等于( ) A.8 B.2 C.﹣4 D.﹣2

参:

D

【考点】R5: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分析】由不等式|ax+2|<4 的解集为(﹣1,3),可得,由此求得a的值.

【解答】解:由不等式|ax+2|<4 的解集为(﹣1,3),可得,

解得 a=﹣2, 故选D.

5. 2014年11月11日的“双十一”又掀购物狂潮,淘宝网站对购物情况做了一项调查,收回的有效问卷共500000份,其中购买下列四种商品的人数统计如下:服饰鞋帽198000人;家居用品94000人;化妆品116000人;家用电器92000人.为了解消费者对商品的满意度,淘宝网站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选出部分问卷进行调查,已知在购买“化妆品”这一类中抽取了116人,则在购买“家居用品”这一类中应抽取的问卷份数为( ) A.92 B.94 C.116 D.118

参:

B

【考点】分层抽样方法.

【分析】根据分层抽样的定义建立比例关系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在购买“化妆品”这一类中抽取了116人,则在购买“家居用品”这一类中应抽取的问

卷份数为x, 则

解得x=94, 故选:B

6. 利用斜二测画法画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四边形的直观图,得到的直观图是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如图所示),则原图形的形状是( )

A.

B.

C.

D.

参:

A

【考点】LD:斜二测法画直观图.

【分析】利用斜二测画法的过程把给出的直观图还原回原图形,即找到直观图中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在原图形中对应的点,用直线段连结后得到原四边形. 【解答】解:还原直观图为原图形如图,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图形直观图的画法,解答的关键是熟记斜二测画法的要点和步骤,从而还原得到原图形.

7. 在某项测量中,测量结果服从正态分布N(1,),若在(0,2)内取值的概率为

0.6,则在(0,1)内取值的概率为

A.0.1 B.0.2 C.0.3 D.0.4 参: C

8. 已知数列{an}满足:a1<0, =,则数列{an}是( )

A.递增数列 B.递减数列 C.摆动数列 D.不确定

参:

A

【考点】数列的函数特性.

【分析】由=,可判断数列{an}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再根据a1<0可判断数列{an}的单调

性.

【解答】解:由=,数列{an}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又a1<0,

∴数列{an}是递增数列, 故选A. 9. 二次函数在区间

上单调递减,且

,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

( ) A.

B.

C.

D.

参:

D 略

10. 已知,则

( ) A.

B.

C.

D.

参:

A 【分析】

求得函数的导数,再由,即可求解。

【详解】由题意,函数

,则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导数的运算,其中解答中熟记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运算公式,以及导数的运算法则,准确运算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 如图,平面四边形ABCD中,,

的面积S

为__________.

参:

分析:首先求得BD的长度,然后结合余弦定理求得∠ADB的值,最后利用面积公式求解△ACD的面积即可.

详解:在△BCD中,由,可得∠CDB=30°,

据此可知:

,由余弦定理可得:

在△ABD中,由余弦定理可得:

结合三角形面积公式有: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余弦定理解三角形,三角形面积公式及其应用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 12. 已知

,若

的取值范围是 .

参:

13. 过点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为

参:

14. 若cosθ=﹣,tanθ>0,则sinθ= _________ .

参:

1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以点(1,0)为圆心且与直线mx﹣y﹣2m﹣1=0(m∈R)相切的所有圆中,半径最大的圆的标准方程为 .

参:

(x﹣1)2+y2=2

【考点】圆的标准方程;圆的切线方程.

【分析】求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的最大值,即可求出所求圆的标准方程.

【解答】解: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m=1时,圆的半径最大为

∴所求圆的标准方程为(x﹣1)2+y2=2. 故答案为:(x﹣1)2+y2=2.

16. 某程序框图如右图所示,则执行该程序后输出的结果是

参: 127 17. 平面上,一个区域内两点间距离的最大值称为此区域的直径,曲线y 2 + | y | + 4 x 2 = 1围成的平面区域的直径为 。

参:

– 1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 (本小题满分13分)

参:

设切点

∴的方程为:

…………3分

令得, 令得

三角形的面积为 ,

…………6分

令 …………8

当; 当

时,

, …………10分

此时,切点

故的方程为

…………12

19. 已知圆M:(x+1)2+y2=1,圆N:(x﹣1)2+y2

=9,动圆P与圆M外切并与圆N内切,圆心P的轨迹为曲线C. (Ⅰ)求C的方程;

(Ⅱ)l是与圆P,圆M都相切的一条直线,l与曲线C交于A,B两点,当圆P的半径最长时,求

|AB|.

参:

【考点】轨迹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专题】直线与圆.

【分析】(I)设动圆的半径为R,由已知动圆P与圆M外切并与圆N内切,可得|PM|+|PN|=R+1+(3﹣R)=4,而|NM|=2,由椭圆的定义可知:动点P的轨迹是以M,N为焦点,4为长轴长的椭圆,求出即可;

(II)设曲线C上任意一点P(x,y),由于|PM|﹣|PN|=2R﹣2≤4﹣2=2,所以R≤2,当且仅当⊙P的圆心为(2,0)R=2时,其半径最大,其方程为(x﹣2)2

+y2

=4.分①l的倾斜角为90°,此时l与y轴重合,可得|AB|.②若l的倾斜角不为90°,由于⊙M的半径1≠R,可知l与x轴不平行,设l

与x轴的交点为Q,根据,可得Q(﹣4,0),所以可设l:y=k(x+4),与椭圆的方程联

立,得到根与系数的关系利用弦长公式即可得出.

【解答】解:(I)由圆M:(x+1)2+y2=1,可知圆心M(﹣1,0);圆N:(x﹣1)2+y2=9,圆心N(1,0),半径3. 设动圆的半径为R,

∵动圆P与圆M外切并与圆N内切,∴|PM|+|PN|=R+1+(3﹣R)=4,

而|NM|=2,由椭圆的定义可知:动点P的轨迹是以M,N为焦点,4为长轴长的椭圆, ∴a=2,c=1,b2=a2﹣c2=3.

∴曲线C的方程为

(x≠﹣2).

(II)设曲线C上任意一点P(x,y),

由于|PM|﹣|PN|=2R﹣2≤3﹣1=2,所以R≤2,当且仅当⊙P的圆心为(2,0)R=2时,其半径最大,其方程为(x﹣2)2

+y2

=4.

①l的倾斜角为90°,则l与y轴重合,可得|AB|=

②若l的倾斜角不为90°,由于⊙M的半径1≠R,可知l与x轴不平行,

设l与x轴的交点为Q,则,可得Q(﹣4,0),所以可设l:y=k(x+4),

由l于M相切可得:,解得.

当时,联立

,得到7x2+8x﹣8=0. ∴

∴|AB|=

=

=

由于对称性可知:当时,也有|AB|=.

综上可知:|AB|=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两圆的相切关系、直线与圆相切问题、椭圆的定义及其性质、直线与椭圆相交问题转化为方程联立得到根与系数的关系、弦长公式等基础知识,需要较强的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及其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20.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I) 若为

的极值点,求实数的值;

(II) 若

上为增函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Ⅲ)当

时,方程

有实根,求实数的最大值。

参:

(I)

……2分[

因为为的极值点,所以,即,

解得。经检验,合题意……4分(没有写经检验的减1分) (II)因为函数

上为增函数,所以

在上恒成立。 当

时,

上恒成立,所以

上为增函数,故

合题意。 ……………………6

分 当

时,由函数的定义域可知,必须有

恒成立,

故只能,所以

上恒成立。

令函数

,其对称轴为,

因为,所以, 要使在上恒成立,

只要

即可,即

所以。

因为,所以。

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为。………8分

(Ⅲ)当时,方程可化为

问题转化为

上有解,即求函数

的值域。

因为函数

,令函数

,………10分

则, 所以当时,

,从而函数

上为增函数,

当时,

,从而函数在

上为减函数,

因此。

而,所以,因此当

时,b取得最大值0. ………12分 略

21. (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

的导函数(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1)解关于x的不等式:;

(2)若

有两个极值点

,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参:

22. (本题满分8分)已知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它们的和为15,如果它们分别加上1,3,比数列,求这三个数。

参:

3、5、7或15、5、。 设三个数为

,则:

解得

故所求三个数为3、5、7或15、5、

9就成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